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继祖正体——姓氏名号风俗

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人们最重视宗族、家族的血缘亲情,因而也最重视宗族血缘集团的始源——祖宗。而祖宗留下的标志就是宗族集团的姓与氏,每个宗族成员的姓与氏就是对祖宗血脉的继承。在宗族集团中,夫妻关系称为合体,父子关系称为继体。每个人由父、祖起的名,不仅是为了区别其他个体,也是为了表明他在宗族中的合法地位,这就是正体,也称为正名。因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名号。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姓氏及命名习惯。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姓氏名号风俗。

说姓道氏溯源流

人类之初本无姓名,但随着族群人口的增长、活动空间的拓展,无论对族群还是对个体,都需要确定某一特定的社会代号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往的迫切需要。于是,作为族群符号的“姓氏”和个体符号的“名字”便应运而生。

一、姓,人所生也

姓是人类群体最早的代号。史学家考证,最古老的姓始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自距今10万年至1万年左右,中国原始社会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代。所谓的氏族就是由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们所组成的生产、生活共同体。这个时期的婚姻形态已经由原始群时代的杂乱交配进入到了不同氏族群体间的男女交配,史称族外婚。族外婚所生的子女仍然是知其母不知其父,所生子女只能生活在母亲的氏族中,这个氏族中的所有人都是一个始祖母的后代,世系以女性记。这样的血缘团体,史家称为母系氏族公社。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氏族群体逐步有了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彼此之间为了相互交往,需要有一个标志自己、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称号,这个最初的称号就是“姓”。古籍记载中国上古有八大姓氏:姬、姜、妫、姒、嬴、姞、妘、姚,中国当前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八大姓演化发展而来。奇怪!为什么这八大姓都离不开“女”字呢?《说文解字》给我们提供了揭开这一历史之谜的钥匙。《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从女从生”是说“姓”字由女和生二字所构成。“人所生”即人所由生,是说“姓”是由同一个女性祖先所生的后代而来,这个女性祖先即是所谓的“古之神圣母”。那么“古之神圣母”是怎样感天生子而得姓的呢?且看典籍中所记载的古老传说。《史记·殷本纪》说:商人的祖先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因契是其母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因此商人“子”姓,子即是卵。今天,人们仍然还是子卵同称,如称鸡卵为鸡子。《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的始祖后稷(又名弃),其母姜嫄,在野外见有“巨人迹,心忻然说(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弃是其母践巨人之迹而生,迹与姬同音,故周人“姬”姓。同样,夏代始祖禹,也是因其母吞食薏苡(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即今薏米)而生,所以以“姒”为姓。苡与姒皆从以,古代音通。夏、商、周三代之祖,皆是由其“神圣母”交感天物而生,由天物之名而得姓。在远古时代,由于还处在蒙昧的野蛮文化状态,认识能力低下,既不能正确认识人类的自身,也不能正确认识周围的自然界。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天与万物和人一样也都是有灵魂的,并且能够支配着人类世界。人两性相交能产生子女,有灵的天物与人交感也能产生子女,这就是《说文解字》所说的“感天而生子”。先民们在无法正确了解本氏族始源的情况下,就把这种与始祖母交感的神物视为本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以这种神物(或是生物,如各类动物或植物;或为无生物,如石、水、火之类)作为本氏族的名号、徽号的标志,并加以顶礼膜拜,这种神物之名往往就是本氏族的姓。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把这种视为本氏族祖先和保护神的某种神物称为图腾。商人一直敬玄鸟为图腾,玄鸟即燕子。不但以燕卵(子)为姓,还以燕为国名,所以商又称为殷,燕殷一音之转,殷即是燕。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为此提供了佐证。摩尔根说:“在美洲各土著中,所有的氏族,都是以动物或无生物命名。从没有以个人命名的。如新墨西哥的摩基村的印第安人中,氏族成员称他们就是本氏族命名的那种动物的子孙。”氏族之姓源于图腾,不仅印第安人如此,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也是如此,这是古代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王充《论衡·奇怪篇》说:“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契)母吞燕卵而生,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这些传说保存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代的图腾信仰风俗,显示出最早的姓确实是与图腾有着渊源关系。因为最古老的姓都是在母系氏族公社时代从母所产生而得,所以姬、姜、妫、姒、嬴、姞、妘、姚等姓都从女。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如熊、虎、狼、牛、马、石、水、麦、柳等,并以这些图腾为本部落或本氏族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是姓。

最原始的姓除了源于图腾以外,还有源于氏族所居之地的。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黄帝因居地得姓姬与周人始祖弃因其母踏大人迹而得姓姬似乎是矛盾的。古史茫茫,后世追述,有所出入是正常的,这有待于史家进行梳理,研究考证。但它至少可以说明上古时代确实存在以居地得姓。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以居地命氏当是上古以居地得姓风俗的延续。姓原本是母系血缘关系,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以后,姓也就转变为父系血缘关系。如黄帝姬姓,他的二十五个儿子分为十二个姓。《国语·晋语四》说:“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韦昭注:“得姓以德居官,而初赐之姓十四人,而内二人为姬,二人为已,故十二姓。”

《白虎通义·姓名》说:“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礼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姓的作用表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氏族的内部而言,姓起着明血缘、重亲亲的作用,同姓即表明是属于同一血缘系统的人。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就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甚至有血亲复仇的责任和义务。姓是维系和凝聚血缘团体的一面旗帜。对氏族外部而言,姓作为氏族的名称,是各个氏族之间互相区别的标志,特别是还起着“别婚姻”的重要作用。古人通过数千万年之久的经验教训,逐渐认识到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道理。同姓氏族内的男女婚配,子女是不健康的,所以禁止同姓婚配。如果没有姓,同一氏族的人由于传衍的年代久远,就极有可能造成同姓之间的通婚,有了姓的区别,才能实现同姓不婚,确保氏族的健康繁衍和发展。正因为姓是用来“别婚姻”的,所以在古代,女子的姓比她的名更重要。贵族女子婚前婚后,生前死后,都有种种不同的称谓,但是无论怎样称呼,都必须带上姓。即使贵族对于买来的姬妾侍女,也要进行辨姓,如果实在无法知道,就用占卜的方法来确定。

二、胙之土而命氏

古代风俗,氏族不但有姓还有氏。什么是“氏”呢?据清代的文字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考证,氏字为“是”字的假借字,原本写作“是”。“是”字的最初含义是人的脚趾。脚趾是躯干的分支,躯干的分支称为是,即氏。氏是姓的分支,是由姓分衍出来开辟新居住地的血缘团体。《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必然不断繁衍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口很难生活在一个狭小地域内的同一个母系血缘团体中,势必要分出若干个女儿氏族及孙女氏族,分居到其他各地,形成新的血缘共同体,这些分出的血缘共同体就是氏。氏始于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时代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多,特别是扩张领地的需要,更加发展,并且逐渐由习俗而成为礼制。《白虎通义·姓名》说:“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为善也。”

