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不好意思的标签效应

1.羊群效应

生活中的羊群效应

科学家们经过观察发现,羊群是一种散乱无序的组织,众多的羊待在一起,总是闹哄哄地左冲右撞。有趣的是,只要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它的羊就会不约而同地一哄而上,不管前面是鲜美的青草还是凶恶的狼。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作“羊群效应”,用来概括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因此,这种现象也被称为“从众效应”。

羊群效应是不好意思的心理根源之一。由于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个人不可能掌控所有的事情,对于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人们为了避免犯错,往往选择“随大流”。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只好跟着别人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敢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以免被孤立。这就造就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容易不加分辨,盲目跟从某种思想或行为,从而导致谬误、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写过一段十分形象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行为: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虽然已经迟到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这段文字虽然是虚构的,却形象地反映了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并非文学家的凭空捏造,心理学家阿希在1956年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招募了一批实验参与者,都是大学生,他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7人,让同一个小组坐成一排。在这7人当中,有6人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1人是真的被试者身份。实验开始了,研究员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要求组员们对与卡片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员总是将实验合作者安排在前面回答问题,真的被试者排在最后回答问题。在第12次测试中,实验合作者和被试者回答的问题都一样,从第3次开始至第12次问答,6名实验合作者都按事先要求的那样故意说错答案(题目非常简单,排除了智力因素),以此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然后趁机观察被试者是否发生从众行为。实验结果正如阿希所料:

1 只有大约25%—30%的被试者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

2 所有被试者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

3 大约有15%的被试者,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为了探究从众行为的心理根源,阿希在实验后对从众的被试者作了访谈,并将访谈结果归纳成从众的三种情况:

1 被试者将他人的反应当作参考,发生了观察上的错误,导致知觉歪曲。

2 被试者意识到自己所看与所想的与他人不同,但不相信自己比多数人的答案正确,选择了否定自己,发生了判断歪曲。

3 被试者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不由自主地跟着错,发生了行为歪曲。

阿希经过分析,将从众行为发生的原因归纳为个体在群体中受到信息上和规范上的压力。

1 信息压力: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几率比较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相信多数人,导致从众。

2 规范压力:群体中的个人因害怕与众不同而被其它成员视为异常者,被孤立,往往不愿意违背群体标准而选择采纳多数人的意见。

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可能每个人都曾发生过或正发生着从众行为,却不自知。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他们发现,性格内向、自卑的人从众多于外向、自信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从众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这个调查结果无疑为人们指明了一个防止羊群效应的方向。

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羊

当代社会,人人都在标榜个性,往人群中乍看上去,似乎有个性的人真的越来越多:奇装异服,怪异发型,谈吐间充斥着各种网络新词汇。然而,细究一番却不难发现,这些“个性”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差异,在内在方面,人们不但没有从思想创意上标新立异,还越发的一哄而上。

比如,当米兰时装周推出了某款衣服,某种颜色,一时间,全世界便随处可见那种款式和颜色了,很少有人去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种颜色,谁也不愿意“落伍”。再如,网络里一旦出现某个新的网络词汇,常会在一夜之间被人们争相“传诵”,有的人也不管是否理解了该词的意思,也不管语境场合适不适用该词,总之,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里必须要带上这个流行词,否则就“OUT”了。更有甚者,网络里某件事曝光了,人们争相评论,即使并未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使真相还未揭开,却要高谈阔论一番,以显示自己没有与世界脱节。

这些,就是当代社会典型的羊群效应,无数人就像盲从的羊跟着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信息胡乱转,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在追逐时尚,孰不知自己根本不知方向。

羊群效应,使人们变得缺乏创造力,看似充满差异的群体中,其实已经丧失了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独立性。对社会而言,这是阻碍发展的重大因素,对个人而言,是限制个人能力的潜在杀手。当一个人变得人云亦云,不懂得自己去判断,拒绝了自己去探索,抛弃了独立思维,他不过是众多盲目的羊中普通的一只,跟着别人乱转,没有自己的方向,没有自己的目标,也不会被人所赏识。

而那些真正有思想有头脑的人,他们即使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与他人无异,但他们的内心是独立的,他们的思想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清晰的目标,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轻易跟随别人的脚步,不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随意附和他人。在遇到分歧时,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群体中,他们绝不盲从,总是充满勇气,坚持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羊”。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才会充满个性魅力,被他人发自内心地欣赏和敬佩。

