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阳差由来

跟老爷子道了个别之后,我就转身回去了,临走前,还听见司机男子嘴里小声嘟囔着:“要是那个上官皓也能跟这傻小子一样就好咯~”

上官皓?我摇了摇头,那你这辈子都别指望了,为什么?那小子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财迷,靠!对金钱的渴求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光是为了省那几块钱打车费就能从天安门横跨八达岭,这种人你可曾见过?他不从你身上捞油水你就谢天谢地吧,你TM还敢打他的主意?!

好不容易挤上最后一班到市区的公交车之后,我掏出手机查看了一下最新的死亡名单,确认接下来一个人的死亡时间是在明天下午两点之后,我顿时松了口气,因为这也就意味着我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说了那么多,都差点儿忘了要自我介绍了,我叫张不凡,河南洛阳人,如上述所见,我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鬼差,确切地说,我应该是一名阳差,也就是活在阳间的鬼差。

对于鬼差,相信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就是游走于各个朝代,专门负责勾摄生魂的地府阴神,其中比较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黑白无常与牛头马面这四位大佬。

’然而在这个世上,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故单凭这几位大佬那肯定是应付不来的,尤其是在战乱年代,每天死去的人数以万计,更加增大了地府的负担,我们阳差这门职业便因此应运而生。

说起阳差,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种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同时也更加具有神秘色彩的职业,灵魂刻录师,而提到灵魂刻录师,就不得不提到战国末期位列诸子百家同时又是六大学派之首的阴阳家。

讲的正是元光元年,汉武帝罢黜百家,阴阳家正值存亡关头的时候,阴阳家家主邹宏宣称自己做了一个梦,说自己梦到了早已仙逝的阴阳家祖师爷邹子。

在梦里祖师爷跟他说,自己因为活着的时候有大功绩,死后被提升为阎王,而后代子孙若不想家族覆灭,可以协助阴间勾魂来积累功德。

阴阳家原本就没少跟阴灵打交道,一听祖师爷这个法子既能保全家族,又能增长见识,顿时忙不迭地答应下来,由此便有了阳差这门职业。

而前文也提到过,阴阳家一直致力于探究人的魂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又创造出一种秘术,刻魂术。

刻魂术,顾名思义,就是在人的灵魂上进行篆刻,因为确信会有转世之说,所以总不乏一些位高权重之人会在自己病危之际找到他们,在自己的灵魂上留下线索,期待下一世的自己能凭借线索找回前世记忆,也正是因为这门秘术的诞生,阴阳家才得以真正流传下来,不过世人们大多习惯性称呼他们为灵魂刻录师。

每一位灵魂刻录师都可以是阳差,但却不是每一位阳差都可以成为灵魂刻录师,每一代阴阳家弟子,只有功绩最为突出的几人才有资格习得阴阳家最高秘术,刻魂术。

那么肯定又有读者朋友要发问了,身为阴阳家弟子又该如何积累功绩呢?其实有三种方式。

第一,是通过做阳差的方式,每送走一位阴灵,算一点功绩值,这种方式最简单也最现实,同时有手心那个阎王亲笔题的“钦”字在,也基本没什么风险。

第二,是通过降伏恶灵的方式,但凡是名门正统,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阴阳家也不例外,所以从古至今就有这么一个传统,至于功绩值则按照恶灵的凶险程度来评定。

由于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只限于那种道行高深的弟子,像我这种既没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感又没走向人生巅峰的上进心的懒散弟子,能混上个阳差就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第三种方式就有些可遇不可求了,甚至跟买双色球中头彩都没啥区别。

出于阴阳家有明文规定,但凡阴阳家弟子,在为他人进行灵魂刻录的当世不得收取任何报酬,所以我们这些阴阳家弟子若想快速积累功绩值,可以试着找出那些已经转世的灵魂,说直白点就是阴阳家曾经的客户,至于功绩值则与这些客户今世的报酬挂钩。

听上去这似乎是一条捷径,不过用屁股想都知道有多扯淡,如今的中国可是有十几亿人口,那种几率不亚于披着床单高空跳伞最后还TM奇迹生还。

介绍完我的职业,相信大家一定会好奇,因为无论是阳差还是灵魂刻录师都很神秘而且很隐秘,那么我又是如何接触到这些甚至还一跃成为阴阳家弟子的呢?

这件事还得从我小时候说起……

说的是一九八五年的一个冬天,我出生于洛阳市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这个小村庄有一个很独特的名字叫“囚龙沟”。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传奇色彩,据爷爷说只是因为早些年我们这里的路太难走,要搁在平时还好,可一旦连着下几天雨,那么村里的家家户户绝没一个敢出门的,趟一身泥不说,动不动还得摔个跟头,所以从那时候起村里就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龙来了我们这都走不出去,久而久之就有了这么一个名字。

看过电影《一九四二》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就在那一年,被誉为“天下粮仓”的河南省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其中光是饿死在逃荒路上的人数就超过了三百万,以至于“人吃人”这种荒谬而恐怖的惨剧在这片中原大地屡见不鲜。

而我们这里虽然只受到了很小的波及,但是据爷爷回忆,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大有人在。

那个时候人死了处理起来也简单,通常都是往乱葬坑里一扔,根本用不着刻意掩埋,或许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样的行为很不可思议,甚至很不人道,但是在那个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的年代,人性远不如一口杂面窝头来得实在。

在那个年代,活着的人越多,吃不上粮食死去的人也就越多,而死的人一旦多了,各种怪事就会接踵而来……

具体怪到什么程度?

“鸡觉子”、“狐媚子”这类或许大家连听都没听说过的鬼物,在那个时候的乡村地区却真实而广泛地存在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神运动,它们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依然还是能见到它们匆匆而过的诡异身影,而我就是这么一位倒了八辈子血霉,以至于一大半的童年回忆都是它们所留下的阴影的可怜人。 XR/5sxwcFr4j38XOs2of8fjyDHUTEqRUF2LrL2645hOfuBNLWcCYe6XAcs3Lyzh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