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知识篇2

我只好这样总结,一个专业乃至一个学校的兴衰,取决于师资,师资的强弱,取决于其是否上进,是否能够主动及时适应社会需要更新教学内容。

有知识不万能,无知识万不能

一位年轻朋友前几天有些苦恼地对笔者说,她以前很喜欢读书,曾经在学校时还组织过同学读书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却发现,自己很“落伍”了。同事们与她一道上街,见她习惯性地往书店走,都笑她,说现代社会早已进入了读图和读屏(电视与电脑)时代,报刊亭里也有那么多精美画册和时尚杂志,干吗还老是光知道花时间啃那些文字书本?同时,她自己也感觉时间不够,精力有限。想放弃读书的爱好,却又担心青春短暂,知识老化,问我该怎么办。

更新知识,还需不需要读书?

其实,现在不读书的理由很充分:平时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太快,时间也不够用;而书价高涨也是一个因素。那么读图、读屏呢?既可以使人放松,也可以获得最新的、鲜活的知识。这都是事实。不过,我还是在其中看到了一种危机。前些年,某友也曾有过一段不读书的日子。那时,家里刚刚买了一台大屏幕的电视机,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电视机,从新闻时事、世界军事、生活百科、歌舞娱乐到选秀竞美,各种信息让人目不暇接。更有永远也播不完的电视连续剧,坐到电视机前,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那种日子既悠闲也轻松,但也渐渐产生了一种空虚和恐慌的感觉,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无形的陷阱。日子过去很多了,蓦然回首,却发现什么也没有获得,脑子里空荡荡的,图像杂乱,知识零碎。到后来更发现,电视里人物互相混淆,很难完整地说出一个故事。家里人与他一起看电视,突然问到剧中人物姓名和台词,他常常答不上来。便惹来对方一阵嗔怪:怎么年纪轻轻就得了老年痴呆症似的!

某友这才猛然警觉,读图和读屏生活,很容易使人产生依赖,就像吸毒者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它会使人在轻松舒适之中,不知不觉地沉入废弃独立思考的陷阱,到后来就会变得越来越傻!

在视讯和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放弃读书,真会使人变得麻木痴呆吗?笔者为此曾向一位搞心理学研究的朋友请教过。朋友告诉我,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人脑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功能,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生产劳动、艺术创造、与大自然接触,帮助人脑形成形象思维能力;而科学实验和哲学思辨,则帮助人脑形成逻辑思维功能。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想象和推理。这方面的能力差了,就表现为痴呆,成为“傻瓜”,而读书则是防止大脑退化的最好方法。因为文艺作品的形象具有间接性,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读作品可以训练形象思维。而哲学和历史方面著作的阅读,则能够很好地锻炼逻辑思维。而现代生活中的图画和视屏,往往把现成答案直接、彻底摆出来,取消了受众联想和推理的过程,从而使人们形成对图画和视屏的依赖,不知不觉地陷入“傻瓜陷阱”之中。

由此可知,虽然笔者不遗余力地告诉大家,知识更新并非只有读书一条途径,无非也就是想告诉大家,要学会从多角度学习罢了,读书虽非唯一的途径,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是万万不可丢的。若谈更新知识,读书不万能,不读书万不能。

how,what,why

有人说,学历要折旧,知识要更新。一个5年不碰自己专业的人,不去更新所学知识,那就是一个专业文盲了,最多可以算个劳动力。朋友,你的学历已经不可以用当年的水准来衡量了。活到老学到老,你就是一个没有高学历证明的受人尊重的学者。

有人在“百度知道”上询问:“面对知识更新速度,我该怎么办?”非常烦恼。有网友回答他:“复习,预习,别无他法。”有人则建议:“生产领域(实践知识)最好到现场,因为有的东西不用学,看了就会。就像大学毕业后,觉得大学里学的没有多少能用,到了现场现学一样(不否认课本知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建议到现场,那里的知识不用你去‘学’,你是去发现。”

网友“清心居”对几天的业务培训获得的知识更新进行了思考。他认为,为扩大知识面,打牢知识功底,以适应工作需要,就需要不断更新我们所学的知识。而且,知识不但需要在“量”上适时得到更新,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使知识能够有“质”的飞跃。这样才能使人们在自身素质方面有一个整体的更新,更能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有人对知识更新考试表示困惑。他认为,时代在进步,知识要更新,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人事部门因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单位都要组织学习,与时俱进,进行知识更新。这本来也是好事。但问题是好事怎么来办。人事局的现行做法是,到了某个时候下发通知,要求全县所有党政事业单位5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参加知识更新考试,每人交费15元。当然,只要交了钱,有些事就好办了。某县人事局仅此一项收入每年就达80万元。真是一举多得!其实,知识更新不是考试就能解决的。人们不是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吗?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去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自学,可以培训等,并非一定要搞什么考试。考试并不是万能的。所谓的知识更新考试,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核心是一个“钱”字。如果不允许收费,人事局还会乐于搞这样的形式吗?是不是有必要再把知识更新考试做下去,值得商榷。