2.标签的放大效应

标签效应

二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给家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他们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的。坚持写信半年后,犹如奇迹发生了,这些士兵中的大部分人居然在悄悄地向他们心中所描述的“自己”发生转变。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

1972年,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罗森汉恩博士进行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实验:实验招募了三女五男共八个人,他们分别是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年轻的研究生,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以及一位家庭主妇。这八名实验参与者被要求扮演病人,并来到精神病院告诉医生他们有严重的幻听症状。除了这个症状是捏造的,他们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并且向医生提供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职业外的一切真实信息。结果有些令人啼笑皆非,八名实验参与者中的七人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狂躁抑郁症,并被关入精神病医院。之后,八名实验参与者不但行为表现正常,连幻听的症状也没有出现,简言之,他们身上没有任何其它精神病理学上的症状。然而,却没有一位医护人员识破这些病人是假的。事情还没有完。当假病人要求出院时,由于他们已经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医护人员都认为这些病人“妄想症”加剧,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精神病院的医务人员甚至发明了一些精神病学上的新术语来描述这些假病人的严重“病情”:假病人与人聊天被视为“交谈行为”,假病人做笔记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病病情的新发展症状,被命名为“书写行为”。

罗森汉恩的实验有力地展现了标签效应的巨大影响,以此类推,我们不难理解这样的行为:课堂上一旦出现异常的声音,老师的会首先想到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居民区发生盗窃案件,警察会首先盯住那些游手好闲的人;那些被说成是“慈善的人”,对慈善事业的捐献要高出“不慈善的人”。

此外,标签效应的显著效果,在高血压患者身上也有所体现。学者曾对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研究,他们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不如健康人,比如,高血压患者经常会出现不适感、不良情绪、思维迟钝、对生活不满意、工作状态不好等状况,尤其在睡眠和记忆力方面,他们表现得明显不如健康人。这些症状,一方面是受疾病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是受“标签效应”的影响。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在确诊之前,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患病了,他们身上的高血压症状也不明显,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是,一旦患者得知自己是高血压病人,就会立即紧张起来,头痛、头胀,甚至手脚麻木、睡眠不良、食欲下降等症状会突然明显起来,在心理上也会变得更加敏感,常常担忧自己的病。这样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是标签效应的巨大影响。当然,标签效应会带来负面影响,也能带来正面影响,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和运用它。用对地方,正确对待,标签效应也能为我们所用。如果运用不当,我们也可能成为它的奴隶,被它带着走向恶性循环。

别被“标签”放大了缺点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他自己就会自觉地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心理学家们认为,“标签效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还是“坏”,它都在影响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当一个学生被老师定义为“差生”,他的学习成绩不但不会进步,反而会越来越差,因为他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以“差生”的标准暗示自己,甚至纵容自己去做其他“差生”会做的事,比如:上课捣乱、欺负同学、撒谎,等等;当一位员工在老板眼里缺乏某方面能力时,他对自己这一个方面也会失去信心,表现得越来越缺乏能力,即使他本身其实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当一个人被认为是内向胆小的,他会越来越不爱说话,不喜欢与人交往,越来越害怕外界的一切;当一个人遭遇了失败,就很容易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在以后遇到失败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且不会再对成功抱希望……

这些人,都在“标签”的影响下,人为地放大了自己身上的缺点,将微小的缺点和偶然的失败无限放大,使它们掩盖了自己身上的优点,削弱了自信心,直到自己变成真的失败者。我相信,任何人都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预防标签效应的负面影响。接下来,我将给大家一些建议。

其一,经常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其本质就是运用标签效应的正面影响,让自己被正能量包围。例如,平时,你可以选择一些代表优秀的词汇,将它们定义在自己身上,不断暗示自己你具备这些优点,并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这些优点所具备的特征。久而久之,你就会与这些优点不谋而合,它们将成为你身上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做某件不太有把握的事情之前,你可以告诉自己,你完全具备处理某件事的能力,这种能力甚至是你的特长。当然,你要充分了解这种能力所具备的相关条件,并将它们像贴标签一样贴在自己身上。这样,这种能力就会在你的身上得到增长。

其二,丢弃负面标签。

前面我已经举例说过负面标签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大,现在,你要做的,不仅仅是避免负面标签被放大,还要做出更决绝的举动,即将这些负面标签丢弃。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像扔一袋垃圾那样将身上的缺点和毛病扔掉,事情就再简单不过了。可惜这只能是一个幻想。让我们来尝试一下更实际的方法:否定自己身上负面标签的存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记得提醒自己不要表现出相应的负面标签所具备的特征,要表现得就像它们完全不存在你身上一样。不久以后,这些负面标签的特征就会真的离你越来越远,直到消失。

