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扩大参与 增加尝试

课堂是孩子们的生命舞台。扩大参与,增加尝试,是丰富学习经历的内在要求。在这里,或质疑,或引思,或表演,或静思,或遐想,或猜测,或引证……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此时无声胜有声;雾中探路有曲折,最是指路好时机。待到云开雾散时,殊不知,学生思维的路灯早已点亮,探路的能力超过教师的想象。有道是:人不应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否则永远看不到更广阔的田野……

思想芦苇: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艰难推进的当下,素质教育也已经在教育界被呼吁和培育了二十多年,但在现实中,它却依然如同一个稚嫩的孩童,不时地被应试教育打得人仰马翻,以至于社会各界对它的看法开始从最初单一的期待变得多样化起来,不信任、蔑视甚至嘲弄,当然,作为教育界艰难孕育的一个孩子,我们依然热切地盼望着它快点成熟起来、强壮起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对自己和学生的角色、任务和价值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和合理的定位。教学应该是师生间的一种互动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等多维度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我们这所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小学,35岁以上的青年教师只占不到20%,其他的老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管是他们自身的受教育经历,还是先前的教育职业生涯,都曾被打上深深的“应试教育”的烙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在很多老师眼中是像“乌托邦”一样美好而可笑的存在,另一方面,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外省市,他们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孩子和老师的要求简单而原始——书读得好,考试考高分。这也进一步助长了固有的灌输式课堂教学的存在,课堂只是教师展示的舞台,学生只是被动的观众,等着喝老师给的那一碗饱含知识的“水”,滋养自己的大脑。其结果就是,一年级的课堂上,学生“坐不住”,他们用丰富的身体语言表达着对知识的热情,沉默的只有极个别的孩子,这让老师头痛不已——这么差的课堂纪律!而到了高年级的课堂,学生们一个个端坐如钟,面向前方,但眼中已经没有了昔日对知识的渴望与热情,沉默成了大众的语言,只有个别学生还会半真半假地参与到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去。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我们首先对部分教师进行了参与式教学的培训和考核,组织青年教师和部分骨干中老年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到师范学校观摩实践,再把这种倡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思想贯彻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最后的考核,我们以教学活动公开展示的形式,向全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开放,让他们都能切实地感受到这种变革后的教学的魅力,自然而然地改变老师和家长的传统教学观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有真正参与才能获得学习经历,而学习经历涉及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这意味着学生必须是积极的参与者,必须亲自从事某项行动。同时,学生能不能或多大程度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取决于教师营造的教学环境是否轻松愉悦,创设的活动是否合目标性,构建的情境是否生动贴切,只有正面地做到了这些,学生才会全面地参与进来,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活动中尝试动手与思考,从而获得真正的学习经历。

一、依据学生条件创设活动

学习经历,就是学生个体实际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创设学习经历要依据学生的需要与现实情况。教师不仅要依据课程目标组织教学,而且要根据学生的条件创设可获得学习经历的活动。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兴趣和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教学活动的未来实施状况有所预见,即给定情境是否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经历,是否可能使学习经历转化为学习经验。这意味着,教师在学生获得学习经验上起着引导作用,通过构建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经历的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鼓励尝试,丰富学习经历

在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传统教学往往注重口头讲解而不注重实际操作的状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就是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通过直观的实践活动,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求知欲的激发。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中能够逐步掌握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尝试性活动,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丰富学习经历的目的。教师要记住,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三、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环境和适当的方法。强化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可以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经历。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总而言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四、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教与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双方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在质疑中培养发散性思维、质疑思维。在学习中学生能发现问题,表明学生的思维已经启动。在此基础上,把问题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获得质疑的学习经历。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质疑的经历转化成相关的学习经验。

五、关注应用向经验提升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设“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还要为他们提供“想”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应用中思考,深化为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历,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经历进行思悟,并关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在实际应用中,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使学生的学习从经历提升到经验,从而使学生获得的学习经历更具自觉意义。

课堂传真:我的课堂,你的舞台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依然是学习活动的主阵地。打破老师的“一言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广泛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地获得学习经历,并使之转化为独特的学习经验,我们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再深刻的探究都比不过对自己细致的剖析,来自课堂的传真,是真切的声音,是生动的画面,在老师自己的脑海和笔尖重现,再投射到旁观者的眼中和心间,从中我们听到了对学生深情的呼喊——来吧,孩子们,这是我的课堂,更是你们的舞台!

