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认识你的不好意思心理
龙湘涛

第一章 不好意思背后隐藏的心理暗示

我们之所以觉得不好意思,是因为我们常常用他人的目光在看待自己,思考自身的问题。我们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完美无瑕的,这就与我们自身产生了矛盾。

1.直面心灵

不好意思源于对心灵的背弃

我们之所以觉得不好意思,是因为我们常常用他人的目光在看待自己,思考自身的问题。我们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完美无瑕的,这就与我们自身产生了矛盾。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自己不是完美无瑕的,或多或少,我们的身上总会存在一些缺点和毛病。但奇怪的是,人们总是无法接受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瑕疵,喜欢挑剔的大有人在。假设人们希望自己完美无瑕的愿望过于强烈,可瑕疵不会凭空消失,只好拼命掩盖。这种拼命掩盖的行为可能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过于自责及自卑,一种是恼羞成怒。归根结底,这两种结果都是“他人的目光”和自身的需求发生矛盾冲突,导致不好意思的心理在作祟。

举个例子来说。在晚清慈禧太后专政的年代里,有一位比较有名的总管太监叫小德张,此人乃河北青县人。在小德张十二岁的时候,一天,家乡的大财主坐着一辆华丽的双套大马车正要出行,小德张在旁边无比艳羡地看呆了,以致忘记躲开,给大车让路,于是招来赶车人的嘲笑:“你既然这样爱大车,光看人家的没有用,有本事自己也买一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小德张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刺激。他回到村里,四处问人:“我怎样才能发财,也能买一辆大套车?”有人跟他说:“要想发财还不容易,只要舍得把那活割掉,当太监,不要说买辆大车,每天还能陪龙伴驾哩!”这原本是句玩笑话,小德张却听进了心里,一狠心,亲手将自己给阉割了。养好伤之后,小德张被送到慎刑司学习宫中的规矩、礼仪,不久就被送入宫中当差。在宫中,由于容貌清秀,聪明乖巧,善于逢迎,不久他便在西太后的宫中当上了小太监,取名张兰德,从此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先后成了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的心腹,地位仅次于李莲英。

这时候的小德张,已是家资巨万,富比王侯,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别说是区区一辆大车,就算是用大车把家乡的路排满,恐怕也不在话下。按说他童年时期遭受嘲笑伤了自尊的心理阴影,此时应该早就消弭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德张却表现出另外的一些异常——热衷于娶妻。他在出宫前,就娶过一房妻子,妻子早逝后,又纳过两个妾,但她们都因不堪受虐而先后自尽。小德张出宫后,又在天津某妓院以重金购得雏妓一名,娶回家为妻。

一个太监,为何要三番五次地娶妻呢?除了野史上提到的小德张净身不彻底,留了些根蒂,致使他重新有了对女人的欲望之外,恐怕也离不开一个深层的心理因素:无法接受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一个身体上有残缺的人、不是一个纯粹的男人的现实。他感到不好意思,以致恼羞成怒,导致心理扭曲,所以要通过娶妻的行为来证明他也拥有男人的能力。那么,他的两个妾是如何受虐自尽的,也可想而知了。

其实,早在童年时期,我们就能看出小德张已经在受到不好意思心理的控制了。看到大财主的马车,遭受讽刺与嘲笑,令他感到自尊受损,从此,“不好意思”的感情控制着他,使他觉得非要比那个大财主更有钱,才能挣回面子,赢回自尊。为此,他明知道自己可能会终生让人看不起,却还是痛下狠手,让自己变成了阉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可是,当他得到了财富之后,弥补了财富上欠缺的不好意思心理,却又被另一种不好意思控制,即作为男性能力的缺失。这才有了他违背常理的娶妻行为。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在普通人身上,其实也存在着这个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不同罢了。