氏作为一个独立的血缘共同体也必须要有自己的名称。氏是与土地联系在一起的。母氏族在分给子氏族一块土地的同时,还要给这个氏族一个名称。在氏族社会,氏的名称,由部落酋长命名,在阶级社会由国君命名,称为胙土命氏。命氏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国为氏。诸侯受封得国,就以国号为氏号,如卫、燕、齐、鲁、宋等等。

二是以邑为氏。卿大夫以受封的采邑为氏。如西周有一个叫造父的,为周穆王管理车马有功,周穆王把赵邑分封给他。造父及其子孙从此以赵为氏。公孙鞅在秦变法有功,秦穆公把商邑封给他,即以商为氏,称为商鞅。

三是以居地为氏。如居住在妫水边就以妫为氏,居住在城东门附近就以东门为氏,居住在城郭之北就以北郭为氏。

四是以官为氏。如司马为周代管兵马之官。周宣王时程伯休父为司马,因平徐方有功,赐以官族为司马氏。其后代皆以司马为氏,其他如司徒、师、史等氏都是由官职而来。

五是以技为氏。如屠(宰杀牲畜者)、陶(制陶者)、巫(求神者)、卜(占卜者)等等,都是以技职为氏。

六是以祖先之字为氏。如孔子是殷人的后裔,子姓。其先祖是宋国的贵族公孙嘉,公孙嘉字孔父,其后代以孔为氏。

七是以祖先的谥号为氏。如周文王名姬昌,谥号为文,其后代子孙有的即以文为氏,战国时越国大夫文种即其后人。其他以谥号为氏的还有武、穆、宣、庄、戴、景等等。

因为姓是祖先氏族始源的标志,所以是永远不变的。氏是由居地、国、邑、官、技、字、谥等来命名的,所以氏是可变的。如商鞅,他的始祖康叔是周文王的第九子,所以他是姬姓。康叔的封国是卫,他的后代以国为氏,因此商鞅原来以卫为氏,称为卫鞅。卫鞅是诸侯之孙,诸侯之爵为公,公之子称为公子,公子之子称为公孙,卫鞅以爵为氏又称公孙鞅。秦穆公封给他采邑商,又以邑为氏,称为商鞅。可见氏是随着命氏的因素变化而变化的,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有几个氏。战国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统称为姓。

氏既然是一个独立的血缘团体,同姓一样也是对内起着团结血缘团体、对外起着确立自己存在地位的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贵族男子成为氏族的主体和代表。无论是哪种得氏的方式,都只是与贵族、与男子有关,而与平民、女子无涉,只有贵族的男子才能称氏。氏是贵族男子地位权力的象征,因此,氏又具有“别贵贱”的重要作用。

三、姓氏的变迁

姓氏是通行于夏、商、周三代贵族阶层的礼俗,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奴隶无姓氏,因此常以“百姓”代称贵族。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宗法制逐渐瓦解。昔日的贵族有许多沦落为平民甚至奴隶,昔日的平民有的上升为贵族。至战国时期,这种变化日益加剧。姓氏制度随着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的剧变,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平民也有了姓,“百姓”已经成了下层民众的代称,姓与氏逐渐合而为一。至西汉时期,姓与氏通称为姓。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混而为一。”《史记》中司马迁不分姓氏,不是故意而为之,乃是姓氏合一已经成为社会普行的风俗的写实。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姓氏风俗又一大变时期。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大批涌入中原地区,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各个少数民族的官民纷纷以汉字表示自己的姓氏。有的是音译,有的音译省减,有的借用,有的直接改为汉姓。如宇文、慕容本是辽西鲜卑族部落名,都是音译而为姓;鲜卑族的步六孤氏、丘穆陵氏音译省减为与之音近的“陆”姓和“穆”姓;鲜卑拓跋氏因为是皇族直接改为“元”姓。元者,一也,天下第一姓。少数民族姓氏的加入,使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更加丰富。

姓是祖宗传下来的,夏、商、周三代,氏虽有变化,但姓基本上是世世代代不改。但汉代以后恒常的姓也发生了动摇,出现了改易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因功被赐姓。如汉初的娄敬因功被汉高祖赐姓为刘;唐代的徐敬业因功被唐太宗赐姓为李;唐代的突厥人阿史那思摩,突厥姓为阿史那,改汉姓为史,因战功唐太宗赐姓为李,称为李思摩。

二是因避祸而改姓。如汉代的韩信被吕后夷灭三族,其子侥幸逃至南粤,取韩字一半而改姓为韦。南宋的岳飞被秦桧杀害后,其子岳霆逃到湖北黄梅改姓为鄂。

三是因迁徙改姓。如山东诸县葛姓迁居到河南,为了与当地葛姓相区别而改为诸葛。

四是因为避讳改姓。如五代刘弘昌、刘弘果为避宋太祖之父讳而改为洪姓。

五是因政治需要改姓。古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出于巩固统治的政治需要而改姓。如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下令鲜卑人一律改成汉姓。拓跋氏改姓元,吐伏卢氏改姓卢等。

六是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另外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

中国古代的姓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增多。据说,北宋时杭州有一老儒,把当时的姓氏进行搜集整理,编成《百家姓》。《百家姓》共收录408个单姓和30个复姓,共438个姓。经过流传补充,现在流行的《百家姓》共504姓,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为尊国姓,以“赵”姓居首。五代十国时由钱镠所建的吴越国,在十国中存国时间最长,其末君钱俶又自动归宋,仍封为国王,所以《百家姓》将其列为第二姓。其他孙、李、周、吴、郑、王为第三至第八姓,皆贵戚之姓。《百家姓》为四句韵语,虽无义理,但便于背诵,所以流传至今。宋代以后,历朝都有人重新编写《百家姓》之类的统计姓氏的书籍。明代吴沈所主编的《千家姓》中收入了1968个姓氏,其中单姓1768个,复姓200个。至现在,我国的姓氏究竟有多少个,尚无精确统计。台湾学者王素存编著的《中华姓府》共收录了7720个姓氏,这是迄今为止收录汉字姓氏最多的姓书。