传真1—1

一、案例背景

《三角形的分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第56—57页的教学内容。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已经认识过线段,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也已经学习了角,本学期的第一节课也充分认识了三角形,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过三角形的物体,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认识和辨别三角形,培养学生观察猜测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验证的能力,通过分类,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结论的明确性。

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本课是按三角形的角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这样的分类给学生提供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更好地应用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为了在课堂上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打算让学生充分地接触三角形,去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并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感受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时,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案例呈现

(媒体上展示各种不同的角)

师:复习角的分类?

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得出:角分为直角、锐角、钝角。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师:用所学的角来画不同的三角形好吗?

生:好。

教师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获得三角形按角分类的学习经历。

师:先画一个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第一阶段)

学生开始操作,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的作品(不同摆放角度,避免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并让一部分学生来检查,量一量,比一比,看看这些三角形的三个角是不是都是锐角。

师:请同学们给这些三角形取个名字?

生:锐角三角形。(一般都会想到锐角三角形)

师:按角的特征分类,什么是锐角三角形?

生: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出锐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它三个角的特征。

练习:找出自己桌上的锐角三角形。

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得到锐角三角形的定义和三个角的特征,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

师:试画有直角三角形。(第二阶段)

画前猜测与尝试:直角三角形是否三个角都是直角?

交流:最终得出只能画出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媒体演示)

师:给这些三角形起个名字?

生:直角三角形。

小结: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三个角的特征。

如果只是通过观察,学生也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直角,但学生只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针对这一难点,改变以前单一的学习经历,通过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猜测、动手画、调整等一系列学习过程,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在一个图形里,如果有两个直角,就构不成三角形了。这样动脑、动手、动眼相结合的学习经历,对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很重要。

师:尝试猜测,画有钝角的三角形,它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第三阶段)

学生尝试,画一画。

交流:媒体演示。

师:给这些三角形也取个名字。

生:钝角三角形。

小结:钝角三角形的定义和三个角的特征。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探讨,能力强的学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征推断出钝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钝角,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还要经历再次的画、调整的过程。这样不断实践、验证的学习经历,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条理性和严谨性,即任何结果都要在验证的基础上,才能证实。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按角分类有哪几种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请小朋友们帮张老师归纳整理三种角的定义以及角的特征。

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从学生观察三角形特征到进行整理、比较、提炼、归纳角的定义和特征的学习经历,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

练习一

师:只露出一个角,猜猜它是什么三角形?

第一种只露钝角,第二种只露直角,第三种只露锐角。

生:进行猜测。

师:小结,再次巩固三种三角形的概念。

练习二

判断: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

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这些题目都是反复斟酌、精心挑选的题目,也是学生比较容易上当的题目。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如果意见不一致,必须运用所学知识说服对方。)

这种互动交流的学习经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在语言的表达上也得到了锻炼,让学生体验了运用知识的整个过程。

三、案例分析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提供学生尝试机会。

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是按部就班地先学习三种三角形的特征,然后用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有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学透,一些理解力较差的学生往往走过场。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体验学习,这次我对教材重新进行了梳理,探究阶段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取名字、概括等各种形式去形成正确的定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信任孩子,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使他们的各种器官都参与到探究中,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使概念的形成有序、有根、有效。

2.运用小组形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经历。

自始至终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也符合几何初步知识的直观、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单一的操作活动满足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因此在课中我根据知识点的难易及教学进程,采用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验证等手段来丰富、强化认知,这样以实践为主的学习经历,让学生学得深、记得牢。

3.通过知识整合,形成知识框架,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在课程导入部分,我把一年级学过的“角的组成和分类”、二年级学过的“什么是三角形”进行了复习,不要小看这短短的5分钟时间,在这里有效地对以前学的知识进行了重现,让学生明白了接下来要学的内容与以前学的知识的关系。整个数学体系是有连贯性的,而构建好的知识框架对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形成学习体系很重要。

4.一起探讨,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益。

作为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比如在探究钝角三角形时,由于已经有了直角三角形的学习经验,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推断了,但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帮助他们去验证。这样通过验证得到结果的学习经历,比直接跟他们一遍遍地讲解题思路效果更好。同时,在表述时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概念表述清楚,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给予机会。只有在课堂中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益,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经历。

(本案例由张海英老师提供)

传真1—2

一、案例背景

《开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位妇女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用巧妙的方法教会一个农村青年开启易拉罐的故事。这位妇女用自己的细心与善良维护了男青年的自尊心,令男青年感动不已。这个故事虽小,但情深意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但往往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教会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中的一些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此外,三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如果利用课文中许多想象空间,让学生展开丰富联想,并为他们提供表达自己所想的机会,那么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本教学片断的思路就是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学习各种阅读方法的经历,让学生逐步学会读懂文章,体会人物的心情,在尝试表达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案例呈现

