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仁倡礼的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早年的孔子曾经从政,担任过鲁国的司寇。后来,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专心教育学生。孔子的基本思想是主“仁”倡“礼”,他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精神的确立及其发展走向,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了解孔子思想的内涵,主要依靠《论语》这部书。《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关于它的成书问题,《汉书·艺文志》说:孔子平时常常与他的弟子、时人相互问答交谈,他的弟子们就把这些谈话内容记录下来。孔子逝世后,他们就把各自的记录整合编辑成书册,称为《论语》。这说明,《论语》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论语》中提到曾子将死,这已经是孔子死后几十年的事情了,因此,虽然不能确定《论语》编辑成书的准确时间,但最早也应当在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之间。

到了汉代,经历了战国时期各国几代学者的传承,出现了三种不同版本的《论语》,即:《齐论语》《鲁论语》和《古论语》。《齐论语》出自齐国学者,有22篇;《鲁论语》出自鲁国学者,有20篇;《古论语》是从孔子故居的夹壁中找到的,有21篇。后来《齐论语》《古论语》都亡佚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通行本《论语》是《鲁论语》。

古今学人都一致认为,孔子的思想精要,在于“仁”和“礼”。“礼”、“仁”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两者有一个此消彼长的演进趋势:春秋末年之前,人们更多看重“礼”;到春秋末孔子的时代,才开始把“仁”提升到重于“礼”的地位。以《左传》和《论语》为例,《左传》讲“仁”33次,讲“礼”462次;而《论语》讲“仁”109次,讲“礼”75次。这个数字变化,能够说明“礼”、“仁”消长的大趋势,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带有本质的意义。春秋末之前,思想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西周时代的惯性,虽然五霸各立,但周礼仍然处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显要位置;到了春秋末战国初,诸侯纷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社会上人人自危,种种人性的弱点在极端环境之下暴露无遗。心系百姓的孔子,开始将思想的核心向更为内化的方向调整,由“礼”而“仁”,以“礼”辅“仁”,奠定了儒家思想主导两千年中国思想史的始基。

那么,孔子所讲的“仁”和“礼”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仁”的内涵

《论语》频繁地讲说“仁”的观念,有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弟子讲说“仁”的含义,也有他的弟子对“仁”的理解和阐述。乍看上去,似乎庞杂无统,甚至此处与彼处所说的含义毫不相干,但是如果作一通盘的梳理,就可看到一个层级分明的思想体系。概括起来,“仁”包含三个层级的内涵,即:血缘伦理、成人品格和社会伦理。

“仁”第一个层级的内涵是血缘伦理。这是“仁”最基础性的内涵。《论语·学而》记载了孔子弟子有若对“仁”的理解:“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敬爱兄弟,他就不会犯上作乱、危害社会。孝悌作为血缘伦理的基础,是一个人为“仁”的根本所在。在以血缘伦理维系家庭及社会关系的中国古代,“仁”的这个基本含义,奠定了孔子“仁学”坚实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根本性地规定了孔子“仁学”的致用性质。

“仁”第二个层级的内涵是成人品格。《论语》讲“仁”,指向成人品格方面的内涵十分丰富,以下两点最具根本意义:

第一,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十分简要:“爱人。”爱别人就是“仁”,这是个不难理解的道理。可是怎样才是“爱”呢?孔子解释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就是用正直的人或事去纠正邪枉的人或事,这就是爱人,也就是仁。樊迟的同学子夏又进一步明确阐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可见,爱他人不仅仅是情感的亲近,更是以是正其非、以善纠其恶,这才是对他人最大的爱。孔子还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一正一反相对的表述,都是一个意思:君子成人之美,不陷人于恶。这样去爱他人,就不仅仅是情感的亲近,更是做人的高尚品德修养。这样的爱人之心,是养成君子人格的基础和关键。

孟子对“爱人”作了进一步阐发。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孟子所谓的“以仁存心”之“心”,就是他所谓“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之“心”。这个心是人性中纯然的善良之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在高扬性善论的孟子看来,“爱人”是仁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然素质。

