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节假日及岁时文化

中国历法的特征

自古以来,人类出于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感激之情,为了调节严酷的劳动和单调的生活的节奏,也为了面向明天增添新的活力,根据各地的情况创造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节假日以及祭祀活动,并且将其固定在了历法上。众所周知,与西方世界相比较,整体上来说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很高,这一点也与丰富多彩的岁时文化联系在了一起。到了隋唐时代,各种节假日及岁时文化集其大成,并且广泛地传播到了东亚各地,从而极大地滋润了后世人们的生活。

在概观隋唐时期的节假日和岁时文化之前,首先让我们稍稍看一看历法的情况。

众所周知,欧洲自从儒略历以来一直采用太阳历,而伊斯兰历法是采用太阴历。与上述二者比较,自古以来中国的历法则采用了以太阳的运行为基准的太阴太阳历(阴阳历)。大家知道,太阴历的月日是根据月亮的盈亏(朔望)来决定的,其将一个月29.5日分为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通过两者的交互配置来调整表示一年的时间。

然而如此一来,一年十二个月就变成了354天,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即一年365天出现差异,与季节也不吻合。于是,古代中国人在按照月龄决定日期的同时,把以太阳为基准的年间周期与前者加以协调,以日照最短的冬至为起点,将一年分为四季,各个季节又分为六个节气,在全年设置了二十四个节气。

节气给人以季节感。农民们主要根据节气从事农业活动,并安排全年的生活。然而,太阴历和太阳历一年产生十一天误差。倘若无视这种差距,按照三个月为单位来设定季节,一月到三月是春天,四月到六月是夏天,则季节表示和节气表示之间将出现不吻合现象。

于是,古代中国人每隔两年或者三年便设定了一个闰月,并将其适当地插进正规的月份之间,以此来调整日期和季节的关系,同时尽量使正月元日与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节气立春成为同一天。

日本在进入明治时代以后,放弃了旧历的历法,实际上也意味着抛弃了历法与季节的关系,也就是忘记了与季节同步的岁时文化的本来含义。那样做难道真的就很好吗?试想一下,在每天都被时间追赶着跑的现代社会里,倘若不时地有闰月出现的话,那或许真是一件妙不可言的惬意之事。

隋唐时期的节假日及岁时文化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隋唐时代的节假日及岁时文化,兹列举其大要如下(括弧内是换算成新历的平均日期):

正月一日(立春,新历2月4日):元日

正月七日(2月11日):人日

正月十五日(2月18日):上元节(元宵节),燃灯会(观灯会)

二月十五日(3月21日):社日(春社),春分

三月一日(4月5日):清明节,两天前的二月末是寒食节,改火

三月三日(4月7日):上巳节,祓禊,曲水之宴

四月八日(5月13日):佛诞生会,浴佛(灌佛),龙华会

五月五日(6月10日):端午节,竞渡,粽子

七月七日(8月13日):七夕,乞巧节

七月十五日(8月21日):盂兰盆会,中元

八月五日(9月21日):千秋节(天长节)

八月十五日(9月23日):中秋节,社日(秋社),秋分

九月九日(10月15日):重阳节

十月一日(11月7日):立冬,新尝

十一月十五日(12月22日):冬至

十二月八日(1月13日):腊日

十二月二十九日(2月3日):除夕

观察一下上列主要日程就可以发现,节假日多集中于每个月的一日和十五日(中日)这样的朔望之日,此外再加上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等奇数重复的重数节日(正月一日是元日,但也是重数节日)。在以上列举的节假日之中,除了八月五日的千秋节以外,都是长期扎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祭祀之中的节日。

顺便说一句,八月五日是玄宗的生日。本来中国并没有为个人庆祝生日的习惯,然而开元十七年(729)这天,玄宗在长安城内的兴庆宫花萼楼举办酒宴时,根据臣子们的提议,决定以后冠以千秋节(其后改称天长节)之名加以庆祝,尔后便成为惯例。所谓千秋乐就是指在这一天演奏的乐曲名。以此为契机,这一风习逐渐传播到大臣之中,并进一步发展到民间。于是千秋节在中国遂成为贺寿的嚆矢。

