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心灵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僖宗年间,奉化出了一个有名的僧人,他体态肥胖、大腹袒露、笑口常开,经常背着一个布袋,游览四方,随处寝卧,于是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

由于经常游历山村原野,布袋和尚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有时候他还会帮农家劳作。在这种朴实的劳动中,他体验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升华了自己的思想修养,给世人留下过许多耐人寻味的奇思妙语。有一天,当他和农夫在一起劳作时,心有所感,于是作了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偈语诗,但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意义。农夫插秧的时候,总是插几支秧苗,便会往后退一步,往后看看,再往前看看,看自己走的路线直不直。整个插秧的过程,农夫看似慢悠悠的,看似一直在后退,其实一直是在前进。当他们插完秧,退回到田岸上时,所有的秧苗都插好了。这不正是他们的收获吗?

双桨向后不停地划动,船儿却不断向前行进;弯弓射箭时,弓总是向后弯,箭总是向后拉,但是松开手时,箭却飞速向前,威力无比。人世间,充满了进与退的玄妙,也充满了舍与得的智慧,关键在于你是否明白其中的真谛。

有时候,前方也许是一个死胡同。与其义无反顾地向前冲,碰得头破血流,不如理智一点,后退一步,另辟蹊径,也许你会找到更广阔的天空。有后退的勇气,才有前进的希望。输得起,才能赢得起。暂时向现实妥协,向命运低头,并不代表你是失败者,也不代表你是懦夫,相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才是智者的思维,才是成功者的处世之道。

著名影星李连杰初到好莱坞时,几乎没有人看好他,也没有电影公司请他出演角色。后来,好不容易有一家电影公司请他出演,但片酬只有100万美元,而且还是演一个反面角色。这时李连杰犹豫起来,他对电影公司说:“我需要慎重考虑,才能给你们答复。”就在他考虑的这段时间内,对方却改口了,在原来片酬上降低了25万美元。

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李连杰在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电影市场是一块金字招牌,赚的钱并不少。可以说,他进军好莱坞并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打出自己的名气,让自己走向世界。经过再三考虑,李连杰决定出演,可是卑鄙的片方再次趁火打劫,又降低了25万元的片酬,这一次,李连杰答应得很爽快。

就这样,李连杰以很低的片酬接了他个人第一部好莱坞影片———《致命武器4》,扣除律师、经纪人、宣传公司等各项费用,再扣完税,他几乎没有什么钱。但是他并不在意,他知道,只要给自己一个出演的机会,他就能用实力证明自己。后来,那部影片上映了,他获得了7..分,是整部电影中获得评分第二高的演员。

很快,很多电影公司主动找上李连杰。从那以后,李连杰的片酬步步高升,他的第四部影片的片酬已经高达1700万美元。

当李连杰谈起进军好莱坞的往事时,他感触颇多,说出了布袋和尚的那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表示,当初正是受这首诗所启发,才学会了退步。

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面前,你若能退一步,将会获得一份安然自在;在对错是非面前忍让三分,将获得一份悠然自得。这种无欲则刚、以退为进的做人智慧,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生活中,很多人有一种固定的思维,认为只有前进才是进步,只有向前冲才是进取。比如,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没完没了地忙碌着;在与人发生矛盾时,咄咄逼人,不肯让步;在大富大贵之时,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一味地贪图享乐。殊不知,这其实是欲念太多在作祟,欲念太多,人才会变得只想拥有,不想失去,只想前进,不愿后退。

布袋和尚的诗告诉我们,做人要淡泊名利,要保持内心的清净,还要虚怀若谷,适时低头审视自己,回头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如此,才能从水田中看到那片真实的天空———低头便见水中天,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看清世界。

布袋和尚的诗还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把名利、荣辱看淡一些———心灵清净方为道。现实中,很多人行走四方,奔波在名与利之间,只想拥有更多。却不知,在得到的同时,内心的快乐和幸福感一直在降低。其实,人应该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心灵,多听一听内心的声音,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扰。 RuKC240USYgv2PYMSefDI2mVo9EtwT30cxrr9ON8Ks+s1wpueglAIv8qcFV/04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