(学生已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文中有许多语句描写了男青年不会开启饮料罐的十分尴尬的状况,需要仔细阅读才能找到。于是,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男青年不会开启这罐饮料的呢?请自己读读课文,找找描写男青年尝试开易拉罐的句子。

2.学生交流,找出句子:

“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他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看了看。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水果刀,试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他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

3.齐读这段话,请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找一找: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易拉罐?并说说理由。

全班交流:

生①:“颠来倒去”说明男青年拿着健力宝反复地在看,但不知道怎么开。

生②:“迟疑”说明男青年在思考怎么开启健力宝。

生③:“试图”也可以看出男青年不知道怎么开启健力宝,所以他试着用水果刀撬开健力宝。

生④:“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说明男青年不知道怎么拉拉环。

本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抓住关键词进行阅读的学习经历。要读懂一段话,就要反复揣摩句子中一些重点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一种阅读的方法。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讲解,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读、去议论、去交流、去体验。于是,我又为学生组织了小组学习的交流形式。学生在组内交流,他们的心理压力要比在全班交流时小,所以他们更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同学来说,在组内听其他同学交流,是帮助他们收集信息、尝试表达的好方法。他们在这样的学习形式中比较轻松地学会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交流方法。

4.再读这段话,当男青年几次尝试都失败后,他心里会怎样想呢?选择下面的一句句子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出示:

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_________________。

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_________________。

男青年__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

生①: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我太没用了,真难为情。

生②: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车里的人都看着我呢,这下面子丢尽了。

生③:男青年低下了头,心想:我都上大学了,还不会开饮料瓶,真丢人。

生④:男青年抓了抓脑袋,心想:这下,5元钱可要白白浪费了。 利用课文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体验男青年当时尴尬的心情,并把男青年心里想的说出来,这是一种想象说话的学习经历。为了帮助学生比较顺利地表达,我为学生提供了几种句式,让学生借助填空的句式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和同桌间进行交流。他们在体验了男青年当时尴尬的心情后自然会产生疑问: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易拉罐?这不仅让学生有了根据课文内容提问的学习经历,而且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通过提供句式丰富学生想象说话的学习经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很有必要,既帮助他们顺利表达了人物心里想说的话,又让他们知道了要生动地表达人物的心情,可以先描绘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心想……”,学会一种表达的技能。5.男青年为什么不知道如何开启易拉罐呢?自己读读1—4节,边读边想,这是个怎样的男青年?找找关于这位男青年的相关信息。

学生交流:

生①:从“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这句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

生②:从“他是一个农村娃。”这句句子中可以看出这个男青年来自农村。

生③:从“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大学。”这句句子中看出他家境贫穷。

生④:从“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奢侈的饮料。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这些句子也可以看出男青年家境是贫穷的。

生⑤:从“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些许零花钱。”这句句子中的“些许”可以看出,尽管男青年要去外地上学,但是身上的零花钱还不是很多,由此可见,他的家境是贫寒的。

生⑥:“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犹豫再三”说明男青年在考虑要不要买,买吧,价格太贵了,不买吧,自己很想喝。“摸”说明他口袋里钱不多,不是随手一拿就能拿出来的。“皱巴巴”说明这钱已经很旧了。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男青年家境贫穷。

师:你能概括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男青年吗?

生①:这是一位来自农村的贫穷的男青年。

生②:这是一位家境贫寒的男青年。

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收集信息的学习经历。通过让学生收集男青年的相关信息,从而明白男青年不会开启饮料罐的原因。这些句子在课文的多个自然段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来默读和思考,让他们在收集相关信息的学习经历中学习如何联系上下文解决疑难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帮助他们学会了一种阅读方法。

三、案例分析

1.改变组织形态,提供更多交流、表达的机会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用得最多的就是“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所以造成了课上回答问题的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在本次教学中,我安排了几次小组合作学习,让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易拉罐,并说说理由。”“选择一个填空句式和同桌说说男青年打不开饮料罐时会怎么想。”……小组合作和同桌合作的形式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在同样的时间内,扩大了训练面,提高了课堂效率。