也有另类的情况让人不知所云。有人在网上讲了个笑话。前几天一家新闻媒介披露,在一本新修订的小学生字典中,对“鸡”的解释是“妓女”。假如家里的孩子们都接受了这类的知识更新,你能想像到这样一个场面:在宴会中在饭桌上,孩子大叫“我要吃妓女”。不知道做父母的会是怎样一种表情?!由此看来,我们既需要知识更新,更需要适合自己年龄、地域、专业、职业的知识更新。

那么,究竟如何更新知识(how)?更新什么知识(what)?为什么要这样更新知识(why)?我的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1,明白知识陈旧的危害和知识更新的必要,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这个问题在本章中已基本解决。)

2,不要读死书,不要钻牛角尖,不要学迂腐的孔乙己把“回”字的四种写法当作高深学问,不要作表面文章;要把书读活、读准、读扎实,真正运用得上,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利用工作之余、上下班路上、晚上、周末、节假日、别人玩的时候来加强学习,见缝插针,各方面关系处理好,使生活充实、有意义,但又不能太忙、太慌、太乱。

4,学习途径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读杂志、看报纸、浏览网页等,排前三位的应该是读书、浏览网页、看电视;还有与家人、朋友、同事、领导的交谈、倾听、相处、观察,在社会上行动时“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上各种培训班,去大学旁听,读研究生,出国留学等。

5,学习内容包括与专业知识有关的、目前工作岗位需要的、为人生理想所追求的、自己一直的爱好与特长的、生活常识的、待人处世的、自我完善等的各种知识与能力;以及种种百科知识、最新信息、最新消息、最新动态等。

6,知识和能力更新最好适合自己的年龄、地域、专业、职业、身份、性别、性格、爱好、特长、理想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但在此基础上又要尽量广泛、全面、丰富、深入才行。

7,把知识更新运用到使自己能够技能多样、情商出色、心理坚强、目光远大、反映敏锐、团结合作上去。

8,不但要勤于学习,还要善于学习;不但要爱学习,还要会学习。掌握和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使自己学得更快,学得更多,记得更牢,用得更活。(这个问题我们在本书最后一章中再详细讨论。)

知识陈旧的人即将滞销

多年前的一个读书故事

记得很多年前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大学一个毕业班级的同学即将走出校园,奔赴祖国各地工作岗位,晚会上请院系年纪最长、阅历最多、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一位老教授讲话,希望他能给大家一些什么临别忠告。老教授说:“我只强调一点,希望大家参加工作后别忘了继续学习。我的要求不高,每年大家至少保证读一本书就行。到10年后我们再相聚时,大家能读够10本书。”这些同学当时心里都轻蔑地一想:“老教授是不是太小题大做、耸人听闻了?每年只要读够一本书,这不是小菜一碟吗?我一个月至少读一本书。”10年后,这个班级毕业十周年庆典,大家都回到了母校,一个个变得更成熟、稳重、丰富却也更苍老、憔悴、世俗了。又是请老教授发言。老教授问他们:“10年前我对大家说,你们这10年要读够10本书。现在我想问问你们,有谁完成任务的?真正读过10本书的请举手。”结果在场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举起手来,相反却是一个个惭愧地低下了头。因为考试的不再,因为工作的艰辛,因为生计的侵扰,因为家事的琐碎,因为地域的奔波,因为现实的庸俗……种种原因,大家在漫长的一年里竟然读不够一本书,在漫长的10年里竟然读不够10年书!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颇有些夸张的故事,而且是笔者很多年前听过的一个故事。在当今世界,纵使你已离开学校,在社会上做事,不再需要考试和深造,却在漫长的一年里竟然读不够一本书,这无论如何是无法想像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对广博知识的要求更高,同时获取知识的渠道与场合更多——除了在大、中学校上学,在社会所办各种机构培训,去图书馆借书、去书店买书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手机、MP3等来获得知识。难怪我上次去一家出版社办事,人家编辑送我几本著作,我捧着一大摞书搭公共汽车,搭地铁,周围的人都用很异样、很陌生的眼光看着我。也许这并不等于他们不学习,只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已不再是传统的看书,而是在网络、电视、报刊……上。

但不管怎么样,我总觉得,看书还是应该、而且当然是学习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我始终认为,任何东西都永远代替不了书籍。一则,书籍的内容、体系更条理、系统、完整;二则,书籍传播得更广泛、深入、久远;三则,书籍更方便携带、阅读、收藏;四则,作为最传统的学习工具,书籍给人以特定的沉静感,营造出的学习氛围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

当今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得非常快,老化得也非常快。若不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与时俱进、及时“充电”,你的知识结构就很容易老化、陈旧,你原来所学的知识就根本用不到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职业或者深造的专业上,那你就不能适应你的职业或专业,成了落后之人,自然你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如果一直凭借自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来看待现今世界的发展,结果必定要遭至失败。

