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治水英雄——大禹

姓名:姓姒,名文命,号禹。

生卒年:约公元前21世纪

祖籍:汶山石纽(今四川省)

性格:勇于开拓、坚忍不拔

身份:治水英雄

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他治水十三年,其勇敢与智慧,以及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顽强精神至今仍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禹的父亲鲧是黄帝的曾孙,被封于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娶有莘氏之女为妻,名女志,又名女嬉。一天黄昏,女志到河边提水,见满天彩霞瑰丽异常,映照在潺潺的流水中,让人如醉如痴,她正要弯腰提水,忽见水中有一枚薏苡果,像珠子般艳丽可爱,于是便拾起来含在嘴里,谁料那枚野果光滑如卵,她一不留神竟然咽了下去,从此,女志便有了身孕。她怀胎十月未生,又过了四个月,仍不分娩,只得剖腹而生,这就是禹。

后来,禹之父鲧被尧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做封国国君,年幼的禹便随其父东迁至中原。当时,中原一带水灾猖獗,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尧便命令鲧治理中原水灾。鲧采用了“障水法”,四处拦截,但决堤之后,水患更甚。尽管鲧恪尽职守、勤勤恳恳,但与洪水生死搏斗了九年,仍未能平息水患。但在此过程之中,鲧与百姓朝夕相处,其地位和权势迅速上升,在百姓心中越来越有威信。尧见此情景,觉得自己的位置受到了威胁,便命令舜以“治水无状”为由处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代表上古先民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不懈斗争、期望保民以生的英雄——鲧。

舜即位后,封禹为司空,命其继承父志,平治洪水。父亲未能完成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禹的肩上。禹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研究终于找到了河害的原因:黄河是水流的发源地,地势高,水流急,因此多次冲毁河堤。于是禹决定改堵为疏,在下游将黄河分流,一条从今山东博兴附近的清河入海,另一条从河南浚县西南经山东范县、临邑、滨县入海。方案制定后,禹立即开始行动。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与老百姓一同风餐露宿,整日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曾有三次他到过自己的家乡,很多人都劝他回家看看,但他只是望了一眼家门就又去治水了。治水的同时,他又因地制宜,让百姓在潮湿的地方种稻子,为民取利。当时,由于连年的水荒,使得百姓可食之物甚少,他就“调有余相结,以均诸侯”。就这样,历经十三载,最后终于消除了水患,使“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河渠书》)。禹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各地,人们都深受感动,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治平水土、泽被苍生的丰功伟绩,换来了天下百姓的无上爱戴,也让舜对禹更加宠信,每有要事总要和禹商量。尽管如此,禹始终非常谦恭,每当舜当众表扬他时,他总是说那是因为舜至圣至贤,民众拥戴舜的结果;说那是因为舜善于用人,慧眼识才,然后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到其他大臣的身上。再加上大禹治水的事迹,舜越发觉得禹不但聪慧过人,而且仁厚可靠。后来,舜把很多国家大事交给禹来处理,禹总是不负圣望处理的妥妥当当。再后来,舜干脆让禹代替自己直接摄政,把所有事物全部托付给禹。这一让就是16年。

经过16年的考察,舜觉得不论是才能还是德行,禹都可以当之无愧地继承他的王位,于是,就当着众臣的面宣布要把帝位让给禹,大臣们也无不赞同,但禹却找出种种借口再三推辞,还极力推荐舜的儿子商均即位。不久,舜突然病逝,禹怕与商均发生冲突,便偷偷躲到了夏地的一个小城——邑阳去了,不理国事,不问朝政。虽然如此,诸侯们还是不肯朝见商均,却不惧路途遥远来朝见大禹,每每有事总要让大禹拿主意。渐渐地,大禹看到了自己的实力和威望,在舜死后的第三年,大禹在众臣的欢呼下返回故都,登天子之位,以“夏”为号,宣告夏王朝建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制度化的赋税体系和第一个国家形态的运作体系。

大禹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对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禹治水,是主观努力浇灌的应有收获,更是一首必然的时代壮歌,最重要的是其坚忍不拔、执著求索的顽强精神和刚毅品格至今仍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此外,禹即天子之位后,建立了夏王朝,奠定了私有制国家的基础,用阶级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将历史进程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X091+XNEuR1UPoPkzzJjkx1FKhgHx98DJc1o5U3b9cOQMNEvhPKEeQlYDZoQEmBb