第二,克己复礼。颜渊是孔子最为钟爱的弟子之一,他也曾经向孔子请教“仁”的内涵,孔子对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请老师讲得具体些,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从中可以得出,孔子认为,约束自己,使自身的言语行为都合乎礼的规范,就自然成仁。而守“礼”成“仁”,并不需要外部力量的督促,只需每个人发挥本心、身体力行即可。换言之,因为“礼”是辅助“仁”的,二者相通相成,而每个人都固有“仁”之心,所以,只要你自觉并自然表现,就可以守“礼”成“仁”了。所以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那为什么还需要“克己复礼”(约束自己守礼)呢?这是因为人会被现实的利欲所迷惑,蒙蔽本心,丢失本性,“克己复礼为仁”就是通过让人守礼,从而回归其本心本性,即以“礼”辅“仁”。克己复礼,是养成君子人格的基本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克己复礼”的表述,容易让人联想起孔子对周礼的赞颂与神往,进而得出“仁”是复兴周礼的手段的结论 。这样的理解,是主辅颠倒的。“克己复礼”的含义,不能脱离“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个语境去孤立地解读,孔子在这里讲述的核心问题是“仁”而不是“礼”,这一点很明确。孔子强调“为仁由己”,正是因为“仁”是一种内在的品格,而“礼”只是一种外在规范。他告诉颜子不合礼的东西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实质是以遵循礼为手段和途径,以达到仁的境界。关于“礼”和“仁”的关系,后面我们还要专门讲解。

此外,《论语》还对君子人格有多方面的具体要求:

“先难后获”。《论语·雍也》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向孔子请教“仁”的内涵,孔子告诉他:“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汉代大儒孔安国解释孔子的这段话说:“先劳苦而后得功,此所以为仁。”也就是说,仁者做事要能够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不懈,通过积极顽强的努力,最终取得成功。这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品质,是“仁”的重要内涵。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就是对孔子这个思想的发挥。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这是“仁”在学习方面的内涵。宋代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这段话:“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君子一定要博学,要广泛地涉猎知识,但同时还要有明确坚定的志向,而非泛泛去学,否则终将一事无成。同时,学问不止于学,还要问(探求)。仁者之问要有现实的针对性,不能空泛不切实际,这就是“切问”。切合什么实际呢?根据孔子的一贯主张,就是切合现实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所谓“近思”,也是指不务玄远,专心思考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论语·述而》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公冶长》记载:“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怪力乱神,性与天道,都是远离现实社会人生的事,无助于教化人格,所以孔子不谈。孔子的这个思想,虽是就学习而发,但因为儒家特别重视学习,把学习视为培养君子人格的最重要途径,所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成为孔子“仁学”的重要内涵之一。

“仁者,其言也讱”。孔子有一个叫司马牛的弟子,性格多言急躁。他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就回答他:“仁者,其言也讱。”表面的意思是说,仁者都是言语迟钝的。司马牛接着追问:言语迟钝就算是仁了吗?孔子答道:“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由此可见,孔子所谓“仁者,其言也讱”的意义,并非简单地指仁者在言语上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强调言行一致,由于为仁艰难所以仁者才语出迟钝。那么,这是否只是孔子针对司马牛个性缺点而因材施教呢?果真如此,“其言也讱”还能够作为“仁”的内涵之一么?实际上,孔子曾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都强调过“仁”的这一内涵。如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在孔子眼中,一个仁者的形象应该是刚强、果敢、质朴而寡言少语、不善言辞、言语迟滞的。刚强、果敢、质朴三者作为对仁者的品质要求都不难理解,可是为什么“讷”也是仁者的一个特征呢?孔子从反面对此做出了解答:“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他认为喜欢花言巧语,永远摆着一副伪善的面孔以取悦于人的人,很难具有“仁”的品质。因为美丽的言语和外表都只是虚饰而已,若言行不一,就有碍于“仁”的践行。而孔子主张排斥华而不实,是极具实践理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孔子强调“讱”、“讷”和反对“巧言令色”,都是在强调“仁”是一种内在品格,这种品格应该落实和体现在为人处世的行动之中,而不是停留在夸夸其谈的言语之上。