在现代社会,如果不懂得更新知识,不懂得重新学习,不懂得接受新的观念,他的思维将一直被陈旧的知识所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人们谈起网络,他听不明白,甚至不会上网,不会运用网络来改变、提升自己,那他一定会被社会所抛弃、所淘汰。这种人知识陈旧、落伍,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因此这种人一定会被淘汰。比如说,你的朋友调动了工作,换了单位甚至城市,于是电话、手机、住址都变了,要是他没有及时告诉你,过了一、两年你有什么事要找他,却发现通过常规路子找不到,这时你难道不会运用网络手段吗?他的E—MAIL、MSN、QQ应该没变吧?他有博客、个人网页、公司介绍吧?网上有他的相关信息、广告、报道、文章、帖子吧?你难道不会通过百度、谷歌、新浪、搜狐……检索一下他的名字?根据联合国新标准,不懂电脑基本操作者就算文盲。

信息时代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新事物创造了新时代,新时代又发展了新事物,新事物的出现又预示着新机会的来临。有的人身体进入了信息时代,可思想观念没有进入信息时代,知识陈旧、反映迟钝,认为过去抓住的机会可以应付一辈子,却不知新事物具有创新式的摧毁力,它必定要摧毁旧有的营销模式,取代过去被称之为机会的事物。过去牛车是交通工具,现在是汽车和飞机,有谁还愿意坐牛车去世界旅游呢?速度和效率太低了!只有那些墨守成规的人,才会在窝棚里住一辈子,不去尝试一下楼房。

现实生活中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你特别爱听某某人讲的话,总是听不够。这就表示人家勤于学习,知识更新得快,口若悬河、旁征博引的背后是学识渊博。这样的人,因学识而自信,因自信而流畅,总有新故事、新视点、新想法让你耳目一新;而你缺乏“充电”,知识开始不够用,跟人谈话时“料”不多,也无法提出什么新观点来,自然缺乏听众。

不断更新知识的人,总保持着一种非常丰富、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人产生信任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圈子的中心人物。人们总是觉得跟他谈话时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能够从他那里学到很多新东西。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的就是这些人的精彩话话。知识陈旧的人,往往自满于他过去曾有过一点知识,往往是经过高等教育的,比较自信,离开校园后最初发现自己的知识在社会上似乎还够用,就安心吃起了“老本”,却不知道其实已经很有限了。以前学的东西可以赢得别人的尊敬,但是专业本身并没有用,因为变化太快了。

作为信息、知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外在形式之一的词汇,其快速更新尤其明显。几年前笔者在大学教写作课,最初当学生在作文中用“东东”这个词时,我还以为是他写错了,帮他改了过来;后来听大家说,现在网上都是用“东东”代替“东西”呢!有个杂志发了我一篇作品,编辑给我略做了修改,加了个新词“骨感”;我不知道什么意思,问我老婆,她哂笑道:“连‘骨感’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你老土了!”

虽然有些语言学家坚持用语规范化、传统化,但词汇的演变自从文字出现伊始,就未曾离开过不断的发展变化。比如笔者,作为老师,是赞同规范化用语的,上课时一般也不会使用这些新潮词汇(确实有些新词汇生命力不强,而且不够规范,不见得能够长期生存下去,这一大缺点决定了新词汇不宜用来教学)。但作为一个社会人,我同样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交流能力。如果不能了解这些时尚用语,又如何能够真正地做到文化传承、信息交流呢?规范化、专业化并不能成为固步自封、不事学习的理由。如果以此为借口,那么,你离不开化的“老古董”也就不远了。

坐地日行八万里

我们如今老是说“不是我不相信,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这是一个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世界。曾经伟人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世上万事万物的变迁、取舍、更替、创新、升级、换代,有时真是叫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瞠目结舌、无所适从。

几年前用的人还不多的手机,已从黑白屏到彩屏、彩铃、短信、彩信、耳机、游戏、录音、摄像头、手写板、上网、可视、多媒体;几年前用的人还不多的电脑,已从286、386、486、586到E—MAIL、BBS、VIP、QQ、MSN、奔腾、宽带、上网、画图、浏览、下载、博客、视频、直播、导航;过去我们的联系方式几乎只有写信、拍电报、跑邮局,现在我们可以打电话、手机,发短信、传真、电子邮件,用QQ、MSN聊天,用手机、网络视频;过去我们去欧洲旅游、探亲或出差,花费时就得老是上银行兑换,到意大利用里拉,到德国用马克,到英国用英镑,到法国用法郎……现在只要一种欧元就全部解决问题;过去我们烧柴、炭、煤、沼气、电、煤气,现在我们烧天然气;过去我们穿家织土麻布,后来我们穿纯棉、尼龙、涤纶、晴纶、洋绒、丝绸、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还是要穿纯棉甚至土麻布;过去我们住筒子楼、小单间,现在我们住小洋楼、大套间;过去我们坐几天几夜的火车,现在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过去我们反对至少是不提倡在读大学生谈恋爱,现在连国家明文法律都规定他们可以正式登记结婚;过去考大学、选专业很难,考上后毕业、就业很容易,现在考大学、选专业并不难,但要成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找个理想的工作却并不容易;过去找工作主要是看的学校牌子硬不硬、学历高不高、专业好不好、有没有特别的社会关系,现在找工作主要是看你的实际能力强不强、有没有过相关岗位的实习经历、脑子活不活、点子新不新、是否善于团结合作、是否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过去大学里搞研究以民族学为主,一个一个民族研究,现在大家主要研究人类学,把所有民族放在一起来研究;过去我们叫岳飞是民族英雄,现在教科书和大家都说这是不正确的;过去我们把金庸的武侠小说叫通俗文学,不能登大雅之堂,现在人家已堂而皇之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过去我们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冥王星是其中最小、最远的一颗,现在科学家确定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从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20分开始,冥王星不再是行星,只能叫“矮行星”……