2.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提问中主动学习

中高年级的语文课,要求学生理解、感悟的东西越来越多。有时候,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此时,老师的引导就尤为重要。老师的引导不是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要通过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从反复阅读中寻找答案。本教学片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男青年不会开启饮料罐的原因。首先我让学生找找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男青年不会开启饮料罐,其次让学生想象男青年的想法,体验男青年的尴尬心情,最后再让学生收集男青年的信息,并总结:这是一个怎样的男青年。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很快明白了男青年不会开启饮料罐是因为他家境贫穷,从未喝过这种饮料,但因为怕丢面子,所以不愿问人家。就这样,老师通过一个个问题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最终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3.创设想象情境,丰富学生想象说话的学习经历

本文单从字面上很难捕捉到男青年的尴尬心情,通过让学生想象男青年当时的想法可以帮助学生体验人物心情,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我让学生想一想,并和同桌说一说:“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_________________;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_________________;男青年__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想象是这个说话练习的基础,由于我提供了适当的情境,给予了想象说话的机会,学生们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学得生动、活泼。丰富的想象说话的学习经历不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更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本案例由沈岚老师提供)

超越教室:谱写共同成长的乐曲

让学生参与进来,关注他们的学习经历,需要教师从教学思想到教学行为不断突破旧的藩篱,从教学前的准备,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然后设计教学活动,再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的营造,还要应对各种预设外的突发性教学状况,以及课后的思考和感悟,这期间所有激动人心的亮点和不尽如人意的缺憾,都让小小的教室显得更加渺小,教师们能否超越这些,在思想的无限大的空间里对自己的教学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我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面如何?课堂上新的教育契机我抓住了吗?怎样做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的叙事总是那样的生动!

超越1—1 给予儿童更多的学习经历

午后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我在办公室里准备第二天的课。反复读了几遍课文后,我被课文中那位用细心、善良维护一位农村男青年的自尊心的妇女深深地感动了。同时,我也陷入了沉思:生活富裕的孩子对文中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易拉罐的原因能理解吗?我该怎样让他们深入地读懂课文呢?

一番苦思冥想后,我觉得要让学生逐步学会读懂文章,体会人物的心情,在尝试表达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经历。

第二天,在同学们了解了课文大意后,我对他们说:“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语句描写了男青年不会开启饮料罐的十分尴尬的状况,需要仔细阅读才能找到。你们能读读课文,找找描写男青年尝试开易拉罐的句子吗?”话音刚落,学生就低头开始认真阅读,并很快地找到了——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他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看了看。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水果刀,试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他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在找出了关键句后,我又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找一找哪些词描写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易拉罐。听到指令后,孩子们议论开来了。从他们热烈的讨论中我感受到他们已经有所发现了。果然,很多学生都自信满满地举起了手:

“‘颠来倒去’说明男青年拿着健力宝反复地在看,但不知道怎么开。”

“‘迟疑’说明男青年在思考怎么开启健力宝。”

“‘试图’也可以看出男青年不知道怎么开启健力宝,所以他试着用水果刀撬开健力宝。”

“‘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说明男青年不知道怎么拉拉环。”

听着他们的交流,我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已经读懂了这部分的内容。于是,我顺势提了这样的问题:当男青年几次尝试都失败后,他心里会怎样想呢?同时,我出示了这样几个填空:

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_________________。

男青年__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我让他们先试着和同桌说说看,接着再全班交流。后来,有的同学说:“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我太没用了,真难为情。”有的同学说:“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车里的人都看着我呢,这下面子丢尽了。”虽然要求发言的学生很多,但是他们都选择了第一个填空来进行说话练习。第二个填空却始终“无人问津”。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我引导学生:想想看,男青年此时非常尴尬,他会有怎样的表情、做怎样的动作呢?同学们托着下巴思考了片刻后,我们班的D同学慢慢地举起了手:“男青年低下了头,心想:我都上大学了,还不会开饮料瓶,真丢人。”D同学的发言给了其他同学许多启示,顿时,小手更多了,P同学说:“男青年抓了抓脑袋,心想:这下,5元钱可要白白浪费了。”Z同学说:“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这易拉罐可真难为我了。”

正在这时,有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连开易拉罐都不会,真是的。”周围的同学听了,也纷纷应和:“连我都会。”“就是,还是大学生呢。”看来,他们对大学生不会开启易拉罐感到疑惑。我感觉到,这正是让他们进入文本继续研读的契机。于是,我走到他们中间,说:“是呀,一个上大学的男青年怎么会不知如何开启易拉罐呢?大家赶紧读读1—4节,边读边想,这是个怎样的男青年?找找关于这位男青年的相关信息。”

很快,教室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从‘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这句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