命名取字蕴意深

中国古人不仅有姓,还有名与字。名与字相互关联,各有深刻的蕴意。

一、父咳笑而名子

名是个人的代号。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中,必须要有一个与其他人互相区别的代号,这就是名。名的历史远比姓氏更古老。早在原始群早期人皆有名。最初的名字都是根据个人的外貌体征、性格、特长等得来的。如蚩尤是凶狠的大虫;后羿之“羿”是善射者等,这些带有绰号色彩的名字,便成为人们最初辨别同一群体中不同个体的方法。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的名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并且有了一套日渐完备的命名礼仪。夏、商二代风俗,孩子生下以后不久就由父亲起名。夏王启的名字就是他的父亲禹起的。夏代末期和商代的诸王,都自认为是天在人间的代理者,以天日自居,多以天干为名。夏代的第13代王名胤甲,第14代王名孔甲,末代王(桀)名履癸。商代的开国之王名大乙(汤),之后有太丁、外丙、中壬……帝乙、帝辛(纣)。

周代有了更加完备的命名制度。据《礼记》《左传》等书的记载,婴儿生下三个月以后,由父亲为孩子起名。其仪程据《礼记·内则》记载:孩子出生三个月后,选取吉日为孩子剪理胎发后由父亲命名。这一天,孩子的母亲抱孩子去见父亲。父亲及家人都要沐浴更衣。父亲站在阼阶之上面向西,母亲站在阶上当门楣而立,面向东。保姆站在母亲的前面,帮助传话说:“孩子的母亲今天恭敬地让孩子来拜见父亲。”父亲说:“要教育孩子恭敬地遵守善道。”于是父亲执婴儿的右手,慈爱地咳笑着为孩子命名。母亲替儿子回答:“将记住父亲的教导,努力有所成就。”然后把孩子交给保姆,保姆把孩子的名字告诉家中的其他女人。父亲把孩子的名字告诉家宰,家宰把孩子的名字告诉家中的各位父兄子弟,并且要在简册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生”,之后收藏起来。还要另备一份送给州府备案。可见礼仪是相当的庄重。孩子起名时,如果孩子的祖父还在世,祖父也可以给孩子起名,仪礼相同。给孩子起名要有忌讳,不能用日月山川之名,不能用国名,不能用隐疾之名。大夫、士的儿子不能与国君的儿子同名。

一般说来命名有五种方法:一是信法,以生名。信就是实,即以孩子出生时的实际情况取名。如鲁公子友出生时,其手掌纹像个友字,故取名为友。二是义法,以德名。义就是内涵,即以期望的祥瑞美德取名。如周文王出生时有祥瑞,其父太王希望他将来能使周国昌盛,故取名为昌。三是象法,以类名。象就是相似,即根据婴儿的某个部位与什么东西相似而取名。如孔子出生时,其头四周高中间低,形状如丘,加之他是其父母祈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取名为丘。四是假法,以取于物为名。假就是借,即假借物名为人名。如孔子的儿子出生时,有人送来一条鲤鱼,故取名为鲤。五是类法,取于父为名。类就是以孩子与父亲某些相类似的方面取名。如鲁庄公的出生日与其父鲁桓公相同,故取名为同。当然取名的方法不止这五种,还有梦象法、占卜法等等。这些命名的基本方法被以后历代所因袭,成为中华民族命名习俗的源头。

二、宾冠礼而取字

字也是个人代号。名是幼年、少年时的代号,字是成年以后的代号。《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周代贵族男子年二十结发加冠。加冠时要由父亲主办,举行隆重的冠礼,在典礼上由来宾中的最尊贵者为其取字。取字的礼仪:被加冠者站在西阶的东面,脸朝南。参加冠礼的贵宾,给他取字。宾致祝词说,礼仪已经完备,吉月吉日,公开宣告你的字。你的字称为伯某甫(伯为兄弟排行,某为字,甫是字后男子的美称)。你的这个字很好,很适合英俊之士,你要永远珍视牢记。冠者答谢,取字礼结束。加冠取字以后,就表示已经是成年人,就可以结婚和参加成年人的社会活动了。女子15岁许嫁时,束发插笄,举行笄礼,同时取字。所以旧时女子将要许嫁时叫作“待字”。

字与名要有一定的联系,或是对名的解释或是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故又称为表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因为孔子是他的父母祈祷于尼丘山求子而生,所以以丘为名,以尼为字,合成尼丘二字。仲是排行老二,故又称为仲尼。孔子的学生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用牛耕田,所以人的名和字也常常与“牛”“耕”联系在一起。再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字孔明。孔是“最”的意思,最明即为亮。周代贵族男子的名字,其全称一般都是第一层次为兄弟排行,如伯、仲、叔、季之类,排行也属于字的范畴。第二层次为字。字的后面往往还要加上一个表示性别的美称,尊称男子为“甫”(父)。第三个层次为名。秦、汉以前,古人名字连称时先字而后名,秦、汉以后先名而后字。如周代著名的大贵族兮伯吉父甲,兮是他的氏;伯是他在家中兄弟排行为老大,吉是他的实字,加上排行,字为伯吉;父(甫)是他男性的美称;甲是他的名。春秋时期孔子的父亲为孔叔梁纥,孔是氏,叔是排行,梁是字,纥是名,简称为叔梁纥。

春秋时期,男子取字的美称、尊称多为“子”,而“甫”字渐不流行。如郑国的执政公孙侨,字子产;吴国的军事家伍员,字子胥等等。因为周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周代贵族女子的字全称是在姓前加表示排行的孟(伯)、仲、叔、季,字的后面是表示性别的美称、尊称“母”。如青铜器《铸公簋》铭文中有孟妊车母,孟为排老大,妊为姓,车为字,母为表示女性的美称。《仲姞匜》铭文中有中姞义母,中即为仲,排行老二,姞为姓,义为字,母为表示性别的美称。

古人非常重视礼仪,在名与字的用法上要体现出尊卑长幼之礼。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幼的称呼。字多为尊称,下对上称字,平辈只有在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才互相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是互相称字,以表示敬重。后人对前贤也是称字不称名,子女对父母,臣民对君主更是不能称名,甚至连字也不称,否则被视为大不敬,是一种罪过。