在初始阶段,这些方法实施起来会让你有些不习惯,这时候尤其需要运用意志进行控制。你不妨不断地暗示自己,你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强大的人,只要你想做某件事,想戒除某种行为,或养成某种好习惯,就一定能做到。然后,在这样强大的意志力帮助下,再坚持不懈地重复以上方法,有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你是如此优秀。这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地给自己贴上了积极正面的“标签”,成为了一个自信、向上的人。我唯一想说的就是:恭喜你!

3.负面情绪的效应

情绪效应

情绪,是人类情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人们情感状态的外在表现。在心理学上,情绪也会引起一系列的效应,被人们称为情绪效应,或者情感效应。情绪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某一个人今后的评价。这个概念十分抽象,有些难以理解,让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一下。

比如说,你第一天上班迟到了,这时候,你恰好被正在生气的领导看到,于是你的行为让他更加生气,你给他的第一印象也十分糟糕。虽然他没有开除你,但是以后只要看到你,他就会莫名其妙地生气,无法对你有好感,即使你后来再也没有迟到过,即使你是一位优秀的员工。

这就是情绪效应在发挥作用,而且不幸的是负面作用。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另一只羊羔则被拴在一只狼的跟前。虽然狼够不着小羊羔,但它的存在本身对小羊羔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威胁,小羊羔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惊恐,战战兢兢地生活着,吃不下东西,不久就死了。而另一只羊羔,则有幸地随着羊群快乐地生活下去了。

很显然,对于小羊羔的死,惊恐的情绪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在这种情绪的控制下,小羊羔不仅仅是心理上感到恐惧,行为也被恐惧控制着,甚至在身体健康方面,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另一个例子来自非洲野马。在非洲草原上,野马常受到吸血蝙蝠的侵扰。吸血蝙蝠总是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刺破野马的腿,从马身上吸血。其实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对身体健硕的野马来说,根本微不足道。但野马却常常在受到吸血蝙蝠的袭击后死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被蝙蝠袭击后,野马自己根本够不着蝙蝠,于是不停地蹦跳、狂奔,直到在暴怒中死去。真正让野马死亡的,并不是蝙蝠吸走的那点血,而是野马内心剧烈的情绪反应。

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样的。人在心情不好的状态下,免疫力会下降,行动力会变弱,神经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等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水”。当他把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放入有关化验水中沉淀后,水则无杂无色,清澈透明;当他将悲痛时呼出的“气水”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则得到了有颜色的水;当他将生气时呼出的“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结果大白鼠在几分钟之后就死了。爱尔马由此得出结论:人在生气时呼出的气体具有毒性。这种毒性既然能毒死大白鼠,那么对生气的人本身也是具有危害的。不仅是生气,其实,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都是有破坏性的,这些情绪如果长期影响我们,会导致我们的身心产生疾病。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情绪效应对自己的影响。

情绪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实际上,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在第一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主体的情绪状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们初次接触时所拥有的喜怒哀乐情绪,对于双方关系的建立或是对于彼此的评价,有着不可思议的巨大影响力。当交往主体的情绪处于积极正面的状态时,对与之交往的人的评价会更偏向于好的一面。而当交往主体的情绪处于消极负面的状态时,对与之交往的人的评价就会偏向于不好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情绪还会相互传染。主体情绪不正常,也可以导致对方产生不良态度,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避开负面情绪效应的深坑

情绪效应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尤其是负面情绪效应,就像一个深坑,给我们带来不可预测的危险。负面情绪效应还是不好意思的成长摇篮,当人们处于负面情绪状态,被负面情绪控制的时候,更容易感到不好意思。

但是,情绪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人能够让自己完全没有情绪,也没有必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带情绪的“木头人”,于是,学会如何管理情绪,就成了当代人必不可少的生存能力之一,学会如何避开负面情绪效应的影响,更是重中之重。