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也使很多经营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重新定位。人的职业无固定化,职业多元化是信息时代的特点之一,下岗和失业成了当今时代最时髦的名词。有新观念的人都在找职业备胎——也就是机会。互联网实际上就是高速公路网,网站就是车,网址就是车牌号,电脑就是发动机,人就是驾驶员,货物就是南来北往的信息;信息时代,信息就是金钱,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速度是光,范围是全球,距离是零,时间是24小时,容量是无限。人们的常规思维都突破了,互联网创造的是前所未有的奇迹!假设我今天拿着中国民间艺术品去法国推销,要先办个护照20天,再签证15天,请个翻译,再买张机票,等到了法国是不是几个月就过去了?但若在网上,用摄像头一照,确定成交后买方通过电子银行汇款,一分钟到账,再请邮政服务上门发一个EMS,只要三四天时间,就能妥妥当当地办好整个交易。从古到今,你找不到这样的方式!我们对互联网的看法要有一个高视角、高起点,互联网将会使整个世界发生重大变革。当今时代有四大趋势:互联网、网站、网上教育、家庭为主的网上生意,而这四大趋势统统都是围绕着互联网的。由此看出:机会就在互联网上。

21世纪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漏掉一个信息就等于漏掉一个未来。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现代化生产力条件的不断提高,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

国外有人作过统计,人类全部知识有3/4是上世纪50年代后发现的;有的人甚至认为二战后几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10年就增长一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科学知识总量的90%,在此之前逾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陈旧周期,在18世纪大约是80—90年彻底更新了一次,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开始知识猛增,世纪初一般是每10年增加一倍,60年代很快变成8年,70年代是每6—5年增加一倍,80年代则缩短为每3年翻一番,进入90年代后更是一年就增长一倍。到2003年,知识总量将比20世纪末增长一倍;到2020年,知识总量是现在的3到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而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当今世界知识进入高折旧率时代,如IT业是3—5年更新40%左右;医药生化是5—8年更新30%—50%。

人类真正进入知识爆炸、资讯发达的时代,现有知识每年在以至少10%的速度更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想靠早些时候在学校或社会上学的知识“应付”一辈子,已完全不可能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知识分子更“害怕”知识更新。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知识更新得太快是其产生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在上海,63.7%的高学历者表达了对于知识更新过快的担忧。他们肯定自己的工作压力既不是竞争对手所致,也与“工作时间无规律,加班加点”无关,而是“专业知识更新快,知识结构不完整”造成的。这其中又有两成多的人认为“公司无法给予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而感到一种无依无靠般的焦灼感。面对层出不穷的后起之秀,他们逐步发现这些毛头小伙黄毛丫头挺能成事,再深处一看发现人家掌握着许多自己不懂的新东西,立即就会觉得自己懂的太少了、落伍了,而要去学习,精力和时间都不再能和风华正茂的当年相比了,当然,很多人年纪并不大甚至不到三十,但由于家庭和感情的拖累、多年来忙于工作疏于学习而导致的惰性,更加剧了这种焦虑感。

笔者有一个朋友的哥哥K,是一位电力工程师,收入不菲,近来却听说他病了。去探望时我才发现,他并非真病,而是有点赌气的意思。原来,他所在的设计院,近日有一个出国进修的名额。论资历、论能力,K想着这个名额都应该是他的。却不料,院里最后派了年轻的Z出去。K就纳闷了:Z年轻老实,不是会拍马屁的人,也不是那种有后台有靠山的人,领导为什么派他去呢?于是K去找了院长。院长说,Z有冲劲,刚工作几年不久,就主持了两次中型项目,完成得很好,而且很有创造力。更关键的是,他英语过了八级,能够读得懂国外专业论文。而K君,就是因为这个,才迟迟评不上高级工程师的……K又气又恼,情绪低落,住进了医院。

于是我们都劝他说,院长也有院长的道理,工作总是要做的,就不要赌这个气了。K无奈的说,我也不是小孩子了,呕个气也不至于这样,主要是心里憋得慌啊!再往后啊,高工评不上,大项目又要被那些年轻人拿了去,怕是日子不好过了。如果采取承包制,下岗的日子都可能有啊!我们只好再劝慰他,不要想那么远,赶紧把英语攻下来,先评了高工,其他的事就好办了。K便说,复习书我已经买好了,等一出院就复习,大不了笨鸟先飞。我们都欣慰地笑了。

不进则退,不学则罔

大家想必还记得毛泽东曾经说过的话,“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而他本人就正是一个终生学习、孜孜不倦的典范。邓小平也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列宁也说过:“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我们古人的类似名言则有“人挪活,树挪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书到用时方恨少”,“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现在就是这样,或者说更是这样。