荒淫暴虐的代称——纣王

姓名:名受辛,字受德,史称帝辛

生卒年:公元前11世纪

祖籍:朝歌(今河南)人

性格:荒淫、残暴、昏庸

身份:商朝末代君王

“纣”是天下人对帝辛的称呼,为“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商王帝乙的次子,按照当时的宗法,在继承王位时,首先遵循的是立嫡不立庶,其次是立长不立次,由于“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吕氏春秋》)因此,纣王得以继位。纣王天资聪颖,多才多艺,文武双全,能徒手和猛兽相格斗,又善于诡辩,将自己的错误掩饰得天衣无缝,深得帝乙的喜爱,这可能也是纣王能够继承王位的原因。

商朝自帝武乙开始就已日渐衰败,到纣王时,已经经历了帝武乙、太丁、帝乙三世衰微。纣王虽不讲文治,但却讲究武功,他多次向东讨伐东夷,俘获了大批奴隶,使商朝一度又出现了强盛的势头。战争的同时,他也将中原的文化传播到长江和淮河一带,为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起了一定作用。

然而,纣王却异常的荒淫残暴。他贪恋酒色,后宫美女如云,其中最受纣王宠幸的是一个叫妲己的女子。妲己不但天生丽质,而且能说会道,常常一句话就说到纣王的心坎里,因此,纣王对她百依百顺,就算是天上的月亮,只要妲己想要,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叫人去摘。为了能让妲己欢心,纣王特意修建了“酒池肉林”,在酒池里装满美酒,旁边立木悬肉,并命令许多男女脱光衣服在其间追逐嬉戏,他和妲己从中取乐。他又在朝歌(殷朝首都)修建鹿台和巨桥谷仓,用以存放珍宝财物和征集天下粮食。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纣王就发明了一种叫“炮烙之刑”的酷刑用以镇压人民。“炮烙之刑”就是在铜柱下面烧上炭火,上面涂上油脂,受刑之人赤脚在又烫又滑的铜柱上行走,钻心的疼痛让受刑之人站立不稳,一个个都掉进炭火中活活烧死。挣扎之状,惨不忍睹。而他和妲己则像看喜剧一样,狂笑不已。

纣王疏远贤臣,亲信奸佞。鄂候见纣王荒淫无道,便与纣王争辩,指责纣王的不是,结果被纣王当即处死,还将其制成干尸,以畏众人。他的兄长微子启不忍国家就这样断送在他的手里,多次苦劝纣王,但却没有任何效果,微子启愤然出走。纣王的叔叔箕子早对其暴政心存不满,见此状况,便装扮成疯子,混在奴隶之中,试图避祸,但纣王还是将他囚禁了起来。最后,连乐师都从他身边逃到了周武王那里。然而,他却任用好拍马屁、爱贪小便宜的费仲主持国家政务,用搬弄是非的恶来打理朝廷事宜。纣王的另一个叔叔比干,眼见微子出走、箕子佯狂,认为他们都未尽职,于是以死相争,苦权纣王三日,最终惹恼了这位暴君。纣王下令处死比干,并挖出他的心看看是否和圣人一样有九窍。

纣王的暴行终于让他众叛亲离,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而西面的周朝经过周文王50年的用心经营,日渐崛起,对没落的商朝虎视眈眈。周武王即位后,周朝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史书上记载“天下三分,西伯有二”。武王继位9年后(1027年),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大会诸侯,刺探灭商之人心所向,即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两年后,周武王得知纣王更加昏庸,其统治集团已分崩离析,且纣王的主力军队远征东夷,朝歌空虚,遂于十二月初五,率领大军渡过黄河,直逼商都朝歌。在距朝歌70里的牧野,周武王命军队停了下来,并于黎明前集合队伍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誓词中发布了总攻朝歌的命令,声讨纣王罪行以激励将士斗志,即:不听劝谏,只听信妇人之言,致使国家混乱;不祭天地祖宗,坏乱历法,自断天命;迫害同胞骨肉;不任用贤明,却让小人当道。武王以替天行道的名义号召将士奋勇杀敌,严申不准杀降以瓦解商军。

纣王听说周军已经打到了国门,仓皇武装守卫国都的军队,连同奴隶总共17万(一说70万)人,开赴牧野迎战。周武王虽然只有兵车300乘,将士5000人,但个个神勇无比,无不以一当十。纣兵虽多,但却都是些乌合之众,没有战斗力,奴隶们早就受够了纣王的气,现在又听说武王待人宽厚,纷纷阵前倒戈,为周军做起了向导,杀回了朝歌。武王乘胜以主力军队猛烈突击,商军很快就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穿上了特制的玉衣,登上鹿台,自焚而亡。

商纣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最后一个帝王。3000多年来,纣王一直是暴君的代名词,他的荒淫残暴、昏庸奢靡,以及他自取灭亡的结局却成为后世引以为戒的好资材。 X091+XNEuR1UPoPkzzJjkx1FKhgHx98DJc1o5U3b9cOQMNEvhPKEeQlYDZoQEm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