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路就在脚下——我的哈佛申请经验谈

◎ 文 / 秦唯嘉

2009 年,我进入了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就读。为此,我深感幸运与骄傲。这一次哈佛大学的申请经历让我明白,只要勇敢尝试,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申请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验之 No.5 :成绩重要,但非关键

1206 不仅是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的年份,也是乔治 · W · 布什的 “ 高考 (SAT) ” 成绩。这位第 43 任美国总统当年仅凭 640 分的数学成绩和 566 分的语文成绩 (那时 SAT 考试只有 Math Verbal 两门 ) 便考入了著名的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 (作者注:这样的成绩拿到现在也没有太突出的竞争力,新东方的很多学生都可以考到 2200 以上的高分 [ 总分 2400]) 。本科期间,小布什的成绩非常稳定,大部分科目一直保持在 70 80 分,从来没有得过 A 。但本科毕业五年后,他竟拿着这样平庸的成绩被哈佛商学院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录取。这段尴尬的美国往事至少说明顶级学校看中的绝不仅仅是分数。小布什的例子离我们有点远,现在说说我自己。我当年申请哈佛时的 TOEFL 分数也并非顶尖的成绩: PBT (纸版托福考试 ) 633 分,写作 5 分 (此成绩大致相当于新托福 iBT 110 分,写作 25 ) 。这个成绩虽然不算很高,但也已经超过了当年被录取的国际学生的平均成绩 630 。由此可见,即使考试分数没有达到预期,你仍然有可能被顶级的学校录取。要记得: Life is full of surprises, because you are worth it.

经验之 No.4 :举贤荐能,不劳大牛

亚洲的偶像在美国不见得尽人皆知, “ 篮球皇帝 ” 的推荐信也不能保证你进入麻省理工大学 (MIT) 。所以,推荐信真的用不着挖空心思去请一位超牛的大人物来执笔。推荐信要体现的绝不是你父母的人脉关系有多好,真正有 “ 背景 ” 的申请者 (如某国元首的女儿或外交部长的儿子 ) 根本就不需要别人来推荐。推荐信中需要展示的是了解你的人眼中你的样子。我后来在哈佛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大家的共同点之一就是我们的推荐人几乎都是身边的普通人,很少有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我的三封推荐信分别来自学校的导师、实习单位的同事和上级。他们的推荐信没有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词,只是实实在在地记述了他们记忆中关于我的一件件小事,语言质朴平实。可见,普通人也可以写出漂亮的推荐信,也只有熟悉你的人写出的推荐信才能真正打动人。

经验之 No.3 :活动经历,量多质优

申请过程中,填课外活动 (以及工作经历 ) 时一定要注意兼顾数量和质量。活动的数量可以体现申请者兴趣爱好的广度,反映申请者是否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而活动的质量则可以展现申请者投入热情的深度,反映申请者是否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持续的创造力。对于数量,我的看法是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 。我在哈佛大学网申过程中提及的兼职就有实习编辑 (intern editor) 、中文教师 (Mandarin instructor) 、助理教练 (assistant coach) 、论坛秘书 (forum secretary) 、宿舍监管 (dorm parent) 、办公室助理 (office assistant) 等六项;填入的课外活动包括外联事务 (public relation) 、晚会承办 (organizing galas) 、创办刊物 (initiating a publication) 、文化讲座 (culture introduction) 、赈灾义演 (charity performance) 、收发函件 (office administrative work) 、电台录播 (radio station) 、中文项目 (Chinese program) 、出版年鉴 (editing yearbook) 、爵士音乐会 (jazz concert) 等十项。本着真实的原则,我们可以在数量上 “ 知无不言 ” ,但由于网申篇幅有限,我们很难做到对每一项活动都 “ 言无不尽 ” 。建议大家选取其中最突出、最独特、最精彩的活动展开叙述几句,描述一下你参与或组织该活动时所发挥的作用和体现的价值,这体现了申请者完成课外活动的质量。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则可以强调自己的创造力和领导力;如果你是活动的参与者,则可以重点体现自己的执行力和责任感。我当时着重介绍的是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城中学建立中文项目的经历。

经验之 No.2 :文书写作,稳中求胜

当你写完一篇极好的申请文书时,或许你能够体会到詹姆斯 · 卡梅隆拍完《阿凡达》最后一个镜头的感觉。如果你的作品能够像他的电影一样在内容上充实而合理,在形式上新颖而独特,那么你的文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申请文书不像纪实文学或网络日志,它首先是一个命题作文,我们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将学校提出的每个问题回答清楚。所以,在书写文书时,我们要把自己对每个问题具体而全面的思考都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做到有问必答。完成这个过程,我们才算及格。不过,我们如果就此止步,那么就会变成竞赛中只知道答必答题而不善于答抢答题的选手,最终只能充当优秀申请者的陪衬。在申请文书的 “ 抢答题 ” 上取得高分的关键在于文书能否在形式上做到别出心裁。我当时给自己的文书设计了数个版本,各版本选用不同的线索贯穿全文。经过反复比较,我的终稿选用了两条线索并行的形式:一条是明线,是我在回答招生官设置的文书问题 (如 Why Major [ 为什么选这个专业 ] Why School [ 为什么选这所学校 ]) ;另一条是暗线,是孔子在回答我的问题 (我读过《史记》,知道孔圣人好为人师 ) 。在暗线部分,我设计了自己与孔子的问答,请孔圣人从两千年前 “ 穿越 ” 到现代来回答我的问题,并引用了他在两千年前说过的有史可查的原话。可以说,我的这个版本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终极目标:如果删去了我和孔子的问答,那么可能就成了意料之中的文章;如果改成芙蓉姐姐和凤姐的问答,就可能诞生一个情理之外的笑柄。在达到有问必答、保全稳妥的基本目标之外,我独特的行文形式为我的文书锦上添花,让我最终申请成功。

经验之 No.1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007 年秋天,当我在从费城开往纽约的大巴上第一次遥望远方海面上自由女神像背影的瞬间,我并没有想到两年以后我会再次回到这片土地; 2007 年冬天,当我在拉斯维加斯波塞冬喷泉前抛出的那枚 25 美分硬币划过水面沉入池底的一刻,我也没有想到自己此时此刻许下的在美国继续深造的心愿会在两年后由梦想中的哈佛大学帮助我实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无法预知结果,能做的就是在努力的过程中争取机会和接受挑战。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只要你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并用毅力坚持把这段路走完,那么,当你回望前路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你已经完成了超乎想象的飞跃。不尝试,成功的几率永远为零;但只要去尝试,就至少可以用努力把空空如也的零变成寄托着希望的百分比!我申请的专业是哈佛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这个专业很少招收外国学生,但我想试试,于是我向哈佛大学提交了申请。这是我申请的唯一一所学校,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觉得我可以成功,但是我被录取了。时也?运也?命也?或许吧。我只知道,路是人走出来的。

俞敏洪老师曾说过:“把脚踩在地上,把目光放到未来,每天一小步,终到千里远。”希望大家都能够勇敢地迈出追逐梦想的脚步,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yqKPyXthMcX4zisWlxeK9Mds7cF3If4VYvQU3AC2r9qXlm2mBndF9gdzUrRRco3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