“从‘他是一个农村娃。’这句句子中可以看出这个男青年来自农村。”

“‘从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大学。’这句句子中看出他家境贫穷。”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奢侈的饮料。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这些句子也可以看出男青年家境是贫穷的。”

“从‘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些许零花钱。’这句句子中的‘些许’可以看出,尽管男青年要去外地上学,但是身上的零花钱还不是很多,由此可见,他的家境是贫寒的。”

“‘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犹豫再三’说明男青年在考虑要不要买,买吧,价格太贵了,不买吧,自己很想喝。‘摸’说明他口袋里钱不多,不是随手一拿就能拿出来的。‘皱巴巴’说明这钱已经很旧了。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男青年家境贫穷。”

……

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而同学们还跃跃欲试、意犹未尽。而我,也欣慰地笑了。课文中的妇女为男青年开启了易拉罐,而我在这节课上开启了孩子的思维和我对教学的思考: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用的最多的就是“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所以造成了课上回答问题的只是少数的几个同学。在本次教学中,我安排了几次小组合作学习,让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和同桌合作的形式,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在同样的时间内,扩大了训练面,提高了课堂效率。我想,适当地改变组织形态,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中高年级的语文课,要求学生理解、感悟的东西越来越多。有时候,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此时,老师的引导就尤为重要。老师的引导不一定是直接给学生答案,还可以通过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从反复阅读中寻找答案。可见,适时地改变教学方式,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很多课文光从字面上很难捕捉到人物的心情。而通过让学生想象可以帮助学生体验人物情感、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是练习说话的基础,当老师提供了适当的情境,给予了学生想象说话的机会,学生们在课堂上才有可能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而且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本案例由沈岚老师提供)

超越1—2 让孩子沉浸在生活里

一说起作文,其实不仅学生们感到无从下手,老师同样感到非常头疼,因为不指导的话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甚至还会语句不通,如果指导太多,又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学生经历太少,没什么可写,所以老师应该从丰富学生写作的学习经历入手,比如我在作文教学中,喜欢让作文尽可能地与生活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而且可以丰富他们写作的学习经历。

记得在指导《吹泡泡》这篇作文时,我提前一天去了解情况,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吹泡泡,但是具体让他们说说吹泡泡时,都会用上哪些动作,吹泡泡时要注意什么,吹出来的泡泡可能像什么,他们就无话可说或是简单地说上几句。因此我决定明天进行一次吹泡泡比赛,让他们自己回家做好准备工作,孩子们听了欢呼雀跃。

第二天,我将孩子们分成两大组,当A组在吹的时候,A组吹的人要想想从自己拿着吸管、泡泡水等工具,到吹出泡泡,自己一共做了几个动作,还有自己猛一吹、轻轻吹、用力吹,分别会怎么样,而B组的人先不吹,观察A组的人吹出来的泡泡是怎样的,分别从形状、颜色、去向等方面考虑,然后A组和B组交换,最后大家一起尽情地吹,感受当时的场面和心情。等我说好以后,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吹起来了,有的似乎还不怎么会吹,试了好几次才成功,而有的显然是高手,吹出的泡泡又大又圆,他得意地跟其他人炫耀。孩子们就这样沉浸在快乐的吹泡泡活动中。

活动结束后,我带着孩子们回到教室,我说:“你们刚才吹泡泡时都用了哪些动作?”孩子们很快就说出了“拿、蘸、放、吹”等动词。我又说:“谁能用‘先……接着……最后……’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这时连平时不怎么会写作文的小王也举起手来,他说:“我先拿起吸管放到瓶子里蘸一下,接着把吸管的另一头放到嘴边,最后对着吸管口轻轻一吹,泡泡就吹出来了。”这时,我说:“那你能不能加上一些修饰性词语以及自己的感受,把吹泡泡的过程说具体些。如‘轻轻一吹’还可以换什么词?又如:吹出漂亮的泡泡,我感到怎么样?泡泡老是吹不大,我又会怎么样?和你同桌说一说。”接着我出示一些泡泡的照片,让他们说说泡泡的样子,并想象一下泡泡的样子像什么,能说几个是几个,最好用“这些泡泡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说,孩子们说得可真不少,如:又大又圆的、串串的、圆圆的、彩色的、花花绿绿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彩球、皮球、玻璃球、葡萄、冰糖葫芦、樱桃、珍珠……最后,我让他们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孩子们很快就能写出来,而且他们在写的时候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快乐之中。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才刚刚接触作文,有关写作的学习经历肯定特别匮乏,因此我们应该想办法丰富他们写作的学习经历。《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感。”我在写作《吹泡泡》上的指导就是基于这一点,让学生边玩边吹、边比边吹,在轻松的氛围里,说说、评评、想想,课堂变成了一个大乐园,教学变成了一种游戏,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让学生体验了生活,还丰富了学生写作的学习经历。

