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音乐社会学与学校音乐教育

一、什么是音乐社会学

“音乐社会学是关于音乐与社会相互关系,并以音乐社会存在的具体形式对音乐创作、表演和音乐听众发生作用的科学。音乐社会学研究音乐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它们的历史类型,研究社会音乐生活的形式、音乐活动的不同形态(职业活动、业余活动、民间口头创作活动),研究不同社会条件下音乐社会交际的特征,不同社会集团音乐需求与兴趣的形成以及音乐创作评论的规律性,音乐创作的大众性、通俗性等问题。”

二、西方音乐社会学的主要观点

从音乐社会学的观点来看,音乐是由人类创造并服务于人类的,因此音乐是一种人类的行为。这种人类的行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技术的等等,尤其是社会因素。这些社会因素包括音乐的功能因素、社会阶层因素、年龄阶层因素、民族中心论因素、多元化因素。下面将对有关影响音乐行为的社会因素进行阐述。

(一)音乐的功能因素

在西方音乐社会学中,对于影响音乐行为的音乐功能因素的论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人类学家梅里亚姆提出音乐具有10种社会功能,包括情绪表现,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象征,身体反应,强化对社会规范的符合,树立社会机构和宗教仪式的权威,为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服务,增强社会凝聚力。科普兰列出的音乐社会功能有8项,分别是作为认识的一种形式,集体的财富,个人的经验,治疗,道德和符号的力量,附带的日用品,变化的符号标志,联系古今的纽带。除了以上所列出的,音乐在非音乐活动中还具备作为声音背景、社交装饰品的功能。

音乐的功能因素对于音乐的活动形式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例如,音乐的治疗功能导致了各种音乐治疗活动形式的产生,如音乐聆听法、音乐心理剧、参与性音乐疗法等;音乐的娱乐功能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各种音乐娱乐方式,如音乐随身听、卡拉OK、音乐会等。

(二)社会阶层因素

西方音乐社会学研究将社会阶层看作影响人们音乐偏好的重要因素。在对美国社会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一方面,不同阶层的人,由于延迟满足的模式有所不同,因而对音乐的偏好各有不同。上层阶级的人,他们大多数能够延迟满足,可能会更喜欢包含能抑制期待趋向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而下层阶级的人,他们希望获得即时满足,大多数喜欢简单明了的音乐,如乡村音乐或流行音乐。另一方面,不同阶层的人受到特定社会群体中的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对音乐偏好的差异。上层阶级的人由于经常在上层阶级文化群体中进行社交和活动,所以更多地接触上层阶级的音乐类型和音乐文化(如古典音乐),对这些类型音乐的熟悉使其自觉产生对这些类型音乐的偏好,而下层阶级的人尽管对上层音乐(如交响乐)能够识别、了解,但由于在下层群体中接触这些音乐文化的机会较少,因而下层阶级的人很少会真正对上层音乐产生偏好。另外,不同阶层的人,由于“自在性”因素,对音乐也会产生不同的偏好。如上层贵族,在音乐大厅欣赏交响音乐会的曲目时,会感到自信和满足,但如果换成是一个下层民众,他会觉得在音乐厅听交响乐是一件不自在、不舒服的事情。

(三)年龄阶层因素

西方音乐社会学研究认为,年龄阶层是影响音乐消费和音乐偏好的重要因素。对美国社会的调查研究显示,MTV的主要消费群体是13~19岁的青少年;而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估发布的信息表明,“最喜欢”摇滚乐的群体是17岁青少年,占62%,“最不喜欢”摇滚乐的是成人群体(26~35岁),只占14%;而对器乐艺术音乐和乡村音乐,“最喜欢”的是成人群体,占29%,“最不喜欢”的是17岁青少年,只占5%。可见,年龄阶层与音乐偏好和音乐消费直接相关。

(四)民族中心论因素

民族中心论是指无论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或亚文化如何,他们都将自己的文化看作正确的、优秀的、真实的生活方式。民族中心主义影响人们以“局内人”眼光看待自己的音乐文化,并且以“他者”的身份来看待不同于自己的其他音乐文化,影响了人们对于特定文化中音乐属性的熟悉、理解、评价和判断。人们往往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自己文化中的传统评判标准来看待有别于自己的音乐文化,并往往认为这些有别于自己的音乐文化是新鲜的、奇特的、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因此,社会学家认为,应当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特定文化历史语境,了解作曲家背后的社会过程和心理过程,了解处于特定文化中的他们头脑中的信仰和规范,才能对音乐文化有客观的认识。

