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舌尖百味——饮食风俗

中国饮食风俗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人群,不懂使用火和熟食,茹毛饮血,无食俗而言。原始群中后期,原始人学会了保存自然火,晚期又掌握了人工取火,进入了熟食时代,熟食成为先民们最早的饮食习俗。史称“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神农氏“耕而陶”,发明耒耜,教民稼穑,制造陶器。陶具是先民们最早人工制造的炊具和容器,从此出现了吃粥、吃蒸饭的习俗。经过父系氏族公社进入夏、商、周三代,由于农业、牧业、渔猎的发展,金属炊具的广泛应用,食物的种类和加工的方法日益增多,形成了因地域而异、民族而异、阶级而异的多种多样的饮食习惯。数千年来各民族的饮食相互融合,使得中华民族饮食风俗独具特色,且最具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成为举世闻名的“美食王国”。

五谷肉蔬盘中餐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民族居地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所选择的食物材料和制成食品的方式亦不同。在中国,田中的稻麦粟豆,园里的瓜果菜蔬,圈内的牛羊猪狗,水中的鱼鳖虾蟹,山上的獐狍兔鹿,天上的鹅雁鸽雉……凡是地上长的、水中生的、山上跑的、天空飞的几乎都可以成为盘中的美味佳肴。居住在长江、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的汉族及其先世,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经济为主,饲养、渔猎、采集多种经济综合发展的民族。这样的生产方式,使广大的汉族民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逐渐形成了以稻、黍、稷、麦、豆等植物性食物为主,辅以肉、菜的饮食习俗。大体说来,北方地区以杂粮的米、面为主,兼食其他谷类;长江流域以稻米为主,兼食其他谷类。生活在草原的游牧民族和居住在山林中的狩猎民族则多是以各类禽兽的肉类为主食。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因时因地而异,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

一、汉族的饮食习俗

汉族的饮食习俗以熟食、热食为主。汉族及其先世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掌握以火烧食兽肉的技术。距今50多万年以前的北京人周口店遗址中就有大量的用火熟食的遗存。汉族的先民们很早就知道生食会伤害腹胃而致病,还懂得以水火加工熟食不仅可以去腥臊膻臭,还可以因不同的火候而获得不同口感的美味。这种熟食、热食的习惯,为以后各种烹饪技巧奠定了基础。熟食避免疾病,有益健康,增添美味,是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

汉族传统主食的加工致熟的方法主要是煮、蒸、炸、烤和煎,传统的主食主要有:

一是米饭。将米通过煮或蒸的方法使之成为粒状的食物称为饭。据《事物纪原》载:“黄帝始蒸谷为饭。”看来饭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米饭古代又称为云子,这是因为稻米饭晶白如云而得名。米与肉合煮或蒸而成的饭称为肉饭,与豆合煮或蒸而成的饭称为豆饭。

二是粥。将米与水合煮成糊状称为粥。虽然《事物纪原》说:“黄帝始烹谷为粥。”认为粥是始于黄帝,其实粥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有了陶器后,就已出现了。粥早于饭是毫无疑问的。人类加工熟食当是先烧,次煮,之后再是其他各种方法。粥的种类很多,加肉而煮称为肉粥,加豆而煮称为豆粥,其中以多种米、豆合煮的八宝粥最为著名。

三是粽子。粽子是汉族人喜欢吃的黏米制成的食品,也是端午节的应节食品,古代称为角黍,主要是用粽叶包裹黏米蒸制而成。

四是饼。最初是一切面食的通称,后来专指烙、烤、煎、蒸而成扁圆形的面食。《汉书·宣帝纪》载:“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售。”可见汉代时饼已经是非常流行的食品。饼因其做法不同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如夹馅的称为馅饼,烤的称为烤饼,油煎的称为油饼等等。汉族的春饼,其薄如纸,可卷肉菜而食,是古今立春时节的应节食品。

五是馒头。是将面粉发酵后蒸制成的半圆形食品。馒头古称蒸饼,现在传世的馒头,传说始于诸葛亮。诸葛亮征孟获凯旋至泸水时,有怨鬼兴风不得过,按当地风俗要杀49人,用人头祭祀。诸葛亮不从,令人用面粉制成人头形的食品名之曰“曼头”,用以代替真人之头。曼者,美好之意,曼头即美好的人头。直至当今,馒头既是人的食品,也是祭祀鬼神的供品,古俗久矣!

六是饺子。原称角子,因其面皮裹肉馅,捏成双角之形而名。可煮、可蒸,亦可炸、煎,因其馅的不同、加熟的方法不同而味道香美各异。古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均证明最迟在唐代就已经有吃饺子的习俗。当今,饺子在全世界已经成了中国有代表性的面食。

七是面条。面条是由汉代的水煮饼发展而来,宋代以后称为面条。将用水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后切成条形,多是煮食。因其绵长不断,宋代时常用它作为过生日祝寿有象征意义的食品,称之为“长寿面”,其俗一直延续至今。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中国传统饮食数千年来正是沿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道路发展的。传统菜肴对于用料、刀工、烹调方法及火候都极为讲究。厨师可以把各种动物的肉、骨、蛋、脏,各类植物的根、茎、叶、花、果、核等都用来做菜,极具特色。其制作方法,根据不同的原料运用直刀、片刀、坡刀、花刀、刻刀、剁刀等数十种不同的刀法,切成丝、条、丁、块、片、段不同的形状。按照人们所喜爱的不同口味,采用煎、炒、烹、炸、烤、烧、熘、爆、熏、扒、煮、蒸、涮、氽、焖、炖、烩、拌、腌、腊、冻、卤、酱等数十种烹调方法,可以炮制出千百种菜肴。

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是各有特色,其中以鲁、川、粤、淮扬等四大菜系最为著名。

鲁菜又称为山东菜。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烹饪技术早在1400多年以前就已闻名于世。其烹调方法以爆、烧、炸、炒见长,口味以清、鲜、脆、嫩、醇著称。