人人都知道,生活是一个无边无际的语言的海洋,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材料的宝库,难怪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在生活这个汪洋大海中,每一天都有无数的浪花在我们身边激荡跳跃,多一次捕捉,就多一份写作的材料;多一次搜索,就多一次理智的升华。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因此,每一天都力求有新的发现。”教师应该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体验是作文的源泉,当作文成为‘生活的作文’时,写作才是最快乐的。”如此一来,新鲜的作文材料便随处可见——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如:师生间的小插曲,中午餐桌上的闲聊,父母对你的叮嘱,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中的感悟等。这么多不起眼的生活琐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无形中就丰富了他们写作的学习经历。

(本案例由仇钰群老师提供)

触摸心灵:课堂,因参与而热烈

“参与进来吧!”——它像一句热情的口号,既是对我们的孩子喊的,也是对我们老师的期待。改善自己的教学,让更多的孩子更全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从秧田式的集体授课,到小组合作式的主动探索、全员参与;从教师的“一言堂”,到注重教学内容更有效的呈现方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生动的知识探求过程中,获得更具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当我们在实践中勇敢地探索、前行时,才发现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是那样的生动和真实,心灵碰撞后闪耀的都是智慧之光!

触摸1—1 小组合作,尝试语言活动

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英语语言实践活动中来,我通过在课堂和课外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扩大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丰富学生语言运用的学习经历。

一、精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尝试语言知识学习活动

恰当的学习内容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教师必须先提供具有研讨、交流价值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思考、比较乃至争论,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他们从小组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1.单词合作学习。单词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英语的基本保证。课堂的时间很有限,教师不可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单独学习单词,那么小组合作既可以使单词的学习更有趣,又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单词。如4—6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单词量,时间一到,及时检查掌握情况,并集体纠正错处,纠正发音,小组内的成员会很有兴趣,谁也不甘落后,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句型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句型,大多是由对话组成的,所以进行小组练习,学习对话内容,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合作进行游戏。小学课本中设计了很多有趣的游戏,如猜猜看、跟我学、做做看等,借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不失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完“head”、“nose”等人体部位类单词后,老师可以设计“listen and touch”的游戏,可以师生先合作完成游戏,再分组活动。又如,在教学完“teacher”、“driver”等职业类单词后,老师可以设计“do and guess”的游戏,采用积分或奖励星星的方式定胜负,活跃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鼓励学生当小组学习主体,尝试语言运用活动

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合作学习完全等同于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而应主动融入到活动中去,观察学情、搜集信息、伺机诱导,成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一员。学生毕竟年龄还小,有效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尚未形成,教师“放”得太多,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多半会无果而终,白白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英语课上经常是老师带领学生操练了句型后,让小组内互相对话、问答——work in pairs。这时有的老师就显得“无所事事”,在教室内走来走去,不知道学生的角色分配得怎样,也不清楚学生有没有遇到什么困惑。还有的对话内容很简短,学生两三句说完了就没事了,在座位上玩,而老师为了突出小组合作的环节,为了课堂气氛的热烈,故意拖延时间,放手让学生在那儿玩。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对于有些难一点的内容要适当指导,对于一些后进生要鼓励他们敢说、多说;对于一些思维开放的学生,要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三、采用正确的小组合作方法,尝试语言技能发展活动

分组和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性,让具有不同性格特征、思维特征和能力倾向的学生组成小组,构成合作态势。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善于表现自己和不善于表现自己的、思维活跃和思维不活跃的、知识面广和知识面狭隘的、优等生和后进生,这些学生要有机搭配,才能真正做到互补,才能增进合作。否则,如果把都不太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放在一组,小组内“鸦雀无声”,谈何“学习”?或者把后进生都放到一组,他们多数人什么都不会,在一起讨论什么?教师还要考虑到对于有些内容的合作学习,必须明确分工,确定每个人在小组内的角色;小组学习还要做到井然有序,而不是课堂乱哄哄,学生随意走动到其他组,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同时分组应科学,合作的时间要恰当、充足,以保持学生合作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这一形式不仅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全体学生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过程中,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得以充分地合作,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案例由朱虹老师提供)

