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繁华悠梦平遥古城

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余秋雨《抱愧山西》

早在明清时期,晋商就审时度势,以一个群体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经济历史的舞台,并世代薪火相传。其经营活动的足迹不仅遍及长江南北,而且扩展到我国新疆地区以及日本、蒙古、俄罗斯乃至其他东南亚、西欧和阿拉伯国家,活跃了500年之久,在世界商业史上被称作“东方威尼斯商人”。明清时期晋商资本之丰、经营项目之多、活动地域之广、兴盛时间之长,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罕见的。

今天,晋中的晋商大院依旧在默默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清朝中晚期晋商控制着全国金融的发展命脉,是中国金融活动的聚集地;1997年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称“旧陶”,据明成化年间的《山西通志·建置沿革》记载:“平遥县、古陶地,帝尧初封于陶。”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明洪武三年(1370)扩建,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仍然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1368—1911)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这使得沉默百年的古城再度名满天下。平遥古城可游览景点极多,可以说处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如气势恢宏的古城墙,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据说象征着孔子七十二贤人、三千门人。寓文于武,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如今,明清商业街依然在倾诉着昔日繁华。传统艺术荟萃的道观、寺庙以及外雄内秀的民居建筑群、建造完整的旧县衙等,虽历经风雨沧桑,却雄风犹存,使得整座古城呈现出一派古朴的风貌。

日昇昌票号

日昇昌票号创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是中国第一家专营银钱汇兑、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之先河,这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业务开始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日昇昌票号成立三年后,分支机构已经发展到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地。随着晋商的发展,山西票号日趋兴隆,发展到43家,在国内85个城市和日本的东京、大阪、神户,以及新加坡、俄罗斯和印度等地共有分号五百多处。当时,中国的金融业务基本上被山西票号垄断,而平遥县城内的票号最盛时期竟达到22家,设有分号404处,日昇昌票号信用卓著,远近闻名,有“汇通天下”之美称。

甲午战争后,山西票号积极与外商竞争,促进国内外贸易,资助民族资本。祁县的合盛元票号,看到日商在东北肆意扩张,遂将在东北的分号增加3倍,并在当时朝鲜的新义州、南奎山、仁川,日本的下关、神户、东京、大阪、横滨设庄,合盛元以其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当时票号中的佼佼者。1901年成立的永泰裕票号,看出中印贸易即将大发展的趋势,率先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设庄。1906年成立的平遥宝丰隆票号也在加尔各答和拉萨等地设庄,促进了我国西藏与印度的贸易。票号汇通天下,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金融汇兑网。但盛极必衰,辛亥革命后,票号发展进入尾声。民国初期,票号陆续倒闭,1921年仅存5家,平遥日昇昌1923年歇业,祁县大盛川1929年歇业,三晋源1934年歇业,大德通、大德恒1932年后改银号。

日昇昌旧址今位于平遥城内西大街路南,旧址各处保存完好。建筑整体坐南朝北,并列两院,南北进深65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整个院落布局紧凑,设计精巧。1995年平遥县开始大规模开发整修,现已将其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不仅展现了日昇昌完整的经营业务,丰富珍贵的资料及实物典型,还搜集、整理、收藏了中国百余家票号的大量历史资料,对中国票号兴衰史作了简明形象的揭示和反映。

明清商业街及市楼

平遥古城由四大街、八小街、72条小巷构成其街巷格局。“干”字街是由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组成的,其中南大街又称明清商业街,全长五百余米,街道两侧的店铺都是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是平遥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市楼重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三重檐歇山顶木构架楼阁,通高18.5米,底层面阔深各三间,平面呈方形,筑砖石台基,四角立通天柱,外包砖墙,东西各有券门一道,四周围廊,柱上施半拱。二层平座回廊,前后隔扇门装修,内施楼板,设神龛,南供关圣大帝,北祀观音大士,另奉魁星,屋顶装天花板,楼顶施彩色琉璃瓦,嵌镶成南喜北寿的精美图案,是城内独一无二的楼阁式高层建筑,是平遥古城的象征。

