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痛并快乐着——澳大利亚学习札记

◎ 文 / 解冠楠

人生最美妙之处莫过于对未知事物的探寻,而探寻未知事物最美妙之处,莫过于对所谓已知事物有了全新的了解。七年前的一次观影经历让我开始留意澳大利亚这片未知的土地,而之后的留澳生活更让我对一些曾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固有观念有了新的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巨大的东西方文化差异让我对很多约定俗成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也正是这些新认识在引导我重新思考、审视和定位人生。

留学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学习是个枯燥、呆板的过程,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经历让我体会到,学习同样可以充满乐趣和活力。现在回想起来,澳大利亚的学习生活虽然辛苦,却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痛并快乐着。

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国内教育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考核标准也较为严苛,不是“打分打到老”就是“一考定胜负”。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考核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考核标准也更灵活。在高中及大学的录取考试中,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只占一定比例,而丰富的社会实践和独特、创新的个人履历(如小发明或创业经历等)更为重要。在澳大利亚的本科教学中,即使是一门简单的选修课,其评分项目也能多达十几项,其中与个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有关的项目都占到了很大比例。

例如,我曾经选修跨文化管理(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 )这门课程,其评分项目有八项之多: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小组讨论、课堂情景模拟、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只有每一项都达到 50 分以上(即澳大利亚大学普通科目的及格标准),这门课才算合格。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西方国家的大学都有着“宽进严出”的口碑。

我还曾选修过一门国际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课程,这门课的考核方式也十分灵活。记得有一次,主讲教师 Michael Goodman 布置了主题为“不同国家的政治特色”( Political Features Amongst Countries )的课堂讨论活动。由于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Michael 便让来自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学生组成小组,通过短剧的方式演绎不同国家的政治特色。于是,同学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排演出一幕幕生动、有趣的短剧:日本学生演绎了剑道及武士政治;中国学生演绎了酒文化背后的暗箱操作;菲律宾学生展示了警察收受贿赂的情景;德国学生表现了德意志帝国时期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强权手腕……整堂课热闹非凡,其欢乐程度堪比话剧节。下课时, Michael 告诉我们,这次短剧也算作考核的一部分,他将根据各组表现进行评分,这可真是我们事先都没有想到的。不过,我们都很喜欢这种考核方式。因为这能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并真实地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政治特点。这种考核方式让我们体会到的不再是学习的枯燥和痛苦,而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和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感。

贴近现实的实践活动

在澳大利亚学习期间,最让我感到震撼的莫过于澳大利亚人对学习目的的理解。当被问及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时,中国人往往将其归结为想要更好的学历和工作机会,澳大利亚人则会说是为了享受学习中的乐趣,以及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虽然两种观念都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但前者略显功利,后者更强调学习本身的意义,而这一点也渗透到了澳大利亚的教学理念和教育体系当中。在澳大利亚的教学中,实践活动往往十分贴近现实,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以便将来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例如,我曾经上过一门国际贸易课( Global Trading )。在每堂课的开头,授课教师都会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股票交易模拟大赛,然后再将一些概念和命题穿插其间进行讲解。这样我们就能通过实战的方式迅速掌握新学到的市场因素,并了解其是如何作用于整个市场和不同的客户群体的。

在我学过的另一门课法律口译( Legal Interpreting )中也有类似的实践活动。每隔一周,学校都会安排法学院和翻译学院的学生一起进行模拟法庭的实战演练,以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模拟法庭的所在地竟然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立最高法院的庭审法庭!在如此真实的环境中,学生会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法官和口译员,而这种在心理上的锻炼是普通课堂所无法给予的。

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当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我初到澳大利亚时,不禁被当地同学们的行为惊呆了:他们怎么会如此“不尊敬”师长?!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的老师更倾向于和学生打成一片,以便能够深入了解彼此的价值观及其在学术上的看法等。在澳大利亚,师生之间基本都是直呼其名。而在一些小规模的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更像是伙伴间的切磋和对未知世界的共同探求。这无疑会让学生倍感轻松,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自由表达的愿望。

