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世界经济中心千年后回归东方

人类历史上,存在“治—乱”之周期律:帝国、霸权带来了治,也带来了乱。

当今世界不仅不是平的,还乱象丛生。乱之源,尤以贫困与贫富差距为甚。俗话说,盗贼出于贫穷。一国的贫困问题可能引发国际混乱,贫富差距引发并助长了这种混乱。扶贫发展机构 乐施会 2016年1月18日报告显示,全球仅62名富豪拥有的财富就与占全球人口一半的最贫穷人口拥有的财富相当,而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多于其余99%人口拥有的财富总和。世界贫富悬殊的鸿沟不仅越来越大,而且富人变得更富的速度也更快了。 于是,动乱不只是发生在欠发达国家,也在发达国家内部滋生和蔓延:难民危机、恐怖袭击、极端思潮……

而这,恰恰与丝绸之路的命运密切相关。

东西方两大文明经过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切断了两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史称“奥斯曼之墙”),欧洲人被迫走向海洋,以殖民化方式开启全球化,导致丝绸之路衰落,东方文明走向封闭保守,进入所谓的近代西方中心世界。

千百年来,欧洲人从丝绸之路上获得来自东方的香料、瓷器、茶叶等。中国的“四大发明”也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开启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丝绸之路的中断,对欧洲也带来深刻影响,尤其是,寻找来自印度的黄金、香料,成为欧洲人走向海洋的重要动机,这就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将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的原因,哥伦布以为到了盛产黄金、香料的印度呢。

丝绸之路的衰落是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肇因

欧洲中心世界与海洋崛起为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密不可分。地球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90%的贸易通过海洋进行。时至今日,按照世界银行统计,全球产出的八成来自于沿海一百公里地带。这就是近代世界的景象:边缘型国家的崛起与文明中心地带的塌陷,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到美国,大国因海洋而崛起,文明因大陆而衰落。

自此,世界陷入“治—乱”周期律,地缘政治与权力游戏大行其道。“世界体系”“依附论”揭示了全球化边缘国家无法摆脱落后、动荡的根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何解决世界贫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如何由“变”到“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摆脱世界治—乱周期律,就是要恢复世界的多样性,平衡大陆与海洋、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的关系,实现世界的互联互通。

自古丝绸之路衰落后,重振丝绸之路成为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的共同梦想。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人类文明中心,成为欧亚大陆百年互联互通梦想的主旋律。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是其先行者,提出欧洲与亚洲两侧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铁路——欧亚大陆桥( 欧亚大陆桥 )规划。

欧亚互联互通的百年梦想——亚欧大陆桥

然而,各种版本的欧亚大陆互联互通梦,终究是梦。历史的重任落在了21世纪的中国身上。

自古以来,欧亚大陆是世界政治的中心舞台;欧亚大陆的命运见证了人类命运。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因此称欧亚大陆为“世界岛”。“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麦金德称,“由哥伦布一代的伟大航海家们开始的变革,赋予基督教世界以最广大的除飞翔以外的活动能力。……主要的政治效果是把欧洲和亚洲的关系颠倒过来。”

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

的确,在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的中心是欧亚大陆,即从西班牙海岸延伸到中国海岸的一整块大陆,当时的主要商道就是丝绸之路。而欧洲特别是英国显然处于世界的边缘地带。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拦腰切断,为了寻找新的通往东方财富之路,于是就有了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开创了海权时代,因为一个简单的地理事实是,相互连接的海洋形成一体,正是它证明了在全球范围内现代世界里海权的价值。同时地理大发现开创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化时代,西方不再是远离大陆的边缘,而是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在过去500年时间里,前400年是欧洲,其后是美国在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这是全球化的政治核心。但是,“进入21世纪显然美式全球化体系正在趋于瓦解和崩塌,而中国不仅是过去30年里全球化的最大赢家,并且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化的主要引领者,世界体系的陀螺仪正在转向中国”。

世界经济长周期

人类历史的分水岭即将来临。麦肯锡公司的世界经济长周期预测,“世界经济中心千年后回归东方”。

该模型指出,宋朝以后,世界经济中心从中国移至欧洲,后来又移到美国,2025年回归中国,可谓世界归位。世界经济中心东移最快的时期就是刚刚过去的2000—2010年。人类在2000—2025年迈出了过去近一个世纪(1820—1913)的步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国际政治格局也在东移,西方中心的世界逐渐淡出,正在还原世界的多样性。

顺应人类文明演绎律及世界经济长周期,推动全球再平衡,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为消除世界治—乱周期律,实现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希望。

“一带一路”通过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地区和国家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将欧亚大陆桥的内涵升级为互联互通,并延伸到非洲等地,实现时空超越。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13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讲话提出,“通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改变了中国改革开放着眼于东南沿海地带、首要向美国开放的逻辑,向西迈进,围绕欧亚大陆同时走向腹地和海洋。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旨在扭转不公正、不可持续的全球化趋势,助推世界走出“治—乱”周期律。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35年改革开放奇迹后,红星照耀中国,也照耀世界。“丝绸之路之所以改变了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路撒播。” 作为丝绸之路的复兴,“一带一路”也就可称为新的长征,是中国在沿线国家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将拓展与深化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合作与友谊,极大提升中国制造、中国营造、中国规划的能力与信誉,提升中国威望。就其地缘经济与战略效应而言,堪称“第二次地理大发现”,正在重塑人类文明史与全球化话语权,体现中国崛起后的天下担当。 ca0O/QGdF1TCn/Us86q1ThNRVKrq1oZs9sBX9HtAnTmZm6CFbwRgDbura5HVplK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