一旦瑕疵暴露,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不好意思。我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着瑕疵感到不好意思,也为自己的掩盖行为感到不好意思,我们的心不是在为了塑造“完美”的自己而忙碌着,就是在为不好意思而尴尬着、自责着。渐渐地,我们变得越来越被动,将心底真实的声音放在角落里,冷落它,背弃它,让它蒙尘,让它失声,直到有一天,我们再也找不到它。

因此,想要解决“不好意思”的问题,就要从根源着手,即拒绝被“他人的目光”控制,转而跟着自己的心走。

学会跟着心走

什么是跟着心走?就是按照内心的真实想法行事,追求自己真正的所需。下面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

一位富翁喝着可乐,躺在沙滩椅上惬意地晒太阳,离他不远的地方,一位乞丐也喝着可乐,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好奇地问乞丐:“天气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去乞讨呢?”乞丐反问富翁:“我为什么要去乞讨?”富翁答:“乞讨是你的工作啊,你难道不应该趁着好时光抓紧时间多乞讨一点儿钱,然后做点小生意,再把小生意做成大生意,变成我这样的富翁,到时候再来享受?”乞丐没有回答富翁,而是反问了他一个问题:“尊敬的朋友,你现在在干吗?”“我在晒太阳啊!”富翁答道。乞丐问:“那么我呢?”富翁脱口而出:“你也在晒太阳啊!”乞丐耸耸肩,回道:“这不就行了,你奋斗了那么多年,是为了躺在这儿晒太阳,我现在就在晒太阳,为什么要费那么多事呢?”

这则故事中的乞丐,便是典型的跟着心走的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直接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受“他人的目光”影响,以他人的标准评判自身的成功,像富翁那样,大费周章、辛苦半生才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有人说,这个浅显的道理,我懂。我也相信你懂。但是,你敢去做吗?敢于认真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听从那个声音的召唤,按照它的指示去行动吗?我想,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无法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敢!

打比方说,一位三十岁的女子(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女子),与男友谈着不咸不淡的恋爱,对方不提结婚,她也不提。但她心里开始着急。她心知,她与对方都不太想结婚,他们不是对方的理想伴侣,甚至谈不上爱对方,而仅仅是经人介绍,觉得彼此的条件都“合适”。但他们在一起好几年了,彼此又没有“备胎”,最重要的是,她成了世人眼中的“剩女”。周围的人,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毫不相干的熟人,都开始用怪异的眼光看她。在这种灼灼目光下,不好意思简直成了家常便饭。为了避免尴尬,她已经尽力少去会见亲友了,跟陌生人打交道也不敢随便说出自己的单身身份。

在世俗的压力下,她认识到自己应该结婚了——就算是男友并不是她的理想伴侣——但她不好意思开口先提结婚的事。而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是:这个男人不适合我,我不甘心就这样跟这个人不咸不淡地过一辈子。她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还原生命的激情。同时她也知道,如果此时她提出分手,恐怕来自外界的压力会更大。大家会觉得她是疯了,不知天高地厚,认识不到自己已经是“剩菜”一碟,到了这个年龄还敢挑三拣四……

她不敢想下去,最后,她选择了继续煎熬自己,继续谈着不咸不淡的恋爱,因为至少她还有一个关系稳定的男朋友,大家不至于认为她没人要。

这位姑娘如果不做出改变,挣脱不好意思的心理束缚,她的人生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不是一直停留在目前的状态中,就是走进一段差强人意的婚姻中,总之,都不是她想要的结果。让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她换一种处理方法,勇敢一点,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会怎么样?假如,她与现任男朋友分手,我们可以想到的最好的结局是:她找到了真正与自己相爱的人,获得了美好的爱情,最终收获了美满的婚姻。而最坏的结局是:她离开了一个自己不爱、也不爱自己的人,最终也没有找到那个与她真心相爱的人,但至少她尝试过,努力过,不会带着遗憾浑浑噩噩过一生。可以说,不管怎么样,她的境遇都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这只是一个方面的例子,生活中,很多事都值得以此为鉴。