(五)多元化因素

在西方音乐社会学研究中,以美国社会为例,探讨多元化对音乐行为的影响。美国社会由来自不同国家、民族、群体,以及不同个性、背景、文化的人构成,因此,美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民族融合一直是美国社会所坚持的理想。受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美国音乐舞台上所体现的是许多亚音乐的集合。

三、西方音乐社会学研究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西方音乐社会学研究成果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手段的应用等方面,它促使音乐教师把眼光投入到整个大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背景中,而不局限于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师考虑到音乐教学中的社会性因素,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一)音乐功能观

音乐功能观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教师要注意教学中所选音乐的功能特征。音乐的功能特征不仅决定教师所要采取的教学手段,还影响着整个教学效果和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如果要选黑人的爵士乐作为教学内容,那么就需要引导学生用身体的律动去感受爵士的节奏特征,体会爵士乐的休闲娱乐功能是必须的,而如果像欣赏宗教音乐那样去学习爵士音乐,则是不恰当的。

(2)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不同功能的音乐,对不同功能的音乐有所认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不同功能的音乐。如对背景音乐的欣赏,学生要学会以安静的心境去聆听。

(3)教师要重视音乐教学中的非音乐因素。例如在学习劳动号子的时候,教师要把音乐回归到音乐所产生的环境(文化、地理、生态等),让学生通过观看音乐发生的劳动场面来认识音乐的功能。

(二)社会阶层观

社会阶层观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启示有以下四点:

(1)学校音乐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社会阶层背景。如在我国一般公立的中小学中,大多数学生是来自社会中层,因此可以设置合唱课程、管乐课程,弦乐课程就不太合适了。

(2)考虑到学生所接受的音乐文化教育将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社会地位,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艺术音乐体验。

(3)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将学习艺术音乐作为自我成长的需求,引导学生熟悉并喜欢艺术音乐。

(4)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延迟满足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是具有较高价值的音乐,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去欣赏。

(三)年龄阶层观

年龄阶层观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启示,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避免由于年龄的因素而导致对音乐产生偏见。如学生认为艺术音乐、古典音乐、传统音乐是属于成人的音乐,从而对这些音乐产生厌恶和排斥的心理。教师要将学生所喜好的通俗音乐和以上所说的音乐同时带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进行比较,去发现这些音乐之间的共同之处,从而认识到这些音乐的价值和本质,消除对音乐的偏见。

(四)民族中心论

民族中心论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启示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教师要打破音乐会式的中规中矩学音乐的场面,让学生有更多的音乐对话和互动交流,如教师可以把课室的桌椅放到一边,让学生围成圈进行音乐活动和交流;另一方面,教师要把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联系起来,比如将香港歌星李克勤的《我不会唱歌》与李斯特的《钟》放在一起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原来古典音乐并非离自己太遥远,古典音乐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五)多元化

多元化观念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示主要有:一方面要考虑到课堂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的,因此要提供多元化的音乐内容,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如在我国的学校中,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上,就要考虑选择不同地区的乐种作为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拓宽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为学生提供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如教师可以设计有关多元音乐文化的教学专题,如非洲音乐、亚洲音乐、欧洲音乐等。

讨论思考

1. 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有哪些?

2. 比较四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异同。

3. 音乐美学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4. 音乐心理学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中应用?

5. 西方音乐社会学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扩展阅读

1. 谢嘉幸,郁文武.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修订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哈罗德·艾伯利斯等. 音乐教育原理. 第2版. 刘沛,任凯译.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 戴维·埃利奥特. 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 第1版. 齐雪,赖达富译.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 贝内特·雷默. 音乐教育的哲学. 第1版. 熊蕾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 赵宋光. 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1版.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H1Ks6cuSBrghhU3MGek4Cs41B1kzUfZNj7PwEnxs+TkqrqCpc46sonL3GL/M07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