避开负面情绪效应的影响,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虽然不可以将负面情绪消灭,却可以尽量去控制它们。比如,当你遇到令人生气的事情时,如果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你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愤怒情绪正在膨胀。这时候,单纯地劝说自己显然是没用的,“生气影响健康”这类理由虽然符合科学,对于正在气头上的人却没有实际的作用。那么,不妨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几个深呼吸,强行露出笑脸或是做个鬼脸,放松因生气而变得僵硬的面部肌肉。身体上的变化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当气息变得舒缓,面部肌肉也松弛下来,对你的心理都是一个暗示:我并没有感到气愤,可能这件事原本也不足以令我生气。就这样,你会惊讶地发现,你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愤怒情绪。对于其它的负面情绪控制,这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情绪效应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情绪会影响事情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开展,为了避免负面情绪效应影响到这些方面,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带着情绪处理事情和人际关系,尤其是负面情绪,以免失去理智。比如,当你感到闷闷不乐,这时候去做什么事都会难以提起兴趣,但你不会意识到是你本身情绪的问题,而会认为是这件事让你闷闷不乐。在心情郁闷的情况下接触某个人也是,不仅会让你感到这个人使你感觉郁闷,你的郁闷情绪还会传染给对方,使得对方也对你反馈不良的情绪,这样一来,你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糟糕。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带着不良情绪,最好先控制住情绪,再去处理其它事情或是与他人交往,避免你的负面情绪“伤及无辜”。

人在负面情绪的控制下,更容易感到不好意思,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效应,如自卑,愤怒,悲伤等情绪,以及选择错误的方法处理问题。在发觉情绪不良的时候,要特别提醒自己不要被不好意思控制。如果发现自己已经出现了不好意思的心理,要尽快理清思路,斩断不良情绪与不好意思之间的联系,避免走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4.自我暗示的符号解析

自我暗示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体操决赛上,来自日本的体操选手具志坚幸司在出场前,紧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但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什么。比赛中,李宁、童非、麦克唐纳、康纳斯等体操名将相继失手,唯独具志坚幸司一路发挥正常,最后夺得全能冠军。比赛结束后,有记者问他:为何你每次上场前都要默念一番,你口中默念的是什么?具志坚幸司笑而不答,显然是不肯揭开谜底。心理学家分析,具志坚幸司口中念的并非什么神奇的“咒语”,可能仅仅是一种自我暗示。

在心理学上,自我暗示指的是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思想的发生部分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这种启示、提醒和指令通常通过五种感官元素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给予自己心理暗示或刺激。

在许多情况下,自我暗示能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具志坚幸司比赛前默念“咒语”的作用。

英国曾有位著名的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在她幼年时期的某一天,她跟随母亲去看牙医。结果,她不曾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她的母亲竟死在了牙医的手术椅上。虽然,事后经过调查证明,她的母亲是因为牙病引发了潜伏的心脏病造成死亡,但是这件事从此成为一个巨大的阴影,在未来的40年时间里不断折磨着吉姆·吉尔伯特,使得她即使牙痛难忍也拒绝看牙医。

一天,已经成为著名球星的吉姆·吉尔伯特被牙痛折磨得再也无法忍受,只好勉强答应了家人的提议,将牙医请到家里来给她治疗,在这里,除了有家人的陪伴,还有私人保健医生、私人律师等人,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安全的环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度发生,吉姆·吉尔伯特躺在手术椅上,当牙医准备好手术器械要给她动手术时,回头一看,吉姆·吉尔伯特已经死在了手术椅上。为此,当时伦敦的报纸这样评价吉姆·吉尔伯特的死:她是死于四十多年的一个念头。

自我暗示对人的行为和心理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而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自我暗示,会引导人往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通常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如具志坚幸司的例子。而消极的自我暗示,则可能引导人往悲观消极的方面去想和做,从而产生很坏的影响,甚至剥夺人的生命,如吉姆·吉尔伯特的事迹。所以人们常说:心态决定命运,其实正是以自我暗示决定行为这个事实为依据的。

不好意思是自我暗示的一种表现形式

自我暗示会告诉我们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它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支配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经常感到不好意思的人,其实也是受自我暗示的影响。当人们觉得自己应该为某种行为或某种状态感到不好意思,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自我暗示:“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很羞愧”、“很尴尬”、“很没面子”等等。在这个逻辑关系中,不好意思只是行为上的表现形式,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心理上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越强,时间越久,人们在情绪和行为上就会越表现得不好意思。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简直没完没了。

