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了凡四训》是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主题思想就是告诉人们,命运不单是可以改变的,还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怎样掌握好自己的命运,怎样改造自己的命运,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一切与人的道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人的道德里面包含了谦虚、善良、真诚、尊重他人、天下为公、仁义礼智信等。

清末大儒曾国藩推荐给家人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了凡四训》,我们今天把《了凡四训》重新整理,也是看到《了凡四训》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健康有益的,特别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更有必要重新整理、出版此书。

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就是人。因此,和谐社会的根本,说到底是人内心的和谐中正,从而组成社会的真正和谐。如果个体生命内心达不到和谐的标准,那社会和谐的目标只能是一个外在的口号,而不能成为人内在的动力。而知道了改造命运的方法与原理的人,必然会从内心中要求自己去做一个符合和谐社会标准的人,也会非常乐意为了社会的和谐而改变自己。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人只要能建立内在的自律,将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效益,将给国家节约很多的管理成本。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民族的根。失去了这个根,打断了这个根,道德的体系就会出现问题。科学技术冲击着所有人类古老的道德体系,但西方社会在经历了科技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巨变,经历了科技给社会道德与环境造成的问题后,依然在他们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道德的规范。今天的中国人也同样由于社会巨变而怀疑、忽视道德良心的价值,人心变得非常浮躁,像漂泊的浮萍。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像传染病一样,危害着社会的各行各业,使人成了“适者生存”理论的受害者。这么浮躁的人心,是很难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代的科技社会中,再次在人心、工作、生活与传统的文化美德之间架设起新的桥梁,使得社会真正达到和谐,使得心灵真正臻于美好,而《了凡四训》恰恰能够起到这个作用。所以,我们选择了重新改编《了凡四训》,以期能够对你我有益,对社会有益,对国家有益,对世界有益。

中和道长
2007年4月YprUD5G9+iSmaCiLSA9YBGIOV8Fls4ZTZRiKfoVSlQyEETmbfUSyu44BqLLW0Th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