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下大乱,刘邦杀县令发迹

秦始皇执政后期,由于苛政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加上大兴土木,动用了大量劳役去征讨匈奴,还要修长城,建阿房宫以及骊山皇陵,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百姓苦不堪言。这一年,刘邦已经在亭长的位置上干了好几年,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一个任务:押送劳役前往骊山修陵。

当时,秦帝国的成年男子,除了每年为郡县地方政府服一个月的劳役外,一生中还要为国家服徭役一年,戍边一年。事实上,秦帝国农民的徭役负担很重,远远超出制度上的规定。按制度上的规定,沛县农民每年都要有人到都城咸阳为国家服徭役。浩大的秦始皇陵与阿房宫工程,常年需要几十万劳力。

当时,郡县被征调徭役的民夫,要由地方政府派人带领前往,并由带领者监管这些民夫。地方政府中的官吏,一般都不愿担任这一差事。因为这不仅要远离家乡,备尝旅途的辛苦,有时还要承担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责任重大。秦法对带领民夫的官吏有非常严苛的要求与规定,违犯法规者将视其不同情节给予严厉的惩罚。

但是对于刘邦来说,这件事并没有让他多烦恼,因为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接到这样的任务了。刘邦和吕雉结婚之后,每天的工作也不是很忙,办完公事就回来帮妻子操劳农活,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很安逸。但刘邦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够安于本分的人,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之后,刘邦那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这时恰好从曹参那里得知,萧何正在物色徭役的带队人,刘邦于是自告奋勇地揽下了这份差事,正好也借此机会出去散散心,见见世面。当时快到中秋节了,吕雉给刘邦准备了过冬的寒衣,依依不舍地送别他,县府中的同事也来送别刘邦。按往常惯例,每位替他饯行的官员都送给他三百钱,资助他旅途上的费用。当时,为官府服劳役抵债,每日的工钱是八钱,三百钱相当于一个劳力一个多月的工钱。只有萧何一个人送给他五百钱,刘邦很受感动,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后,他还惦记着“何独以五”这件往事。

刘邦带领着一众农夫,告别了亲人踏上征程,从沛县启程西行,一路上凄凄凉凉,一直到达目的地———咸阳城东南的阿房宫工地,这里离咸阳只有几十里的路程。在这里,刘邦遇到了一个让他心生羡慕的人。这天,刘邦在路上闲逛,正好遇到秦始皇的车驾出行。

秦始皇车驾出行,一般都戒备森严,禁止老百姓观看。但偶尔也有破例的时候,即允许路旁的百姓观看,任人瞻仰。史书记载的“纵观”,即是任人观看的意思。刘邦有幸赶上这一盛大场面,当时,道路两边人山人海,刘邦被人流涌至前沿,他站稳了脚跟,终于看到了皇帝车队在他面前驶过的情景。据文献记载,天子车驾出行,有大驾、法驾、小驾之分,除皇帝乘坐的金根车、五时副车之外,大驾有属车(包括兵车在内)八十一乘,法驾有属车三十六乘,小驾有属车九乘。秦始皇此次车驾出行,不是出函谷关巡行帝国的东土不会配备八十一乘属车的“大驾”。但他恩准百姓“纵观”,用配备九乘属车的“小驾”又不足以在百姓面前显现皇帝的神威,因而他下令配备有三十六乘属车的“法驾”。由金根车、五时副车、三十六乘属车和仪仗所组成的车队,可谓是浩浩荡荡了。

秦始皇当年所乘坐的车驾,实物当然难以保存至今。但是,1980年秦始陵出土的两驾铜车、铜马、铜俑系精美的仿真制品,大小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车与系驾的结构完全模拟实物,与真车马基本上没有差异。也许是被这华丽的场面所震撼,刘邦情不自禁地感叹了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第二年秋天,沛县下一批来咸阳服徭役的民夫到达阿房宫工地,刘邦这才带领去年秋天来到这里的民夫启程返回家乡。之后,刘邦多次隔年带领服徭役的民夫去咸阳,这就是《高祖本纪》所说的“高祖常繇咸阳”。

从这之后,刘邦就开始喜欢上了“常繇咸阳”这份工作,乐此不疲,但这次要押送的徭役都是一些“危险分子”,不是普通的农家子弟,而是有刑罚在身的罪犯,并且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咸阳城的阿房宫而是需要修皇陵的骊山。当时正是始皇帝病死沙丘的前夕,国内局势动荡,人心不稳,好友兼同事的萧何对刘邦暗暗担心,这次出发可能会有危险,刘邦本人也感觉到气氛与往常不同。然而他多年来自告奋勇地往返咸阳,大家又都拥护他,刘邦也不好推辞。

