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切断负效应,重组关系回路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也说过,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假若能在那一瞬间全然明白那种弥散的恐惧是什么,这就意味着它在这一角落上的光被点亮了,这时就会立即得救。而点亮心中的光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地流动。

1.对抗还是接受,决定了结果

对抗并非最好的办法

面对一些负面情绪,如恐惧、自卑、不好意思,等等,人们总是习惯于对抗。根据“敌强我弱,我强敌退”的逻辑来看,似乎是有一些道理的。不得不承认,短时间来看,对抗的确能够帮助我们击退这些负面情绪,甚至让我们暂时忘掉它们。但,它们真的就此消失,不再困扰我们了吗?

心理学家曾在治疗的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女人发现自己似乎十分冷酷无情,对一些在别人看来很悲伤或者值得同情的事情,她却表现得无动于衷,像是任何事情都难以打动她的心。不但如此,在面对一些“惨剧”时,她还经常不合时宜地哈哈大笑。例如一次看体育比赛,有两个运动员突然猛烈地撞在了一起,其中一个手臂被撞得鲜血淋漓,看样子受伤很重。场上的观众都发出了焦急的关注声。而看到这一幕后,她却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了起来。导致一起看球的丈夫对她的行为感到十分不满,生气地斥责她麻木冷血。然而,这样的事情还是屡屡发生,她自己也不禁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如此冷血。于是,她向心理治疗师求助。

后来,她按照心理治疗师的方法做了一些自我调节。她先是回想起她表现得十分冷血时的画面,然后让心中的念头自然流动,不去阻拦,也不去干扰。结果,念头终于停歇时,她脑海里映现了一个暴力画面:爸爸一拳打在妈妈的脸上,妈妈满面鲜血。令她惊讶的是,当这个画面出现时,她心中居然有一股无法言喻的畅快感。

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念头就是答案。经她自己回想起小时候的事,在她的记忆里,妈妈总是对爸爸百般挑剔,充满抱怨,整日唠叨让人无法安宁。而爸爸则性情温和,沉默寡言,对妈妈百般忍让。她十分同情爸爸,觉得妈妈太过分了,也不希望爸爸一直忍让下去,甚至曾希望爸爸狠狠揍妈妈一顿,以使她闭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之所以对运动员撞在一起不自觉地幸灾乐祸、哈哈大笑,是因为她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念头,即渴望爸爸揍妈妈一顿。但同时她又明白,打人本来就是不好的行为,作为女儿的她希望爸爸打妈妈,更是阴暗而不可饶恕的想法。所以。当这种念头最初一产生后,她立即和它进行对抗。对抗貌似成功了,这个念头她再也意识不到了。但她后来的表现向我们证明,对抗只是让她将之前的念头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已,并最终变成了令她失控的、冷血的源头。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对抗绝非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也说过,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假若能在那一瞬间全然明白那种弥散的恐惧是什么,这就意味着它在这一角落上的光被点亮了,这时就会立即得救。而点亮心中的光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地流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念头一个接一个,当念头可以停歇时,真相自然会映现。

任何情绪,都是来自于自我,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来自于外界,更不是别人或者舆论可以强加的。不好意思的心理以及情绪表现,往往是因为人们的内心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等。如果非要和它对抗,这反而是在提醒、强化自己的某种心理及情绪,最终会让自己陷入一个死循环,无法自拔。

同时,对抗也会给自己一个反弹的力,会反过来对抗我们。即使暂时被压制,也会在将来的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猝不及防地跳出来打击我们。如果选择听任自己沉浸在某种情绪中,不去做任何对抗,而是让念头或意识像水一样在心中自然流动。最后就会全然明白,这种情绪到底是怎么来的。而只有找到了引发这种情绪的根源,才算是抓到了核心目标。

接受,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当下的力量》里谈到过一种现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被思维给控制住了,当头脑中出现一个念头时,我们不自觉地会去实现它。但如果我们能觉察到思维的流动,既不去实现它,也不与它对抗,那么我们很容易理解思维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随即就可以从思维中解脱出来。

所以,对于不好意思的心理和情绪,我们也主张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态度,顺其自然,这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而不对抗,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只有接受,才能停止跟自己较劲,也就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不理,是指不要死死抓着某个念头或者情绪不放,非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是要学会忽略,转移注意力,避免过度的关注引起内心的焦虑反应。久而久之,这种念头或情绪就会因为感到“无聊”而告退了。

不怕,是指不用过于害怕和逃避某种心理或情绪。要知道,一时的心理或情绪状况仅仅只是一种表象的东西,真正在背后起作用的,是不良个性和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例如,要面子,常常因为不好意思而放弃自己的立场,把任何一件小事都联想到面子上去,等等。

不对抗,是指不要一心一意地企图立刻消除某种心理或情绪症状。过度的压力往往会适得其反,野蛮的对抗恰恰会招来更大力度的反弹。相反的,原谅自己的不完美,面对心理的不良情绪,尝试平心静气地去探索这种不良情绪的来源,再去正视这个来源,找到解决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一直困扰你的心理或情绪症状。

