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堂,可以春暖花开
顾雪华

写在前面 课堂是一种态度,与知识无关

我一直以为,教育分两种,一是关涉幸福的教育,二是无关幸福的教育。当我们的父母被问道:你们对孩子有什么愿望吗?父母们经常会回答:我们希望孩子幸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幸福却很少作为教育目的来实践。

幸福之外无教育。很多时候,我们做了许多与幸福无关的事情,回过头来看,似乎没有必要。教育就其本性来说,就是帮助孩子们充分发展幸福能力。当然,幸福不是简单的快乐,而是恒久的心灵能量。心情,是一种感性状态;而心灵,则是一种精神内存,必要的时候可以自然绽放。弗洛伊德建议我们谨记:把幸福理解为快乐必定是插曲式的,没有永恒的高潮。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心灵比心情更重要。

尽管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了十多年,但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风景依旧”。有人敏锐地指出今天的课堂教学三大问题:一是大量的机械训练仍普遍存在,日益侵蚀着人的创造性;二是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联系,这使我们丧失了复杂情境下思维灵活性的基础;三是不珍惜新知识带来的新情境,这使我们一次又一次丢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究新问题的绝好机会。(余慧娟:《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人民教育》2011年第1期)的确,我们的课堂教学潜隐着巨大的危机——被学习,被作业,被探究,被合作,被自主,被活动,被评价,被生活……如此,你们说,孩子们能幸福吗?你们说,学校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吗?你们说,我们有美好的未来吗?

让一个人有尊严地、自由地生长,理应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期许。我们必须明白,任何空洞、抽象的教学理念和主张,或是粗浅、简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不能根本性地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无论采取何种途径和方式,最终都必须回到“教育即解放”这一原点上来。为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学习知识与激发想象”、“讲授道理与发展理性”、“理解规范与鼓励崇高”、“掌握技艺与丰富经历”、“强化记忆与温暖心灵”、“发展智能与强健身心”、“预知未来与点亮人生”之间的内在逻辑,深度理解其中的转化机理,并以此来把握课堂教学转型的价值取向。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以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今天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之教”,而忽视了“思想之教”;过于追求“结果之教”,而轻视了“过程之教”;过于注重“有用之教”,而忽略了“无用之教”,不懂得“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之道。十八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提出,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儿童需要做梦、需要犯傻,需要慢慢地长大,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这种看上去的“浪费”,为儿童赢得了成长的时空。那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利用起来的做法,实际上是惊扰了孩子们的梦,其本质是浮躁。我以为,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见识比知识更重要,思想着比思想更有价值。从根本上看,见识是人的存在方式,思想着是人的精神常态。只有让孩子们“思想着”,才能让他们成为“思想者”,才有可能让他们成为“思想家”!

荷尔德林曾经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可以表征为教育的一种至纯追求。课堂教学转型就其方向而言,应把“人”放在中央,给人一种享受,一种共鸣,一种启迪。都说,一个人没有知识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恐怕是一个人被知识武装得坚不可摧!当我们的教师满怀一颗诗意的心走进教室,用真善美去感召孩子们的时候,课堂教学就不再是简单的传递、机械的授受,而是情感的孕育、智慧的生成、生命的享受,让我们彼此的心跳、心灵的舞动有着共同的节律……

在特定意义上,课堂是一种态度,与知识无关。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在理论上需要确定从“教学认识论”到“教学诠释学”的思维转向,并由此带动实践的转型。课堂教学不仅仅需要关注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更需要关注教学大格局的“策划”。这样,我们才能“把课堂打造成梦的样子”;这样,我们才能“上一堂灵魂渗着香的课”;这样,我们才能让“每一间教室都有梦”,让孩子们内心充满希望;这样,课堂才能“春暖花开”,实现从“学习知识”到“丰富经历”的华丽转身;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触及灵魂”,充满“磁性”;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突破平面学习”的局限,把课堂“翻转”过来,实现“在这里自由呼吸”的追求;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寻找到“课堂教学的文化基因”,让“课堂,静待花开”;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聚餐的味道”,才会是“思想的盛宴,别样的课堂”;这样,我们才能“让思维生长出来”,让“每一种意见都很重要”……总之,课堂确实是一种态度,与幸福关联。

课堂教学转型丛书传播的是民间的声音。因为工作关系,我与国内一批学校进行过多方面的合作研究。这些学校办学卓有成效,他们对我而言,是一种营养,是一种财富。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我们的智慧碰撞与思想启迪,是草根的,但越是草根的,才越彰显出生长之本性!感谢这些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是你们让我觉得一路不孤单!

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对我们研究成果的关注,虽然我们的研究只是一些很感性的东西,但关注是一种分享,一种纪念,一种安慰,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

亲爱的读者,我们期盼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邮箱pujiaosuo@163.com欢迎您的来信!

杨四耕

2015年6月1日识于 上海静竹斋 EHIg6oQ1SShwQFSfi1JULpACBxbVWhFPhv/pAx2N76dujsZleGsaw96OGtFGiiu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