三、随波逐流时尚名

名字风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受其影响的名字习俗也各有不同的特点,随着时代潮流的变迁而变化。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推崇的圣人成了至尊。追慕圣人成为起名的时尚。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昌为周文王的名)、张尧、黄舜等就体现了这一特色。汉武帝好神仙,追求长生长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风气所致,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一时间又风起云涌。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衒之等。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唐宋时,道教红极一时,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塾、垫、在(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名字的单字与复字也是随着政治的动向、时代的潮流而变化。周代盛行单字名。周代是一个重礼崇圣、以圣人为法的时代。古代圣王尧、舜、禹、汤、周文王昌等皆单名。圣人孔子名丘、孟子名轲,也都是单字名。人们以圣王、圣人为法,争相单名,久而成为一种礼俗,违背它被视为违礼。“《春秋》讥二名”,《公羊传》就说“二名非礼也”。相传《春秋》为孔子整理修订而成,孔子都反对复字名,当然以守礼的单字名为好。另外西周实行避讳制度,单字名便于避讳,它又推动了单字名的流行。秦汉以后避讳制度更加盛行,不但死人之名要避讳,活人之名也要避讳,违者甚至要犯死罪。避讳的字越来越多,为了尽量减少讳字,以免遭祸,名字用单字,当然就是最好的办法了。所以秦汉皆承袭单字名风俗。如西汉12帝,仅汉昭帝一人复字名(名弗陵),其余11帝都是单字名;《汉书》列传目录中列名者凡300余人,只有周亚夫、董仲舒、司马相如等60来人为复名,其余皆单名;西汉末期建立新朝的王莽,竟以法律的形式严禁复字名,更推动了单名制的发展;东汉12帝皆用单字名;《后汉书》列传名录中列著名人物530余人,其单、复名的比例为31:1.这种盛行单名的风俗至魏晋仍然没有大的改变。

西晋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周边的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地区,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对立的大分裂、大动荡的局面。神圣的避讳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减少了一些繁杂的避讳。同时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他们的复字名甚至多字名也造成了一种新时尚。于是自东晋、南北朝时起复字名逐渐畅行。《晋书·后妃传》中共列14位后妃,都是用的双字名。自隋唐直至清代以后,双字名大盛,单字名日益减少。明朝16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为单名,其余15帝皆为复字名。

四、范字风俗又一新

大约东汉末出现范字,唐代以后逐渐风行。范字就是同族的同辈兄弟在取双字名时,往往有一字相同,一般以前一字相同的居多。如唐高祖李渊有22个儿子,除了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等6人外,其余16人皆以“元”字为范而名,如李元吉、李元景、李元昌等。也有取后一个字为范的,如隋将宇文化及,其弟为宇文士及,皆从下一个字“及”。单字名的范字无法用一个共同的字来表示,古人便又发明一种以共同的偏旁部首来标识的办法。如唐玄宗的30个儿子中,除了李亨、李一、李敏3人及7人名字失传外,其余20人用字皆以“王”(玉)字为偏旁。如李琮、李琬、李瑛等人。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是以“车”字偏旁来表同辈关系。范字风俗一直延续到今,仍然是兄弟排行起名的规范,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皆范泽字。

五、建祠立谱——名垂千古

中国古代重名之风盛行,最渴望的是名垂千古。为了使祖先传下来的姓氏和名字世代相传,各个大宗族都以建宗祠、立族谱的形式予以保留。宗祠是祭祀祖宗的场所,族谱是记载历代族人的名册。宗祠和族谱是姓氏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县琅琊王氏族谱【民国16开线装10册全】

宗祠是由周代宗法制度中的宗庙发展而来的。宋代允许士大夫建立祠堂,祠堂突显宗族的姓氏,以姓氏为名。如王氏宗祠、李氏宗祠、陈氏宗祠等,聚合同姓宗族祭祖。明朝世宗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民间联宗立庙,“庶人无庙”的制度被打破,从此宗祠遍立,风俗日盛。有的大宗祠是数县范围内同一远祖所传族人合建的。如江西新安皇呈徐氏宗祠,下统38族,远族有距宗祠300里者。宗祠之下又有支祠、房祠、家祠。支祠、房祠为族中各支派所建,用于供奉本支、本房的祖先。有些大家族的宗祠规模相当宏大,富丽堂皇。宗祠祭祖,是最重要的宗族活动,合族男子会集于宗祠,由族长主持,礼仪庄严隆重,要充分表达出尊祖敬宗之情。通过祭祀祖宗,加强族人姓氏的血亲观念。

族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其作用是明世系、辨昭穆、别贵贱、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维系宗族的团结。唐代以前的谱牒,在唐末五代的战乱中绝大多数散失不存。宋代以后,经欧阳修、苏洵、苏轼父子的倡导,家谱重新受到重视。朱熹说:“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组建封建大家族,必有族谱。宋、明之后,随着各大宗族的发展,族谱又兴盛起来,所谓“家之有庙,族之有谱”,不但名族望门有谱,一般家族也有谱。有合族之谱,也有分支之谱。

明、清时代比较完备的族谱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序文、谱例、目录、家训族规、族墓、祠堂、族田情况、始迁祖以下全族已故和在世的所有族人的谱系世表。谱系世表,首记祖宗姓名讳字,然后分记各房支。各房支以表格的形式登记每一世次男性宗族成员的名、字、号,功名仕宦情况、婚姻、生育情况和享年、葬地。外族之女来后就加入丈夫的宗族,以某氏的名义附于丈夫之后。家族成员光宗耀祖者特立家传。族谱要定期续修,以避免因长期失修而造成族人散失,辈分混乱,感情淡漠。每次族谱修毕,全体族人都要在宗祠中集会,举行祭告祖宗的仪式,并把续修过的族谱分发给各支房,妥善保存。

有的家族为了使子孙行辈清晰,不相混杂,在立家谱或修家谱时,便规定下世系命名所范之字的辈分序列。为了便于记忆、流传,往往将行辈排列编写成五言或七言的诗句。如: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垂维佑,钦绍念显扬。这便是30代所范之字。规定了家族各代所范之字,行辈明确,增强家族的亲和感及凝聚力,有利于维护宗法制大家族。这种范字古风相沿至今,在世界各国各民族中,可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创造。

别号绰号展风流

中国古代不同的人,不仅有名、有字,还有另起别号、绰号的风俗。别号也简称号。别号、绰号另有寓意,或表处境,或表志趣,或张扬个性,尽展风流。

一、达心志趣的别号

号是在名与字之外又另起的代号,因此号又称别号、表号。名是生下来三个月以后由父亲起的,男人的字是20岁举行冠礼时由贵宾起的,而号则多是由自己起的,也有他人送的。

号在周代就有,但是没有流行,未成风俗。汉代有号者以隐士居多。如诸葛亮才识卓群,在未仕刘备时,隐居隆中,人称卧龙。庞统人称凤雏。达官贵人的号,往往是别人根据他们的某种表现奉送给他们的。例如:东汉开国元勋之一的冯异,每当诸将群聚闲聊或称功夸能时,他便躲在大树下正襟危坐,暗诵兵书,检点得失,久而久之,军中将士便称他为大树将军。唐宋间由于文学发达,文人活跃,文人、士大夫讲究文雅,多是自取其号以表明心态处境等,于是号在唐宋间盛行起来。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表明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宋代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就是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自己一老翁,共六个一而取号。