接受,是要求我们认识并坦然面对自己的负面心理或情绪,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这个现实,改变自己的不良人格结构,重新塑造新的个性,利用正面的信念树立起自信,信任自己,鼓励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逃避自己,甚至与自己对抗。当人能够正视和接受了自己的负面,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培养自己的正面,比如,自信、乐观、积极、坦然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无畏、果敢的思维方式,直到内心所有的念头都能与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谐相处。

在这个方面,中国商界有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实践得很好,这个人就是褚时健。

褚时健是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他以不同凡响的个人能力,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曾经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后又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褚时健可谓中国商界的重量级人物。

然而,正当他处于人生巅峰的时候,却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当年,他已经71岁,是一位老人了。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不久后,他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他的人生更是雪上加霜。

许多人为褚时健感到惋惜,认为他这辈子就这样完了,除了在狱中苟延残喘度过余生,他再也没有任何希望。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看似衰弱不堪的老人并没有因此垮掉。他先是获得减刑,改为有期徒刑17年,后又因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但被限制了活动。按照常规设想,他能在家中颐养天年,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了。

但是,这位坚强的老人却又给了我们一个“意外”。

回到家中的褚时健居然不顾年迈体衰,承包了2000亩的荒山开始种橙子。75岁的他,带着妻子进驻“鸟不拉屎”的荒山,一改昔日企业家的形象,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疯狂”行为终于换来了不同寻常的回报,褚时健不但将荒山变成了绿地,他种植的橙子还大受市场欢迎。很快,昔日的“烟王”变身成为今天的“橙王”。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同时,他还带动当地的一些农民跟着他种橙,让他们也取得了可观的收入。

而今,褚时健又变成了人生的赢家。这位已经年逾80的老人,面对人生的失败与沧桑,懊恼过,痛苦过,流过泪,却从不绝望。在人生最低谷处,他又一次点燃希望之火,用非凡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将自己的人生成功“翻盘”。

褚时健的人生经历,看似一直在与命运进行不屈的对抗,但其实,绕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的是,真正帮助他站起来的,不是对抗,而是接受。

锒铛入狱,爱女自杀,如果真要对抗,他当骂命运的不公,人生的无常,进而沦陷在痛苦中,日日与自己为敌,因为,造就这一切的人正是他自己。然而,他选择了接受现实,默默承受,继而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换取了自由,又用这自由给予自己新的机会,再一次向人生的光亮处出发。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未逃避困难,不曾沉沦于与内心的不良情绪对抗,而是选择了正确对待挫折,接受既成的事实,直到获得新的力量。

褚时健的人生完美吗?很显然,不完美。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却又可以说是完美的。不拘对抗,坦然接受,正是因为他不苛求完美的态度,造就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完美。可见,对抗还是接受,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不同的结果。

2.架子不等于权威

架子是虚张声势

生活中总不难看见这样的人:说话、走路、做事,都喜欢装腔作势,努力让自己显得优于旁人、胜于旁人,一副“我的高度跟你们这些人不一样”的样子。如果是毕业的学校稍有名气,曾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就职过,甚至只是在一个更加繁华的城市待过,他们则更加觉得自己具有“炫耀的资本”,对同事甚至是上司更加不屑一顾。这样的人,开始还能唬弄一些不知底细的人,等到相处的时间一长,大家便知道了他的底细。毕竟,在职场中,人们更看重的是工作能力,而不是出身。而这类人恰恰是没有真本事,才十分注重自己架子的。在工作中,他们往往挑肥拣瘦,辛苦的活不愿意干,简单的活不屑于干,轻松的活看心情干,复杂的活干不好。最可恶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承认自己能力有限,而是想方设法找借口,不是“我没学过这个专业”,就是“公司的条件不好”,或是“团队的合作能力太差了,影响了我的发挥”,等等。久而久之,人们便摸清了他们的底细,知道他们是属于架子大、本事小的一类人,渐渐也就不再高看他们,甚至懒得理睬他们。

既然架子那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摆架子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架子背后的心理因素。

众所周知,日本有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叫“相扑”,其实,“相扑”运动源于我国古代,后来传到日本,才被日本人发扬、发展,并成为他们国家一项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相扑比赛是在两位体重几百斤以上的大胖子之间进行的。比赛开始后,两个肥胖的大块头,光着身子(只有下身处挂了一片布条子),双脚叉开,腰稍稍地弯着,仰头瞠目,虎视眈眈地狠盯着对方,还没动手,架势就已经很吓人了。正因为这样,我国古代书籍中借它来比喻装腔作势显威风,后来特指自高自大,为显示身份而装腔作势,高高在上的冷漠态度,目中无人的藐视目光,以及爱理不理的官腔,动辄训人的蛮横专断态度,等等。这种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其实还是没有真才实学,感到心虚,企图用“架子”抬高自己,以掩饰内心的不好意思。说到底,还是不好意思的心理在作怪。