用最坏的结果去赌最好的结局,我们需要战胜的只是自己——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勇敢听从内心的渴望。如果你还在受不好意思心理的控制,不妨安静下来,认真面对自己,聆听自己的心,听听它在想什么,它需要什么,拿出与“他人的目光”对抗的勇气,为自己活一次。毕竟,相比满足别人的评判,满足自己的心意要实际得多。

2.心理传导——父辈和子女

并非所有的经验都值得借鉴

不好意思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在作怪,且这种心理通常来自我们的父辈。人类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仅从父辈那里传承了物质,同时也传承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包括心理。

作为人生中的老前辈,父辈们总喜欢拿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育和劝诫子女。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都是为了子女好,想帮助子女避开弯路,不犯当年他们犯过的错误。客观地说,父辈的许多经验,对子女来说,都有其重要的意义,也的确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子女避免或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并非所有来自父辈的经验都值得借鉴,有一些经验,如果不仔细分辨、客观地看待,而是盲目遵从的话,很可能反而会因此绕弯子。

一些在心理上不好意思的感觉,便是其中之一。比如,人情往来方面的面子问题,为人处世的过度恭谦,意识不到也不懂得如何拒绝他人,等等。这些已经过时的却并没有被摒除掉的“人生经验”,会在无形中通过心理传导由父辈传导给子女。由于父辈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或很大程度的权威性,许多子女几乎会不加辨别地从心理上悉数接受这些“人生经验”,甚至将糟粕当作精华,将错误的经验奉为“圣旨”。

心理传导是一种无形的、却不容忽视的力量,并且常常与舆论并行,对人的观念进行内外夹击,令人防不胜防。在这样的传导模式下,某些行为或观念对于父辈来说是不好意思的,他们在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将这种心理直接或间接地传给了我们,有时我们无意中未经判断,便接受了这种不好意思的心理,就像我们别无选择地遗传了来自父辈的缺点一样。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对好朋友,一个叫谦让,一个叫贪欲。他们约好一起去天堂,但路途比较远,于是他们带了足量的干粮在路上吃。开始的时候,为了体现无私的友情,谦让和贪欲你推我让,都不吃干粮。这样很耽误时间,贪欲开始想,既然你不吃,那我吃吧!于是,他不客气地吃掉了谦让的干粮。没想到,贪欲一吃不可收拾,顿时胃口大开,收不住了;而谦让为了体现他的肚量,即使饿得走不动了,还是将自己的事物让给贪欲吃。结果,谦让饥肠辘辘,贪欲却撑得弯不下腰。

两个人终于到了天堂,却同时被拦在了天堂门外。贪欲问道: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天使回答他说:因为你太贪,把朋友的干粮都吃了。贪欲争辩道:那是他自愿给我的呀!天使坚守原则,说:就算是人家自愿给你,你还是没有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这样的人是不能进天堂的!

轮到谦让了,他问:那么我呢?为了让贪欲吃饱,我都快饿死了。没想到天使说:你比贪欲更没资格进天堂。谦让一脸疑惑。天使解释道:一味地谦让,把自己饿得半死,绝不是美德。你把天堂当成剧场,把上帝当成观众了。

毫无疑问,这则寓言批判的是过度谦让的行为。在很多人的身上,都不乏这种行为,尤其是以谦虚为传统美德的我国人民。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谦虚教育,这种谦虚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口头的叮嘱和书面的教化上,更重要的是,它从心理上影响着我们,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模式。比如,父辈们认为承认自己的优点是不谦虚的行为,他们将这种心理传导给子女,从而令子女也认为承认自己的优点是不谦虚的行为,于是拼命去否定、去掩盖,恨不得把自己身上的优点扔得远远的才好。就算有些不那么谦虚的人,也会受这种心理压力而不得不装出谦虚的样子来。

可是,现代社会竞争何其大,加上西方思维模式的融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表现出积极、展现自己的“不谦虚”行为,如果还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继续保持不好意思展现自我的心理,那么就只有慢慢排队了,等别人都将机会拿走了,你再去捡些残羹冷炙,就着不好意思的扭扭捏捏,打发饥肠辘辘的人生。如果,如果你甘愿接受这样的人生的话。

挣脱心理传导的束缚

当然,大部分人肯定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机会被别人抢走的。但是,让他们像别人那样去争夺机会,他们又会觉得不好意思。多难看啊,多尴尬啊,多违背父辈的教诲啊!