天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会按着自己的轨迹,像高山流水一直向前,浩浩荡荡无休无息,最终融入江河湖海,人们只能“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国家人事部行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吴德贵研究员认为,过去我们对“终身教育”的理解是,一个人从上学到退休,要一直接受教育;现在这一概念应当重新定义,“终身教育”就是从摇篮到坟墓,即从生到死,应贯穿人的一辈子。他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那些“抱残守缺”、知识陈旧的人将是职场中的麻烦人。他们将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好的、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了,也会因为他们的抱残守缺、知识陈旧而干得不够出色。

学习应成为现代人的经常性工作。现代人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不是一种主观求知愿望,而是客观实际对我们的要求。因为现代社会处在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之中,已有的知识很快陈旧了,而被更多的新知识所代替。有时候知识的淘汰速度比学习速度还快。

早在60年前,毛泽东主席就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随着社会不断创新发展,这种恐慌感更加明显。学海无涯,不学则罔;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知识急剧膨胀,同时有效期限却大大缩短。社会发展的这种变化,使学习知识作为人们适应环境的基本手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如果不更新知识或者更新过慢,都将被时代所抛弃。美国福特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拥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腐蚀掉。”管理巨匠杜拉克则郑重地告诉我们:只有提炼过的,能最终转化为生产力的信息才可称为“知识”。

美国工程教育学会估计,1965年毕业的大学生,5年后知识陈旧率为45%,15年后为70%;1976年毕业的大学生,4年后知识陈旧率为50%,10年后全部陈旧。这些数据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它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即使你是曾经受过大学教育的,但如果不继续学习,若干年后你的知识就可能不如继续学习的同事和那些刚毕业的新人了。更何况,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已越来越快。你要是从学校毕业就没有再学习,岂不江郎才尽,走向落后?

一个学生在校学习只能获得他实际工作、生活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其余90%都需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继续通过学习获得。学历教育只是一种阶段性教育,大学只是给了我们一种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提供一个继续学习的平台。学习将是社会化、终身化的活动。学校教育不能仅限于传授和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和提高再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圣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是我们的老祖宗说得好啊!

笔者并不是说上大学没用;有了文凭你就有了相应的社会地位,但你不能光靠它吃饭。你要跟上时代变化,不断学习新的特殊技能。在大学里我们学到的是基本工作的态度、技能和方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需要有新的发展。另外还要学习人际关系的知识,比如沟通技巧、管理,还有对当地社会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等。

我们说现在是早已进入信息时代,有时又说是“新经济时代”,其实意思差不多。所谓“新经济”,就是指互联网通讯技术(即时通讯方式,例如QQ、MSN、短信等,代表着新经济的一种通讯方式)。世界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随着人们交流方式、获取信息的改变,形成了一个多变的社会。多变就意味着产生危机。有危机并不可怕,它随时存在于生活之中。其实最大的危机还是漠视危机。面对危机,成功者选择生活在恐惧边缘,失败者则选择生活在舒适圈内。

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达71.4岁,城市居民还要再高一些。以首都北京为例,根据该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测算结果,截止到2003年,北京市人均寿命已达79.6岁。与此同时,关于青年的定义也向后延展。最近,美国和奥地利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用一种全新的年龄概念对德国、日本和美国未来人口年龄的变化进行研究。按照他们的理论,青年的上限一直在不断拓展,到2050年,52岁以下的都可以算是青年。

很多人将30岁视为人生一大关,30岁之前奋力拼搏,希望自己“三十而立”,为获得一定的名誉地位而努力,30岁之后奋斗的斗志明显懈怠了。这在中国一直是普遍现象。但生命的周期延长,使得青年时期越来越长,为事业而拼搏的黄金年龄也在不断加长。于是,一些人面对传统的三十而立“揭竿而起”,提出“四十而立”的全新人生理念。

30多岁刚刚从美国留学医归来的王左红说:“我非常赞同‘四十而立’这种提法。在美国,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他们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Training(职业训练),到40岁时才开始事业稳定。比如律师,40岁左右可以成为Partner(律师事务所合资伙伴);比如医生,读完博士、在医院取得足够的工作经验,要到40岁时才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在婚姻家庭方面,美国男人30—35岁才开始考虑婚姻,很多人甚至是40岁才结婚。而从中国以往人们的观念来看,有些中国人30岁就考虑要过非常稳定的生活,开始不思进取了。”这就很不应该。

笔者有个朋友B君,原是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在一家专业对口的高科技企业干了多年,早已提升为中层管理人士了。前几年,他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认真的敬业精神,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在上司、同事中口碑甚好。但是,近两年来,由于高科技企业的知识更新、技术革新非常快,对职工的全面现代化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B君素来对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知识结构过于自信,加上刚成家过日子,小家庭里的事情也非常多,没有及时补充学习、更新知识,结果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开展起工作来一天比一天吃力,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很多方面还得向在他手下当助手的刚毕业的本科生请教,想要在业务上出成绩非常被动,很长时间来都已不见有多么出类拔萃的表现。连他的上司,也对他这个昔日的“得意之徒”逐渐不满起来。B君有点慌了,回家和新婚妻子好好商量了几天,决定家里的事让妻子多担待一点,而他自己则挤出时间来上图书馆查资料,在网络上找信息,回大学母校请导师指点,“泡”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搞钻研,还参加了几个社会上相应的短期培训班(包括更新科技知识、提高全面素养的)。一段时期下来,进步很是明显。