正如越没道理的泼妇叫骂声越凶,职位越低的官员官架子越足,职场中,那些本事不够硬,工作能力不够强的人,往往更喜欢宣扬自己在这方面、那方面很厉害,甚至吹得神乎其神,生怕被人当做凡人。若要真让他们身担重任,其结果还真令人担忧。《三国演义》当中的马稷,便是个典型的例子。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这是为实现统一大业做出的重要一步。出师后,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马稷这个人呢,虽然不是一无是处,但才能也不见得突出,更要命的是他比较自负,总认为自己是天下奇才。诸葛亮心中并非全无担心,但马稷信誓旦旦,言辞凿凿,还主动立下军令状,诸葛亮最后还是赌了一把,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说不定他真的是个奇才,只是以前没用机会展示而已呢。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为了保险起见,诸葛亮派王平将军随行,防止马稷判断失误,一意孤行。马谡一一答应。

然而,军队到了街亭,马谡却把诸葛亮的话抛在了九霄云外。他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要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谁知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都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架子摆得十足,一副天下唯我独有才能的样子,还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看出如此布兵的危险之处,再次谏阻,马谡认为王平不把他放在眼里,顿时火冒三丈,说道:“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劝阻无效,只得眼睁睁看着马谡将大军布于山上。结果,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马谡顿时一败涂地,失守重要据点街亭,继而被诸葛亮斩杀。但是,这仍然挽救不了蜀军,街亭失守,战局骤变,诸葛亮只好退回汉中。整个战争局面由此改变。

马稷之死也证明,喜欢摆架子的人,大都是在虚张声势,而且百害而无一利。有时候,职场也如战场,把架子高高摆起,虽然不至于送命,却也没什么好处,轻则不受大家欢迎,重则在工作中犯错,白白浪费机会,损失企业利益。这种毫无用处反而有害的架子,何必去摆呢?这种空有其表毫无威力的声势,何必要大肆虚张呢?

真正的强者不需要架子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面的标牌上有一行字: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旁边另一只鹦鹉前面的标牌上则写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买鹦鹉的人犹豫了:这两只鹦鹉都毛色光鲜,灵活可爱,能说会道,到底买哪只更划算呢?一时决定不下,于是这人继续转悠,结果发现了第三只鹦鹉。这只鹦鹉已经老得掉了牙,毛色也暗淡散乱,看上去没什么灵气。但是,它面前的标价牌却赫然写着:售价八百元。这人百思不得其解,赶紧问老板:这只鹦鹉难道会说八门语言?谁知店主摇摇头说:不。这人就更觉得奇怪了:这只鹦鹉看上去又老又丑,既然又没有能力,凭什么值这个价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领导者,不一定是能力超强的人,而是懂得谦虚低调、善于珍惜和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身价的人。而真正有身价的人,也无需大肆张扬,即使毫不起眼,该拥有的价值还是一分不会少。

恩格斯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恩格斯天生聪颖,家境又不错,二十出头就精通26国语言,激动时还会用20国语言结结巴巴地骂人。就是这么一个天才,在学术上,却甘愿一生都在马克思的影响之下,当马克思的助手,竭尽尽力支持马克思,最后成就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恩格斯的一生毫无价值吗?是他太低调、太不会摆架子,才令自己被马克思的光环掩盖了吗?恰恰相反,如果恩格斯是一个喜欢摆架子、出风头、高高在上的人,又怎么能够成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呢?若他在与马克思的合作中,没事就摆摆架子,抢抢风头,很难想象世人还能不能得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财富。而今人们都不会忘记恩格斯这个人物吧?所以说,有时候,甘当绿叶,也是成就自己的大好机会。

我国民间还有句流传甚广的俗话:“骡马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这句话其实是告诫人们做人做事不要摆架子。王选先生便是一个不会摆架子的人。

王选先生被誉为“中国激光照排之父”、“当代毕升”、“中国自主创新第一人”等,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先后获得九项中国和欧洲专利。这样的成就,用古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功高位重。但正是这样一位可以理直气壮摆架子的人,恰恰十分谦和质朴,说话做事从不盛气凌人,显出高人一等的样子。他有句话说得好:“‘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俊。”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去践行的。王选先生的作风,岂不足以让那些心虚腹空摆架子的人汗颜?

这些成就不凡的人尚且如此,我等职场中的普通人,又有什么资本和理由来摆架子?又能摆出什么架子?

