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培根于我们并不陌生,说起他,就想起格言——知识就是力量。

弗朗西斯·培根,出身名门,从小受过良好的古典教育,但早年丧父后屡屡受辱豪门。他年轻时就以精通法律名闻一时。曾经仕途春风,历任副检察长、总检察长、掌玺大臣、大法官、上议院议长。晚年因受贿被逐出国会,身陷囹圄。

对于培根是否真的受贿或卖友,指责声和申辩声不绝于耳,多年来也一直有人在考证。人们之所以对这么一个历史人物兴趣不减,主要不是因为他曾经做过高官,而在于他为后人留下了一份丰富的精神遗产。他议论世事头头是道,人们自然也就想看看他自己的处世为人究竟如何。

培根以文学和自然哲学名世,但终其一生,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法律事务,或沉浮于宦海,他的文学创作和哲学著作都是业余时间的产物。而正是这些哲学和文学作品,使培根名留青史。《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自然史和实验史概论》《科学推进论》这些著作足以奠定培根在科学哲学史上的伟大地位,充满智慧的《随笔集》几个世纪以来也一直为人称道。

欧美的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首创的。他于1580年出版了一本题名为“随笔”(essays)的集子,文笔轻松自然,亲切随便。培根则是第一位英文随笔作家。培根的随笔论述的题目有的跟蒙田相近,但写法迥然不同。在随后的数百年里,按蒙田的路子写随笔的大有人在,但至今却很少有人能用培根的笔法写随笔。

《培根随笔集》最早发表于1597年,后来几易其稿,多次增删,直到作者去世,仍未定稿。五十多篇随笔是培根一生的经验总汇,虽然篇幅不大,但内涵丰富,称得上是一部人生小百科。作品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诸多方面,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笔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对今天的青年读者来说,读《随笔集》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集》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篇篇的随笔,用培根的眼睛看到培根的那个年代,用培根的思想感受到培根对那个年代的感悟。

人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尤其复杂,人们不难从他的随笔中发现面目各异的培根。

“论真理”“论死亡”“论善与性善”“论人的天性”……从这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

他崇尚真理,认为:“人生至乐莫过于高居清新纯净的真理之巅,俯瞰谷底种种谬误迷惘,云遮雾障。……如果所思所念能以仁慈为主宰,以天道为归宿,以真理为枢纽,那简直是身居尘世乐比天堂。”

他参透生死:“复仇之欲压倒死亡,爱恋之情蔑视死亡,荣誉之尊高于死亡,悲伤之极向往死亡,畏惧之心期待死亡。……死亡开启荣誉之门,熄灭嫉妒之心。”

他直指人性:“德以善为首,此乃上帝的特性。若无这种品性,人将沦为惹是生非,无可救药的贱货。”“论高官”“论谋反与动乱”“论王权”“论野心”“论强国之道”……从这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他深知民为国之本,国家要想强大,关键要有骁勇善战之民,不可竭泽而渔:“负重的驴子难以成为好斗的幼狮,赋役深重的百姓难以成为骁勇尚武的国民。”为政既不可得罪巨室,也不可视百姓为草芥,因为“肚子造反,后果最惨。如果上层的破产和下层的赤贫同时发生,那就更是危在旦夕。民怨之于政体,犹如气血之于人体,郁积不畅,必然遭殃。”

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五十多篇随笔的内容可谓丰富各异,篇幅上却长短一致,多数都不超过千字,个别最长的也只有五千多字。与培根同时代的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借波乐纽斯之口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乏味的枝叶、肤浅的花饰。”培根自己也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摈弃那种空洞、肤浅、絮聒的毛病,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练、沉重有力,几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层见叠出,都恰到好处,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文学色彩,使读者读起来更为有趣,不使这本哲学书那么死板、枯燥,这不仅展现了作者广阔的知识面,也展现了作者渊博的学问。

《培根随笔集》在英国首版后,即以趣味隽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欢迎,多次再版重印,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都有译本,历四百多年而未衰,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最受喜爱的10本著作之一,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它是培根大半生的思想精华,它们以一篇篇的随笔的形式存在着,被世人品味着,散发出浓浓的魅力,吸引着一代代人。 9sz8R/BcQtVegS3ocJSHcD99BP3urRNawXBdoxmTGJvJsGI3PWULkQQ/OKmvkOF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