唐王朝特别重视冬至和元日,冬至那天要在长安城南城外的圜丘上祭祀天帝,正月元日的早朝于太极殿(含元殿)云集百官和皇族、朝集使,举行朝贺之仪。此外,唐朝在其他节日也举行祭天等仪式活动,并积极地参与已在民间生根的节假日。关于这一方面的显例就是朝廷给官僚们的特别休假日。例如元日和冬至分别放假七天;从寒食到清明一共放假四天;中秋、夏至、腊日分别放假三天;此外其他所有的节日几乎都最少放假一天,全部节假日加起来,全年总共放假五十天。尽管官僚们除此之外,每工作十天还有一天法定休息日,然而我们仅仅从上述特别休假日的情况,已经足以证明节假日及岁时文化在唐朝生根开花,受到国家重视的状况。可以说,节假日具有连接国家和民间,使两者具有一体感的重要意义。

重数节日:岁时文化的核心

在国家和民间同时都重视的节日中有不少重数节日。关于重数节日这一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从民间习俗的方面来看一看。正月一日,首先燃放爆竹驱赶邪气,其后全家互相拜贺新年,一起饮用屠苏酒,食用固齿用的糖果胶牙糖,祈愿家族成员的健康和一年的丰收。并在门口贴上桃板以驱逐恶鬼,其后演变为春联。另外,当时还没有火药,所谓爆竹就是把带节的青竹放在火上烤,使竹子破裂发声,可谓名副其实的爆竹。

三月三日上巳节时正是气温变暖的春天最好的时节。最早本来是这一天人们去水边清洗身体即“祓禊”,从六朝时代开始演变为在水边游玩的曲水之宴,唐代继承了六朝的传统。这一天在长安,人们纷纷涌向城东南的曲江池,或者是到城外去行乐游玩。对于农民来说,这一天也是提醒人们农活就要开始了日子。

71 宴饮图(陕西省长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画) 唐代的人们愉快地围坐于宴席四周,兴高采烈地品尝美味佳肴的情景呼之欲出

只要提起五月五日端午节,我们眼前立刻会浮现出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但实际上旧历五月被视为恶月,开始进入雨季,乃是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人容易生病的时期。正因为如此,人们遂用香气袭人的艾蒿做成人的形状即艾人放在大门口,或者做成老虎形状的艾虎戴在头上,以防止恶气的侵袭。使用菖蒲的叶子来避邪的习惯则是比唐代稍晚一些时候的事情。

另外,众所周知这一天还要吃粽子,举行划艇(龙舟)比赛。这一习惯始于南方,唐代时普及到了全国。关于粽子和赛龙舟的起源,一般被说成是为了祭奠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的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之灵。然而我以为,正确的解释恐怕应该是为了祭祀河神及水神吧。无论北方祈雨还是南方避涝,都是出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目的。

接下来是七月七日,即以牵牛和织女渡过银河相会的故事而广为人知的七夕。这一故事之所以假托天琴座的织女星和天鹰座的牵牛星这两颗星,是因为其代表了农耕和养蚕。根据中村乔先生 的研究,此乃源自于地上祭祀河神的故事,织女是人们献给河神的妻子,织女去河神处时牵着人们贡献给河神的牺牲牛,即牵牛的原意。然而到了后来,河神却被人忘记了,这件事变成了牵牛和织女每年一度幽会的故事而广为流传。实际上在对河神的祭祀中,就包含着对于秋天获得丰收的祈盼。此外,与织女的故事相关联,女子穿针乞巧,因而这一天也被看作祈愿裁缝技术进步的乞巧节。

九月九日是阳数最强的“九”这一数字的重叠之日,因而被称为重阳节。九月是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在这一天,人们拿着好吃的食物登上高地或者其他高处,在秋高气爽的环境中登高远望,感谢大自然一年来的恩惠。春天快完时的上巳节是在水边清洗身体即“祓禊”,相对而言,秋天结束时则是在高地进行“祓禊”。在唐代,由于认为菊花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所以九月九日还盛行饮用浸泡菊花的菊酒,因而这一天也被称作菊花节。

通过上述重数节日我们注意到,在重数节日的深层之中,蕴藏着对于丰收的强烈期待及感谢这样一种农耕祭祀观念。这些节日告诉人们,被自然环境及气象条件所左右的农业生产有多么严酷,与此同时却也给人们展现了带来丰产丰收的前景和希望。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不断地祈福健康和长寿、坚持寻找生活的乐趣,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上元节与寒食节:奇特的节日

下面从唐代的节假日中,再举出两个在日本不太熟悉的节假日加以介绍。这就是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和二月底的寒食节。

