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首因效应:让第一印象深入人心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就是人们在初次见面时所打的印象分。在人际交往中,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好感。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杰姆的人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洛钦斯让四组被试者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者有78%,第二组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者只有18%,第三组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者有95%,第四组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者只有3%。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如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你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你对他以后的一系列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解释。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他人的社会认知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倾向,即当人们只获取了有关他人的少量信息时,就力图对他人的另外一些特征进行推理、判断,以期形成有关他人的统一的、一致的印象。

庞统,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在年轻的时候便以“凤雏”而闻名,意思就是凤的雏,小凤凰,假以时日,一定会高翔于九天,清鸣于云中,可谓是才气冲天,并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当时人们评价他们的经典言语是:“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英才,不想在求职的道路上却屡遭碰壁。《三国演义》中,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就把他打发走了;庞统又去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最后,在诸葛亮的极力推荐下才弄了个县令干干。庞统后来还是受到了刘备的重用,为刘备的霸业做出卓越的贡献。连孙权和刘备这样的英主都在第一印象的影响下,认为庞统面貌丑陋、形容古怪,于是产生不悦情绪,可见,首因效应的巨大作用。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阿尔伯特提出过一个关于第一印象的“7/38/55定律”。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说话内容本身占7%,说话方式(语速、语调、音量等)占38%,非语言信息(面部表情、身姿、行为、服饰等)占55%。

周伟是个大企业的人事部经理,面试过上千名应聘者,为企业猎取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一个应聘者的简历吸引了他的注意。高学历、出色的工作履历让周伟这个资深职业人和阅人无数的人事部经理动心了。求贤若渴的周伟推迟了其他工作,专门为这个应聘者安排了一场面试。

面试者在周伟对面坐了下来,盛夏时节,一股怪怪的味道扑鼻而来。他头发有些凌乱,胡须也没有修剪。身上本来穿的是一件白色的衬衣,由于汗渍长期的侵染变成了黄色,深色的西裤依稀可见几处油污。这时,周伟的耐心已经荡然无存,简单的交谈后就结束了面试。经过考虑,周伟决定不录用他。尽管周伟觉得很遗憾,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判断,面试者尽管可能在工作上有一套,但是也可能是个做事不细致,没有耐心,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与人初次交往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首因效应,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自己与别人的交往一开始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呢?

1.主动向对方打招呼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对于陌生人来说,你先开口向对方打招呼,就等于你将其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以谦恭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对方,又何愁不能叩开交际的大门呢?

2.报姓名时略加说明

记忆术中有一种被称做“记忆联合”的方法,这是一种把一件事与其他事连在一起的记忆方法,初次见面的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比如你姓张,就可以说:“我姓张,张飞的张,不是文章的章。”这样加以说明,对方会认可你的幽默风趣,也会更容易记住你。

3.注意自己的表情

人的心灵深处的想法会形之于外,在表情上显露无疑。一般人在到达见面场所时,往往只注意“领带正不正”“头发乱不乱”“口红掉没掉色”等着装打扮方面的问题,却忽略了“表情”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留给初次见面的人一个好印象,不妨照照镜子,仔细地检查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是否跟平时不一样,如果过于紧张的话,最好先冲着镜中的自己微笑一下,放松面部神经。

4.找出与对方的“共同点”

任何人都有“求同”心理,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因同族或同伴意识而亲密地连结在一起,同乡会、校友会之类的组织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如果你能找出与对方拥有的某种“共同点”,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会在无形中让对方产生亲切感,一旦心理上的距离缩小了,双方便很容易推心置腹了。

5.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

初次见面的人,如果能用心了解和利用对方的兴趣、爱好,就能缩短双方的距离,加深对方的好感。例如,和中老年人谈健康长寿,和少妇谈孩子和减肥,和小朋友谈喜羊羊和奥特曼。即使是对自己不甚了解的人,也可以谈谈新闻、天气等话题,这都能在短时间内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

6.引导对方谈得意之事

任何人都有自己觉得得意的事情。但是再得意、再值得骄傲的事,如果没有他人的询问,自己也不能主动提及。而这时,你若能适时而恰到好处地将它提出来作为话题,对方一定兴致盎然地畅所欲言。适当地给人以机会,你们的距离会进一步拉近。

7.适时地指出对方身上的微小变化

每个人都渴求得到他人的关注,对于关心自己的人也容易产生好感。我们要积极地表示出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只要一发现对方的服饰或常用物品有所变化,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化,也应立即告诉对方,绝对没有人会因此而感到不高兴。愈是指出对方细微的、不容易被发现的变化,愈能使对方高兴。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细心和关怀,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比以前更为亲密。

8.恰如其分地“附和”对方

“附和”是表示专心倾听对方说话的最简单的信号,体现谈话双方的情感交流。真正用心倾听他人谈话时,总会发现其中有自己不懂的、有趣的或精彩的地方,如果能够将感想及时表达出来,随声附和,在谈话中加入“真是这样吗?”“真有趣!”“为什么?”之类的话,一定能使对方的谈话兴趣倍增,非常乐于与你交谈。 Dkgw4NVe+xQC2lqADnGvR2tVEmp5qRpX/6HcV+YM6j/FIGL5CkDrQ0YP5FTC44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