“仁”第三个层级的内涵是社会伦理。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儒者的价值观中,实现个体价值的终极目标,往往是通过社会价值的实现而达成的。这一点,在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内涵之中,体现得最为鲜明——上述那些指向血缘伦理和成人品格的内涵,大多也同时具有社会伦理的意义。如“孝悌为仁之本”,讲的虽是父子兄弟这种血缘关系,但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血缘伦理,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再如“仁者爱人”,是对个人品质的要求,个人首先需要有爱人之心;而它的实现过程则必然要呈现在人际之间,这就使它自然而然地具有社会伦理的特征。又如“克己复礼为仁”也是如此,“克己”直指人心,它要求个人品格中应具有自我约束力;而“复礼”则是遵循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克己复礼”之“仁”,既是对个人品格修养的要求,也是对每个人社会行为准则的规定,因而也具有社会伦理意义。

这种情形其实不难理解。孔子倡导“仁”,实质就是通过对人的教化,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而个人都必然生活在人群(社会)之中,个人应具备的品格,也只有放置到人群(社会)之中去才有价值和意义。因此,“仁”的各种内涵,往往兼具成人品格和社会伦理双重意义,就是必然的且容易理解的了。

《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说,除了上述那些兼具成人品格和社会伦理双重意义的言谈外,还有一些更直接体现为社会伦理的讲述,如:

“恭、敬、忠”。樊迟又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这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说“仁”的含义:平常居家的时候,要容貌端正、态度庄严,工作的时候,要敬业认真,对待别人要忠诚。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仁者。

“恭、宽、信、敏、惠”。弟子子张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回答他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这是说,能够遵行恭谨、宽恕、诚信、勤敏、慈惠这五种品格,就是仁者。待人庄重恭谨,就不会招来别人的侮辱;为人宽容,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做人诚实守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做事勤敏,就容易成就功业;待人慈惠,别人就乐意为你所用。这里所说“仁”的五个内涵,都是讲仁者的为人处世之道,都属于社会伦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施恩于大众,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可以算是仁者么?孔子道:这人可不仅仅是仁者啦,他可以称得上是圣人啊!像尧、舜这样的明君都不一定做得到呢!“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说,真正的仁者,不仅自己能够岸然立世,还能够帮助别人雄立于世;不仅自己能够达成事功,还能够帮助别人达成所愿。可见,孔子心目中的仁者,不但要有高尚仁义的品格,还应该将这种品格推广于社会,培养更多的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另一种表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意思是说,仁者外出公干时,对待他人要像接待贵宾一样恭敬有礼;管理百姓时,要像做大祭司一样庄重谨慎。自己不喜欢的事务,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段话虽是在社会工作的语境里说的,但具有普泛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一反一正两个方面,强调了为“仁”应该推己及人的社会伦理要求。

以上,我们把《论语》讲说“仁”的基本内容,归纳为血缘伦理、成人品格和社会伦理三个层级的含义。这样一来,从《论语》说“仁”貌似散乱的片言只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系统的“仁”的观念:血缘伦理是为人的根本,成人品格是对个人素养的静态的要求,社会伦理则是对个人社会活动的动态的规范。这三个层级,由内而外,由个人到群体(社会),构建起一个严密的“仁”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指向或根本目的,就是营造以“仁”为核心理念的和谐社会。

二、礼的内涵以及仁与礼的关系

相对于“仁”而言,孔子所讲的“礼”,其内涵比较容易理解。大体说来,它就是指周礼。《论语》中解释“礼”的话,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由礼的来源说明礼的普泛价值和恒常意义。《论语·为政》记载,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是否能够预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是说,殷商的礼制是继承夏代的,周代的礼制是因袭殷商的,后代或有所变革,但是都能够考察清楚。因此,不仅是周代以后的朝代,即使是之后的一百代,他们的礼制都是可以预知的。孔子的话,其深意在于:礼制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具有普泛价值,因此也就具有了恒久性。新的世代鉴于新的客观情势,可能会对先代礼制有所损益,有所增删变改,但礼制的基本原则和内核是恒久不变的。