笔者还有一个朋友的妻子小C,大学时学的是档案管理专业,毕业时转行做了公关营销,做了几年后,她觉得太累,想过安稳些的生活,便报考了一个厅级单位的公务员,很幸运(还是不幸?)地便被录用了,放在新成立的信息处,又转行做回了本专业——档案管理。小C对这份工作非常自信,自己连复杂的营销都做得那么好,何况这不会动的死的档案?再怎么说自己还是科班出身,大学时还拿到过专业奖学金呢!而领导也很信任她,说她是单位唯一档案专业毕业的,关于档案的事就由她全权管理。小C便翻出大学时的专业书,仔细核算,开出清单,购买相关的设备、工具、材料,领导也爽快的批下了。接下去的几个月,小C认真投身其中,把各类文书档案、人事档案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档案室焕然一新,领导称赞,小C也非常自得。但在前段时间上级档案部门的检查后,小C却被领导一顿严厉的批评,险些被处分。为什么?

原来,新的《档案法》实施后,小C的整理方法完全过时了。她按照大学教科书上的方法进行分类,并将同一类档案“订卷”,用棉线装订成一个大卷并重新编页。可是现在的方法却是按件装,一份文件算一件,同一类的只要装进同一案盒就可以了,也不用重编页码。而小C精心编排的角标什么的,更是早就淘汰了。同时,上级档案部门还对领导建议说,档案应尽快实施电子化管理。小C几个月来的工作要重新返工不说,原先买的过时材料也浪费了不少钱,怪道领导震怒了。好在小C诚心检讨,领导也民主,说自己没及时送小C去接受培训,也有责任。小C与领导犯的同一个错误都是,没有意识到万事万物都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技术也在更新;仗着自己是“科班出身”就轻视技能培训,那随时可能被时代抛弃。

中国古时候60岁一甲子算是一个生命周期,男子弱冠、女子及笄就可以婚配,30岁可以说是人生的中点,这种情况下30岁已步入中年。所以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但是到了当代,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要首先打拼出自己的生存空间,要居者有其屋、食有鱼、出有车,对于一般人来讲很难三十而立。40岁左右才是体力精力智力、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的黄金结合点,大部分人只有到了40岁才算是真正成家立业,完成了“立”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是年纪还很轻便不思进取、不求提高,放弃学习、缺乏志气,知识陈旧、本领有限,你的事业哪里还能进展得下去?

近两年,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大连等地,不少家教中心都推出了成人家教,其费用较学生稍贵一些。一位家教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成人家教业务,已经占了总业务量的10%。有关专家表示,成人家教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必然产物,它有足够的理由存在和发展。只要将其行业化、规范化,前景十分广阔。

成人请家教的种类五花八门,但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为“充电”,二是为了扩展知识面,三是为了生活更有情趣。周先生属于“充电”一族,他是一位外资企业的项目经理,平时接触的基本都是日本客户,自己也有一定日语基础,但随着需要阅读的日语资料和文件越来越多,与客户的直接交流越来越频密后,他苦恼地发现自己日语不够用了,由于工作太忙,又经常出差的缘故,不可能到补习班去学,所以就请了一个家教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张小姐则属于第二类人,工作几年的她小有积蓄,但却一直为通货膨胀使自己的钱袋“缩水”忧心。2005年股市出现了牛市的苗头后,就有朋友力荐她炒股。对股市一无所知的张小姐当即请了一位证券公司的经理“扫盲”,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模拟之后,她果断购买了8万元的股票型基金,在2006年牛市当中轻轻松松赚到了7万元,从此感受到了理财的乐趣。懂得理财之后,张小姐的生活质量提高不少,买房的首付不愁了、继续念MBA有了经济做基础。

刘小姐属于第三类人,作为大学教师,在暑假里她没有去旅游,而是请了一位艺术学院的学生教她古筝,开学后,初出师的刘小姐增添了艺术气质,自信焕发,风采更盛,讲课也更受学生欢迎了。

如果没有继续学习,人生怎么会有这样的精彩?

除了人才的学习自觉,注意不断更新自我外,各单位、地方还必须加强对人才的“继续培养”。可是在我们的一些厂矿企业、机关单位,甚至教学、科研机构中,一些负责同志对此却几乎没有认识。干部、职工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进修,居然被斥责为“不安心工作”、“想向上爬”、“有名利思想”,表示“不同意”、“不批准”,导致一些上进心强烈的职工不得不辞职或是跳槽。这样一来,职工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单位也失去了富有上进心的好职员。对这些领导,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使他们学习,使他们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促进者。

大专的科学素养比本科高?