触摸1—2 尝试活动,积累体验

学生的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语言教学中所指的体验是指教师以课堂为舞台,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语言表达体验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表达的冲动,使学生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语言、尝试运用语言,为学生提供学习语言的各种经历,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如何掌握语言。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依托文本,为学生提供各种尝试表达的活动机会,让他们积累各种语言表达的体验,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一、借助图片,帮助表达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这些图画都具有一定的编排目的,体现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而且它们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些插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丰富表达的内容。如在教学四年级课文《五彩池》一文时,有这样一个句子: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莲花……为了让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含义,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练习说话,我出示了这样的填空: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好看的形状: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由于学生没有去过五彩池,让他们凭空想象很难,于是我出示了事先收集的各种形状的五彩池的图片。接着让学生自由练习,最后再让他们集体交流。学生们有的说池子像勺子,有的说池子像弯月,还有的说池子像猫爪……就这样,我让学生借助图片来进行说话练习,学生说话的兴趣和欲望自然会被唤起,语言的表达也就更加丰富具体了。从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观察是细致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跃的。这种借助图片进行说话训练的形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迁移表达,积累模仿

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灵活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语言训练的迁移点,让学生从文中悟出说写规律,从而使精彩纷呈的语言表达变得有章可循。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借助课文中特殊的语言形式,精心为学生设计说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四年级第一册中的《摇花船》一课中,船老大夸赞花船姑娘的话不仅运用了排比、比喻的手法,还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于是,我先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来朗读这段话:“夸我的皮肤多么白,多么细,多么嫩,就像糕团店里的水磨年糕;夸我的眼睛多么大,多么黑,多么亮,就像大号桂圆核;还夸我的鼻梁挺,嘴巴小,脸蛋圆……”接着,我又出示了这样的填空:“她的___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让他们学着船老大的样子夸一夸花船姑娘。于是,学生们学着课文的样子,有的说:“她的头发,多么黑,多么亮,多么滑,就像柔软的绸缎。”有的说:“她的嘴巴,多么小,多么红,多么美,就像成熟的樱桃。”还有的说:“她的脸,多么红,多么亮,多么圆,就像水果铺里的红苹果。”通过让学生尝试学着课文中的语言来表达,积累了模仿说话的体验,表达能力实现了由简单的操作到复杂的模拟迁移和创造。

三、个性表达,想象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与文本对话,感悟语言,就是要抓住课文中重点部分和关键语句反复吟咏、体会、揣摩、品味。如在三年级第二册的《开启》一课中,我先让学生找找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男青年不会开启易拉罐。通过阅读相关句子,学生便纷纷发言:“颠来倒去”说明男青年拿着健力宝反复地在看,但不知道怎么开;“迟疑”说明男青年在思考怎么开启健力宝;“试图”也可以看出男青年不知道怎么开启健力宝,所以他试着用水果刀撬开健力宝;“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说明男青年不知道怎么拉拉环。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知道,他们已经读懂了课文。在此基础上,我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男青年几次尝试都失败后,他心里会怎样想呢?同时出示了三个填空:

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_________________。

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_________________。

男青年__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挑选其中一个进行交流:“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我太没用了,真难为情。”“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车里的人都看着我呢,这下面子丢尽了。”“男青年低下了头,心想:我都上大学了,还不会开饮料瓶,真丢人。”“男青年抓了抓脑袋,心想:这下,5元钱可要白白浪费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是让学生先理解了文中的关键语句,并让学生尝试利用课文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体验男青年当时尴尬的心情,并把男青年心里想的说出来。为了帮助学生比较顺利地表达,我为学生提供了几种句式,借助填空的句式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内容说出来,并在同桌间进行交流。这样的说话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又一种学习经历,即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人物的心情。他们在体验了男青年当时尴尬的心情后自然会产生疑问,并去寻求答案: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易拉罐?这也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提供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很有必要,既帮助他们顺利表达了男青年心里想说的话,又让他们从这样的练习(经历)中知道了要生动地表达人物的心情,可以先描绘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心想_________________”,学会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通过让学生尝试以上几种不同方式的表达训练,使学生得到各种想象说话的体验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增强了、兴趣提高了。每次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学生总是跃跃欲试,愿意尝试这样的表达体验。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想象力更丰富了。他们总能不断地想象出各种各样的事物,出乎老师的意料。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了。他们的表达更连贯、更完整。总之,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活动,让其得到各种想象说话的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实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飞跃。

(本案例由沈岚老师提供)

触摸1—3 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策略运用

在美术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课前可谓精心设计教案,上课程序可谓严谨细致。可是对学生来说,你讲的是津津有味、头头是道,他听的是枯燥乏味、时时瞌睡;做作业时,有很多学生的作业是“不入正轨”,你叫他画“狗”,而他画的是“猫”。这是学生的“不务正业”还是学生的“故意捣鬼”?对于这种情况,究竟该采取什么方法来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丰富学习的经历?