果然,出发没多久,就有人开始逃跑,走到丰邑西边的大湖“丰西泽”时,刘邦押送的徭役已经跑了一大半。“丰西泽”仍属沛县境内,离目的地还早着呢,可是逃跑的人又没有办法追回来。刘邦心里也开始犯嘀咕,按这个速度,到不了骊山,这些犯人就都跑光了,依照严苛的秦律,自己也难逃一死。与其到骊山去送死,不如顺水推舟把大家都放了,自己也逃吧。就这样,刘邦在“丰西泽”把剩下的徭役全放了。大家看到刘邦这么讲义气,心里也很感动,一些人当场就表示要跟着刘邦干事业。于是,带着这十几个人,刘邦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芒、砀两山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芒山县是沛县西南方的邻县,芒山在北,砀山在南,其间相距仅八里。芒砀两山是苏北丘陵的东缘,海拔并不太高,但位于低洼的沛丰沼泽地的南沿,其相对高度亦足以称为这一地区小有名气的山陵,况且山间有古树密林,杂草丛生,蜿蜒起伏于“山泽岩石之间”,不乏匿身之处,可供辗转栖身。

刘邦带着十几个人就在这芒山、砀山落草了,而他放了徭役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家乡。这让妻子吕雉坐不住了,于是,她把年幼的女儿、儿子交给二老,踏上了寻夫的行程。

传说刘邦到了哪里,哪里就会有五朵彩云。刘邦造反后,吕雉被官府的人抓到了监狱。后来,吕雉出狱了想要找到刘邦,就跟着五朵彩云找。由于经常往来于沛县与芒山、砀山之间,渐渐地家人都知道了刘邦其实就在西南方的芒山、砀山上。

刘邦在山上漂泊的时候,山外的世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病危的秦始皇终于在沙丘病死。继承皇位的秦二世倒行逆施,到处都是人心惶惶、怨声不断,最终爆发了大泽乡起义。沛县县令是个老滑头,当时每天都会传来官员被杀的消息,他日夜苦思,害怕自己会被起义的农民杀掉,又害怕遭到秦朝政府的讨伐,毕竟自己还是一名公务员呢。

考虑了半天,沛县县令终于决定“随大流”,跟着农民造反,于是把萧何和监狱官曹参找来商量。萧何一听,这事风险太大,以秦朝官员的身份造反,你敢做不见得别人敢相信你。于是,他又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把流亡在外面的沛县人召集起来,利用他们的力量号令百姓!县令一听,这个主意好,不仅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还可以杜绝后患,简直是一箭双雕啊!于是就问:“沛县有哪些逃亡出去的人呢?”萧何此时就推荐了刘邦。此前刘邦“亡匿隐”的消息早已传开,县令也心知肚明,立刻派人找到吕雉的妹夫樊哙,让他通知刘邦赶紧回来。

这边刘邦听到县令召唤自己回去,顿时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内心也是非常欢喜的。然而,这时县令却打起了退堂鼓,担心刘邦回来后自己控制不住,到时候爬到自己头上来怎么办?虽然秦王朝现在焦头烂额,但武力组织还是很强大的。万一陈胜、吴广起义失败,造反的人可就没好果子吃了。反复思量后,听到刘邦一行人即将回县的消息,县令突然下令:“关闭城门,禁止刘邦党徒进入县城。倘若有人内应,格杀勿论!”

这下萧何和曹参目瞪口呆。不是说好要造反吗?怎么事到临头反倒改变了主意。当时萧何的身份是主管人事、总务的“主吏”,曹参的身份是辅助主管狱讼的“狱掾”(原为辅佐之意,后为副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曹参和萧何是聪明人,自己帮着县里造反,回头肯定也没好下场,于是二话不说摸黑逃跑投奔刘邦去了。

刘邦本来心情挺好,听到这个消息瞬间有些愤怒,明明说好一起干大事,到头来却被摆了一道,于是奋笔疾书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墙上。这封信是写给沛县百姓的,信里说,天下百姓受秦的苦已经好久了,现在沛县百姓为沛县县令守城,而天下的形势却是“诸侯并起”,早晚会杀到沛县来的。如今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杀了县令,推选一个可信之人,响应天下诸侯号召,则可保全一家老小。否则,就只能等着被杀了。

老百姓正愁没出路,他们的目的是能跟家人一起活着,看到刘邦的信后立即给予了积极响应,一齐动手,杀县令,开城门,接刘邦。进了城之后,大伙都劝刘邦担任起义领袖,刘邦内心一阵暗爽,但表面上却推辞说:“当前天下纷纷,‘诸侯并起’,如果选择的领袖不合适,则会死得很惨。希望大家选那些更有能力的人吧。”不过在大家的一再坚持下,刘邦愉快地顺从了民意,以沛公之称,挑选三千子弟,正式开始了反秦起义,从此踏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一年,刘邦四十八岁。 LACbQD/BxhHvxzWNIjT0r9VJSpYI4w1NDGc1/nlVoe12X9BZvAQ+sWPQOwqF2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