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十五章 任侠何能匡社稷(八)

次日天明,大军尚未拔营。

刀客、天涯、书生、断枪早早地打好行囊,准备妥当,只等时候到了,向顿莫贺达干请辞。几人出帐时,却见乌尼尔早已等候在帐外。

雪后寒气重,乌尼尔在帐外身披兽皮,肩上仍有未化的雪。

许是顿莫贺达干怕我们杀他一员大将,会不辞而别,才命乌尼尔丞相守在这里,书生这般琢磨着。

“回去禀告可汗,说几位出来了。”乌尼尔朝一旁的侍卫说道。

几句寒暄,顿莫贺达干已率众人乘马前来。

“诸位,就此别过,若是有缘,来黑虎城再共饮美酒,彻夜畅谈。”顿莫贺达干道。

断枪回道:“有机会,定有机会的。”

却听顿莫贺达干叹了声:“唉!可惜我与几位小兄弟的岁数相差一轮多,否则向天地起誓,在此结为兄弟,也是件快事。”

一旁的康赤心听了,豪迈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顿莫贺,我们都老啦。”

几人前行穿营,来到阿娜尔的帐前,顿莫贺达干唤道:

“阿娜尔,还不出来,送送你日夜向我夸赞的大恩人?”

可阿娜尔却躲在帐中,迟迟不见有人答应。

半晌,潘孜来蒂出帐,替阿娜尔传话,道:

“替公主传话,沈英雄的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有一物赠予恩人,愿上苍保佑英雄,诸事顺利。”

潘孜来蒂递上木盒,断枪打开一看,里面是个荷囊。

那是阿娜尔缠着天涯,几日里学着绣的一个荷囊,也没什么花鸟之类繁复的图案,略有些走形的荷囊上面,只有歪歪扭扭两个汉字——安康。

虽说外形不好看,但荷囊内里各处缝制的却实在得很,断枪将荷囊往腰上一系,朝着那帐门望了眼,一笑,打马离去。

阿娜尔仍未出帐相送,但那帐门的双帘,却不自然地抽动了一下。羞涩而又伤心的阿娜尔,只敢隔着帐门偷瞄断枪,但她不知,自己那双紫色的靴子一直露在帐外,任谁都瞧得清楚。

只是无人点破。

回中原的方向在大军之后,因此四人要穿过营地,到另一边去。

行到一半,刀客最突然勒马停下。

他看到一个人。

准确地说是一具尸体。

铁突骨的尸体。

纵是顿莫贺达干一直未提,不愿追究,但他的族人怎会善罢甘休?

刀客想了一夜,自己离去,却让顿莫贺达干去安抚铁突骨愤怒的族人,实非大丈夫之所为。

铁突骨的尸首此刻就放在帐外,几个人正动手,要将他埋在此处。

何处死去,便安葬在何处,归于尘土,是回纥一些部族延续至今的传统。

那几人听到声响,回头看过来。

向顿莫贺达干行礼,再就齐刷刷地盯着刀客看。

刀客本已做好准备,任其打骂,决不还口。

可那几人里带头的青年,却只说了句回纥话,便拉着身旁的族人,继续挖土,埋铁突骨。

“那是铁突骨的弟弟苏赫,才十九岁。”顿莫贺达干指着那带头的青年说道。

“他一定在狠狠地咒骂我,是吗?”刀客问。

“不,”顿莫贺达干答道,“他说,‘你走吧’。”

乌尼尔心知身旁再无通晓汉人语言者,便小声解释道:

“铁突骨待族人甚是残暴,连他的弟弟也常受他的打骂和羞辱。众人敢怒不敢言,可我们别部首领又无权过问,哪怕是可汗过问起来,他铁突骨也只是敷衍了事。你能在比试中将他击败,恰给了他们重新推举首领的机会。”

刀客再未言语,原地琢磨了一会,随队策马前行。

大地仍是白茫茫一片,经过一夜,这些雪的下层已结成了冰,再往前还有片大泽,顿莫贺达干提醒众人千万小心,一定要沿着官道走,莫要偏离,不然容易陷进雪下藏着的泥淖。

顿莫贺达干领着康赤心、康必烈一路相送,最后停驻于一处山丘之上,望着那三匹马奔向关内。一路往前,还有浩瀚沙漠在等待四人。顿莫贺达干不知他们能否顺利抵达这沙海尽头,汉人的第一座城池——西受降城。

顿莫贺达干凝立不动,半晌,突然向身旁两人问出一句:“你说,有这样的人在,大唐的气数会尽吗?”

这话没人敢答,谁也说不准。

“我还真挺想留下那使弓的小子,若他能在我麾下锤炼几年,定能成一位威震四邻的将军。”康赤心望着几人远去的身影,不禁叹道。

顿莫贺达干点点头。

康必烈见二人都对书生另眼相看,也补了句:“我也挺喜欢那杨兄弟,武艺又高,又有个读书人的样子,说不定以后能成为像可汗一样的英雄人物。”

“你……难道是汉人说的断袖……”顿莫贺达干讪笑。

康必烈知道断袖为何意,一听就涨红了脸,忙解释道:“达干瞧你说的,我是说他跟阿娜尔……”

“驾!”顿莫贺达干和康赤心大笑不止,不去听他解释。

“达干!你听我说完!顿莫贺达干!”

笑声中的二人调转马头,扬鞭打马,朝大营疾驰而去,装作听不见康必烈的辩驳。

千里之外,唐都长安。

入夜,甘露殿外宫灯点点,巡逻的禁军衣衫略有些单薄,其中更混着一个持戟无甲的瘦高个,但好在京城太平,并无贼盗。

就算有,也轮不到禁军去捉,自有金吾卫去缉拿归案。

他们只负责,好好守着皇上。

唐皇李适此刻坐在书房,面前摆着三份奏折,一个木匣,奏折奏事不同,却都是令李适兴奋的喜事。

其一,前魏博节度使田悦造反,河东节度使马燧大败其于洹水,退守魏州,马燧上奏,称叛军不日将克。

其二,前成德军节度使李惟岳造反,卢龙节度使朱滔、义武节度使张孝忠大破成德叛军于束鹿,李惟岳烧营,趁乱逃走。朱滔上奏请求乘胜进攻。

第三封奏折于前一封只晚了十数日,却是让李适最为高兴的一封:

成德叛军大将,李惟岳心腹王武俊倒戈,刺死李惟岳,将其首级快马送至京师,上表请罪。

三十九岁的李适心中,多少燃起了些,本该在这个年纪燃起的念想。 Mj16zwTnz3Q33Y9uIQ8mutDztCtSOKkvzmH61Y5qirmhaApP9d22aGCWJswjg2u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