真正的强者不需要架子,谦逊更显自信优雅;假装的强者架子是空的,夸夸其谈只会显示虚荣和心虚。职场中人,只有放下架子,力戒虚荣心,才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让心静下来,以平常心在职场中为人处世,对待工作。其实,企业和老板以及同事最需要的,恰恰是这样“甘于平凡”的人,而不是架子摆得又高又漂亮的空谈家们。

2.接纳不好意思,画上休止符

对于不好意思,更好的方法是接纳

褚时键在面对人生的坎坷时,选择了接受,因为接受比对抗更具有力量。而我们在面对不好意思心理的时候,更好的选择其实也是接纳,而非对抗。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8岁的小男孩气冲冲地回到家里,显得异常生气,使劲地跺脚。正在院子里干活的父亲见状,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男孩气呼呼地告诉父亲说:“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华金以后甭想再得意了。”父亲一面干活,一面静静地听儿子诉说。儿子继续说:“华金让我在朋友面前丢脸,我现在特别希望他遇上几件倒霉的事情。”这时,父亲停下了手中的活,走到墙角拿出一袋木炭,对儿子说:“儿子,你把前面挂在绳子上的那件白衬衫当作华金,把这些木炭当作倒霉事情,然后用木炭去砸白衬衫。每砸中一次,就象征着华金遇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我们来看看,等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儿子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于是拿起木炭就往洁白的衬衫上砸去。可是白衬衫挂在比较远的绳子上,直到他把整袋木炭都扔完了,也没有几块砸中衬衫。父亲问儿子:“你现在觉得怎么样?”儿子说:“累死我了,但我很开心,因为我扔中了好几块木炭,现在,白衬衫上有好几个黑印子了,这也就意味着,华金要倒霉啦!”父亲见儿子并没有明白他的真正用意,于是便让儿子去照镜子。儿子不明所以地跑到家里的镜子面前,这才发现自己满身都是黑炭的痕迹,脸上也乌漆墨黑的,只剩下牙齿是白的了。

这时,父亲拿着白衬衫来到儿子身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看,白衬衫并没有变得特别脏,而你自己却成了一个‘黑人’。当你将黑炭扔向别人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反作用力用在了你自己身上,于是你的身上也弄脏了,而且,你身上要比对方更脏。”

儿子看看白衬衫,又看看自己,似有所悟,脸上的气愤之色悄悄地退去了。

这个故事反应出对抗心理和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很显然,对抗并不能将问题解决。相反的,如果采取接纳的态度,事情的发展反而出人意料。

不好意思也是一种心理和情绪,假如我们非要盯着它死死对抗,不将其消灭不罢休,最终,我们可能难以如愿以偿。因为越是对抗某种情绪,也就意味着越在心里强化它的存在。人的心灵就像眼睛,当它聚焦于某个点的时候,是不可能将其忽略的,更不可能用“目光”使其凭空消失。相反的,接纳了它的存在,不去过度关注它,渐渐也就忽略和淡忘了,才能去关注别的东西。

生活其实不需要这么多无谓的执着,尤其是那些会对我们的人生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心理和情绪,更要学会接受它们,放下它们。心灵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旅行,心理活动与我们的行为并行,与现实生活中走路一样,心灵的脚步并非走得越快就越好,相反的,过于匆忙,过于关注某个目标,反而往往令人错过欣赏沿途最美的风景。因此,我们要适当地停下,终止不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也是成功的开始。

如何给不好意思画上休止符

我们如何给不好意思画上休止符呢?也就是说,我们如何使不好意思停止控制我们的心理和行为呢?接下来,我们以职场为背景,来讲述一些具体的方法。

1.停止没完没了的攀比。

很多人习惯在职场中与人攀比。比待遇,比职位,比学历,比过往的工作经历,比企业的规模,比企业的性质(即国企、私企、外企等),甚至在职场上比生活中的事,如:配偶的工作收入、相貌,孩子的成绩,居住的房子等等。

诚然,适当的对比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内心的斗志。但如果事事与人比较、较劲,就成了攀比,不但无益,还会让自己陷入没完没了的死循环中,内心无法安宁,疲惫不堪。

而停止这一切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去与人攀比。接纳自己不如人的地方,接纳别人比自己优秀,接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优势和劣势。毕竟,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相对来说都是独立的平行线,硬性的攀比是不科学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2.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这几乎是一种心理定律。喜欢攀比的人,已经将攀比当成一种心理和行为习惯,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的评价?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比如,很多人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高档的写字楼?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不错的待遇?但是,一个人是否喜欢、是否适合某种工作,与工作环境并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是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即使每天西装革履地出入高档写字楼,心里也未必那么舒坦吧?何况,只要深入了解,就不难发现,传说中外企那些令人羡慕的薪水福利只是被少部分人放大的,即使有,也只是针对少部分人,或者是少部分外企,而非所有的外企都是上班族的天堂。另外,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那就是外企的晋升机会普遍比较少,高阶的主管职位是有限的。晋升的机会通常都把控在来自国外的高管手里,普通员工所拥有的,不过是别人看着光鲜的“白领”身份。想一想,这些是你想要的吗?与你的职场理想是一致的吗?真的能够提升你的个人能力和职场核心竞争力吗?如果不是,又何必去为了别人的目光而辛苦自己呢?毕竟,你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一定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而你得到的,都不是你想要的。