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道多变而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话。川菜始源于成都、重庆一带的地方菜系。其特点:一是取料广泛,禽兽果蔬无不入菜;二是烹调方法长于小炒、小煎、干烧、干煸;三是口味丰富,号称“百菜百味”。调料大都离不开鲜姜、三椒(辣椒、花椒、胡椒),故以麻辣著称。其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为颇具代表性的川菜。近年来四川、重庆的火锅以其独特的风味风靡全国各地。

粤菜又称为广东菜,源于广州、潮州、东江一带。早在先秦时期,岭南地区即有独特的饮食风俗。唐宋时期广东菜基本成型,时人称之南食、南烹。清代时,粤菜誉满海内外。其特点:一是选料博、杂、奇,重“生猛”,蛇、鼠、鱼、虫均在食用之列;二是烹调方法长于炒泡、清蒸,尤善于软炒;三是口感讲求鲜爽嫩滑,强调季节性,夏秋喜清淡,冬春喜浓厚。粤菜的主要代表是三蛇龙虎会、脆皮乳猪、竹丝鸡烩五蛇等。

淮扬菜也称为苏菜,是由扬州、苏州、南京、淮安等地的菜肴汇集而成。发源春秋战国时代,明清时期形成以“甜咸适中,南北皆宜”为特色的淮扬菜系。其特点:一是选料重视时令与鲜活,同样一道菜,不同季节即有不同的选料,做出不同的滋味;二是十分注重刀工、火候,讲求色泽造型;三是烹调上以炖、焖、煨、焐而见长;四是调味追求清淡和原汁原味。其代表菜是清炖狮子头、三套鸭、叫花鸡、松鼠鳜鱼等。

二、其他民族的饮食风俗

1.满族饮食风俗

满族世代生活于白山黑水之间,尚射猎而兼农耕,因而其饮食习俗有鲜明的北方地域和民族的特点。

满族以杂粮为主食,常食的谷物有稗、粟、麦、秫(黏高粱)、黍(大黄米)、稷(糜子)、高粱等。满族人最喜欢吃黏食,因季节的不同做法有别。满族人把各种各样的块状面食统称饽饽。春做豆面饽饽,夏做苏叶饽饽,秋冬做黏豆饽饽。

豆面饽饽又称豆面卷子,满语称为“飞石黑阿峰”。其制法是将黏黄米面蒸熟后擀成饼,均匀撒上黄豆炒熟后磨成的面,卷好切成小块即可食,色金黄,又香又黏。

苏叶饽饽是将黏高粱米或黄米用水浸泡后磨面发酵,再把小豆煮烂捣成豆沙,用面包裹,俗称黏豆包。下面放苏子叶,置于锅中蒸熟,口感黏韧,回味清香。冬季,年年都要蒸出许多黏饽饽,放在大缸中冷冻,随时享用。黏食不易消化,抗饿,是满族人外出射猎和作战时经常携带的食品。

满族人喜食沙其玛。其做法是将黏米面或白面拌上冰糖、奶油后,搓成小条堆积在一起切成块状,放在无灰炉中烤熟,表面再撒上红绿丝,香、甜、黏,极其可口。汉族人称其为芙蓉糕。

夏季,满族人喜欢吃酸汤子。其做法是将玉米渣子浸泡发酵,然后磨成粉浆,把沉淀下来的淀粉用特制的小汤筒挤成条形,甩在开水锅里,熟后盛出,加上佐料即可食用。酸汤子味微酸,有韧性又润滑,食之爽口消暑。

满族人还喜欢吃小米饭、高粱米饭和黄米饭。特别是将黄米饭拌上猪油、蜜糖,香、甜、黏、软兼备,满族平民常用它来招待贵宾。

满族及其先世肃慎人、女真人都以养猪著称,素有喜食猪肉之俗。菜肴烹饪方法很多,但平民人家主要是煮、炖、熬、烧、烤、涮等,最有民族特色的菜肴主要有:

一是白肉血肠。选皮薄肉嫩的肥猪五花肉一块,煮熟切成大薄片,即为白肉。再将猪的熟血肠也切成薄片,一同拼在盘子里上桌,佐以蒜泥、韭菜花、酱或辣椒油进食。也可以将肉片、血肠片放入酸菜中,加上粉条调味共炖。白肉肥而不腻,血肠柔润适口,红白相间,配以酸菜粉条,口感极佳。自宋代女真人始,一直是满族人世世代代的传统菜肴。现今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代表性名菜,享誉全国。

二是酸菜。满族食俗喜吃酸菜,每至冬季,家家都要腌上一两大缸酸菜。酸菜酸、脆,易于保存,是满族人家冬季的主要蔬菜,可与猪肉同炖、同炒,还可做馅包饺子。酸菜馅儿饺子是满族人家春节时必吃的食品。

2.蒙古族饮食风俗

蒙古族是以游牧为主兼事射猎的民族,因此蒙古族饮食习俗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肉和奶为主食。他们称肉为红食,称奶为白食。

肉以羊肉、牛肉为主。其吃法是将大块羊肉放在锅中煮半熟,盛放在大盘中,众人围盘而坐,各用随身带的小腰刀分割手抓而食,香嫩可口,俗称手把肉。来了客人,则煮全羊盛情款待。蒙古族的“全羊席”最具民族特色,全席有菜肴112品、点心16种,8人一桌,出刀割肉,举杯敬酒,歌手助兴,非常有情趣。夏季,鲜肉不易保存,则将肉切成肉条,风干后保存,随时煮食。

白食分为两类,一是饮用奶,二是奶制品。蒙古人的饮用奶主要是牛奶、骆驼奶和羊奶,以牛奶居多。蒙古人喜欢喝奶茶,其制法是将茶砖砸碎,装于布袋中,放在奶中煮沸,饮时略加些盐,味绵浓,口有回香。奶制品的种类很多,主要是奶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酒等等。这些都是奶中珍品,最为蒙古人所喜食。蒙古人还常将发酵奶酿成奶酒,奶酒无色透明,味芳香,是蒙古人待客的饮品,被誉为“塞北三珍(醍醐、酥酪、马奶酒)”之一。