第二,强调以礼教民的重要作用。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有很多。如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是说,如果用政令和刑罚(法律)来指导、约束人民,其结果固然可以让人民避免违规犯罪,但同时也让他们失去了羞耻心(伦理道德);而如果用道德和礼制来引导、规范人民的思想行为,那结果就不仅仅是避免违规犯罪,更令人民有了羞耻心,可以道德自律,并且会亲近、归服当政者及其政权。又如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同样的话,《论语·尧曰》也有记载。所谓“无以立”,就是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人,不能立足于社会。可见,大到管理人民,小到成人品格,礼制教化都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

第三,以礼治国,自然是孔子思想中必有之义。如他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这是说,以礼治国就没有难事,不以礼治国则是行不通的。又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等等。孔子的弟子有若,把以礼治国讲得很概括:“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就是说,礼治是先王的治国之道,事无大小,都必须依礼而行。

以上讲“礼”的性质意义,讲“礼”在教民、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彰显“礼”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孔子最看重“仁”,同时也极重视“礼”,那么,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和“礼”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先看一段文字: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子夏(名卜商)所问的诗句,见于《诗经·卫风·硕人》。这首诗的内容,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这几句描写的是庄姜的美貌。有意思的是,子夏是孔子弟子中最懂得《诗经》的人,他难道不明白这三句诗的意思吗?更有意思的是孔子的答语——“绘事后素”。素是作画用的白绢,孔子说作画要先有白绢然后构图施色。这个回答,跟理解那三句诗有什么关系呢?然后,子夏深有所悟,再发问:“礼后乎?”这个发问,与作画又扯不上关系了,距离理解那三句诗就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最后就是孔子对子夏的大加赞赏,说子夏有资格跟他谈《诗》了。如果不理解背后的深意,这段对话真可谓云苫雾罩,不知所云。

实际上,师徒二人这番对话的意义,第一是强调“礼”的重要性。“素以为绚”,是说天生丽质的庄姜又化了妆,便更见其美丽。子夏由此想到,本质纯良的人,如果再以“礼”来修饰,就会持续保有仁德。第二是蕴涵着“仁”与“礼”的关系,那就是以“礼”辅“仁”。孔子说“绘事后素”,子夏问“礼后乎”,都含有这层意思。

《论语》中比较明显地体现“仁”与“礼”关系的话,有两段。一段是:“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另一段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前一段话的意思是:做人如果不仁,要礼(乐)还有什么用呢?后一段话的意思是:约束自己遵守礼制,就是仁。两段话说法相反而意义相成:人而不仁,礼即便存在也没有意义;而律己守礼,则自然归于仁。可见,在“仁”、“礼”两者中,“仁”是根本也是目的,它无疑具有最核心的意义。

“仁”主“礼”辅,或者说以“礼”辅“仁”,这个重要思想在《论语》中并不鲜见,我们再举两例。林放问孔子“礼之本”,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周备)也,宁戚。”(《论语·八佾》)这是说,与其把礼仪的形式搞得很奢华,不如务实节俭一些;举行丧礼,与其形式礼节周到细致,不如内心真的哀痛。孔子说林放的提问是“大哉问”,表明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对于如此重要的问题,孔子把强调的重点放在了“礼”内在的本质上面,把礼仪形式放在了次要地位。同样含义的说法,又如:“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是钟鼓、玉帛这些礼器形制,并不是“礼”的精神实质。这两个例子,都强调礼仪形式不如“礼”的本质更要紧。“礼”的本质(归宿)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仁”。

