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金戈铁马的嘶鸣、此起彼伏的争斗、惊心动魄的政变,二百八十余载的风云涌动,二十一位皇帝的悲喜人生,使唐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集大成篇章。从李渊建制到朱温灭唐,这是中国历史上时间较长的一个朝代,也是对中华民族影响较深的一个朝代。唐朝统治时期政治的复杂多变,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化的光辉灿烂,都值得细细读来,读罢掩卷令人感慨万千。

唐朝的国号“唐”,是晋国的古名,泛指如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大唐王室出身于关陇集团,先祖李虎在南北朝被封为唐国公,他的后代晋阳留守李渊,在隋末出兵入关夺取天下,开国建制,为李唐江山奠定了根基,以长安为首都,洛阳和太原为陪都。

唐朝的历史很漫长,大致可以分成前期与后期。其分界点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武将四处开疆拓土,文臣稳定朝政,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遭遇了许多问题,趋向衰退。

初唐时,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下,国力逐渐强盛,击败了强敌突厥,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铸就了一段盛世“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击败了高句丽等强敌,成就了“永徽之治”;武则天建立大周,女主政治达到巅峰;唐中宗李显因神龙革命而复辟,国力得以恢复;唐玄宗李隆基时进入盛唐,既是高峰也是转折,执政初期的李隆基革除前朝弊政,威服天下,成就了“开元盛世”,然而后期的统治混乱昏庸,酿成了“天宝危机”,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内忧外患,在外受到河朔三镇、吐蕃回鹘等异族的频扰,在内受到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的影响,其间虽有唐宪宗李纯的“元和中兴”、唐武宗李炎的“会昌中兴”、唐宣宗李忱的“大中暂治”,但都未能拯救大势已去的唐朝,全国性的藩镇割据,黑暗腐朽的政治统治,引发了接二连三的唐末农民战争,其中的黄巢之乱重重地打击了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山崩地裂后,李氏江山最终落入了朱温手中。夕阳如血,曾经灿烂辉煌的唐朝,就这样在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中结束了。

唐朝的疆域变化比较频繁,曾经一度超越了隋朝极盛时的势力范围,是继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实现了大一统,既不用隋长城也不自己修筑长城的王朝。唐朝在鼎盛时期时,中亚绿洲地带都受到了唐朝的支配,那时唐朝的国土面积达到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疆域范围一直向南到了罗伏州,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向北到达了括玄阙州,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向西到达了安息州,也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向东到达了临哥勿州,也就是现在的吉林省通化市。中唐后期,漠北、西域的领土相继失去。晚唐时期,当时的国土衰退到了中国本土的大小,但仍然拥有河套地区。

唐朝的人口在初唐时期是一千多万,到了鼎盛时期的天宝年间,当时的全国人口达到了八千万,大大超越了隋朝时期的人口峰值四千多万。在这个时期里,长安城市区的人口是一百万人,市辖区人口在两百万左右。

唐朝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当时的政治是三省六部制,前期的中央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到了后期就变成掌握在皇帝和宦官手中。军事方面,唐朝前期采用府兵制,兵力十分强盛,但是后期出现了藩镇制度,割据一方。唐朝时的经济结合了华北、关中和江南的经济,后期时偏重于江南赋税,当时的赋税制度从均田制与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制,增加了很多杂税。唐朝在鼎盛时期颇有大国风范,与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等异族争夺天下霸权,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吸收了当时唐朝的文化和政治体制。盛唐时期的文化兼容并包,在交流融合之下,形成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当时文学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诗歌这个载体最为繁盛,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均出于唐朝。唐朝的壁画、雕刻、书法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也十分发达,一度享誉海外。当时的科技也十分发达,大量的发明喷涌而出,四大发明之中的火药和雕版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

唐朝留给我们的经验很多,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也很深刻,这是一个历史遗产极为丰富的王朝。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

正说大唐帝国历史,全景再现了唐朝的兴衰和没落。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一段壮阔恢弘的历史,讲述了大唐的盛世传奇。

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杀戮与争斗;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惊喜与无奈。但我们仍想走近唐朝,追溯那段盛世光华的大唐岁月。 Uc/sHxdvCGHW9LmDjMkKJXyXiCVwJLYvGOb5IU+61oo7CJg+tIO3wLqoduwcTt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