别号与名、字可以有关联,也可以无关联,用字不拘,取义也不拘,非常自由。其字可以是两个字,也可以是三个字、四个字、五个字等等不限。如王安石,号半山,两个字,与名有关联;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四个字,与名、与字无任何关联。其义可取于居住地的山、海、溪、泉、树等自然物,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也可以取义于所爱好、所寄情的龙、凤、鹤等动物,如明代文学家赵南星,号侨鹤。而明末的朱耷竟然自号为驴、屋驴、驴汉。也可以取义于所居的村、庵、室、斋、亭等建筑物,如朱熹号晦庵,章学诚号实斋等。对自己可以自褒、自贬、自慰、自叹,称翁、称老、称夫、称山民、称居士、称道人、称主人等等不一而足。有些人甚至还以自己的形貌特征、惊人之语自号。明代祝允明手是六指,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总之都是各自内心世界的表露。

由于别号多是用来表现心志情趣的,因而随着时间、处境的变化,这些状况也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每个人一生中可以有许多个号,少则一两个,多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宋代的理学家朱熹,其号有晦庵、晦翁、遁翁、沧州病叟等。明代画家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

对号的称呼,可以自称,也可以互称,不过不论自称或互称,都要根据号的内涵和自号、称号人的各自身份、不同的处境状况而定。一般说来,自称本人之号,可以随意,但在尊者、长者面前不可自称有尊义的号,对长者、尊者不可称其有贬低之义的号,要称其有尊褒之义的号。如朱熹可以自称沧州病叟,他的学生则不可以称。章炳麟可以自称太炎,同辈、晚辈也可以称太炎先生。总之,称号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以不失礼为原则。

宋、元以后,称别号之风盛行。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以称号为高雅时尚,以至于有些人的号比他的名字更为人所知。如宋代的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的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近代思想家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人们对苏东坡、陆放翁、章太炎的认知率要比对他们的名与字的认知率高得多。

二、闯荡江湖的绰号

绰号又称外号、混号、浑号、混名。绰号主要流行于下层社会的江湖帮会,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范围很广。《水浒》里的梁山好汉108人均有绰号,反映了古代社会民间盛行绰号的情景。

绰号除个别情况外,多数是他人所取名,并得到大家的公认。以《水浒》梁山好汉108人为例,可知起绰号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根据某人生理特点取号。如王英,因其身材短小,故称之为矮脚虎。杨志因其脸上有青痣,故称为青面兽。

二是根据某人性格特点取号。如秦明因其性格急躁,声若雷霆,故称之为霹雳火。石秀因其性格执直,见义勇为,故称之为拼命三郎。

三是根据某人的才能特点取号。如吴用足智多谋,故称之为智多星。林冲勇猛无敌,故称之为豹子头。

四是根据某人职业专长的特点取号。如萧让长于书法,故称之为圣手书生。花荣精于射箭,故称之为小李广。时迁善偷,则称之为鼓上蚤。

五是根据某人经常使用某种兵器的特点取号。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

绰号不拘一格,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真切地概括出一个人的特点,使人闻其号而知其人。

据上可知,名的含义多是父辈对子女的期待,字的含义多是宾朋对成丁者的祝愿,别号的含义多是本人心志的表白,而绰号多是他人对某人特点的形象评断。

避讳尊名远祸身

中国古代上从皇帝百官,下到平民百姓,避讳风俗盛行。所谓避讳,就是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要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示尊崇。一旦犯讳,无论官民,也无论有意无意,都被视为失礼或犯罪,要受到谴责甚至严厉的惩处。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数千年间,避讳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死祸福、身家性命,几乎是人人都必须知道和遵守的禁忌。

一、尊亲圣贤不言名

孔子是避讳的积极倡导者,“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是其避讳的原则,为后世所法。名字避讳是始于古人对姓名崇拜的风俗。在古人看来,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号,也是一个人的化身,名与身是合二为一的。因此,人的名字直接关系到人一生的吉凶祸福,甚至影响到子孙后代。名字是神圣的,尊名就是敬人。因此,它不允许人们随意呼叫。

避讳有国讳、家讳、圣人讳以及宪讳等四种。国讳是国家之讳,上自皇帝下至臣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国讳主要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后来又增加至皇后及其父祖的名讳,以及皇帝年号、谥号、陵名、生肖等。家讳仅限于家族亲属内部,家族成员不得言父祖的名字,族外人在与之交往过程中,也要避其家讳,以示敬重。家讳也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体现,所以也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圣人讳即避封建社会的“圣人”之名,宋朝规定禁用黄帝名号,金王朝规定回避周公、孔子之名,清王朝规定孔子、孟子之名都必须敬避,以示对圣贤的崇敬。宪讳是指对上级长官名字的避讳。宪讳虽然不是法律所规定,但为习俗所必遵。对长官失敬,直呼其名,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历代王朝避讳之处不同,避讳的方法也不尽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改字避讳。即对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字义相同或音相近的其他字代替。据文献记载,改字避讳始于秦代。如秦始皇名正,故避其讳改正为端,正月称“端月”,正直称“端直”。《琅琊刻石》:“端乎法变”“端直忠厚”,皆以端代正。汉景帝名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启蛰”为避讳而改为“惊蛰”,延用至今。端与正,惊与启皆字义相近。

二是空字避讳。空字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或直书“讳”。如《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某”即避汉景帝名“启”之讳。《隋书》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改王世充为“王□充”。

三是缺笔避讳。缺笔避讳即将所避讳的字不写完整或最后一笔不写,以示避讳,这种避讳的方法大概始于唐代。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曾发布诏书,令臣民不得随意改字,缺笔以避正名,可知唐代前期时缺笔避讳已经比较流行,以至于达到滥用的地步。宋代避讳极严,宋版书中讳字缺笔不少于改字,缺笔多是缺最后一笔,并在字头上注明“敬避”二字。

避讳不仅在书写中避其讳字,就是在交谈中也要避所讳的字音。由于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所以有时为了避一字之音而四声皆避。如对宋高宗赵构,为避其“构”字之音,乃至勾、苟等音都要避。

二、避讳风俗几时停

近代著名学者陈垣在《史讳举例·序》中曾总结说:“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名字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礼记·曲礼上》说:“入国问俗,入门问讳。”周代主要避讳死者之名,如果国君崩逝,其名就要避讳。如春秋时期的晋僖侯名司徒,死后晋国为避讳改称司徒为中军。宋武公名司空,死后宋国改司空为司城以避其讳。周代的避讳制度尚处在初始阶段。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加强,作为严尊卑的避讳制度进一步发展。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西汉宣帝刘询,原名“病已”,因他幼时养于民间,曾遭疾难,所以取名“病已”。此名容易犯讳,宣帝特地改名为“询”,并下诏令昭告天下说:“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赦之。”可见,他的“病已”原名已使不少百姓“触讳以犯罪”,无辜受难了。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皇太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的母亲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

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以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