这种心理真的十分可怕,以至让人们忘记了毛遂自荐其实也是一种美德。

早在战国时期,秦赵交战,秦胜而赵败。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主将白起率军包围,赵国形势危急。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要在门客中挑选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同去,无奈挑来挑去差一人。平原君犯愁之际,一个叫毛遂的人前来自我推荐:“听说先生将要带二十个人去楚国求援,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把我算上,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问道:“先生来到我门下几年了?”毛遂答:“三年。”平原君有些犹豫地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如今,处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我却没有听到旁人对你的称赞,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所以你不能跟我一起去,还是留下吧!”被平原君拒绝,毛遂却并不气馁,接着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要是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而不仅是尖梢露出来。”平原君无话可答,只好带着毛遂一道前往楚国,心想,反正有其它十九个门客在了,这一个有没有才能倒也问题不大。

到了楚国,楚王磨磨唧唧地跟平原君谈了半天,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平原君心里万分焦急,却是奈何不得,怕得罪了楚王导致求援无望,只好硬着头皮陪着笑脸。这时,等在殿下的毛遂突然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冲着楚王大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明了,为何谈了半天都没有结果?”楚王当即大怒,心想,你区区一个门客,敢对我一国之君大喊大叫,于是大声喝道:“赶紧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有你说话的份吗?”谁知道这个毛遂根本不害怕,反而凭借他的勇猛使楚王认识到出兵援赵给楚国带来的利益。毛遂的一番话让楚王心悦诚服,楚王当即答应出兵援赵。就这样,秦军不得已从邯郸城外撤退了。从此毛遂不但被平原君奉为上宾,还名载中华史册,“毛遂自荐”由此诞生,用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毛遂自荐是突破心理束缚、打破心理常规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平原君的众多门客当中,毛遂不见得就是最有才能的一位,在去楚国之前,他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假如没有那一次邯郸被困的危机,假如没有他勇敢地走上前自我推荐,我们不难想象,在门客众多的平原君心中,他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角色,甚至不被平原君所知晓。在平原君的门下,这样身有所长又默默无闻的角色肯定不止毛遂一人,在他们当中,肯定也不乏渴望被平原君选中同去楚国展示自己才能的人。但是,却恰恰只有毛遂克服了不好意思的心理,从众生中走了出来,让自己的才能得以展现。

可见,仅仅具备才能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当机会来临时,善于克服心理上的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伸手抓住机会,否则,很可能与稍纵即逝的机会失之交臂。到那时候,兀自叹息悔恨又有什么用呢?

3.自卑与过于自尊

自卑与过于自尊都是不好意思的根源

对于自卑,可能很多人都不感到陌生。在我们的人生经历当中,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这种情绪,只是程度轻重不同、时间长短不一及具体表现形式各异罢了。

自卑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自卑就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在心理情绪方面,会有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表现。可以说,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一般是由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所引发的一种情绪体验。有自卑情绪的人,一般会轻视自己,对自己的无能感到不好意思,同时也担心无法获得他人的尊重,从而忧心忡忡,敏感多疑。

