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他们都是“木头人”

不论你是刚刚毕业,还是准备跳槽,面试,成为一件不可逃脱的事情。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我们已经不把考试放在眼里,什么训练、测验、模拟、笔试、调查,早已成家常便饭。可后脚还在校园,还在憧憬着自己美好明天的时候,前脚却已经迈入面试的大门。

面对这个竞争激烈、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给人产生许多紧张和压力,面试中的怯场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人们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因为这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度的精神紧张,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消除紧张心理,从根本上来说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如果十分争强好胜,事事都力求完善,事事都要争先,自然就会经常感觉到时间紧迫,匆匆忙忙(心理学家称之为“A型性格”)。而如果能够认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放低对于自己的要求,凡事从长远和整体考虑,不过分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然就会使心境松弛一些。

当一个人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情绪反应时,该怎么调适呢?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习惯上常常会劝慰当事人:“别紧张!”“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当事人自己也通常会这栏告诫自己:“别紧张!”“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十分不幸的是,这种办法几乎是行不通的,实际上这会使人感到更加不安。因为这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在给你制造更大的紧张。正如有句话所说的“情绪如潮,越堵越高。”

1.面对面试,怯场是正常的

对于我们来说,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试官,而且结果又意义重大,淘汰率又这么高,不紧张、不怯场才是不正常的。或多或少的紧张表现,会让面试官感到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你的心理结构。当然过于紧张,而让整个面试陷入僵局,那结果就另说了。

同样,刻意去要求自己不紧张,做到不怯场,往往会弄巧成拙,掩过饰非。因为你本来的心理是怯,而不是自然、自我的轻松。如果面试过程中一切顺利,面试官也是按部就班,他念题,你回答,答完了事,那就祝贺你,估计你要成功了。但是,一旦面试官发现了什么,给你设下障碍,你原来的自然和轻松一旦陷入僵持,悲剧可能就要发生。

2.就是要让自己明白,参加一次高规格的面试,是对自己一次极好的锤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面试的前后,从准备到面试,从面试到回顾,这个过程应当是整个备考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跨入社会最有评定性的一步。

当紧张的情绪反应已经出现时,有效的调适方法应该是:

①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紧张。你应该想到自己的紧张是正常的,很多人在某种情境下可能比你更紧张。不要与这种不安的情绪对抗,而是体验它、接受它。要训练自己象局外人一样观察你害怕的心理,注意不要陷入到里边去,不要让这种情绪完全控制住你:“如果我感到紧张,那我确实就是紧张,但是我不能因为紧张而无所作为。”此刻你甚至可以选择和你的紧张心理对话,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紧张,自己所担心的可能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的,这样你就做到了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该做的事情。

②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或者坐下,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

这些都属于一种有效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操控能力。

心理暗示,是成功者的座右铭。心理暗示,也是在极短的时间里,整合个人资源和优势的最好办法。很多大家都很注重心理暗示的作用。用相反的思维去抵消怯场的心理,最终达到平衡。

演讲怯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初学者几乎人皆如此,即使是世界第一流的演说家也在所难免。林肯、西塞罗、丘吉尔、马克o吐温等都体味过怯场的滋味,但是,怯场并未阻碍他们成功。相反,后来他们都成了著名的演讲家。换言之,“怯场”并非不治之症,演讲者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调适,根据不同的怯场原因“对症下药”。

1.由于陌生的体验而怯场时

许多人由于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讲台上面对听众发表过讲话,一旦要求他们在这种场合、这样的位置面对听众讲话,就会怯场。针对这种情况下的怯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调适:

①演讲者可以早到场熟悉环境。也就是说,在演讲之前早些到达演讲场地,不仅要观察演讲场地的空间布局,而且还要了解听众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等,甚至还可以与一些听众进行随意性的交谈。这样,等到演讲开始时,演讲者就会感到这时的演讲只不过是一次扩大了的谈话,听众也只不过是谈话的对象而已。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在演讲之前,到讲台上亲自体验一下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②使呼吸均匀。当演讲者还未登台就感觉呼吸急促、心惊肉跳时,演讲者首先要等到主持人说完话,再不紧不慢、步伐适中地走上演讲台,以使紧张的气息平静下来。千万不要跑步登上讲台,那样会使紧张气息“变本加厉”。其次是登台后,不要匆忙开始演讲。应该先环视演讲场地,同时作一次深呼吸,而后行鞠躬礼。礼毕,再做一次深呼吸。经过这样的呼吸调整之后,再开始演讲,演讲者的怯场情绪就会锐减,甚至完全消失。

2.面对陌生的面孔而怯场时

有的演讲者因为听众陌生而产生一些怯场现象,此时,演讲者可以这样做:

①寻找支持者。听众席中如果有同事、朋友时,演讲者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摆脱怯场。也就是说,演讲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身上,而躲避其他听众的视线。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不要让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某一方向或区域。否则,会使其他听众产生冷遇之感,从而不利于演讲顺利进行。

②盯住听众的鼻尖。当演讲者面对的听众完全是陌生的面孔时,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一般来讲,人们都害怕正视陌生人的眼睛,而演讲则要求演讲者用眼睛不时地与听众进行交流。这样,演讲者如若不采取任何技巧而正视陌生人的眼睛,势必会越讲越紧张,越讲越糟糕。如果演讲者盯住听众的鼻尖,则会产生一箭双雕的效果。不仅会减轻演讲者由于面对陌生的眼睛而产生的紧张情绪,而且也会使听众感觉到演讲者在注视着“我”“我”应该很好地听下去。

3.由于前面的演讲者取得成功而怯场时

有的演讲者看到排在自己前面的演讲者讲得头头是道、从容自然、水平较高时,就会产生我不如人的自我评价,由此产生怯场。这样的演讲者,要想调适怯场心理,第一,要放下思想包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尤其不要把演讲的失败看得过重,更不要过多考虑演讲后别人会如何评价。请记住但丁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第二,要坚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和勇气。俗话说,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看到比自己强的演讲者是很正常的,但最重要的是演讲者应取其所长,补己所短,使听众听了你的演讲后产生一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

4.有领导或专家在场而怯场时

有些演讲者登台之初比较轻松、自然,但在突然发现有领导或专家在场时,便立即紧张起来。其实,作为一个演讲者,首先要有一种震慑全场的气概和信心,只要认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是正确的,不管谁在场都要认真讲下去。同时还要有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和对听众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就可以减轻领导或专家在场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5.由于过高估计听众而怯场时

在演讲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演讲者在参加某个集会时,对自己的演讲内容并不是毫无准备的,他们有的在会前作了认真的思考,甚至不乏独到的见解。但是由于临场时过高地估计听众,从而导致对自己缺乏信心和勇气,进而临场时心慌意乱,言不由衷,最终不能准确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效地传播信息等。此时,演讲者可以采用心理暗示法对怯场进行调适,即无论听众水平高低,都假设他们“一无所知”。这样,一来能够成倍地增长演讲者的信心和勇气;二来还能使演讲者精心选择最能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三来还能够使演讲者用心选择适当的言语表达方式,来增强演讲效果。总之,无论听众水平高低,都假设他们“一无所知”,演讲者才能无所顾忌地、较好地调动和发挥他们多方面的演讲艺术才能,以引起听众心理上的美感和共鸣。英国物理学家、演讲家法拉第,曾做过一百多次学术演讲,十九次科普讲座,每一次都取得了众口赞誉。当一个学生问他演讲成功的秘诀时,他直截了当地回答:“假定听众一无所知。” UGnWikpu7T2tiGiubDbljK0dr+ogWt/gxs287tuWrOQXMZcgsRbS5nQYn8gSU52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