唐宋时期避讳的风气越演越烈。《唐律疏议》明确规定,犯讳者将予以治罪。为了避皇帝讳,甚至不惜改动儒家的经典。如唐刻石经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诗经》中的“泄”改为“洩”,将“氓”改为“甿”。不仅与君上、尊长之名同字要避讳,同音或音近的字,也归入避讳之列。如唐代诗人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当时的士大夫竟认为李贺不应该举进士。与李贺同时代的著名文人韩愈,特地撰写了《讳辩》一文,为李贺鸣不平。韩愈在文章中尖锐地指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宋代避讳更加广泛严厉。庙讳就达到50个字,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以至于因避讳而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北宋仁宗赵祯,因名与“蒸饼”之“蒸”音近,为避免犯讳,“蒸饼”改称“炊饼”。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了,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

清代雍正、乾隆之后,避讳制度愈加繁冗严苛,不但本朝皇帝及其父亲的名字要避讳,皇帝的字、年号、庙号、陵名、生肖也要避讳,对历代皇帝之名,甚至皇后及其父祖之名也要避讳。臣民稍有不慎,笔下犯讳,就要身罹大祸。雍正四年(1726年),礼部侍郎查嗣庭主持江西乡试,所拟考题中有一道是摘自《诗经》的“百室盈止,妇子宁止”,由于“止”字为“正”字去头,犯了雍正皇帝的“正”字之讳,因此,朝廷不仅将查嗣庭囚死狱中,死后戮尸,还将家属全部流放。乾隆年间,江西举人王锡侯编写了一本字书,名叫《字贯》,因书中犯了康熙、雍正的庙讳和乾隆的名讳,被以“大逆不法”之罪杀戮,同时,还株连了许多无辜的人。

1912年清王朝灭亡,在中国延续了近3000年之久的避讳礼俗终于画上了句号,但余风犹在。时至今日,直呼领导人之名和父母等长辈之名,仍然被视为无礼的行为。避讳是封建专制主义的重要体现。数千年来,它严重地扼制了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糟粕,是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中的陋俗,必须彻底批判和摒弃。

百族名姓各不同

一、满族的姓名风俗

满族人的姓名,早期是继承女真人的风俗。统一全国后,多数满族人逐渐改从汉姓,名字也多用汉字。满族人姓名顺序与汉族相同,姓在前,名在后。如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是姓,努尔哈赤是名。

1.姓氏概况

据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有著姓151个,中姓144个,希姓353个,计有648姓。满族称姓氏为哈拉,下分若干穆昆(即族)。满族风俗,有时哈拉和穆昆合称,如爱新觉罗中的“觉罗”为姓氏,“爱新”则为族称。满族姓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沿用金代女真人旧姓。如钮祜禄氏即辽之敌烈氏,金之女奚烈氏,元之亦乞烈氏,明之钮祜禄氏;富察氏即金、元之蒲察氏,明之富车氏。

二是以居住地名为姓氏。如皇太极时的舒赛,即以世居地萨克达为姓;额驸萨克慎,世居精奇里江附近,即以精奇里为姓。

三是以部族名为姓氏。如黑龙江副都统多隆武,其先世属尼玛察部,即以尼玛察为姓;固山额真叶克书,其父属辉和部,即以辉和为姓。

四是大汗或皇帝赐予姓氏。如清初内大臣吴拜本姓瓜尔佳,努尔哈赤赐其姓觉罗;副都统布恕库本姓温彻亨,努尔哈赤赐其姓乌鲁。

五是以祖先名字为姓氏(随名姓)。一般以父祖名字第一字作为姓氏,如顾八代本姓伊尔根觉罗,但其子孙以顾为姓;万鲜丰本姓舒穆禄,其子孙即以万为姓。

六是因分居、承嗣、迁居等原因改姓。如伊尔根觉罗氏因族众繁多,分东西二寨居住,居东寨的改为巴雅喇氏,居西寨的改为蒙鄂罗氏。入主中原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人开始冠汉姓。如辉和氏取汉姓何,完颜氏取汉姓王等。

目前,满族人数最多的八大姓有:佟佳氏(佟)、瓜尔佳氏(关)、马佳氏(马)、索绰罗氏(索)、齐佳氏(齐)、富察氏(富)、纳喇氏(那)、钮祜禄氏(郎)。

2.命名风俗

满族人非常重视命名,一般是在婴儿满月后摆酒设宴,邀请宾朋而行。

满族人的传统取名原则:

一是以出生顺序命名。如长子名阿吉或阿吉嘎,次子名扎琴或扎琴嘎,最末一个儿子名费扬古。

二是以出生时长辈年龄命名。如轻车都尉那丹珠(七十),即是于其父硕岱70岁时所生。

三是以希望、祝愿命名。如巴扬阿(富有)、哈丰阿(平安)、阿克敦(结实)、古尼音布(坚强)、莫尔根(神箭手)。

四是以动植物命名。男孩多采用勇猛的禽兽命名,如佳珲(鹰)、阿尔萨(狮子)、努尔哈赤(野猪皮);女孩多采用美丽的花鸟命名,如噶卢岱(凤)、托津(孔雀)、丰克里宜尔哈(蕙兰花)。

五是以出生季节、时辰命名。如勇阿里(春季)、哈尔浑(夏季)、依汗(丑时)、梅赫(巳时)。

入关以后,随着汉族文化影响的加深,满族人逐渐使用汉语词汇取名,如永祥、富祥、代善、琦善、寿山、荣禄、裕禄等寓意吉祥的字眼成为人们的首选。

二、蒙古族的姓名风俗

蒙古族人的姓名排列顺序类似汉族,也是姓在前,名在后。如成吉思汗的姓名是孛儿只斤·铁木真,其中孛儿只斤是姓,铁木真是名。

1.姓氏概况

蒙古族人只有族姓,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姓。据宝玺所撰《蒙古姓氏》可知,蒙古族有近600个古今姓氏。

蒙古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一是源于部落名。如者勒蔑就是以所属部落兀良哈为姓,类似的有乞彦、鞑靼、乃曼等姓。