3.接受现实,原谅自己。

尽管我们知道,爱面子是不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要面子的,在工作中与人攀比在所难免。当你意识到自己在与人攀比时,既不要纵容自己、鼓励自己,也不必苛责自己。首先要认清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现实,既然无法避免,对抗无益,那就只有坦然接受,并原谅自己出现了这种心理状况。耿耿于怀不肯放过自己,不过是自我为难罢了。

4.不为他人的标准做自己的选择。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在干着自己的工作,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别人的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是人不能没有工作。于是,你以“饥不择食”的态度匆匆忙忙找一份工作,不去考虑长期发展,不去考虑福利待遇,不去考虑职场附加值,你满脑子盛放的,是有了工作,就摆脱了“无业游民”的另类身份,就正常了。然而,别人的标准还要求有一份不错的薪水。但恰好,你的薪水不足以令人羡慕,甚至是偏低的。于是你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由对薪水的不满意发散到对工作环境、老板、上司、同事、甚至是公司里扫地的阿姨,通通都不满意,你觉得待在这样的企业是能力不行的表现。接下来,你脑子里只剩下两个字:跳槽。在成功跳槽之前,你便一直处于对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想得到的东西,离你越遥远。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就越无法容忍目前的状况,越无法好好工作,直到你的工作态度终于招来上司和老板的不满,直到你想也没想清楚就跳槽。如果运气好,你成功跳槽了,得到了更高的薪水,那么,更多的他人的标准会源源不断地套在你的脖子上。不能永远做无名小卒,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后不升职就是无能的体现,世界500强才是好的工作单位等等,都会随之而来,如果你一味地跟着别人的标准走,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疲惫,陷入无尽的不满与焦虑当中,哪里还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也根本不会记得自己最初的目标。

避免这一切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停止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转而以自己为中心进行判断和选择。例如,衡量一份工作好不好,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名气大不大、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而是应该看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是否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能帮助你实现职场理想的工作,在这个工作当中,你开不开心,能不能充分发挥你的工作能力,有没有提升的空间等等。至于公司的规模,一时的薪水,则不必太在意。因为,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未必方方面面都让你称心如意。

3.先停止埋单再切断发源地

世界上没有“理所当然”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商人的儿子小彼得才十岁,却已经从爸爸的商店里了解到了一些“生意经”。有一天,他突发奇想给妈妈开了一个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于是,某天早上,他的妈妈在餐盘旁边看到了那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小彼得的妈妈仔细地将账单读了一遍,然后默默将它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账单上所提到的报酬,一分也不少。正当他高兴地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脸渐渐羞愧得发红了,他也小心翼翼地收起了妈妈给他的账单,然后蹑手蹑脚地走近妈妈,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一边将之前收到的那60芬尼塞进了妈妈的上衣口袋里。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像之前的小彼得,认为自己为别人做的应该得到报酬,而别人为自己做的则是理所当然。

有一个女孩子,在二十来岁的时候交往了一个男朋友,虽然那男孩不被大家看好,但她因为爱情,还是坚持了下来。当时他一贫如洗,她陪他创业,东奔西走,熬夜奋战,拿出自己所有的收入支持他,自己没有一分存款,几乎不买新衣服,吃最简单的饭菜,买最便宜的水果,克制一切物质欲望,只为支持他,只为维护他的自尊心。

十年后,男孩事业小有成就,在女孩本来应该可以苦尽甘来的时候,他却毫不留情地离开了她。旁人看不过去,责备他,他却理直气壮地说:一切都是她自愿的,我从来没有逼迫她。再说,年轻时吃点苦不是应该的吗?就算她跟别人在一起,不也要吃苦?

短短几句话,将一个人十年的付出变成理所当然。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也太多这样的负心汉。索取的一方,贪得无厌、理所当然地索取,永远不满足;付出的一方,则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不停地违背意志去付出,内心反抗行动上却依然遵循。渐渐形成了一个怪圈,走向死胡同。

然而,不论是索取的一方还是付出的一方,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理所当然”,也不应该有毫无条件的“理所当然”。所以,你永远可以对任何人说“不”,只要你愿意。这也是拒绝“不好意思”的方法之一,即停止对“不好意思”埋单,切断其发源地。就像心理上的能量关系回路,只有停止负面的,才能开始正面的,进而进入正能量圈,形成良性循环。

停止为“不好意思”埋单

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这样的人无处不在,而与我们关系比较密切,能影响我们的,则是身边的亲戚朋友,职场上的同事客户,老板,上司等等。将别人的付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人,通常都不理解他人的付出,也不会尊重他人的付出。在他们眼里,别人为他们付出,为他们牺牲,不但不需要回报,还应该当成是一种荣幸和莫大的恩赐。更可笑的是,一旦你拒绝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用一种强硬的、职责的态度来对待你,直到你心理产生愧疚,对他们“举手投降”,乖乖付出。在他们心中,是没有“心怀感激”这个词的,更不会去体谅别人的难处,他们只想免费得到,尽一切可能利用别人手中的资源给自己创造利益,从来不懂得何为感激和回报。所以很多善良的人到最后都难免感慨:真是不能对人太好,尤其是在开始接触的时候,否则后面就被当成理所当然,对对方稍有怠慢就会招来对方的不满。