蒙古人的饮俗还喜欢喝用茶砖煮成的浓红茶。浓红茶味涩消油腻,最适于肉食民族饮用。

蒙古族喜欢食用的粮食是炒米。它是将糜子煮熟、炒干之后碾成的米。炒米可以直接放入口中吃,也可以放在奶中泡食。炒米易保存、携带,不易消化,抗饿,是适合游牧生活的食品。

3.藏族饮食风俗

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藏族,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宗教的影响,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

藏族人以牛羊肉和糌粑为主食。藏族人吃肉与蒙古人相似,将大块肉煮熟后以刀割食。糌粑是用炒熟的青稞或豌豆磨成的面粉,吃时用奶茶或酥油拌和,用手指在碗中捏成小团而食。

藏族人最喜欢饮用酥油茶。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将酥油与茶水、盐混合在一起,放入桶中用木杆上下冲捣,打制成酥油茶。酥油茶醇香味美,营养丰富,增热御寒,生津止渴,非常适合高寒地区人民食用,是藏族人所特有的饮品,常用来招待宾客。

4.维吾尔族饮食风俗

维吾尔族人以面食为主,食牛羊肉。维吾尔族以及其他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饮食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吃猪肉,并遵照《古兰经》的戒律,禁吃马、驴、骡、狗和一切凶禽猛兽及非“以真主之名”宰杀的动物。

维吾尔族最擅长和喜食的烤制食品主要有:

一是烤全羊。烤全羊是维吾尔族节日和招待贵族的上等食品。其烤制方法是:将羊宰杀洗净后,在羊腔内外抹上盐、鸡蛋、面粉、胡椒等,用木棍将全羊从头至尾穿上,放在炭火馕坑中,将炉口封严。烘烤两个小时后,全羊呈黄色,即可食用,味香肉鲜。

二是烤羊肉串。将羊肉切成小块,与盐面、胡椒粉、辣子粉等渗泡后,用细铁钎贯穿成串,放在炭火炉上烤熟,吃前再撒些调料即可食用。现在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已经成为风靡全国各地的新疆风味小吃。

三是烤馕。维吾尔族人喜吃烤馕。馕是用面粉发酵后或加盐或加糖制成的大小不一、厚薄不一的圆形饼,放在馕坑中烤熟。馕坑是维吾尔族人很具有民族特色的灶具。它是在高台上,挖腹大口小的坑,下留风口,坑深约80厘米,坑壁用盐和泥抹上。烤馕时,用炭火将坑壁烧红,将生饼一个个贴在壁上,之后用砖封死坑口,一会儿即熟。烤馕因其掺和的调料不同、大小厚薄不同而口味也各不相同,但均有一种特殊的浓郁绵香的味道。

四是抓饭。抓饭与烤馕都是维吾尔族人的主食。抓饭,维吾尔语叫做“颇罗”,其做法是:先用羊油把羊肉或牛肉炸干,加上洋葱、胡萝卜、葡萄干或杏干等,加上适量的水煮沸。然后将洗好的大米铺到洗好的菜上,等到水快熬干时,将米菜搅拌均匀后盖严锅盖用小火焖熟,熟后置于盘中手抓而食。

色味形器满桌辉

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口味精美,更是追求味、香、色、形、器的有机统一。一桌美餐,各种菜肴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百味杂陈,突出主味,五味在口,香气四溢。在各种食品颜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点缀和突出主食品,使菜肴色彩缤纷,主次分明,相映成趣,和谐悦目。各种食品菜肴不仅要装盘形式美,摆盘样式美,而且其本身形状也要美,注重造型艺术。有些食品的造型就是根据用餐对象或宴会的内容而专门捏制或雕刻的,如寿桃、仙鹤、龙凤等,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拼配巧妙,融造型艺术与烹饪艺术于一体。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番茄就是番茄。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一个盛有牛排的盘子中,一边放些土豆泥,另一边配点煮青豆,再加上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虽然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道。

中国传统饮食风俗有“美食不如美器”之说,重视饮食用具的精美也是中国饮食风俗的一大特色。李白诗云:“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是说美酒要配“金樽”,珍馐美味要用“玉盘”来装饰,才能提高美餐价值。杜甫在描写到唐代宫廷餐桌上餐具的奢侈华美时也有诗云:“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驼峰确为美味,烧好后用翠绿的玉釜端上餐桌,清蒸鱼用晶莹透明的水晶盘子装盛好,呈现在达官贵人面前,真是珠联璧合,满桌生辉。精美的餐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自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在使用精美餐具时,对其质地、样式、风格、艺术价值的欣赏,也是一种对美的追求,经受其艺术的熏陶。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饮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隋唐开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在民间,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直到现代,陶瓷食具美不胜收,灿烂辉煌。

说到餐饮的器具,还必须提到筷子。筷子是中国古人的一大发明,又称之为“箸”,是用两根直竹或小木棍儿制成。两根筷子在手,通过交叉互助,才能夹起食物。它体现了中国人重互助、重团结、贵和谐、讲斯文,以互助团结得食求生存的文明品格。西方人以刀、叉为餐具,是由战场用于厮杀的武器转化而来。几把刀叉在餐桌上交相挥舞,插刺切割,直送口中,虽然是进食美餐,但总有些弱肉强食令人不寒而栗的感觉。进餐用具是民族性格、民族道德观念的外在表现。筷子虽然没有金玉白瓷餐具那么高贵华美,但它的创意美、内蕴美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汉族的饮食风俗特点,不仅仅是追求口感美、嗅觉美、视觉美,还追求内在意蕴美,讲究食品本身的味、香、色、形与外在的器内蕴意的融合,即美味、美形、美器、美意的完美合一,由物质美升华到精神美。汉族的饮食不仅仅是充饥解渴的食物,更是一种体现民族精神的深邃文化。

