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于“周期率”的认识

传统政治史论者误以为“天数”所定的古代王朝大略经过一个历史时期就实现更替的现象,很早就已经有人注意到,并且试图发现其中的规律。

战国时期得以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以讲阴阳的《周易》和讲五行的《洪范》作为最集中的理论成就。多种方术之学都以阴阳五行为原则而推演。齐人邹衍把五行学说附会于社会历史的变易,提出了“五德终始”说。这种理论用水、火、木、金、土的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来说明政权的兴替。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中,又将“五德终始”说复杂化,创“三统”说。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一文指出,所谓“三统”说,“把朝代的递嬗归之于三个统的循环。这三个统的名字是黑统,白统,赤统。得到哪一个统而为天子的,那时的礼乐制度就照着哪一个统的定制去办理”。“三统”说与“五德终始”说的区别在于,“五德终始”说以五数循环,而“三统”说则以三与四为小循环,十二为大循环。因而“五德终始”相对简单一些,而“三统”说则相对复杂一些。

“五德终始”说或者“三统”说,都是以循环为规律,都是非科学的历史总结,严格说来,也是一种政治迷信。事实上,历史上确实多有政治野心家利用这一学说作为争夺政治权力的理论根据。

尽管循环学说并不符合历史真实,然而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情形确实表面看来有类似循环的迹象。有人在总结这一历史现象时,使用了“周期率”这一说法。

对于中国政治史上王朝兴亡的“周期率”的认识,历来议论很多。

在关于所谓“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的讨论中,实际上许多意见也涉及王朝兴亡的“周期率”这一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的理论,引起了学界的重视。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社会史、中国政治史的说明,自成其体系。其中对于我们讨论的历史现象,称之为“周期性振荡”。

论者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和周期性改朝换代,这两个重大历史现象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内部具有特殊的调节机制,使它每隔二三百年就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崩溃(即振荡),消灭或压抑不稳定因素并恢复旧结构。正是这种特殊的调节机制,保持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延续状态,使之呈现出社会结构的巨大稳定性。换句话说,中国封建制度是不能仅仅靠每个封建王朝长期延续而静态地继承下来,而是必须通过周期性的动乱和复苏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的。” 对于其中所谓“周期性振荡”以及“中国封建王朝的修复机制”等观点,有必要进行历史学的认真分析。 lFsyA6nGRNx4RrobhPHwqvNI0xkz+6m88p6l+GT3CjQtrwW/93P0PMJGdpdF9BM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