心理学上有一个阿伦森效应,指的是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根据阿伦森效应,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效应最著名的运用,应该是这个故事:有一位退休的老人,为了图清净,就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可是刚安静了没几天,就有一群孩子来到他家门口,追逐打闹、踢垃圾桶、大喊大叫,吵得他不得安宁。老人就想了一个办法。他走出家门对孩子们说:“我十分喜欢热闹,谢谢你们给我带来了欢乐。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就给你们每人一元钱。”小孩子一听,当然更加兴奋了,于是很卖力地打闹。老人忍着,并依照承诺每天给孩子们一元钱。过了几天,孩子们打闹完了准备领钱回家的时候,老人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爽快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零钱,而是愁眉苦脸地说:“我的养老金到现在还没发下来,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伍角钱了。”小孩子有些失望,不过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继续来这里打闹。又过了几天,老人两手空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说:“真对不起,我的养老金已经不够我维持生活了,以后,我不能再给你们钱了,希望你们继续来我家门口玩耍。”可是,第二天,他家的门口变得安安静静。从那再也没有小孩子来玩耍打闹了,老人过上了他梦想中的清净日子。

这个故事中,老人的智慧其实暗合了“阿伦森效应”。假如老人采取相反的方法,给孩子们钱请他们离开他家门口,不难猜到,一旦他不再给钱,或是给的钱不增加,孩子们一定会报复性地在他家门口加剧打闹。而采取先鼓励再让对方失望的方法,则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阿伦森效应的神秘力量所在。说到底,这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接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强,一般人就难以接受了,因为递增的挫折感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

因此,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往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结合“不好意思”的心理来理解,我们也可以认为,假如总是拒绝别人,偶尔顺应别人的要求,就会得到对方的喜欢,让对方觉得我们“为人还不错”;反过来,假如一直顺应别人的要求,突然有一次拒绝了对方,则会招来对方极大的反感,让对方觉得“这个人也就这样,十分虚伪”。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次次不给一次给,招人谢;次次给一次不给,招人怨”。

实际上,“阿伦森效应”在职场中也是常见的。

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进入职场后决定好好表现,于是每天早早就到办公室打扫卫生,烧开水,甚至将办公桌擦得一尘不染。并且,他还常常主动帮同事处理一些工作,还在周末代替同事值班。即使再累再忙,他都硬着头皮撑下来。年轻人的勤快和服务精神给上司和同事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大家都夸他是个不错的青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的工作渐渐走上正轨,手中的任务也逐渐增加,同时他需要更多的业余时间补充知识,以提高工作技能,他变得不那么勤快了——不再包揽办公室的清洁工作,不再积极主动地帮同事承担工作量,甚至有一次还拒绝了同事推给他的工作。这下,大家对他的评价一落千丈,纷纷在背后说他是“马屁精”、“假好人”、“假积极”,他们甚至开始孤立他。

这位年轻人陷入了阿伦森效应的怪圈,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其出发点是很好的,可惜他忽略了阿伦森效应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会直接作用在人们对他的评价和态度上。一直积极顺从的他,已经让大家对他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一旦他出现拒绝他人的表现,即使是正当的,也会难以被接受,而被视为“虚伪”。其实,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付出与回报出现了不匹配的状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互动来保持平衡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付出,需要得到对方的理解和适当的回应,这样他们心里才能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一味地付出而得不到回报,就会变成纯粹的牺牲。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做出纯粹的牺牲,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即使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使是夫妻、恋人之间,即使是职场中的上下级、员工与老板。

所以,我们要懂得拒绝的艺术,避免让自己陷入“付出”的轮回中,成为“不好意思”的奴隶。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一开始就不要无度地付出,无条件地顺从。所谓“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接纳他人

不顺从他人不代表抗拒

一些人不懂得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遇到他人的不合理要求时,心里清楚不能随便接受,也不愿意接受,但就是不懂得如何拒绝,于是干脆采取另一个极端的做法:逃避。总是用逃避的态度处理事情的人,往往情绪消极,郁郁寡欢,鲜与人来往。因为他们害怕跟别人打交道会“吃亏”,会让自己掉进“陷阱”里,于是选择“背对”,背对他们觉得麻烦的人和事,背对整个世界,很快他们就真的再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了。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宿命论的味道,但其实有其科学含义,且含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心理活动模式,而心理活动模式又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导致相应的结果。最终,还是性格在主导着人生的走向,并最终将一个人的命运引向某个结果。

让我们来看两个性格决定命运的例子。

无人不知的清官海瑞,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引发这种争议的主要是他独特的性格以及特有的处事方法。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他“清”到什么程度呢?概括地说,他的道德标准达到了一个至美至善的境界。他尊重当时的“法律”,一切都按规定办事,并且一定不折不扣地遵守。即使政府当时发给官吏的薪资微薄到不够吃饭,他也觉得应该毫无怨言地接受,并且他自己真的是一身清贫。一个官至二品的重臣,死的时候居然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甚至还不够殓葬之用。别说与现在的某些贪官比了,就是与一个正常的公务员相比,那也是差老远了。可他一生都没有为自己谋过任何私利,甚至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收入与身份不相符。当然,他的这种性格也扎扎实实地影响了他二十年的仕途。