澳大利亚的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激励。在我印象中,老师通常不会将一些带有负面感情色彩的表达用于和学生的沟通中。记得我曾选过一门摄影艺术( The Art of Photography ),这门课的主讲教师 Ethan Swistak 布置的作业都是开放性的主题式命题,即每堂课都会设定一个拍摄主题,然后由学生围绕主题自由选材,完成拍摄。奇怪的是,这门课完全没有打分之说,只要学生能提交作业就行。无论学生拍出的作品是否理想, Ethan 都会在了解了学生的设计思路之后给出肯定的评价,如“ Well done ”“ You ve done an amazing job ”等,然后再给出中肯的意见,语气通常也是鼓励式的,如“ You may consider ...to make your works better ”。就这样,师生之间那种无形的紧张关系被消解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的老师也很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升,甚至会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耻下问”。记得我在上企业金融( Corporate Finance )这门课时,主讲教师 Jack Boswell 就曾对中国学生所提到的“关系”一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Jack 不仅在课后专门找到包括我在内的四名中国学生,仔细了解“关系”在中国社会中的实际体现,还邀请我们联系各自本科就读高校的教师进行相关的调查和视频采访。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成了 Jack 的老师,这也很好地印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驰骋无垠的学习境界

选择留学之初,我曾受到过各种各样的质疑,而质疑的焦点通常是留学的收获:动辄几十万的花费究竟能学到什么?到底值不值?但当我真正置身于澳大利亚时才发现,学习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课堂学习本身,“学”的概念几乎渗透到了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在校园的课堂中是“学”,在校友组织的社团活动中是“学”,在课外丰富的打工生活中是“学”,在假期周密计划的旅行中也是“学”……而这种广义的“学”的意义就在于能让人从更广阔的视角来思考人生。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会对我们的人生规划和个人追求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留学前,中国学生往往过着快节奏的生活。留学后,国外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能让他们好好放松紧绷的神经,并重新思考自己对生活的定义。我就是在去澳大利亚后才发现,原来南半球的“小伙伴们”在过着如此不同的生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高中和大学流行着一种非常独特的学习方式——间隔年( Gap Year ),是指在临近毕业或入学前,学生可以选择休学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进行背包旅行或是做国际义工,以更好地体验生活、了解世界和反思人生,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积蓄能量。这在国内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但在澳大利亚却十分普遍,几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有间隔年的经历。而这段独一无二的生活体验往往是任何学习和工作经历都无法换来的。

澳大利亚人学习的广度和宽度由此可见一斑,而学无止境的精神境界也在澳大利亚人的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在澳大利亚的房东 Eddie Jackson 先生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Eddie 毕业于悉尼大学的应用语言学专业。但毕业之后,他并没有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而是进入了物流行业。在我搬进他家时,他已经退休五年了。但令我惊讶的是,他依然保持着晨读的习惯,每天早上都会花半小时去大声朗读一些经典的英文名著。在我和他及其家人共同居住的那一年半里, Eddie 的晨读从来没有间断过,可谓是风雨无阻。不仅如此,他还在与我交流的过程中对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我搬进去不久后就制定了每天学习三句中文的计划,而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他口中的“中文解老师”( Chinese Teacher Xie )!当我问 Eddie 他为什么还这么热爱学习时, Eddie 告诉我,在澳大利亚人眼中,学习是一个愉快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理应是一生。

西方人讲个性,东方人讲中庸,但人类对学习的永恒追求却别无二致。留学让人们的学习活动不再受限于地理国界,而保持一种宽容、开放、积极的学习态度,也会让学习这项古已有之的人类活动绽放出新的活力。回顾留澳生活,我一直在学并生活着,痛并快乐着,而人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此。 P1+Aq+5OnSHUyQiJpENX4yjACkzquSUPesVPzsFbRZV0WwF4NDhOmouUepswxV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