同桌聚餐重亲和

聚餐共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饮食风俗。飨字原作乡。乡字就是远古时代同一群体人共同聚餐情景的摹画。乡字甲骨文字形像两人围着盛有食物的食器跪坐而对食。两个人之形,实际上是许多人的简化。在远古时,人类的生存条件十分艰难,为了战胜自然,人类常常是过着群居的生活。一个群居的团体,就是一个谋食集团,同时又是一个平均分配,共同分享获取食物的共食集团。当人们经过一天的采集或渔猎活动以后,围聚在同一个火堆周围,相向而坐,分享大家共同的劳动果实时,无疑会感到这个团体对于每个成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种意识表现在文字上就变成了人们相向而食的乡字。乡的本义就是共食群体,后来演变为居住区划之名。原始社会群体共食的聚餐方式进入到小家庭时代就成为家庭聚食共餐的习俗。周代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统治者为了巩固大家族的团结,增强血缘团体的凝聚力,把世代沿袭的聚餐共食习俗礼制化,发展成为乡人聚餐的“乡饮酒礼”。《诗经·豳风·七月》中的“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就是乡人饮酒聚会于乡学的场面,《毛传》对此也解释说:“飨,乡人饮酒也。其牲,乡人以狗,大夫加以羔羊。”先秦时期的“乡饮酒”活动是乡民们相聚会餐尊老敬贤、增进感情的欢宴。乡饮酒礼一直延续到清代道光年间才停止,长达三千多年之久。但民间逢年过节或者婚嫁得子等喜庆日子,都要聚餐宴请乡里。在各种形式的聚餐时,都要讲究餐饮的礼仪。乡间家族聚餐,最高长辈居中上座,其他人按辈分长幼入座。周代的乡饮酒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待。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是也。即是按照年龄大小排定坐次。年龄小的只能站立侍候。豆是古代盛食品的器皿,长辈享用食品的多少也和晚辈有所区别,如果乡人中有官职特别高的则可以居上位。聚餐时尊老敬长的习俗为历代所承袭。

聚餐共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饮食风俗。飨字原作乡。乡字就是远古时代同一群体人共同聚餐情景的摹画。乡字甲骨文字形像两人围着盛有食物的食器跪坐而对食。两个人之形,实际上是许多人的简化。在远古时,人类的生存条件十分艰难,为了战胜自然,人类常常是过着群居的生活。一个群居的团体,就是一个谋食集团,同时又是一个平均分配,共同分享获取食物的共食集团。当人们经过一天的采集或渔猎活动以后,围聚在同一个火堆周围,相向而坐,分享大家共同的劳动果实时,无疑会感到这个团体对于每个成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种意识表现在文字上就变成了人们相向而食的乡字。乡的本义就是共食群体,后来演变为居住区划之名。原始社会群体共食的聚餐方式进入到小家庭时代就成为家庭聚食共餐的习俗。周代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统治者为了巩固大家族的团结,增强血缘团体的凝聚力,把世代沿袭的聚餐共食习俗礼制化,发展成为乡人聚餐的“乡饮酒礼”。《诗经·豳风·七月》中的“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就是乡人饮酒聚会于乡学的场面,《毛传》对此也解释说:“飨,乡人饮酒也。其牲,乡人以狗,大夫加以羔羊。”先秦时期的“乡饮酒”活动是乡民们相聚会餐尊老敬贤、增进感情的欢宴。乡饮酒礼一直延续到清代道光年间才停止,长达三千多年之久。但民间逢年过节或者婚嫁得子等喜庆日子,都要聚餐宴请乡里。在各种形式的聚餐时,都要讲究餐饮的礼仪。乡间家族聚餐,最高长辈居中上座,其他人按辈分长幼入座。周代的乡饮酒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待。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是也。即是按照年龄大小排定坐次。年龄小的只能站立侍候。豆是古代盛食品的器皿,长辈享用食品的多少也和晚辈有所区别,如果乡人中有官职特别高的则可以居上位。聚餐时尊老敬长的习俗为历代所承袭。

皇帝也经常举行大规模的聚餐,宴赏功臣或群臣,是为飨礼。清代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举行的千叟宴,规模极其盛大。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与宴者3000人;乾隆五十年正月在乾清宫举行新的千叟宴,这次千叟宴共有3000多名耆老入席,加上乾隆皇帝的御膳桌,共摆筵桌800张。皇帝以盛宴聚餐的形式表示敬老和对功勋之臣的酬答。

中华民族及其先世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重集体、重亲情、重礼仪的传统礼俗中。在家庭和大家族中有饭同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道德理念。人们不仅把食物看成是共同生存的需要,还把它看成是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增强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一种方式。因此,广大汉族及其先民们,数千年来一直沿袭聚餐习俗。通过聚餐共食,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和感,维护不同形式集体的和睦团结。它是中华民族仁爱、重礼、“和为贵”民族精神的体现。时至今日,每逢春节,人们无论是在中国或世界的什么地方,都会不远千山万水回到家里,与亲人相聚,以吃团圆饭的形式,表达亲情;以聚餐的形式会同学、会同事、会邻里,表达友情。聚餐共食时为了表示大家都是亲人,都是兄弟,不分彼此,所有的筷子,可以伸向同一菜盘,不会怀疑谁有传染病。聚餐的目的,是亲人、朋友间情感的交流,是心灵的沟通,是亲人间血浓于水、朋友间情重于山的证明。有些外国人说中国人的聚餐不卫生,浪费食物,这是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无知。如果像外国人那样,各点各的菜,各吃各的饭,甚至实行AA制,各付各的账,那种进餐方式不是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了吗?