1558年,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知县的时候,已经四十五岁了。按照当时很多官员的想法,到了这个年纪,这个地步,该出手就应该出手了,捞一把给自己养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海瑞不一样,这时候的他,仍然怀揣一颗赤子之心,谨守他的道德与操行,丝毫不妥协。一次,他上司也就是总督胡宗宪的儿子道经淳安,排场非常大,跟随的人多,行李也多得像是要举家搬迁的样子。而且这位“官二代”还特别喜欢狐假虎威,仗着有个当大官的老子,就肆无忌惮地作威作福,对驿站的款待百般挑剔,并且凌辱驿丞。这事给海瑞知道了。这下这位“官二代”可栽了。身为县令的海瑞火冒三丈,立即命令衙役拘捕这位公子哥,并扣押至总督衙门,还将他随身携带的大量现银给没收了。不但如此,他还写了一封公文呈递给总督大人说,这个胡公子必定是“冒牌货”,你堂堂总督大人,节望清高,怎么可能有这样一位不肖之子呢?这样说话虽然给了总督大人一个台阶下,可他的事情毕竟做得太绝啊,总督大人顿觉颜面扫地,当时碍于自己儿子有错在先没有发作,但心里可是牢牢记住这位下属了。

过了两年,左副都御史鄢懋卿被任命清理盐法,以期增加政府收入,加强抗击倭寇的财力。这些钦差大臣,权力大到能决定地方官的命运,有哪个敢不毕恭毕敬的?偏偏就是这个海瑞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心眼儿。钦差大臣标榜俭朴以沽名钓誉,那是当时的时尚。鄢懋卿自然也不例外,人还没到,先高调地发出了通令,说要刻求节俭,地方官员不得铺张浪费款待他。这样做样子的行为,在当时已经是司空见惯,官员们自然是表面应承得恭恭敬敬,私下更加不敢怠慢,紧锣密鼓地准备好好接待这位大官。海瑞不一样,你发了这样的通文,那我就毫不含糊地遵守。不但遵守,我还得监督你自己遵守。于是,左副都史大人尚未到达淳安,就已经接到一个禀帖,上文:已知台下之通令,台下奉命南下,已探听都皆曰,每席必费银无数,供帐极为华丽,下文则要求钦差大人摒弃这些排场和搜刮,不辱皇命。这个禀帖的发文者居然是海瑞。据说,这位都御史接到禀帖后,绕道淳安而去。这下,海瑞又得罪了一位大官。

海瑞这种直言抗命的精神,虽然可佳,但却不合为官之道,并使他失去了升官的机会。尽管因为这种节俭与正直的行为名声遐迩,保住他渐渐得到提升,历任户部主事,尚宝司丞,大理寺右寺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官至四品,但总结一下来看,这些职位都是闲职,根本没有任何的实权,能够为人民做的事自然非常有限。后来,他求得一个南直隶江苏巡抚,只当了二个月就被人弹劾回家听参了。

这样一位满腹经纶,怀有中兴之治的好官,因为性格上与官场的其他人格格不入,使他终身无法施展才华,成了一个刻板、古怪、而又不得被标傍的人物。

与海瑞处于同一时代的名将戚继光,则大不相同。戚继光一生战功显赫,官场上也一路升迁。由于在对蒙古各部的防御作战中有功,戚继光出任了蓟州总兵,这已是当时的朝廷能够给予一位武将的最高职位了。尽管戚继光晚景有些悲惨,那也是因为受到张居正的影响。相比其他几位不是被杀就是被拘的明朝高级将领而言,戚继光晚年才遭到弹劾被罢黜回乡,已经是不错的了。而他一生所得到的丰功伟绩和耀眼光环,却是海瑞无法相比的。这除了他本身具有卓越的才能,还不得不归功于他的为官之道。

在抗击倭寇的过程中,戚继光就展现出了平衡各方利益的能力。他与自己的顶头上司福建巡抚谭纶关系处得非常好,因此谭纶对于戚继光几乎是有求必应。这才让戚继光有了大展手脚的机会。后来,谭纶升任蓟辽保定总督,负有京畿的重任,上任没多久,他就提议把戚继光调到他的辖区中担任最高将领。于是,戚继光得到了更大的表现舞台,同时也有了机会结识当时的最高首辅张居正,为他今后的政治身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蒙古的战争结束后,戚继光提议增造长城。在当时来说,如此大的工程显然是与整个文官集团的政治思想不相符的。但由于戚继光与首辅及主要实权官员的关系非常好,这一雄伟工程最终得到了支持并付诸实施,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与此同时,戚继光既得到了名垂千古的机会,又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了事。