知识更新影响科学素养。山东济南市科协公布的2001年该市城镇公众素养调查报告表明,在不同学历的人群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高;但也有例外,大专学历的人群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高于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报告认为这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知识更新情况不好所致。

另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科学素养状况按不同职业群体划分,学生和待升学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为13.5%;按年龄段划分,以18—19岁年龄段比例最高,为12.34%,此后依次为20—29岁(6.69%)、30—39岁(5.05%)。

大专学历人群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12.71%)高于大学学历的人群,主要是年龄结构影响所致。数据分析表明,济南市公众中大专学历的人群平均年龄34.7岁,低于大学学历的人群;他们多数正在接受或刚刚结束正规教育,所以接触新兴科学知识较多。而本科以上学历群体的平均年龄为36.1岁,其中高年龄者比重较高,毕业较早,知识更新情况相对较差。

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群中,近些年还显示出了年轻化和随年龄增高科学素养比例依次降低的倾向。这除了年轻人接受新知识快、接触前沿科学知识较多的原因外,也与现代社会终生教育、继续教育以及科普活动等有待进一步加强有关。

在生活我们常常惊叹“现在在小孩懂得真多,真早熟!”时,其实,并不是现在的小孩基因大幅度优化了,比我们聪明多了。懂得进化论的人都知道,基因的优化并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够做到的。他们之所以懂得多,一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其信息量要比二三十年前我们所处的那个时代要丰富得多;二是因为他们处于人之初阶段,如同一块干燥的海绵,对于外界信息有着强劲的吸收力——比起我们成人来,自然就要快得多了。

所以说,“大专生科学素养高于本科生”的结论,其原因就在于年龄优势;年龄小的,接受的信息量就大、新东西就多、有益的东西也就更多。并不是说大专生的水平就高过本科生了。

折去了双翼的鸟

只有知识更新才能观念革新,知识陈旧必将导致观念落后。而观念更是转变人生的基础和起点,观念落后还有什么希望?巴拉昂去世后,留下“穷人最缺少什么?”的秘诀,并以100万法郎作为奖金向全社会悬赏寻求答案。在48561封来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9岁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他俩都认为穷人最缺少野心。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某些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即缺乏野心。一个人贫穷,主要是脑袋贫穷。想过富有的生活,要先有富有的思想。脑袋富有口袋就能富有,拥有富有的思想就能远离贫穷。为什么这个世界有人月收入比你高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难道他们比你聪明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试想:一个人连想都不敢想,他能迈出那一步吗?能付诸行动吗?给他机会他能抓住吗?恐怕他连要也不敢要。所以,观念不变人就不变,观念在变人就会变。所以,邓小平才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工作思路。

人是现实的产物,必须与时俱进、与时相融,去适应现实,才能找到自已的人生支点。而思想观念是行动上的先导,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是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那种思想固执、观念陈旧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淘汰是必然的。

有一位老先生难得上了一趟街,回家后发表了一通感慨,“一上街,浑身卡;满脑子,净密码;几多愁苦,几多尴尬”。?原来他用信用卡取款,不会使用,乱打一通,竟然让取款机将信用卡吃掉了。这件小事反映出的问题是:他的观念、知识、技能都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却又牢骚满腹,光知道怀念拿工资、发现金的遥远年代。但是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银行上网,资金流变成了信息流,减少了交易环节,提高了交易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达到了资源共享。这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纵观现代,类似这位老先生的情况比比皆是。时代变了,他们的身体已进入信息时代,坐着汽车满街跑,观念和思路却坐着牛车在野地里逛荡。他们就像“桃花源”里的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现有社会一无所知,而观念更是蒙上了灰尘,走出门便仿佛到了另一世界,非常陌生,因而寸步难行。试想,一个人的躯体进入了信息时代,思维却在工业时代,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怎能不到处碰壁?时代变了,我们的观念也要跟着变,知识要更新,技能也要改进。

可是,你不努力学习,不更新知识、顺应时代、开拓思路、超越自我,能转变观念吗?你不转变观念,能有野心吗?你没有野心,人生能闯出新路吗?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朋友D跟笔者感慨说,如今她的大学同学很多都发达了,成了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她大学时学的是地质专业,毕业时,她通过父亲的关系,分配到了一个较好的事业单位,生活安逸;而很多来自农村没有关系的同学,都被分到了企业。在企业里工作比较辛苦,还要常常进行科技攻关,工作强度高,收入也不高。工作几年后,一些同学所在的企业开始走上破产之路,D暗自庆幸自己工作安稳。可再过几年,同学们从天南海北赶回母校聚会时,D惊讶地发现,许多被下岗分流的同学,现在竟然成了老板,开起了公司!这些老板同学说,好在过去在企业锻炼了自己,常常搞那些项目,知识和技术更新得快,接触的人和事多,也晓得现在地矿界的一些规则,下岗了,没有退路了,破釜沉舟,也就豁出去了,有的做矿石买卖,有的开发选矿机器,各显神通,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事业。其中做得最顺的,是D昔日同宿舍的上铺,两人情同姐妹,她动员D辞职跟她一起做。D虽心动,却是不敢——在事业单位,每日里吃些老本,做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活;如今要创业,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验上来说,她都实在是没有信心。D不敢,另一个同学E却敢,她也是不甚得志的,单位效益不好,自己做的多,拿的少,便跟着上了。不几年,居然她也大有成就。现在,D的上铺已资产过亿,E也开起了宝马。我问D后不后悔。她说,唉!这可不是我后不后悔的问题了。我的上铺姐妹现在还愿意拉我啊,但你站在我的角度想一想,你敢不敢?