香茗美酒万千情

中国是酒的王国,茶的故乡。茶与酒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饮料。独饮,自斟自酌,疗疾健身,自得其乐,品味人生;聚饮,交朋结友,舒展襟怀,激发情感,成就事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先民们,饮酒品茶,林林总总,风情万千,谱写了一篇篇说不完道不尽的风俗史话。

一、明心见性的品茶风俗

中国是茶的故乡,先民们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俗。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即是距今5000年前的炎帝,此传说虽未必是信史,但华夏族的先民们饮茶的历史悠久是无可怀疑的。《华阳国志》记载,周代初期茶由巴蜀传入中原,最初叫做“荼”,唐代人陆羽改“荼”为“茶”,茶之名由此而始。茶的种类繁多,按加工的不同分为绿茶、红茶、白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六大类,各类茶中皆有佳品。杭州的龙井茶、浙江顾渚的紫笋茶、湖南洞庭湖的君山银针茶、安徽六安的瓜片茶、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等都是世代共誉的名茶。

秦汉时期,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茶作为饮料,特别是巴蜀地区饮茶之风更甚。三国、两晋时,饮茶已经成为时尚。晋人张载特别爱茶,到成都一座茶楼上写了一首专为颂茶的《登成都楼诗》:“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把饮茶看成是人生之乐,乐不思归。

唐代时人们饮茶成风,饮茶之风扩传北方广大地区,全国各地茶馆处处可见。长安荟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唐代品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讲品茶的韵味:“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正是在这种风气之下,产生了陆羽的《茶经》。《茶经》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和技术都作了阐述。首倡品饮艺术,把儒、道、佛三教精神与饮茶活动融为一体,开中国茶道之先河,《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用风气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

唐代社会的饮茶之俗也风行于佛家寺院。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聚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的最爱,故佛门流行“茶禅一味”,“以茶助禅”,“明心见性”。同时,佛家持淡薄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洁净,久饮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份高雅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许多僧人好茶,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对僧人嗜好茶饮的风气,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荤满袈裟。”因为饮茶成了寺院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到唐宋时期,我国寺院中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庄严肃穆的茶礼和茶宴。在僧侣多达千人的茶宴上,要坐谈佛经,也谈茶道,并赋诗。茶宴有一定程式,先由主持僧调茶,以表对全体佛众的敬意。然后由僧人一一献给宾客,称献茶。宾客受茶后闻香品尝,再评茶,称赞茶叶好,主人品德高。这样把佛教清规、饮茶礼仪与佛学哲理人生观皆融为一体。“茶禅一味”,创造了饮茶高雅深邃的意境,佛教茶文化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宋代皇室和上层社会嗜茶成风,饮茶之风更为盛行。宋徽宗赵佶不但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一书,对茶的产制、烹试及品质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还画了一幅描绘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场景的《文会图》。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

品茗雅会的地点选在一所幽静的庭园,旁临曲池,石脚显露。四周栏楯围护,垂柳修竹,树影婆娑。树下设一巨型贝雕黑漆桌大案,案上有丰盛的果品、各种杯盏等。八位文士围坐案旁,或端坐,或谈论,或持盏,或私语,儒衣纶巾,意态闲雅。竹边树下有两位文士正在寒暄,拱手行礼,神情和蔼。垂柳后设一石几,几上横仲尼式瑶琴一张,香炉一尊,琴谱数页,琴囊已解,似乎刚刚弹奏过。大案前设小桌、茶床,小桌上放置酒樽、菜肴等物,一童子正在桌边忙碌,装点食盘。茶床上陈列茶盏、盏托、茶瓯等物,一童子手提汤瓶,意在点茶;另一童子手持长柄茶杓,正在将点好的茶汤从茶瓯中盛入茶盏。案旁稍远处有一备茶的地方,一方形茶炉炉火正炽,正在煎水。炉上放置汤瓶、白茶盏、黑盏托,一侍者正从茶罐中量取茶粉置茶盏,准备点茶。美茶贵在美器。宋徽宗《大观茶论》论及茶器时曾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茶筅以箸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瘠之状。”“瓶宜金银,小大之制,唯所裁给。”“勺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文中所说这些器具几乎在《文会图》中均能看到实物。《文会图》真切再现了宋代上层社会品茶雅会的情景,是当时饮茶风俗的绝妙记录。

皇帝对茶的嗜好大大推动了饮茶风气的盛行,茶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品。王安石《论茶疏》说:“茶之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与米、盐相提并论。

明清时期饮茶风俗又发生许多重大变化。唐宋以前多是团饼茶,饮茶必须要煎煮。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废除团饼茶。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蔚然成风,由此也就将过去的煎煮法改为冲泡法,简便自然的饮用方法广受人们喜爱,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

茶馆,古称茶肆、茶坊、茶楼。萌发于唐代,发展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尤以清代茶馆最为鼎盛,遍布城乡,数不胜数,并且逐渐发展出来各具地方特色的茶饮习惯和文娱活动的茶馆文化形态。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茶饮已融入日常生活和民俗民风的方方面面。茶文化由茶宴、茶会、茶道向茶馆的发展,反映了茶事活动由贵族化、文人化走向大众化的发展历程,成为一种全国全民性的风俗,并且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形态和生活方式。

适应茶叶撮泡的需要,明清时期在茶馆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功夫茶”,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炼而成为一种新的品茶技艺。功夫茶先是流行在浙江一带的都市里,后来逐渐扩展到闽、粤等地。清代功夫茶的中心转移到闽南、潮汕一带,至今“潮汕功夫茶”名称享有盛誉。功夫茶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程式美,此外还追求环境幽静、音乐清雅的意境美,至今仍是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

综观中国数千年的饮茶风俗,饮茶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喝茶意在解渴,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谓之养身;品茶意在引发联想,体味其中的真谛,满足心理上的需要,谓之养性。二是将茶作为一种招待宾朋的饮料,以茶待宾,是古今各种人家的重要待客风俗。饮茶内养身心,外和人际,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即是“茶道”。