我国三国时期的一代奸雄曹操,胸有气吞万里之志,身怀定国安邦之才,表面上看起来什么事都敢做(例如,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人都不怕,然而他的内心却有很强的自卑和多疑情绪,他杀吕伯奢、杀华佗就是典型的例子。曹操自卑,据说是因为他不太光彩的身世。曹操的父亲是太监曹腾的养子,比起袁绍家族的权倾朝野,名震天下,曹操的身世实在是令人尴尬,也让他在袁绍等人面前平白地矮了三分。不管他对自己的身世如何设法隐瞒,也不管他如何装作不在乎,或者他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在当时十分讲究家庭和出身背景的大环境下,他还是无法逃脱世俗眼光的审视。尤其是在面对袁绍等同级竞争者的时候,他始终觉得抬不起头,觉得自己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来自同僚的嘲笑和鄙夷。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曹袁对阵的时候,陈琳为袁绍作讨曹檄文,刻意揪住曹操不光彩的家世不放,此时曹操正因头风病卧床,读到这篇檄文,居然悚然汗出,一跃而起,可见这篇檄文是真正戳到了他的痛处。

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也不乏因自卑人物。1951年,英国人弗兰克林通过自己拍摄的十分清晰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为此,他还举行了一次报告会。可惜的是,弗兰克林生性自卑多疑,对自己的发现不但没有充满信心地继续研究下去,还总是怀疑自己论点的可靠性,不相信自己能够有如此伟大的发现和设想,在自我怀疑中,他竟然放弃了先前的假说。两年之后,霍森和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分子结构,他们抓住机会,继续研究,大胆地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假说。正是这一假说的提出,开启了人类生物时代,他们也因此获得196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而弗兰克林却只能与这伟大的发现失之交臂。

曹操因为身世感到自卑,导致性格变得暴戾、多疑,弗兰克林因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遗憾地与伟大成就擦肩而过。看似不起眼的情绪,其实潜藏着巨大的负能量,一不小心,就会影响人的一生,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可见,自卑是绝对不容小觑的问题。

那么,人为什么会感到自卑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得先了解一下自尊。自尊是一个人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

自卑的根源正是自尊心过弱,即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以为自己不如他人,从而在内心感到不安、忧郁,对自己感到失望,对养育我们的人感到内疚,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感到不好意思,担心出错,担心惹人笑话,根本无法充分地展现自己的真实能力。

自卑与过于自尊,恰好是自尊往不同的方向过度倾斜的表现。如果说自卑是表现为不好意思展现自我,过于自尊则表现为过度渴望展现自我,甚至不惜夸大自我,以求获得别人的肯定与夸赞,进而满足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要求,最终达到自我满足。

虽然自卑和过度自尊在表现上可能截然相反,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引发不好意思的根源。自卑会令人产生羞怯心理,使人在面对人和事的时候容易感到不好意思。而过度自尊则太过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过于在乎面子,以致稍微受到一点负面的评价,就觉得面子受损,自尊受伤,从而感到不好意思,或引发更严重的情绪。

所以,想要避免不好意思的心理,首先得从源头着手,即改变自卑或过度自尊的心态,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自己。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生活中自卑的人并不少见,甚至我们自己身上也经常会出现自卑情绪。当一个人感到自卑,就会不敢大声说话,尽量在人群中“隐形”,独自缩在小角落里,默默地关注着他人。如果你觉得他们仅仅是满足于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观看别人的精彩,那你就错了。不管是多么自卑的人,内心仍然具有对自尊的要求,即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肯定。只不过,他们不会用自然而大方的姿态去表达自己这种正当的需求,而是别别扭扭的、悄然地在内心渴望。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不好意思的情绪体验才更加深刻,反过来,不好意思的情绪对他们的控制也更加牢固。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危害不小。在心理上,自卑会导致人情绪消沉,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孤独自闭,甚至自疚、自责;在事业上,自卑的人往往缺乏自信,优柔寡断,缺乏竞争意识和抓住机会的能力,自然也难以享受到成功的欢愉。