二是源于氏族名。如成吉思汗就是以所属氏族孛儿只斤(博尔济特)为姓,类似的有弘吉剌、泰赤乌、巴苏德等姓。

三是源于祖先名。如脱脱不花即是以其祖先蔑儿乞骀·脱脱的名字为姓,类似的有别勒古台、巴林、木华黎等姓。

四是源于山水名称。如乌珠穆沁源于其发源地阿尔泰山脉葡萄山,类似的有博通古德、爱日嘎德、温真等。

五是源于地名。如呼和那塔是指青海湖,类似的有海拉苏德、呼鲁苏太、夏日高勒等。

六是源于职业。如阿都沁(牧马人)、鄂尔多斯(守卫者)等。

七是源于职位。如都达鲁花赤(镇守者)源于元代官职,类似的有台吉(爵位名)、答剌罕(武官职位)等。

八是源于历史上的特殊称呼。如奥鲁源于蒙古人出征时的留守部众的称呼,类似的有达尔扈特、豁尔臣(科尔沁)等。

清末民国以来,因汉族文化的影响,部分蒙古族人把姓氏改为单姓,并以汉字为载体。蒙姓汉译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意译,即根据蒙姓的意思译成对应的汉字。如敏罕意为千,故以汉字谐音钱为姓;鸟古纳意为羊,便以汉字谐音杨为姓;其他如查干译为白、哈塔靳译为石、吐木德译为万等。二是音译,即将蒙姓中的第一个音节音译成汉字。如兀良哈译为乌、吴、武等,孛儿只斤译为宝、包、鲍等,乞颜译为奇、齐、祁等,杜尔伯特译为杜、陶,伯颜译为白等等。

2.命名风俗

蒙古族人一般在孩子出生后第七天,请受人尊敬的长者或喇嘛来为其命名。

蒙古族男女所用命名词汇不尽相同。男子命名习惯于:

一是以古代公认的社会尊者命名。如巴特尔(英雄)、必勒格(智者)、莫日根(神箭手)、彻辰(贤者)。

二是以贵金属或坚硬金属命名。如阿勒坦(金)、孟恩(银)、特木尔(铁)、宝力道(钢)等。

三是以长辈的期望和祝愿命名。如巴图(结实)、那苏图(长寿)、白音(富足)、吉日嘎拉(幸福)等。

四是以出生时祖父的年龄命名。如塔宾(五十)、吉仁台(六十)、达楞(七十)、乃颜(八十)等。

五是以勇猛矫健的动物命名。如巴尔思(虎)、阿思兰(狮)、布日古德(鹰)、不花(牛)等。

六是以自然万物命名。如朝鲁(石头)、沐仁(河)、达赖(大海)、塔拉(原野)等。

女子命名则习惯于:

一是以日月星辰为名。如娜仁(太阳)、萨仁(月亮)、敖登(星星)等。

二是以花草树木为名。如萨日朗(山丹花)、琪琪格(花儿)、琪木格(花蕊)、娜布其(叶子)等。

三是以珠宝玉器为名,如:哈斯(玉石)、塔娜(珍珠)、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丽)等。

四是以聪慧美丽为名。如斯琴(聪颖)、乌云(智慧)、高娃(美丽)等。

由于受喇嘛教的影响,蒙古族人的名字还有一些藏名或梵文名。如敖其尔(法器)、巴德玛(莲花)、尼玛(太阳)、道尔吉(月亮)、卓玛(仙女)等。

三、维吾尔族的姓名风俗

维吾尔族人的祖先曾有过传统的姓名:其姓一般源于部落名、前辈名或居住地;其名或是源于月亮、星星等自然物名称,或是源于菩萨、法渊、宝藏、小乘都、法轮等与佛教有关的称谓。伊斯兰教传入后,维吾尔族的命名习俗发生了变化。现今维吾尔族人一般只有名而无姓,实行父子连名。其格式是本名在前,父名在后。如司马义·艾买提,司马义是本名,艾买提是父名。

维吾尔族人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七天,请阿訇到家里来为其命名。

维吾尔族人命名内容十分丰富,范围广泛而多样,具体方式和内容主要有:

一是以族名、部落名命名。如乌依古尔等。

二是以父祖名命名。如谢尔婉汗给其孙女起名为谢尔婉克孜。

三是以居住地命名。如古力热古丽(伊犁的花)等。

四是以美好愿望命名。如男名阿曼(平安)、沙拉买提(健康)、地里达尔(如意);女名奴日汗(光芒)、古再丽(美丽)、帕里黛(仙女)、迪里拜尔(如意)等。

五是以出生时间、季节或节日命名。如男名热介甫(七月),女名巴哈尔古丽(春天的花);古尔邦节出生的男孩叫库尔班江,女孩叫库婉汗。

六是以自然界事物命名。以日月星辰命名的女名阿依汗(月亮)、尤里吐孜汗(星星);以山川命名的男名博格达(博格达山),女名帕米尔克孜(帕米尔姑娘);以动物命名的男名西日阿洪(狮子),女名托依汗(孔雀);以植物命名的男名沙木沙克(大蒜)、帕沙阿訇(玉米叶子),女名阿娜尔汗(石榴)、塔吉古丽(鸡冠花);以金属命名的男名铁木尔(铁),女名阿勒同汗(黄金);以珠宝命名的女名买尔瓦依提汗(珍珠)、祖木来提汗(绿宝石)等;以器物命名的男名帕勒塔洪(斧子)、谢木谢尔(宝刀)。

七是与宗教文化相关的命名。如毛拉(知识分子)、艾沙(耶稣)、斯拉木(伊斯兰教)、胡达拜尔地(真主给的)。男名中最常见的买买提、买提、买木买提、买合买提都是穆罕默德的音译或变体。

八是以“王”或官职命名。如男名苏里唐(王)、阿克木(县长),女名帕夏汗(王)、汗克孜(皇姑)等。

维吾尔族人还喜欢在名字后面加注表明其社会地位、职业、威望的尊称,或是体现生理特征、人品评价的尾缀。如在男人名字后面加上“牙日”(幸福伴随你,或安拉和你在一起)、“卡日”(能背诵《古兰经》的人)、“阿訇”(先生)、“江”(生命)等后缀都是表示尊重。同样是表示尊重或赞美,南疆地区喜欢在女人名字后面加上“汗”(国王),而北疆地区则喜欢在女人名字后面加上“克孜”(姑娘)、“古丽”(花儿)。

四、藏族的姓名风俗

藏族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姓氏。一般平民只有名,没有姓,只有少数祖先是贵族的人才有姓氏。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受封之人把领地名冠于名前以显示地位和官位,久而久之演化成姓氏,如涅、吞弥等。后来贵族、土司、头人、巨商、大户及活佛的职务、封号、尊号等也逐渐演化成姓氏,如阿沛、班禅额尔德尼等。

藏族人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姓在前,名在后。如阿沛·阿旺晋美,阿沛是姓,阿旺晋美是名。藏族人名以四个字居多,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等;也有一些人名只用两个字,如尼玛、次仁、达娃等。藏族人一般是在婴儿快满月之时,由活佛、喇嘛或本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及父母来为其命名,也有在孕期就请活佛提前取名的。

藏族人命名范围甚广,除了“你”“我”等代词外,皆可作为藏族人的名字。就命名时借用的事物而言,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是以佛、菩萨、保护神的名号命名。如南色(天子)、先巴(弥勒)、卓玛(度母)等。