“内养”之道,茶以养生,这是茶道的根本。养生又包括养身与养性两个部分。养身就是以茶止渴,以茶祛疾,以茶保健。茶之始本来即是药。《神农百草经》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在先秦时期,茶主要还是作为药用。茶有解毒、提神、利尿、化瘀、清食等多种作用。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效力而避免其副作用呢?这在饮茶时就要讲究饮用什么样的茶、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火候、什么样的器皿、什么样的饮法等等。养性就是以茶调解情绪,平衡心态,修养品德,陶冶情操。这主要是通过对茶的品而获得。品茶即通过对茶的观赏、闻香、品尝而获得美感,引发联想,感悟其中的真谛。古人品茶特别重视周围的环境,以青山绿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为品茶的佳境。在这样优美、宁静的环境中,静观清茶,慢品香茗,内心为之净,杂念由之清,有助于解脱烦恼,平衡心态。故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说:“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钱起《与赵莒茶宴》诗云:“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通过茶把外幽静与内清净融而为一,从清静中培养灵气,如道士悟道,佛子参禅,使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此为内养心性的妙用。

“外和”之道,以茶和人。它集中体现在和、怡、真三个字上。茶是沟通人际关系,增进感情的桥梁。古今深悟茶道的人都把“和”视为茶道的核心。中国是礼仪之邦,以茶待客,这是千百年来的古老习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杯清新可口的茶水,不仅可以使风尘仆仆的客人清心疗渴,稍解旅途的劳顿,同时也表达出主人殷情待客的厚意。是新朋友,一杯茶立即拉近了距离;是老朋友,一杯茶引起了多少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以茶敬长,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对父母、对长官,奉上一杯茶水,多少敬重之情都在不言中。以茶释怨,也是茶的妙用。一杯茶水送到怨恨者的面前,立刻就会使紧张的形势得到缓解,为下一步的解释、谈判营造一个好的氛围。以茶和友、和亲、和长、和敌,创造出一个“人和万事兴”的局面,对个人来说是怡乐,对他人来说也是怡乐。怡乐之中体现出人间的真情、真意、真谛。一杯清茶,引发出和谐、怡乐、真情,这就是茶道,这就是茶的文化内蕴。

二、壶底洞天的饮酒风俗

中华民族的先民们,饮酒的风俗源远流长。据《初学记》引《世本》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仪狄是夏禹的臣子,他所造的酒是一种粗劣的浊酒。少康是禹的六世孙,又称为杜康。他以粮食造酒,提高了酒的质量。所以后世尊仪狄、杜康为造酒的始祖。实际上酒的起源比古史传说的更为古老。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些陶器,据专家考证,有许多就是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的晚期就已经出现了酒。仪狄、杜康严格地说或许只是造酒技术的改进者。夏王朝与商王朝的统治者,饮酒成风,特别是商纣王,“酒池肉林”,终日与贵族们饮酒作乐,以酒废政,最后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周公鉴于商亡的教训,特颁《酒诰》,告诫他的子孙们不得随意饮酒,荒废政事,违者处死。从西周出土的铜器看,酒器明显减少,看来周公的禁酒令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造酒并未停止。周代不仅有专门管理造酒的酒正、浆人、大酋等官员,在《礼记·月令》中还有十分精辟的制酒经验的总结。两汉时期虽然有禁酒的政策,但汉中的麦酒、金浆酒、椒酒都是名闻遐迩的美酒。葡萄自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引入内地之后,至东汉时开始用它造酒。《艺文类聚》卷七十八引《续汉书》:“扶风孟陀以葡萄酒一升遗张让,即称凉州刺史。”这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早的关于葡萄酒的记载。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召群臣说:“且说葡萄……酿以为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这是我国酿造葡萄酒最早的记载。说明了汉代造酒业的发展。隋唐统一后,酿酒业进一步发展,酒的名目繁多,所有的酒都冠以“春”的雅号。“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几乎是家家饮酒。唐太宗曾从西域高昌引进优质的马乳葡萄和酿酒方法,在宫中酿成“味兼醍盎”的葡萄酒,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所以唐诗中才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名句。唐代饮酒之风盛行全国各地的各个阶层,著名文人,几乎个个都是酒徒。李白自称“酒仙”,白居易自称“醉尹”。杜甫还特作《饮中八仙歌》,如此等等反映出了当时造酒、饮酒的盛况。不过,这时的酒都是酿造的米酒,酒精的含量不高。

大约在南宋时期,产生了蒸馏酒。因其烧火蒸馏,浓度高,且可点燃,故又称为烧酒。烧酒的产生是酒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宋、元以后,烧酒的发展很快,成为我国有代表性的酒类。清代是古代酒的集大成时期,出现了茅台、洋河大曲、泸州老窖、竹叶青、花雕等著名于世的美酒。康乾盛世,社会安定,一派承平景象,社会上饮酒之风颇盛,晚清時更是奢靡之风盛行,饮宴殆无虚日。清人饮酒趣事极多,豪饮之士亦不少。著名清官于成龙,康熙平三藩之乱时,守卫武昌城,计擒大冶黄金龙,捷报传来,一席之饮酒“数十巨觥”,被人称为酒狂。乾隆间大学士刘权之,“平生饮最豪”,可以三昼夜不停杯,也不醉,与之同饮之人大半于一日半日逃席而去,被他称之为吃短命酒。数千年来,先民们一直把酒视为饮中极品,称之为琼浆玉液。凡年节吉日、婚丧嫁娶、庆生奠死、宴亲飨客、洗尘饯行、壮勇庆功、治病佐药……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离不开酒。它使多少英雄壮怀激烈,成就大业;它使多少昏君贪杯恋盏,丢掉江山;它使多少才子灵感勃发,诗文百篇;它使多少狂徒道德沦丧,身败名裂……醇美的酒,神奇的酒,快乐的酒,惹祸的酒,成功的酒……酒!酒!酒!说不完道不尽的酒。