想要摆脱这种恶心循环,就必须克服自卑心理。虽然自卑有点像是与生俱来的心理缺陷,却并非不可克服的,只要掌握一些方法。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自卑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不了解自己的长处,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错误认识。纠正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学会从多角度看待和评价自己,既要坦然面对自己的短处,也要充分肯定自己的长处。做到了这一点,再去扬长避短地调整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值得自己和他人肯定,自卑自然而然就会远去了。

其次,学会自我鼓励。

在做一件事之前,要暗示自己、坚信自己能做好,用表扬与肯定的方法为自己聚集正能量,树立自信心。这些正能量会在无形中发挥作用,把人的状态调整到最好,自然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好的效果会使自己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正确对待成败。

自我鼓励是成功的前提,却不是成功的保证。人的一生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能够坦然接受。虽然我们不主张为自己的失败推卸责任,但也不赞同将所有的失败都归咎于自己能力的不足。如果能够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就不会妄自菲薄,沉溺在自责和自我否定中无法重新站起来。

第四,学会对比。

自卑的人喜欢与别人比较,而且喜欢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结果可想而知。正确的对比方法是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扬长避短地激励自己。例如著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天生其貌不扬,只好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他没能让自己的外貌变得更英俊潇洒,却使自己的精神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流芳千古。

自卑就如泥潭,越是深陷其中越难自救,一旦发现自己有自卑情绪,就要行动起来,及时自拔。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都是过犹不及,即使是自尊。改变自卑不代表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度自尊,肤浅的面子问题弥补不了自卑的心灵空洞,在哪里倾斜的天平还得在哪里重新平衡。

4.不好意思与自尊的渊源

不好意思的动因其一是面子问题,准确地说是人们常常误将面子当做自尊,事实上面子和自尊并不是一回事,面子是虚的名称,你在乎它就存在,你不在乎它就不存在。然而自尊是人人都存在的特定心理,没有人真的能够放弃自尊。当人们将面子和自尊混淆,会导致盲目地将维护面子的行为当做维护自尊,从而被错误的目的误导了。

面子和自尊有一定的关系,适当地维护面子对保持自尊有一定的作用。而导致人不好意思是对面子过于看重,特别是充满炫耀权力的欲望时,人们会更多地感到不好意思,但并不一定会感到自尊受伤。只有当过于弱小的对手打败了自己,人们才会感到自尊受到伤害,而非仅仅丢了面子。所以,自尊事大,而面子事小。

人人喜欢别人夸自己有本事,这种炫耀的心理很明显并不是在维护自尊,而是维护表面的虚荣,即面子。可见,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那些虚荣的人,总是把面子当做自尊的人,就很容易受伤。

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使宋真宗深切地感到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在对手面前感到自卑。于是,他一口气把“五岳”都封禅了,以此来维护他的面子。当我们的自尊受到巨大的伤害时,我们才会产生强烈的维护自尊的行为。而我们常常把这种维护自尊的行为等同于维护面子。因为在内在人们是看不到的,只能看到外在。

《阿Q正传》中阿Q乃屁民的一个典型,他在赵老爷面前唯唯诺诺、自卑得很,但是他被打之后,总是用“老子打儿子”来努力维持可怜的自尊。

人人都是有自尊的,无论如何都放不下自尊。而被老爷打是可以的,虽然丢面子毕竟身份摆在那里。

在心理学上著名的“羊群效应”正是导致好面子的一个重要因素。羊群效应是一种从众的盲目心理,人们追求什么,自己也要有,否则就是落伍,就会丢人。现代职场上流行的“名校效应”正是羊群效应的一个典型案例。而人们却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大张旗鼓地为孩子张罗。其实羊群效应正是家长为了挤入大流,以至自己不被其它家长笑话所为。

维护面子,维护自尊要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任何时候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否则很容易随大流。所谓的原则如何掌握呢?心理学上有个简单的归一方式,就是:你需要的就做,不需要的就不做。能产生愉悦的有余力就做,没有余力就不做。人人有自己的需求,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定制是最理智的行为,可以避免盲目。并且,有了一定的目的,在行为时也不容易被其它人误导。

