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准确的预测

孔先生替我起皇极数,推算我命里的运程。

他说:“你明年去考秀才,县考应该考第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

到了第二年,三次考试,我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完全相符。

于是我又请孔先生替我推算终生的吉凶祸福。

他说:“某一年考取第几名,某一年应当补廪生(秀才中的一个级别),某一年应当做贡生(秀才中最高的级别),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在任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家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可惜你命中没有儿子。”

这些话我都一一地记录下来,并牢记在心。

从此以后,凡是碰到科举考试,所考名次先后,都与孔先生所预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唯独算我做廪生时,要领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才能出贡。哪里知道我吃到七十一石米的时候,学台屠宗师(学台: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就批准我补了贡生。我私下就怀疑孔先生所推算的有些不灵了。

后来出贡之事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学台杨宗师驳回。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见我在考场中的“试卷备份”,替我可惜,并且感叹道:“这个考生写的这五篇策,竟写得如同呈给皇帝的奏折一样优美。像这样有大学问的读书人,我们怎么可以让他埋没到老呢?”

于是,他就吩咐县官到他那里替我办理申请手续,补了我的贡生。加上之前所吃的七十一石,补足后恰好总计是九十一石五斗。

经过一番反复波折,最后还是符合了孔先生的预测。我就更相信一个人在功名上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命中注定的。而走运的迟或早,都是定数。正因如此,我也就把一切功名利禄都看淡了,不去过分追求。

传统文化中,算命等术数方法的应用,实际上给人讲了一个宿命的问题。知其性,立其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命”跟宿命论的“命”还是有区别的。宿命论主要讲定数,人被命运所拘。而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不可违也”,这里既讲了宿命论的“命”,更讲了天道使命的安排不可违背,“知天命”也是讲性命。五行金、木、水、火、土各有不同的特性,因为其性不同,所以其命运状态也不同,其改造命运的方式与状态也不同。按照五行命理来讲,人大致可以分为强、弱、均衡三种,每种又分为强、弱、均衡三种,一共是九种状态。可以说不知其五行强弱之性,就不知其命,可知立命的状态其实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传统术数告诉人们:人出生后受到出生的年、月、日、时这四个时间转盘中五行相生相克运行的影响,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环境中将会出现一些预定的事情,人的一生就像拍好的电影一样在播放。要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只有两种方法:一是行善积德,注重道德修养,而修习儒、释、道三家思想是最方便众生的行为;另外一种改变命运的方式是不断行恶,这种行恶包括了行为与思想两个方面,他最终导致人的一生朝坏的方向急剧发展。《了凡四训》在后面不断论述了这种观点。

其实这种宿命论对于人类社会来讲,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很容易使人在思想中认同懒汉的行为,助长人的私心,使人不愿意为社会、为大众贡献自己的勤劳与力量,也很容易让人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找到借口。宿命论的基点并不好,局限性很大,而儒、释、道三家思想,其实都是冲破宿命论观点的。本篇所讲述的如何“立命”,其实就是从宿命到如何改变命运的观念转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就是告诉人们怎样知性、立命,由修身、齐家到如何改变命运,到止于至善的觉行圆满。所以《了凡四训》通篇所讲的有很多佛家思想,但仔细看去,就会明白其实全部精神都来源于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来源于《大学》、《中庸》、《论语》、《易经》、《孝经》、《道德经》等。

宿命论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时间与空间存在的不同的时轮转盘,那上面记录了生命在不同时轮上存在与体现的形式。在生命没有觉悟与清醒的时候,这种宿命的时轮与安排就起绝对的作用;而当生命开始觉悟与清醒的时候,就开始打破不同时轮转盘上记录的生命定数与生命成长轨迹,也就是打破所谓的安排,以及潜意识里所有的记录。

道家在世间小道上多采用术数来给人算卦、算命、看风水、画符、念咒等。其实这些东西本身并不一定是小道,但为什么说它是小道呢?就是因为很多人只是利用宿命论,借用这些宇宙特性和特点,借用这些术数能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借用天人合一的因素,行骗取钱财之实,达到其为私、为我的目的,所以说它是小道。而在古代,很多得道高僧,都借用术数方法来达到引导众生回顾宇宙,还本归真,达到生命解脱与觉行圆满的目的,这就是行大道。密宗的莲花生大士当年为了方便救度众生,就曾来汉地专门学习《易经》与八字等术数。我们从《西游记》等古代小说与故事中都可以看到神仙下凡,全部是用术数引导众生皈依。

今天很多心灵成长课程与灵修课程,其实本质上并没有超出尽性立命的范畴。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g0nP0Hi2Pfcqk2SxXsQRg5KFi/f/UOaKc/r/8ernXujIg4n8CjG+6f675gFKNC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