1.酒以养生

古人对酒有治病、保健、养生的功能早有认识。历代医家素有以酒治病的习俗。《汉书·食货志》说:“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病,百福之会。”又说:“酒百药之长。”在中国古代,医与酒是分不开的。所以繁体的医字写作“醫”。“医”表示外部创伤;“殳”表示按摩、针灸;“酉”即是酒,表示内服药。用酒泡大黄、白术、桂枝、桔梗等制成的屠苏酒,是古代除夕男女老幼必用之品。端午节饮艾叶酒,重阳节饮菊花酒以避瘟疫。《千金方》载:“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可见药酒在古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列举了69种有不同功效的药酒。如五加皮酒可以“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当归酒“和血脉,壮筋骨,止诸痛,调经”;人参酒“补中益气,通治诸虚”;黄精酒“壮筋骨,益精髓,褒白发”等。酒不仅能够治病,也能够保健,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长寿。历史名人善饮酒的孔子73岁,荀子80多岁,贺知章86岁,刘禹锡71岁,白居易74岁,陆游86岁。这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都是高寿者。

2.酒以娱乐

酒在中国古代被誉为“琼浆玉液”。之所以这样受到人们喜爱,就在于酒是一种兴奋剂,饮酒能够把人们的各种情趣都激发出来,给人带来一种奇妙的愉悦。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是与欢乐连在一起的。古今各种娱乐活动多是以酒助兴。金樽美酒,歌舞美人,琴瑟美乐,把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在历代饮酒习俗中,常以行酒令助兴。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后汉贾逵撰写《酒令》一书,清代俞效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雅令多是在士大夫阶层中流行,其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节目。《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到鸳鸯作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写的是清代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风貌。在民间流行通令,其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单调、嘈杂、粗俗。

3.酒以致礼

古代以酒祭祀鬼神、敬奉尊长,世代承袭,成为不可更易的礼俗。《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说:“酒以成礼。”《汉书·食货志》也指出:“百礼之会,非酒不行。”饮酒是一种文化,它的核心就是“礼敬”,以各种礼仪的形式表达敬意。所以古人饮酒之礼,必须遵循先天地鬼(祖宗)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俗: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做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做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敬酒叫做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做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古代盛行各种各类的祭祀和宴会,逢祭、逢会必饮酒。祭祀天地鬼神、列祖列宗之礼,若无酒则无以表达尊天敬祖之情;婚嫁之礼,无酒则无以告天地,无以明白头偕老、忠贞不二的爱情之誓;丧葬之礼,无酒则无以寄托哀思,表达至孝之心。总之,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其实喝酒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通过以酒敬鬼神,祈福免灾;通过以酒敬人,求得援助支持或化干戈为玉帛。酒以致敬,敬则生和。

4.酒以成事

古人常常把饮酒作为一种干事、成事的手段。古代两国结盟,要以酒盟誓,帮会、集团结盟也要以酒盟誓。《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即“宰牛设酒”,焚香而誓,在“桃园中痛饮一醉”,从此三人成为生死与共的兄弟,成就了雄踞西蜀,立国续汉的大业。

三国时吴国的大都督周瑜,在他的老同学蒋干受曹操指派来当说客时,聚集江东群英,大摆酒宴,招待蒋干,一直喝到深夜。周瑜佯装大醉之状,故意将机密书信置于帐内桌上,又作呓语暴露军机,使蒋干中计,得假情报报告曹操,使曹操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最后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

宋太祖赵匡胤更是一个以酒谋大事、成大事的高手。公元959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大权落在握有兵权的赵匡胤手中。次年二月,赵匡胤借口抵御北汉和辽军的南犯,率军北上。行至陈桥驿,暗中授意他的弟弟赵匡义等将领谋变。他佯装不知,喝得酩酊大醉。一觉醒来,部将们将他“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但当上了皇帝的赵匡胤却一直惴惴不安。他非常担心那些手握重兵的部下也效仿他当年的作为,使自己的江山易主。于是在公元961年,他安排一次酒局,“杯酒释兵权”。召集中央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饮酒。酒席上赵匡胤唉声叹气不息,告诉众将担心他们有朝一日也被“黄袍加身”,众将大惊,纷纷交出兵权,告老还乡。公元969年,他再布酒局,召集各地节度使王彦超等宴饮,酒酣耳热之时,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中央和地方的兵权都掌握在皇帝一个人手中,巩固了他的统治。那些处在危险境地的人也常常用酒来行韬晦之计以自保。如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之首的阮籍就是以酒解忧避祸的。

5.酒以壮勇

酒是一种兴奋剂,“酒壮英雄胆”。古人多有以酒激勇壮志。荆轲刺秦王,行前以酒壮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谓是壮酒悲歌的绝唱。《水浒》中的武松在景阳冈酒家一连喝了十八碗酒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醉酒打死了吊睛白额大虫,正是一种“酒勇”。宋江在浔阳楼酒后题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也是酒壮英雄胆。酒能使怯者勇、疲者振,是鼓舞士气的良药。历代统治者都深明此理,因此,他们常常在出征时赐酒以壮军威,作战时赏酒激励士气。《三国演义》里“甘宁百骑劫魏营”的故事也与此类似:甘宁精选壮士百人,分给他们每人一瓶酒,他们喝了以后,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夜袭魏营,敌人望而生畏,百人尽皆生还。

6.酒以激情

中国古代的许多大诗人、书法家、画家大多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他们钟情于酒、沉醉于酒几乎达到如痴如狂的程度。饮酒而吟诗、书画是历代文人雅士习尚。酒的兴奋作用还在于它能激发人的灵感,使人产生一种奇特的构思、浪漫的幻觉,对于那些素有才智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若有神助”的创造力。大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醉后诗如泉”;杜甫“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辛弃疾说他是“醉时拈笔越精神”。酒之于诗人,称之为“钓诗钩”,恰当不虚。他们以酒咏志,以酒言情,以酒送别,以酒抒发对家国之爱,对丑恶之恨……酒也使书法家、画家之笔驰而生神。晋代王羲之醉写《兰亭序》,醒时反复再写而不及;唐代张旭的草书,皆醉后大呼狂走,索管而挥,落笔如烟,人称“狂草”,醒后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世称“张颠”。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宋代画家包鼎、包贵父子,明代画家唐伯虎,清代画家郑板桥,都是借酒兴而作画,成传世之作。正所谓是“问君何举如椽笔,跃上云端酒使狂”。