三、立于仁礼、成于和乐的人生态度

《论语》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当然不止于“仁”和“礼”,还有其他很多丰富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人生观念。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既可见《论语》的“社会政治思想”性质,也显示了它思想的丰富蕴涵。在这里我们不想涉及太宽,只抓住其核心思想“仁”和“礼”即可。但是,孔子的人生态度,还是一个有趣并且需要分辨的问题。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都是积极进取的,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象传》)、“知其不可而为之”“深则厉,浅则揭”(《论语·宪问》)、“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等说法中,就鲜明可见。因此,当读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尤其是“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一类的“子曰”时,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不免疑惑:孔子的人生态度何其矛盾!实际上,疑惑乃是缘于对孔子思想理解不够全面透彻。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颜回这种与世无争、潇散闲逸的人生态度,后人总结为“孔颜之乐”。那么究竟什么是孔颜之乐?它与孔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先来讲一个《论语·先进》中的故事:

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谈。孔子看着几个意气风发的弟子,就问他们:你们平时都抱怨怀才不遇,假如有人赏识任用你们,你们会如何发挥自己的才能呢?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回答说,自己可以治理好一个诸侯国、一个城邑,或是胜任一个重要的官职。只有曾皙,表示自己的志向与他们不同,他向往着:暮春时节,穿着新做好的春装,相约五六个大人,带着六七个孩子,去沂水之畔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再一路吟唱着诗歌回家去。令子路他们没想到的是,孔子竟然说:我跟曾皙想的一样啊!

为什么一生积极进取、奔波劳碌的孔子,不去赞赏前三个人积极进仕的理想,却与闲散恬淡的曾皙一拍即合呢?联系我们经常看到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形象,似乎孔子的人生态度真的有矛盾的两个方面:第一,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第二,闲散洒脱,无所追求。

其实并不是这样。孔子自己曾经说过他的人生态度:“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又说:“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还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由这些言论可见,孔子对于人生的出入进退,乃是采取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但是,“无可无不可”并不是没有原则和底线,更不是放弃信仰和理想。所谓“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清楚地讲明了虽然“无可无不可”,但要坚守“义”的原则。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仁”与“义”是可以相通的概念,这就是孔子出入进退的根本原则,是他的信仰,他是在这个原则和信念下“无可无不可”的。所以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可见,他的“无可无不可”,与道家纯任自然的理念是不同的,在“无可无不可”之中,他有一个持守不移的原则——道义、仁义。

“孔颜之乐”的深一层含义,要理解“乐(lè)”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在儒家,“乐”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情感或情绪,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两句话,可以适用于人生中任何值得去做的事情。从普泛的立场来看,这两句话表明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一种和乐的生存心态。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可以看到,乐学,乐山,乐水,乃至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等,孔子之“乐”,几乎遍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它们所昭示的,正是一种和乐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

这种和乐的心态,成为后世儒家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孟子反复游说诸侯要“与民同乐”,他自己总是持有并享受着人生的乐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汉代儒者发挥这个观念说:“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强调“和乐之心”对于卑劣欺诈之心的防范作用。直到宋明时期,大儒邵雍仍高吟:“高竹数十尺,仍在高花上。柴门昼不开,青碧日相向。非止身休逸,是亦心夷旷。能知闲之乐,自可敌卿相。”(《伊川击壤集·高竹八首》之七)王阳明则告诫人们不可有“忿懥之心”:“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传习录》下)当“乐”这种本是情感的东西被发散到人生的各个时段、各个方面,并被要求持守,它就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已,而是一种人生境界,具有了本体的意义。

本于仁,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这个思想可以有多角度的解读,在这里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成于乐”即是成就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所谓“孔颜之乐”与“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并不是矛盾的两种人生态度。它们同属于孔子所提倡的基本人生理念,并行不悖。只不过,“知其不可而为之”可能更多是针对人生的事业心而言,“孔颜之乐”则是更具本体意义的人生的基本态度。 oJjgp8JCK2ABBg1g4qLr7bPLu03uAyu38YYY9LhO+kiUMGKj6M49+Yurzbdhze3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