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奉献,是给予,是获得,是享受。现代社会,要生存,要立业,要办成一番大事,都离不开钱。但反过来,认为“有钱就有幸福”,也是有失偏颇的。有人甚至把这种观点奉为至宝,为了钱,不惜出卖自己,出卖朋友,有的人为了钱,不惜搭上性命。钱与幸福真的有必然的联系吗?钱,可以换来享受,但不一定能换来幸福。
假设一个人郁郁寡欢却拥有万贯家财。她的内心始终空虚寂寞,身边没有一个人陪伴,精神上几乎陷入了崩溃。这样的生活对她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可见,钱并不是万能的,有钱也不一定幸福。
当然,谁都无法否认钱的重要性,它是一切物质生活的基础。有了钱,也就有了较为舒适的物质生活。钱,虽说只是象征财富的一张普通的纸而已,可是在这个世界里,谁都需要它为自己的幸福做铺垫。假如人们靠自己的劳动去积攒财富,他的精神生活是愉快的,生活的幸福指数自然也不会低。若是作为工薪阶层的你,月收入从最初的3000元逐渐涨到5000、8000,然后超过15000,甚至达到两万时,你的幸福感自然会随着收入的增长、个人财富的增加而逐步获得提升。在这一阶段里,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与你的幸福感最成正比。
钱财,本身不能带给人幸福,幸福需要自己去寻找,它无法用语言表达。当你真心感受到快乐时,那你就是幸福的,与钱财无关!赚钱是人们普遍的愿望,但是人生的意义绝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沉迷于“拜金主义”的旋涡中的人,不仅得不到幸福,反而会因为钱失去幸福,国外流传这样一句话,“金钱买不来时间和真情”,细细一想,的确如此。
你也许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钱的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找一个最快乐的人。找来找去,结果发现最快乐的人竟然是一个浑身黑不溜秋的乞丐。皇帝想与他换衬衣,以此获得更大的快乐,可乞丐却穷得连衬衣也没得穿。这也证明:幸福未必属于那些有钱人。
古罗马有一位皇帝,名叫尼禄,在当时可以称得上富甲天下了,可他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尊贵和富有,使他兽性大发、弑母戮师,甚至荒唐到大烧罗马城,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自幼出身显赫,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奢侈生活,身边还有袭人、麝月一帮丫鬟作陪。你能说他不幸福吗?可他最后偏偏遁入了空门。一个被封建礼教禁锢、没有丝毫自由的人,幸福对他而言才是奢侈。
有了钱,可以办很多事;但有了钱,不一定幸福。人有善恶之分,一个心灵富足的人,可以驾驭名利,帮别人创造幸福;而一个精神空虚的人,往往会被金钱所驾驭,沦为金钱的走卒。正如一个研究者所形容的,开奔驰上班的人,并不一定比坐公车上班的人幸福很多。而极少数巨富人群的幸福感,仅仅比一般人稍高一点,而他们的财富却远远超越普通人群,财富和幸福感不成比例。幸福是由物质和精神两种“财富”共同构成的,只顾物质享受而忽略精神,不算是真正拥有幸福。
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对待金钱的态度也有很大不同。幸福的人重视家庭和健康,工作和收入永远摆在第二位;但那些自认为不幸福的人却毫不犹豫地把财富摆在首位,家庭和健康次之。生活的目的不是赚钱,赚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盲目地累积财富,你的一辈子牺牲会很多。试想,当有一天你的钱财垒成了山,你的生命却岌岌可危,空有一堆庞大的天文数字,又有什么用呢?
有人说,比正处于痛苦之中的人快乐一丁点儿,就是幸福。有的人没有钱,生活很不幸,但他很乐观,能够积极地面对人生的每一件事,也许在别人眼中他并不幸福,而实际上他自己从不会这样认为。幸福,每个人都希望获得;痛苦,每个人都嗤之以鼻。但人们往往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只想着如何升官发财,对待生活如此的麻木不仁,幸福又怎么可能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呢?
如果仅仅把钱当作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几乎不去想钱的问题,你就会变得很快乐。为了实现这一点,你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避免欠债,一旦债务缠身,你想不烦恼都很难。一个记者在大街上问一位盲人:“你整日生活在黑暗之中,难道不觉得痛苦吗?”盲人回答:
“我有什么好痛苦的?说真的,我很幸福。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瘫子相比,我能行走。”
是啊,拿自己的收入跟世界首富相比,谁都会感到痛不欲生。只要我们把心态调整好,赚自己该赚的,花自己该花的,就是幸福。就比方说大家看足球比赛,一开始大家都是坐着看,但是为了看得更清楚,只要有一个人站起来,大家都会接二连三地站起来。实质上,无论站起来,还是坐着,看清楚的程度是一样的,但大家就是愿意兴奋地站着。对于物质的追求也是如此,从幸福的角度来讲,这样做无异于自我消耗。
有时,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妨发挥一下阿Q的精神:你虽然没有别人有钱,但你比别人过得幸福。有钱,可以买名表、买汽车、买洋房,可是买不来时间,买不来幸福。老实说,金钱只是寻求幸福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将财富转换成幸福,这样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幸福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只要你用一颗向上的心去面对生活,你照样会觉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