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招
不要一味批评、训斥、指责

当孩子有缺点或者犯错误时,做父母的不要一味地去指责或训斥,而是要帮助孩子分析缺点在哪里,为什么会犯错误,这样的缺点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也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这样做父母会非常不高兴。对于不可改变的缺点,应帮助孩子接纳自我,可改变的缺点应协助他改正缺点。

例如,一个小孩总是抢别人手中的玩具,你最好不要一味训斥他,而是当看到这个孩子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孩子玩的时候即时表扬他。

家长应深入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犯错误的动机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其犯的错误上,要注意批评的应是孩子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否则,一味的批评、指责、训斥,孩子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学会撒谎、出现逆反的敌对与反抗行为。作为家长应注意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孩子,要善于发现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表扬中加上少许批评,这样做的话,效果可能更好。

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温和,如果家长一味地大声指责,他们是难以接受的,对待这样的孩子要多讲道理、多沟通;对于性格好强的孩子,家长不妨“反话正说”,因为批评本身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改进,因此批评也可以变成一种鼓励。

在批评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在期末考试前,就给孩子下了分数指标,一看孩子的成绩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一味指责。家长不恰当的批评、训斥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过高、过严的要求会引起孩子的焦虑、紧张甚至逆反的消极心理。家长要保护并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发挥内在潜力。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如能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批评、教育,会更容易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较好效果。有经验的父母,对犯了错误的孩子不是一味简单地批评、训斥、指责,而是像知心的好友和有经验的顾问一样,坐在他身旁,耐心地启发、引导。

当孩子出于好意却做了坏事,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时,不要暴跳如雷,甚至伤害孩子。应该告诉孩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是你的方法错了,结果让父母非常伤脑筋,以后应该这样……”

现实生活中,当父母的大多不注意责备孩子时的方法和掌握分寸,似乎父母责备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自古以来还有“打是疼,骂是爱”的观念。有些家长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全都为你好!”

“你怎么总不如别人!”

“笨得没救了!”

“你伤透了父母的心!”

“你肯定又是……”等等之类的话。

殊不知孩子对此的感觉却是——不被尊重:羞愧、自卑、不想进取;不被信任:委屈、失望、说谎;不被宽容:无助、失落;不被理解:疏远、逆反。

家,可以是温馨的港湾,也可以是伤人的地方。这种伤害,大多出于无知,父母并没有意识到。父母的本意“全都为孩子好”,但孩子却感到许多“不好”,不仅造成沟通障碍,更伤害孩子的自我形象与情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托把家长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责备态度分成几种类型:

坏话——傻瓜、胡说、无赖;

侮辱——你是个废物;

谴责——又做坏事了,真是个坏孩子;

压制——别作声,妈妈的话都不听;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妈妈再也不想照顾你了;

哀求——求求你不要再这样了;

牢骚——妈妈有你这样的孩子真倒霉;

收买——考试得100分,给你买自行车;

讽刺——做出这种事,你真够聪明的。

当然,孩子做错时,除了要启发他们自己反思问题外,在某种事态情景下,也有责备孩子的必要。但如果责备不当或不注意方法,就有可能伤害孩子,不利于他们的个性、能力的发展。

那么责备孩子时家长要注意哪几点呢?

(1)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父母是启发,是点拨);

(2)不涉及孩子无法改变的容貌、生理缺陷、能力问题;

(3)指出错误宜就事论事,切忌攻击孩子的人格;

(4)切忌对孩子作消极的断言;

(5)在责备时,要准许孩子申辩;

(6)在责备之后要给以关怀。

可见,责备孩子也必须讲究智慧。

父母不妨把口头禅改成激励的话。比如:

(1)“全都为你好”——“爸爸知道你想做个好孩子,可你对自己今天的这种表现能满意吗?”

(2)“你怎么总不如别人?”——“你有你的优点,要是再把别人的优点学来,想想会怎么样?”

(3)“笨得没救了”——“妈妈知道你每次做错有多难受。碰了壁、纠正了就等于取得一个经验,一个进步。人都是在不断尝试错误、纠正错误中成长的。你能行!”

(4)“你伤透了父母的心”——“爸妈看到了你的努力,也知道它对你有多难。可是你采取这种不光彩的手段,你不觉得对你所做的努力是个损害,你不伤心吗?”

(5)“你肯定又是……”——“爸爸妈妈很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你不想我们和你一起去面对吗?”

家长要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孩子对成人的意见非常敏感,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经常得到成人的肯定、鼓励,他们就会从成人对他的肯定鼓励中获得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因此,多肯定、鼓励、少批评。不能一味的指责、训斥孩子,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坏东西、损坏东西的事非常常见。对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破坏,孩子也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

这时,家长应该宽容和安慰孩子,而不是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感情的疏远。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他们可能会故意隐瞒父母,从而使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

关爱孩子,应该对孩子不小心犯错的行为给予宽容。这样不仅可以安慰孩子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这件事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而一味地训斥和打骂,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却淡忘了事件本身。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好意而不小心给父母造成伤害,这时候,父母的宽容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要做到在宽容中教育孩子,真正让孩子吸取教训。

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家长应及时给予正确评价、表扬和鼓励,使孩子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使人感到愉快的事物或活动,其事物或活动本身也将变得有趣。家长的一句表扬,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提高学习兴趣的转机。家长对孩子点滴的进步应表示赏识,使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孩子在学习上的失败,家长不要一味训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勉励他们不断努力。当然,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绝不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但批评和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要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孩子,必须要因人而异,要适度。越是批评,越是惩罚,越需要家长对孩子尊重、理解和信任。请大家切记:一味地批评和惩罚意味着批评和惩罚的失败,频率过高的批评和惩罚将会使孩子失去难能可贵的自我教育能力。 8/LKfOW+1p61K4tQAIkkq4V2tY04U2SYc3c7lvct0o+d3LsIg40uWlFUhfpOk3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