笔者默然。知识落伍的人,就如同被折去了双翼的鸟,即便天空如何阔朗,也是不敢高飞,也不能高飞的了。

大学生的“裹脚布”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太快;我们的大学教授自己的知识结构、教材与教案、教学方式与内容都已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知识更新,显得有些陈旧、脱节;大学生又普遍学风下降,素质下降,修养下降……因此,大学生综合知识、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等问题滋多,难怪毕业时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作也干不好。

走出校门知识已陈旧,IT毕业生前景看好薪水走低。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时下IT人才依然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抢手货”。但与一路飘红的就业形势相反的是,今年IT业给应届毕业生开出的薪水不升反降,800元的可怜月薪让大部分毕业生都觉得难以接受。而仅两年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刚毕业时月薪还能达到1000元。

对此,沈阳某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刘继军认为,其实企业也为找不到俊俏能干的“媳妇”发愁。他认为,造成眼下低月薪的现象,是因为大学生知识贬值,无法适应IT业知识迅猛更新而引起的。IT界有个著名的“摩尔定律”(Mores law),即“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现在学IT的大学生在走出校门时,他们的知识就陈旧了,企业必须为他们重新培训,所以刚开始时月薪不会很高。

在招聘会现场,有部分学生表示并不太在意企业给刚毕业的自己多少薪酬,而更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发展平台。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学生张洋十分理智地说:“现在IT业还处于低谷,我们也是刚毕业,没有多少经验,企业不给高薪也是应该的。但一定要签约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给自己施展才干的机会,薪酬自然也能涨上来。”

“摩尔定律”是最近几十年中,改变世界的七大商业定律当中最重要的一条。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的缔造者唐·瓦伦丁将其视为商务运作的关键所在。1965年,戈登·摩尔(3年之后他亲自参与建立了英特尔公司)首次提出:硅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将以每年一倍的速度翻番。到1975年,摩尔将周期一年改为两年。而摩尔定律从那以后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芯片业发展的圣经。随着时间推移,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已超越单纯的芯片,从个人电脑到手机产品再到音乐播放器,几乎任何与高科技沾边的产品都适用于该定律。在保持售价不变的前提下,产品性能翻番的周期也逐渐演变为18到24个月。此外还有“摩尔定律边际定律”,即在保持同等性能的前提下,数字产品的售价以每年30%到40%的幅度下滑。道理相通,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在他毕业时就已被淘汰了N次。

一家商标专利公司业务主管曹若楠女士曾经反映:“我们现在处于严重缺人又不敢进人的状态。很多学经济、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公司应聘,他们是我们急需的人才,但是一涉及具体业务,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接触过相关的知识,公司还要对他们进行大量的培训才能使用。”

不少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单位增加了一些新兴业务。但是当他们在大学相关专业中寻找人才时却发现,这些学生所学的知识非常陈旧,根本无法适应新的业务。

“我们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学习。”一位学教育心理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介绍,他们在大学里所学的许多理论是国际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的,出了校门才发现,记了半天的知识大多已被淘汰,“我工作后才开始真正大量接触国外那些更新、更科学的理论,但是总觉得自己就像裹着小脚的女人,松开了裹脚布,却怎么也跑不快。”

拿到大学文凭,又巴望技校证书,过去不可思议,而今并非鲜见。

本来念完了大学,却还要回头再到职业学校参加一些培训(大家将其形象而无奈地称为“回炉”),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等省都出现了这股热潮。“大学生已成鸡肋”的观点,已自学术界传至社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尴尬局面?

不少学生表示首先是源于“就业难”。“虽然我念完了3年大专,可找工作时发现,一些企业更重视实际技能,所以我想再到技校或职业培训类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便于就业。”在省会游戏学院学习游戏编程专业的小刘说。

与大学的知识陈旧、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用十年相比,技校的知识更新相对就要快得多。倒不是说技校觉悟高,而是技校被更早地推到了市场竞争的风尖浪口上。自从大学扩招伊始,上大学容易多了,初中毕业生能选择高中的就不愿选择技校,技校生源一下子窄了许多。为求生存,技校不得不主动求发展,开创“校企合作”、“订单办学”等许多办学途径,将就业率作为吸引生源的王牌打出来,教学也就非常贴合企业需要,课程设置讲究操作性强,教学内容常新常变,所以学生就学得实在得多了。

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说明他们就业观更加务实,认识了到技能型人才的价值,从而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炉”是一件好事。然而换个角度看,这也是高校教学结构需要顺应市场需要的信号。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一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要、专业知识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僵化,导致了大学生“回炉”的现象。

要想改变这个问题,大学负责人、大学教授、大学生们需要共同努力,改善教风、加强学风,好好学习、不断革新,更新知识、提高能力,这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要求,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创造美好未来,而不至于被世界淘汰。 cfng8zHJjguPYlF0sToHGUsbTxIKmNT2X1iD20FLBf9ec+OtNmNDIPnv2nmFCE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