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受到地缘环境的影响,很难真正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毕竟羊群效应是群体存在即存在的,任何人都难免犯错。如何艺术地维护自尊就成了问题。

艺术地维护自尊

一个能退能进的人,不容易陷入僵局,对待自尊和面子,也是如此。“死要面子活受罪”,我们早已认识到太好面子的危害,小到家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事后生活拮据,甚至举债度日;大到一个企业,如香港的八佰伴,为了给企业脸上贴金,不顾现实盲目扩张,最后陷入困境。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面子的作用,毕竟适度地讲些面子还是有好处的。适当给别人留面子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他最初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分别从下到上呈金字塔式排列,后来他又增加了审美的需要等。但是可以看出面子可以对应需要中的安全的需要,一些人的爱面子,讲究面子的行为,归根是为了让别人不那么容易摸清自己的情况,起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另外,还是一种尊重的需要,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讲究面子的行为,无非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艺术地讲面子,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被大众牵着鼻子走。我们看那些被牵着鼻子走的人,自己不想走,又不得不走。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主要理由就是“要争一口气!”为了这口气,为了这个面子,人们可能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卷入了痛苦的漩涡,那要这个面子又有何用?万一被面子所俘虏,人们的心智就麻木了。不知道自己忙忙碌碌一辈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面子是随时可以放下的道具,而尊严却是永不磨灭的精神,面子是皮,尊严却是骨头,有尊严的人一定有面子,有面子的人未必有尊严。理性看待面子,保持自尊,不要把两者搅合到一起,该捍卫尊严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到底,在过度的虚荣面前敢于SAY NO。

5.不要给心灵划定界限

孤僻是心灵的围墙

在人际交往中,常听人说:“我与××不是一类人,话不投机半句多。”诚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正所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完全思想相同、心灵相通的人,其实也是不存在的。既然有差别,就有“三观”上的差异,自然也就无法达到完全的默契与交融,“话不投机”的现象就在所难免。如果我们与人交往时,一遇到与自己“三观”不同的人就拒绝交往,或是在交往的过程中遇到“话不投机”的情况就拂袖而去,这样无异于是在给自己的心灵砌上一圈高高的围墙,让心与心之间楚河汉界分得清清楚楚,久而久之,终会孤立无援。

当然,很多人并不承认这一点。在提倡个性的当代社会,很多人理直气壮地将孤僻当作个性,不但意识不到其中的危害,甚至恨不得在自己脸上贴上一张大纸条:“我孤僻,我骄傲”几个大字,以此彰显自己的“个性”。

但,这真的是个性吗?还是,人们在为自己的不好意思找借口,将自己的孤僻偷换概念?

林黛玉这个角色相信大多数人不会觉得陌生,这个《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角,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性格孤僻。林黛玉自幼丧母,家中又无兄弟姐妹,除了忙于公务的父亲,似乎也没有其他人照顾她、关心她、疼爱她。加之体弱多病,她与外界的接触就更加少了。就这样,林黛玉在不知不觉长成了一个孤僻的少女,守着自己那点敏感多疑的心思,一边多愁善感地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一边尖刻地抗拒着这个世界。

其实,贾府中不乏真心关爱林黛玉的人,能够与她吟诗作画的也不止贾宝玉一个,甚至比她身世可怜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史湘云、妙玉、香菱等人。然而,他们无一能够走进林黛玉的心里,成为她的知心人。

这是为什么?是他们的才华不够与林黛玉对话?还是他们的真诚不足以打动她?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还是在林黛玉自身,她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的心灵砌上了高不可越的围墙,既拒绝了别人,也围困了她自己。

偌大一个大观园,别人都在欣赏大好春光,她却独自对着一地落花感怀身世,伤心落泪;潇湘馆内,她不走出去与众姐妹吟诗作对,情愿守着药香顾影自怜。她以她的尖酸刻薄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她的自尊,以她的体弱多病纵容着她的孤僻,令其他人在怜她之余又不得不感叹她高处不胜寒。没有人能走进她的心里,即使是贾宝玉,也常有搞不明白她内心真实想法的时候,只能怄气。最终,在贾府众人的策划之下,林黛玉彻底地失去了贾宝玉,孤独地与那个对她来说毫无温度的世界告别。看上去,是那个世界抛弃了她,但反过来看,何尝不是她抗拒了整个世界?