7.酒以接风送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酒为宾朋接风洗尘,是各民族古今通俗。久别老友,“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少数民族最重视以酒迎接宾客。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老朋友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招待,把酒壶托在哈达上敬酒,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远方的朋友一路辛苦,请你喝一杯下马酒,洗去一路风尘,来看看美丽的草原;草原就是你的家,来尝尝香甜的美酒……朋友离别,必设宴以酒送行,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活画出了古人送别的场面,是以酒壮行风俗的缩影:“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分手之际的一杯送别酒,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都寄寓在酒中。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还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切体贴,以及对前途一路平安的祝愿。喝下的是酒,带走的是情。

8.酒以喜庆致贺

古往今来,人们都有用酒来表示喜庆和祝贺的习俗。年节皆以酒来欢庆家人的团聚与幸福,不同的节日往往还要饮用不同的酒。岁首元旦吉祥酒。陆游诗《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屠苏”就是新年除夕之夜所饮的酒。五月端午辟邪酒。饮菖蒲酒、雄黄酒、蟾蜍酒,祛瘟除恶。八月中秋团圆酒。中秋月圆,民俗饮桂花酒祭天上月圆,贺人间家圆。九九重阳长寿酒。《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菊花酒是重阳节所饮之酒。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每逢节日更是把酒邀欢,举族相庆,载歌载舞。如台湾高山族每年秋天收获以后,要欢庆丰收。节日期间,各个部落、村寨都要聚众会饮。《番社采风图考》载:每岁收粟时,通社欢饮,男女杂坐地上,酌以木瓢、椰碗,互相酬酢,不醉不止。其交好亲密者,取酒灌之,流溢满地,以为快乐。不醉不回家。《西藏志》载:藏族的传统节日有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等。节日之时,藏族男女“皆华服盛饰,群聚歌饮,带醉而归,以度岁节”。

以酒祝寿,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豳风·七月》中说:“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思是说众人跻身公堂,举起牛角酒杯,祝主人万寿无疆。这是先秦时期以酒祝长寿的习俗。宋代黄庭坚诗云:“欲将何物献寿酒,天上千秋桂一枝。”可见宋代是以桂花酒作寿酒的。清初,盛京民间是以白酒作为寿酒的。寿宴上,寿星坐在正席首位。宴席开始,从长子夫妇、长孙起,要依次为寿星斟酒祝寿,并诵祝寿、祝福的吉祥语让老寿星高兴。如:“寿比南山”“福高寿永”“长命百岁”“福如东海”“多福多寿”“福寿双全”等等。

酒也用来表示良好的祝愿。如祝贺新婚必须用酒。“喜酒”就是婚礼的代名词。婚宴上来宾以酒祝贺新郎新娘,新郎新娘以酒酬答来宾。新郎新娘入洞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交杯酒,古称合卺礼,就是表示从此合二为一,永结百年之好。古代的婚礼以饮酒祝贺习俗一直传承至今日,数千年不衰。

酒也用来庆功。战争大捷、将士凯旋用酒来庆祝。传说甘肃酒泉就是由汉武帝以酒犒军而得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武帝赐御酒一坛,犒劳有功将士,但酒少人多,于是霍去病倾酒于泉中,与众共饮,故称此泉为酒泉。以酒庆捷的规模之大,还得说清朝乾隆之时。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新疆大小和卓木(博罗尼都和霍集占)发动的叛乱被戡平。捷报传来,乾隆帝异常兴奋,以空前的规模在承德避暑山庄设宴,与争先入贡祝捷的哈萨克、布鲁特诸部的头目,蒙古各旗的王公贵族和许多满汉官员一起饮酒聚欢,共庆平叛的胜利。

《礼记·礼运篇》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万千年来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勤劳勇敢的智慧去寻找、捕捉、培植、豢养一切可吃可饮的食物。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羸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饶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正是先民们以生命为代价寻找食物、开发食物资源的写照。但中国传统的饮食风俗并没有停留在仅仅是为了果腹维生的阶段,而是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发展。各个地区的各个民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融合创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饮食风俗。它所体现的“民以食为天”的探索精神,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追求至善至美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千年来,中国先民们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的诸多创造与积累皆居于世界前列,中国的美食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至爱,并深远影响周边国家的饮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原典选读

原典选读之一《吕氏春秋·本味篇》节选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编撰的融合各家学说的著作。其中的《本味篇》,是伊尹以“至味”说汤任用贤才,推行仁义之道,说明得天下者才能享用人间所有美味佳肴的道理。从中提出了当时人们所推崇的食品和味料及烹饪技术,是我国最古老的烹饪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从商周到战国时期先民们的饮食风俗。

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燕之翠。述荡之挈,旄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

鱼之美者:洞庭之 ,东海之鲕,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

菜之美者:昆仑之 ;寿木之华。指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余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阳华之芸。云梦之芹。具区之菁。浸渊之草,名曰土英。

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

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

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

果之美者:沙棠之实;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青岛之所,有甘栌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上石耳。

所以致之,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强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故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

原典选读之二陆羽《茶经》节选

《茶经》,唐朝人陆羽所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章。今节选第五、第六两章。

五、茶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牙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禳骨也。灸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 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 环激汤心,则量未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 ”,有之。

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

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俭,不宜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馨 也。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六、茶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当作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于戏!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着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Md3YJ+U7fEmCu6I2k1r0YhURBcPUCxcyJoR0zE65nI84XgY4amrDbX+rC/ssrg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