这一打量不要紧,才两三家,我们就已被一种从未领略过的气势所压倒。这实在是一条神奇的街,精雅的屋宇接连不断,森然的高墙紧密呼应,经过一二百年的风风雨雨,处处已显出苍老,但苍老而风骨犹在,竟然没有太多的破败感和潦倒感。许多与之年岁仿佛的文化宅第早已倾坍,而这些商用建筑却依然虎虎有生气……

——余秋雨《抱愧山西》

余秋雨先生一到平遥,就被这条并不宽阔的大街上的景象震惊了。看着花岗岩门坎上的车辙印痕,想象着这里曾经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这些车马来自全国各地,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骄傲,驮载着九州的风谷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明清街两旁的古建筑包罗万象,有票号、钱庄、当铺、药铺、肉铺、烟店、杂货铺、绸缎庄等等,几乎包容了当时商业的所有行当。这条小小的古街,造就了一大批商业英才。当年,晋商风流人物在“朝晨午夕街三市”的繁华中,弄潮商海,纵横驰骋,造就了中国金融的黄金时代。

平遥古城墙

据传,西周宣王姬静(约前827—前782)派大将尹吉甫北伐俨狁时驻兵于此,筑西北两面,初称古陶,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元年(424)改名平遥。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由“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约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按照“山水朝阳,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的说法,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为头尾,东西各二为四足。均为重门瓮城,外建吊桥。明清两代先后进行了25次维修,墙高十米,垛堞高两米,四周间筑马面,上建敌楼,城顶砖墁,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清时重建城楼、角楼,并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四周垛堞现为3000个,敌楼筑为72座。此外,还在东城墙点将台上建了高真人庙,东南角城顶上筑了奎星楼和文昌阁。整个平遥内城外郭,规模宏大,设计严谨,固若金汤,是研究中国古代城池建制的珍贵实物遗存。

平遥传说——大禹造龟城

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因水害而被迫迁往各地的人们也纷纷返回故土。在这众多的返乡人流中,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也在丈夫虞舜及大臣禹、伯益等人的陪同下一起回到故土陶地,她们为了抚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决定在父亲当初的“封地”、她们的诞生地——陶,修筑一座城,这样既可以保障漂泊异地归来的父老乡亲们的居住和安全,又可向世人昭示:这里就是帝尧的发祥地。

然而当她们沿着汾河溯流回到故土时,看到的却是河泥满目、赤地千里,究竟该在哪里修筑城池难倒了大家。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只见一只金灿灿的大乌龟从波涛滚滚的汾河中爬上岸来,人们见了无不惊异。这时,温和慈祥的帝舜用一种凝重而又和蔼的口气对他的两位爱妻说:“灵龟出现,真是大吉大兆。这可能是父皇显灵于此地,让它自由地爬行吧!它停在哪里,咱们就在哪里筑城,重建家园。”大家都认为帝舜说得有理,于是就一起跟着踽踽南行的灵龟行进。当灵龟来到平遥城地面时,它就匍匐不动了。于是帝舜指着灵龟对大家说:“就在这里筑城吧。”帝舜将筑城池的任务交给大禹,大禹调集百姓,根据灵龟爬过的路线修建城池。过了一年半载,一座平遥龟城在大禹的亲自指挥下拔地而起,大禹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城池的第一人。帝舜还根据尧生前传播陶器制品的功绩而将此城定名为“古陶”,并在北门外设计修筑了流传至今的“尧庙”,供世世代代的古陶人奉祀纪念。

古陶就是如今的平遥,大禹等人希望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历经千年风雨,安然无恙,永世长存。

平遥古城是中国最早建造的城市之一,建造历史之长,鲜有匹敌者,其孕育的晋商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余秋雨先生称日昇昌票号是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可见他对平遥晋商的尊崇之情。然而,平遥昔日的繁华如一场悠梦,只留下这满城的萧条景象和马路上的车辙印痕,让后人感慨嗟叹。 NRGcmHCuYfiHK1zsy+puQ+w04PmGwRfZzVzXa//DKFGJVyKFVU0ffv7p8m54lZj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