从林黛玉短暂而悲剧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孤僻是一道高高的围墙,将自己的心灵与他人的心灵划上明显的界限,而一旦将自己的心灵与世隔绝,最终只能与孤独为伴。

打开心门才能活出精彩

二战期间,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路过一条乡间小道的时候,总是与他见到的所有人打招呼。尽管,当时的当地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都不太友好,尤其是一位名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传教士的招呼总是冷脸相向,不予回应。不过,犹太传教士的热情不减,仍旧每天跟米勒打招呼,直到有一天,米勒终于脱下帽子,向传教士回应道:“早安!”

几年之后,纳粹党上台了,他们打算将这位传教士及村里的人送往集中营。纳粹军官通过向左和向右来把人分成两拨,向左的人是死路一条,向右的人可能还有生还的机会。一位年轻的指挥官站在中间负责将所有的人分配到左右两边的队伍中。传教士战战兢兢地走向指挥官,当他与指挥官四目相会时,不由地脱口而出一句话:“早安,米勒先生!”指挥官几乎是出于本能地轻声回答道:“早安!”然后将指挥棒指向了右边,不动声色地挽救了传教士的性命。

假如,传教士没有之前几年坚持不懈地打招呼,没有敞开心门问候每一个人,也就无法与米勒相识,更无法将他的心门敲开,那么在生死交界之际,也不会有人向他伸出性命攸关的援手。可见,敞开自己的心,不但能打动别人的心,还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运气。

心灵与心灵之间,未必只有热情似火的投入才能让人们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候,只要人们彼此之间不设防,心与心的界限自然会消融。

内心孤僻的人,往往并非真的不愿意与人交往,而是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常常畏手畏脚,感到不好意思,甚至感到羞怯害怕。他们害怕将自己的心敞开后,受到嘲笑,受到鄙夷,遭到否定,受到伤害。为了保护自己,他们选择了关上心门,谨慎地守护自己怯懦的内心,为此不得不承受孤独的煎熬。

而敢于打开心门的人,或许会无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伤害,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其他心灵的温度,体会到来自他人的友好和关爱,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氛围,也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园。

同时,也只有打开心门,才能真诚地去看待别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魅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被别人的优点影响,变得更加优秀。

当然,有人会说,一旦打开心门,就无法确保自己的心灵不受到伤害。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伤害的存在和出现,从来就不以是否打开心门为前提,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那些将自己的心死死地封闭的人就不会受到一丝伤害,恰恰相反,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例子:那些总是自我封闭的人,在遭到伤害时,会更加缺乏抵御能力,受伤会更重,自我痊愈的能力也更弱。而那些“皮实”的人,常常大大咧咧地敞开自己的心门,在他们心中来来去去的人多了,他们反而在无形中学会了分辨真诚的心灵和阴暗的心灵,用自己的一颗真心去吸引更多真诚的心。即使遭到伤害,他们也会在伤害中学会更加智慧地处理问题,更合理地保护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勇敢。综合来看,他们得到的一定比失去的多。

所以,我们要学会的,往往不是如何慷慨地施舍,而是学会如何打开心门,让自己的心有机会遇见别人的心。因为,只有打开心门,我们才能驱除内心的孤僻,只有打开心门,我们才能活得精彩。 dvcgnq/Me38D2raVbPjhNe65FWIVIkPNIyDKxfWBWwRItVIZVUwaYCJfQtjVSf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