上元节在今天也称作元宵,乃是正月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天的白天,身着各种打扮的人群敲锣打鼓地涌向街头。到了夜晚,人们点亮仿照动物形状制作的各种灯笼,各式各样的彩灯高悬,供人们欣赏和娱乐。在南方,这一天本来是养蚕和祭祀女神紫姑神的日子,同时因为紫姑神和厕所有缘,也是祭祀厕神的日子。另一方面,北方大约从北朝后期左右开始,这一天则形成了一种习俗,人们喜欢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或是在满月的月光之下,不分昼夜地嬉闹游戏。当隋朝统一了南北方以后,原来只在北方盛行的点灯笼或观灯的习俗开始占据优势地位,而祭祀养蚕的习惯则退出了表面舞台。

隋唐时期之所以盛行观灯风俗,可能出自于下述原因:在这一时期,随着长安和洛阳的城市建设的完成,要求人们必须住进被称之为“坊”(或者“里”)的区划之中,而一到傍晚坊门就要关闭,夜里不许擅自出坊。违者则被视为“犯夜”,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于是,一年一度的解禁遂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放松机会,也成为下一年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活力的源泉之一。为了这个日子,据说隋炀帝曾经在洛阳招待远近各地的外族酋长们,在辉煌的灯火照耀之下,让各族酋长观赏各种各样的节目,并使他们见识了人数达一万八千人的大乐团,使外族酋长们大为震惊(参见本书第一章相关部分)。

到了唐代以后,中宗、睿宗、玄宗三朝最为热闹,据说可以连续三个晚上允许人们晚上外出,就连皇帝和宫女们也微服出宫观灯欣赏表演。表演的节目中有将许多灯笼挂在一起的灯树,例如睿宗时,长安街头曾出现在二十丈(60米)的高处悬挂五万个灯笼的场景,当时的人们形容其宛如花树一般。关于这一方面的情况,我们只要联想一下秋田县夏季祭礼的“竿灯” 就不难想象其情景。有人说这种点灯的风俗是由西方传来,但是其中有若干环节并不清楚。也有人说日本的“三毬杖(左义长)” 仪式受其影响,但也缺乏很有力的证据。

日本从唐代中国几乎接受了所有的节假日文化,但也有一些似乎并未接受的东西,这就是寒食节的风习。在唐代,从冬至开始算起,过107天以后就到了旧历三月初的清明节,而清明节的前两天就是寒食节。在包括寒食节当天在内的前后三天,人们完全断炊,停止烧火做饭,每天只食用提前准备好的干粮,如果有老人和病人需要吃热饭时,则使用阳光以及堆肥的热量来加热。度过这样艰苦的三天时间之后,接下来就到了清明节。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首先重新生火做饭,然后去郊外给祖先上坟(上墓)以及游玩。其后到了上巳这一天,人们又一起结伴去水边玩乐。

关于寒食的由来有各种说法。最流行的一说是来源于介子推焚死的故事。即春秋时代的介子推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重耳回国以后,介子推因得不到重用而隐居山林,后来死于重耳逼他出山的山火之中。人们为了哀悼介子推,于是便在这一天断火吃冷饭,其后相沿成俗。与将端午节的来历假托于屈原悲愤自杀的故事一样,关于介子推的这个故事自然也不能完全相信。有人推测其当是起源于长期以来存在于山西地区的参星(猎户座)信仰。即冬季星座猎户座(参星)出现期间,因为看不见火星(即天蝎座的“大火星”。并非作为行星的火星),所以才出现了这一期间不动火的信仰。同时,在这一地区还存在改火的习俗,即认为火用到一定时期就会变脏变弱,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断火之后重起新火。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再假托于介子推的故事而普及到了全国。

尽管如此,寒食的风俗却并没有传入日本。不,应该说是传入了日本,却未能生根开花。改火与日本京都每年除夕的“白术火” 有相似之处,但无论从改火与寒食并行的季节时间、或是从参星信仰等方面来看,却都不能说日本的“白术火”习俗来源于寒食相关活动。一方面是孕育产生了寒食习俗的中国,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接受该风俗的日本。通过以上所述使我们感到,关于火的观念以及围绕火的文化,中日两国似乎从根本上存在着差异。 lA48RPc9WY9yThDbDPIT6JlfzPJoxwxY3xPd4Utr59NLvzYYKDKOxINv7f/8sXs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