可见,如果人们对源自内心的感觉和信念无条件加以接受,就会走入自我暗示的围困中,不但心理会受到影响,在生理方面也会有所改变。

苏联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科学实验:将一名死刑犯押到一个密室,告诉他将采用切断动脉的方法处决他,并向他出示了解剖刀。然后,蒙住犯人的双眼,在他手臂动脉处轻轻划了一刀,确保没有伤及动脉。接着,科学家将一股细细的温水顺着犯人裸露的手臂流淌,滴入地面上的一个铁盆子里,水滴敲打盆底,发出“嘀哒,嘀哒”的响声。之后,在人为的控制下,水流越流越慢,水温越来越低,“嘀哒”声越来越弱,犯人开始挣扎,不久便断气了。此时,犯人手臂上的伤口早已自行止血。科学家们经过尸体解剖发现,犯人死于心脏麻痹,而非失血过多。

另一个著名的案例来自美国的一名电器工。这名电器工的工作环境里布满高压电器设备,当然,一切安全措施都俱备。不过,这样也无法消除电器工心中的恐惧不安,他每天都在担心自己被电死。终于有一天,电器工在工作时不小心碰到一根电线,他不幸当场断气,而且身上呈现出触电致死的典型症状:身体皱缩,皮肤呈现紫红和浅蓝色斑点。然而,令人大吃一惊的是,电器工触电时,电闸根本没有打开,也就是说,他是被自己的心理暗示杀死的,而非触电身亡。

上面这两个案例显示,自我暗示的力量是何等厉害,可以在一瞬间夺去人的性命!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当然不会经常遇到这种极端的案例。不过,每个人都可能受到自我暗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从这个角度而言,自我暗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学会积极地自我暗示

《世说新语·假谲》篇记录了这样一段故事:曹操在领兵出征的路途中迷路了,找不到水,士兵们严重缺水,连话也说不出来。曹操见状,心生一计,一扬马鞭大声喊道: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正硕果累累。士兵们一听,想到了梅子的酸味,立即口冒酸水,也不感到口渴了。队伍得以继续前行,一口气又走了几十里路,找到了水源。这就是“望梅止渴”的由来。

在这则故事中,曹操利用语言暗示的作用,引发士兵的自我暗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除了让身体引起某种反应,自我暗示还有其它作用:

1.镇定情绪,集中注意力。

在受到外界情境干扰的情况下,人会感到内心紧张,被杂念干扰,注意力无法集中,这种紧张束缚了一个人的潜能。这时候,如果运用合理的自我暗示,就能镇定情绪,排除杂念,提高注意力,让自己正常或超常发挥。这是在体育竞赛或战争中常用的方法。

2.自我提醒。

在思路清晰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记得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会选择理智的方式处理问题。然而,在紧急面对事情的时候,往往就忘记了很多规则和禁忌,从而犯错。自我暗示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提醒自己。比如,当你准备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自我暗示可能会跳回来提醒你其后果,阻止你的行为。在你出现心理障碍如胆怯、紧张时,自我暗示也会提醒你要放松。而当你感到不好意思的时候,自我暗示会提醒你,这没什么,完全是你想多了,这时候,也许你就会放弃向世俗妥协,转而采取理智的处理方法。

自我暗示的用处很多,范围也很广,想要好好利用自我暗示的效果,还得进行一些训练,让积极的自我暗示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得力助手。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法来加强:

1.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

平时多用积极的话鼓励自己,即使在面对令自己害怕的事情的时候,也要鼓励自己正视问题,鼓起勇气去尝试,并不断告诉自己一定可以完成。这样一来,即使你不能真的完成某件事,至少鼓起了勇气去尝试,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永远都处于害怕的阶段。

2.避免消极的自我暗示。

有时候,自我暗示就像一个怪圈,越是我们害怕的事情和结果,越容易占据我们的头脑,并无法抑制地跳出来提醒我们。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容易进入消极的自我暗示模式时,要强行改变这一点,具体的方法是,在一开始就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暗示自己,避开消极、负面的语言和环境,从而使自己只面对积极的一面,不去想消极的一面。

3.不断重复,直到形成习惯。

自我暗示可以默默地进行,也可以大声说出来,还可以写出来、唱出来、画出来。其实,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乎重复的次数,通过不断地重复让自我暗示演变成一种习惯,以便在关键时刻它能够自然而然地冒出来帮助你。每天进行十分钟的训练,是不错的方法,不妨去试一试吧! Ujq92pX7bNX1Do9hllLpWN8M0SpbohZMoHlHpoa2OzPUZnYBNMmlnmi2AXNTtlB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