二是以佛教术语命名。如宗哲(精进)、散木旦(禅定)等。

三是以佛教法器等命名。如多杰(金刚)、坚参(法幢)等。

四是以吉祥语命名。如扎西(吉祥)、才让(长寿)、达杰(昌盛)等。

五是以日月星辰命名。如南卡(天空)、达哇(月亮)、尼玛(太阳)等。

六是以动植物命名。如梅朵(鲜花)、白玛(莲花)。

七是以出生日期命名。如朗嘎(三十日)、次松(初三)等,或米玛(星期二)、巴桑(星期五)等。

藏族男女名字区别较为明显。如果名字最后一字为“登”(如更登、扎登)、“让”(如泽让、路让),一般为男名;名字最后一字为“措”(如泽让措、尼么措、仁青措)、“姆”(如娜姆、让姆、泽让哈姆),则一般为女名。

由于同名现象较为普遍,人们常用被称呼者的籍贯、处所、年龄、外貌、生理特征、性别及职业来区分。如亚东旺堆、仁布旺堆中的“亚东”“仁布”都是地名;尕让泽旦(铁匠泽旦)、拉若泽旦(画师泽旦)则是以职业区别人名。

出家为僧的藏族人不再使用俗名,而是在剃度后取个法名。上层僧人会将自己名字的一部分赐给小僧,如果堪布的名字是江白赤烈,则他给小僧起的名字便可能是江白多吉、江白平措或是江白格烈等。如果能晋升到上层僧职,其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如堪布·伦珠涛凯。而在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族名字,如东嘎寺的活佛洛桑赤烈,全称叫作“东嘎·洛桑赤烈”。

中国姓氏名号风俗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中最富有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历史观、伦理观、宗教观、审美观的综合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内藏丰富的巨大宝库。一个人的姓氏名号就是一部历史,一串串上传下承、左连右横的姓氏名号就是一部中国大通史。试想如果没有伏羲、燧人、神农(炎帝)三皇,没有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没有嬴政秦始皇,没有陈胜、吴广……没有孙中山、毛泽东等等各种各类人的名字及系于其名下的言论事迹,还会有什么具体而鲜活的历史吗?在以往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是那一个个、一串串的姓氏名号,留下了历史发展的足迹,成为人们解读历史的密码。如史学家根据名字时代性的特点,通过对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的分析,确定了春秋战国之际已经出现了先进生产力牛耕;通过对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名字大量出现在中原地区,后来又大量改用汉姓汉名的情况,明确了民族大融合的状况;根据姓氏分布的变化,追踪到了居民迁徙的路线;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根据姓氏名号的内涵,揭示出了隐藏在其后的民族心理;而文学家更是把姓氏名号文化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取号,选姓定字,为小说人物塑造增添了艳丽夺目的光彩,如此等等。姓氏名号文化是研究历史学、社会学、文学、民族学、考古学、文字学、地理学、人口学、遗传学等诸多学科不可或缺的窗口。姓氏名号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黏合剂。古人往往把同姓即视为同族同宗。“五百年前是一家”,是风行历代的俗语。唐太宗李世民把老子李耳视为先祖。由于中国的许多姓氏都是由黄帝姬姓、炎帝姜姓繁衍而来,所以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自认是炎黄子孙。同姓同宗,血脉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由传统姓氏名号文化所承载的求本溯源意识,早已经积淀为中华子孙的共同心理,在凝聚民族亲情感、增强民族生命力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也正是它迄今影响犹盛的根本魅力所在。中国姓氏名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将随着中华民族的脚步,继续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原典选读

《白虎通义·姓名》节选

《白虎通义》是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白虎通义》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对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

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礼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诗》云:“天生烝民。”《尚书》曰:“平章百姓。”姓所以有百何?以为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记其族。人含五常而生,声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转而相杂,五五二十五,转生四时,故百而异也。气殊音悉备,故殊百也。

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为善也。或氏王父字何?所以别诸侯之后,为兴灭国、继绝世也。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故鲁有仲、叔、季,楚有昭、屈、景,齐有高、国、崔立氏三,以知其为子孙也……尧知命,表稷、契,赐生子姓。皋陶典刑,不表姓,言天任德远刑。禹姓姒氏,祖以亿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鸟子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迹生也。

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纪,尊事人者也。《论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三月名之何?天道一时,物有变,人生三月,目煦亦能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故《礼服传》曰:“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于祖庙。”于祖庙者,谓子之亲庙也,明当为宗祖主也。一说名之于燕寝。名者,幼少卑贱之称也,寡略,故于燕寝。《礼·内则》曰:“子生,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立于阼阶西南,世妇抱子,升自西阶,君命之士。适子执其右手,庶子抚其首。君曰‘钦有帅’,夫人曰‘记有成’。告于四境。”四境者,所以遏绝萌牙,禁备未然。故《曾子问》曰:“世子生三月,以名告于祖祢。”《内则》记曰:“以名告于山川、社稷、四境。天子太子,使士负子于南郊。”以桑弧蓬矢六射者何也?此男子之事也,故先表其事,然后食其禄。必桑弧何?桑者,相逢接之道也。《保傅》曰:“大子生,举之以礼,使士负之者何,斋肃端 ,之郊见于天。”《韩诗内传》曰:“太子生,以桑弧蓬矢六,射上下四方。”明当有事天地四方也。

名或兼或单何?示非一也。或听其声,以律定其名;或依事,旁其形。故名或兼或单也。依其事者,若后稷是也。弃之,因名之为弃也。旁其形者,孔子首类鲁国尼丘山,故名为丘。或旁其名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若名赐,字子贡;名鲤,字伯鱼。

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故《礼·士冠经》曰:“宾北面,字之曰伯某甫。”又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所以五十乃称伯仲者,五十知天命,思虑定也。能顺四时长幼之序,故以伯仲号之。《礼·檀弓》曰:“幼名,冠字,五十乃称伯仲。”《论语》曰:“五十而知天命。”

称号所以有四何?法四时用事先后,长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也。伯者,长也,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适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以鲁大夫孟氏。

男女异长,各自有伯仲,法阴阳各自有终始也。《春秋传》曰:“伯姬者何?内女称也。”妇人十五称伯仲何?妇人值,少变。阴阳道促蚤成。十五通乎织纴之事,思虑定,故许嫁,笄而字。故《礼经》曰:“女子十五许嫁,笄礼之,称字之。”妇姓以配字何?明不娶同姓也,故《春秋》曰:“伯姬归于宋。”姬者,姓也。 TklOLdk5ZXbJuBkUetUKWsJ38O+h3Eemm1USV6oztAd8tTDiL/j5pJ/nqCGleQ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