对比海瑞与戚继光的命运,他们虽然同处一个时代,海瑞身为文官却无法与整个文官集团融合在一起,最终被弹劾出局,戚继光出身武将,却与文官们处得水乳交融,利用文官为自己的理想服务,不能不说是性格决定了他们截然不同的命运。

我们当然不能全盘否定海瑞这个人,毕竟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清官,毫无疑问值得我们敬仰。然而,客观地说,如果他能用更委婉圆滑的态度与官场上的同僚相处,也许,他不但能让自己的仕途走得更远一点,也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为民服务,这样岂不更加两全其美?戚继光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他懂得权衡利弊,懂得牺牲自己的个性,换来理想和抱负的实现。显然,戚继光为人处世的方法于自己和他人以及人民,都更加有利。

可见,不顺从他人不代表抗拒,用委婉的方法处世,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学会接纳他人

抗拒他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仍旧是被不好意思心理主导着。想要改变这种态度,我们就必须学会接纳他人。

有些人常常觉得别人的事情与他无关,他的行为也与别人无关,如果互相看不惯,大可以不来往。其实,这就是不接纳别人的表现。在职场上,这是一种非常消极和不利的做法。

现代职场是一个相对自由而追求个性的群体,即使是上下级之间,也允许保留自己的个性。而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总有你不喜欢的人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宽容的心,善于接纳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才能处理好工作上的合作,至少应该愉快的共处一室而不发生冲突。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不对别人有偏见。

在职场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与你的意见相左,有的干扰你、打搅你,有的向你挑战与你竞争。这些来自他人的挑战,常常激怒你,使你怀疑自己,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抗拒对方,并给他们贴上标签:笨蛋、讨厌的人等。其实,这些负面的标签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你自己的想象。每个人的行动都自有其道理,未必就是不好的出发点,只是你一时没有看清或无法接受,才一厢情愿地给他人贴上了负面标签,这就是偏见。如果你能耐心一点去了解对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修正,哪怕做不到正面的肯定,也要保持中立和宽容,避免态度消极,将自己孤立起来。如果你在一开始就被自己的偏见误导,并执迷不悟,势必对他人产生误解。一旦在思想上否定了某个人,并不再考虑他,就很难再有机会去发展对你们双方都有利的关系了。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宽容是克服偏见的良药。有些问题你乍看是不利的,但仔细想一想,可能会发现其中不一定如此,或者至少是可以接受的。从某种程度来说,不对别人抱偏见,就是在避免自己不被别人排斥,对别人宽容,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2.善于肯定别人。

接纳他人,还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他人的能力,尤其不能低估他人和否定他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往往倾向于使自己符合别人对他们的期待。若给一个人机会,他往往会努力达到你的期望。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与其否定和抗拒别人,不如从正面去肯定对方,给予对方信任,然后坐等他们用自己的表现来达到你的期望。当然,即使对方达不到你的期望值,也不要冒然否定,否则你就很可能会进入恶性循环中。

3.不要吝啬赞美。

肯定别人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赞美了,这是一种无本投资,却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不管是当面赞美还是背后赞美,都是维护职场关系的好办法,毕竟,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也没有人会厌倦来自他人的赞美。一旦对方感觉到了你尊重他、肯定他、信任他、接受他、他就会用相同的态度来对待你,以此进入良性关系循环。

4.自觉寻找别人的优点。

在职场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似乎总在挑剔别人,而有些人似乎天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其实,没有什么是天生的,不论是挑剔还是赞美,都是一种习惯。习惯了挑剔别人,以后你看到的就总是缺点。习惯了赞美别人,你总能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而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素质。这种习惯并不需要你去花费太多的时间,只要在别人一走进你的眼帘时,就开始寻找对方的优点并要求自己至少要发现一个,久而久之,你就能毫不费力地看到别人的长处了。而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相应的回报,自己身上的优点也不会被隐藏。

5.不要苛求完全的对等。

我们容易对他人失望,看到他人的缺点,往往是因为我们过分期待自己付出了什么,别人给予对等的回报。一旦对方的回报让我们觉得是不对等的,我们的抗拒心理便立即跳出来保护我们,使得我们转身离去。但其实,不论是与家人还是朋友,付出与得到都不能完全对等,即使是看起来与我们只有利益关系的同事,也无法实现简单的对等。苛刻的要求,只会令我们陷入不好意思心理的怪圈,不断地期望,不断地失望,不断地抗拒,不断地恼怒,内心永无宁日。面对这样的状况,不妨尝试让自己不过度反应或过分失望,学会接受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接纳他人,是一种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在需要高度合作的现代职场中,尤其讲究这种良性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要分清拒绝与抗拒的关系,学会接纳,懂得欣赏他人。当我们真正学会欣赏和接纳他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了宽容的心去接纳整个世界。反过来,整个世界都会宽容地接纳我们。 vwS8OHTnMESR1LawEXSlAb9drryZszA64yQDETHWQ2tCx5X6z2Kg6bmwKpleBJ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