一、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换句话说,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对自己“能做到什么和不能做到什么”的认识。例如,有些学生能够把儿童画画得非常好,而手工方面却不是很在行,那么当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儿童画的时候,他就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本课的任务是手工方面,那么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比较低。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主要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

例如,教师在平时的绘画中总是让学生尝试比较简单的任务,可能取得较快的进步,但是长期下去,学生较难从中了解到自己解决挑战性任务的能力。相反,如果经常尝试过难的任务,或对学生绘画经常要求过高,又会产生负面的结果,让学生降低自我效能感和对美术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的任务,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进行归因训练

学生往往把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的学习成绩归于努力因素,而把音乐、美术、体育的学习成绩归于能力、天赋因素。而一旦把学习成功与否归因于“天赋”,那么他就会放弃后天的努力。

例如,某班有一个男生,平时上课的时候不注意听讲,画画的时候兴趣不高,经常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有时候甚至不带美术书和材料。经过多次和他交流得知,他认为自己没有美术方面的天赋,自己不适合学习美术。针对他的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始的时候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孩子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能独立完成,完成后给予鼓励和一定的奖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知道自己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和别的学生一样优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在课堂上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听得也更认真了,能更主动地跟老师交流了,孩子的脸上也出现了更多的笑容。

在美术方面比较弱的学生,在学习画画时经常遭受失败,他们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努力。所以教师仅仅规劝其要努力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教授他有效的学习方式,陪同他经过一系列尝试与努力之后,取得成功,然后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天赋。

三、让任务更有趣

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就需要使学习任务形式多样和富有趣味,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变换上课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些教师总是花10—15分钟讲授,15—20分钟练习,再用5—10分钟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时间长了通常使学生感到乏味。其实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教授。

例如我在教授《我学做“蜡染”》一课时,如果直接给学生教授民间蜡染的由来,然后再讲“蜡染”的制作步骤,可能就比较枯燥。所以我在课程开始时用一个小魔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张宣纸上用白色蜡笔画了一幅画,然后用水彩色一刷。学生会很奇怪为什么看上去是一张白纸,刷了一层水彩色后,突然变出了一幅图案,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这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然后谜底被揭开之后,他们概括出了“蜡”具有排水性的特点,同时课程也非常自然地过渡到民间蜡染工艺的欣赏和介绍,使学生听来饶有兴趣。

四、激发认知冲突

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对一些现象所持的观念明朗化,然后直接对其进行挑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解决冲突的尝试为随后的学习提供了前提。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生画彩虹的时候,先提问:“你们觉得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说是黄色,有的会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当老师告诉学生其实太阳的光芒里面有7种颜色,彩虹身上的7种颜色就是太阳公公给的,他们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和他们原先的想法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起来了,然后老师继续讲解哪7种颜色的时候,学生会听得特别仔细。这样的讲解效果可能比直接告诉大家今天我们画彩虹,再讲彩虹的颜色更好。

五、合理运用奖赏

首先,奖赏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起到督促其完成任务的作用。

例如,有一学生对于画画兴趣很低,教师可以告诉他,如果他可以画完这幅画,就给他的成绩册添加一颗星,这种做法可以促使他完成作品,而在完成的过程中他可能体验到了画画的乐趣而喜欢上了画画,激发了画画的内部动机。

但是,奖励使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

例如,只是为了得到奖励而画画的学生,一旦没有奖励的时候,他们对于画画的动力要比一直没有奖励的学生低,这就是“德西效应”,即过分运用奖赏来增强其外部动机,反而会削弱其内部动机。当然,奖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教师要合理运用奖赏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喜欢美术课,首先应该帮助学生设置适当的目标,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利用归因帮助学生确立美术方面的自信,并对他们的美术前景抱有积极的期望,然后通过引起好奇使美术课看起来更有趣、激发认知冲突及适当奖赏等方式使学生看到美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效用,最终起到激发学习动机、激活美术课堂的作用。

(本案例由韩春霞老师提供) apeP1T0c03aMWb5c4LU/bVBgTgpN21tnUmJQqBk6kr3O7CMkoez2EMG+8uZIqT3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