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八章 焚诗煮酒酬知己(上)

时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游汴梁。

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亦或是任何一座城,李白头一个要去的地方,便是酒坊。

酿得出好酒的城,城中的人也多是整日恍恍氤氲于醉雾之中,别有一番风味。

对于白日里的躁乱,李白是厌恶至极的,他喜欢黄昏才去探那坊间深巷,好酒坊是藏不住的。

汴梁城有座酒坊,又老又破,酒也没名字,但掌柜的酿酒用的是杂曲,酒劲却润喉,李白曾听友人说,这里的酒,细细品,能品出关内高粱的“倔”,河东稷的“劲”,和江南稻的“媚”,因此在这群好酒之人的口中,这酒便被唤作“项王归帐”——还未入口,便有直冲天灵盖的霸道,刚至舌尖,顿有横戟对垒万军的强势,入了喉咙,却有虞姬出帐相迎的润滑,透心的暖,酥骨的后劲暖肠。

李白腹内酒虫,打从他策马奔向汴梁城的清晨,便一直催他催到了傍晚。亏的是一路劳顿,李白于客店倒头便睡,才捱到日落时分,寻到这酒坊门前,正欲迈步进店畅饮一番,却见角落里,坐着一位衣着朴素、一身尘土的儒生,面前只有一碟青菜,和两个大酒坛。

“此人身形甚是单薄,却能如此豪饮,许是位人杰。”李白见他身旁座位都空着,迈步就往那边走。

刚进门,跑堂的小伙计拦着李白,笑脸迎道:“客官,您先留步!”

李白一只脚刚跨进门槛,却被伙计拦住,心中不由起了无名火,面色一沉,问道:“怎么,你们店里铺着金砖,顶着玉瓦,我进不得?”

“小的怎么敢呢,只是怕店里尘土大,脏了客官的靴子、袍子,特意过来给您挡挡。”伙计说着,便把李白身边的一条长凳擦得干干净净,意思是让他就在这坐,莫要再往里走了。

“客官,您听我句劝,”小伙计悄悄附耳,小声道,“里面那人身上味道不小,您要是在我们店里打火(吃饭),可千万离他坐得远点,来,您就在这坐。”

李白眉毛一挑,捋着胡须,故意大声问道:“你刚说这外面尘土大,却还让我坐外面?”

说罢,李白便往里走,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儒生面色憔悴,双目无神,只是一碗一碗地倒酒,再一碗又一碗地喝下。

此人现下,倒像极了我于宫中意气消磨殆尽的落魄模样,李白心道。

落了座,穿堂风一停,李白确确实实闻到一股酸臭的味道,但他更好奇,好奇这人在愁恼些什么。自己平生,最看不得面露愁容之人,最爱管这天下不平事。

小伙计摇摇头,轻叹一声,猛吸了口气,便往这边跑来,问道:“客官您吃点啥?”

“先上两大坛好酒,你们这还有些什么啊,报来听听。”李白故意假装没看到墙上挂的竹牌,要看看这小伙计这一口气,能憋多久。

“我们店里,最好的菜式有炒羊肉,烤鸡,烤羊腿,烤鹅……”小伙计说到这里,已经有些底气不足了。

“为何如此多荤,就无有素菜吗?”李白整理了一下衣袍,又问道。

“还、还有……”小伙计也不知为何不愿吸这么一口酸臭气,回了句“客官您稍等”,一溜小跑到门口,指着柜旁挂着的三排竹牌子喊道:

“客官我念给您听!”

这才将店里的菜品,一一报给李白听,都是些炒嫩笋,水煮青菜之类的寻常吃食。

“来两大盘炒羊肉,一盘端到我这来,另一盘嘛,”李白手一指角落里的儒生,“送去给那位角落里的书生。”

小伙计虽有些诧异,但有生意上门自己不得不做,便去吩咐后厨,炒两盘羊肉,自己抱了两坛子酒,又取了只酒碗,摆在这位奇怪的客人桌上。

直到羊肉端上来,小伙计憋着气告诉那儒生,这盘羊肉是旁边那位客人送的,儒生才反应过来。

那儒生将手中竹筷一摔,高声道:

“这位兄台,在下可不是什么乞儿,用不着施舍,这肉啊,还是兄台自己留着吃罢。”嘴上虽这么说,但儒生一扭头,见此人气度非凡,二目炯炯放光,毫无轻薄之意,并非横加施舍,取笑于自己的模样,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些太过无礼,又低头道,“尽管如此,还是劳兄台费心了,在下……在下是不缺钱财的。”

“哈哈哈哈!”不知怎的,李白竟大笑起来,引得堂内众人,斜睨二人,窃窃私语。

“我见阁下独坐角落,豪饮不停,但一个人喝酒终归是太过孤寂,苦闷之人如此饮酒,只会愁上浇愁,鄙人有意结交你这个朋友,不知可愿与我畅饮一番?”李白举起酒碗,咚咚咚三声便将一碗“项王归帐”喝干,碗往桌上一放,不禁赞道:“佳酿,佳酿啊!”

“好酒量!”儒生见他饮酒如此豪爽,双眼一亮,也将面前的酒碗倒满,一饮而尽,举碗给李白一看碗底,二人相视一笑,又各自将碗满上,斗起酒来。

堂内众多食客酒客,也被二人的豪饮吸引,纷纷赞叹,到后来,二人斗得酣了,每下一碗,堂内便响起一阵叫好声。

李白自知已醉了六七分,见那儒生醉态已现,便道:

“在下李太白,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那儒生听了一惊,几乎要从条凳上跳起来,问:“兄台便是谪仙李太白?”

“正是在下。”李白虽不是甚喜欢被人如此称呼,但江湖上这样称呼自己的人,这几日渐渐多了起来。

儒生摇摇晃晃地起身,整理衣冠,躬身下拜。李白看他虽然醉得站起都困难,但举手投足间,礼数甚是周全,应是名门望族出身。

那儒生缓缓道:

“方才冲撞了大人,还望恕罪。”

李白摆手,道:“哪里算得上冲撞,也是我唐突冒昧,况且,我早已不是什么‘大人’了。”

那儒生坐下,正面朝向李白,一拱手,道:“在下河南府杜子美,单名‘甫’,请。”说完拢袖将名刺递上。

“杜子美……”李白看着手中名刺,轻声念道。 jHb1FeDmaYeFOWFVSEb163LO3ykfw5DrwkF5/38fzXfJs4q0yvIOVQCLeTlBpac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