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董仲舒献“天人三策”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公元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十年;公元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此后,董仲舒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但是朝廷每逢大事,都会派使者或廷尉去他家征求意见,虽然受窦太后黄老学说的影响不被重用,但很受武帝尊重。

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乾纲独揽。刚登基时被扼杀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求贤若渴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

董仲舒是一个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的人,“三年不窥园”说的就是他在家里闭门攻读了整整三年。读书期间,他不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连自己家门口种的是什么菜都不知道。董仲舒喜欢骑着马出门跟同事们交流。他常常在马上看书,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很多人都认为董仲舒是读书中邪了。后来,董仲舒这种刻苦读书的行为传到了汉武帝那里。为了提倡读书的好风气,汉武帝就给董仲舒封了个国事顾问的闲职。但是董仲舒没有辜负武帝给他的职位,办起了私人学校。只是他授课的方式很奇怪,学生上课的时候看不见人,因为他站在一条帷幕的后面,学生只能听见他的声音,这也是后世用“董帷”指授课之处的渊源。

董仲舒还发明了“兵教兵、将教将”的教学方法。他教学有方,学生也越收越多,可教书育人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董仲舒是儒学老师,而汉朝一直遵奉道教,于是,他效仿孔子口述,学生记录,把他的见解编写成书。没多久,董仲舒就以“公羊派”掌门人自居,这惊动了推行儒家理念的汉武帝,于是请他来聊天。

汉武帝一共跟董仲舒谈过三次话,董仲舒连上对策三篇作答。由于对策的首篇专谈“天人关系”问题,因此这三问三答以“天人三策”为名而载入史册。他从三个方面回答了汉武帝的问题。首先,按照儒家学说,汉家天下是天授的,不是军功利益集团给的,也不是如蚁小民给的,更不是外戚们给的。这是在法理上让大家清楚,天下姓刘,刘氏家族不欠任何人什么,如果非要说欠谁的,那也是欠上天的,所以如果皇帝作恶多端,上天看不下去了,会通过各种灾异事件警告皇帝,这叫天人感应理论。其次,尧舜时期推行黄老之术,是因为那时候人心好,大家都老实,不用当政者受累操心。周武王的时候,不使用黄老之术,是因为人心不好,不施用严刑酷法镇压,不能让人变好。现在不安分者遍地都是,更是要重拳出击。最后,要加强教育,建立国家太学,广选贤良,把底层的文化人(主要是儒学爱好者)选拔为官吏,成为帮助皇帝维护权威、打压威胁皇权势力的打手。

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

董仲舒认为,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了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他在应对中还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正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在汉武帝主持的这场推荐会上,除了董仲舒出名之外,还有会稽吴县的严助也大放光彩,被提升为中大夫;川人公孙弘,以六十高龄被征为博士,这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第一步。此后,儒家在汉武帝朝廷的地位逐渐提高。董仲舒的对策成了汉武帝治国的主要依据。一个巨大的转变,在不声不响中发生了。

不过董仲舒本人在提出“天人三策”之后,虽负盛名却并未得到重用,只能局促在江都一隅,宣传他的天人感应学说。公元前135年,辽东的高庙和长陵的高园便殿相继遭受火灾。当时董仲舒在家闲居,他得知发生了两次火灾的消息后,就用他的灾异学说加以分析,认为这是上天对汉武帝过失的警告,并且写了一本《灾异论》,打算上奏给汉武帝。然而,《灾异论》还没来得及上奏,就被主父偃偷了出去送给了汉武帝。武帝就把大臣们都喊来开个会,让大家讨论这篇文章。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也在其中,他不知文章是自己老师所作,把这篇文章骂得狗血喷头。当汉武帝告诉他这是董仲舒写的文章时,吕步舒当时就汗如雨下。

于是汉武帝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董仲舒投入大狱,并定了死罪,不过后来又念他上《天人三策》有功,又下诏赦免了他。死里逃生之后,董仲舒再也不敢随便乱讲灾异了。除了曾一度复出为胶西相外,董仲舒一直赋闲在家,治学著书,直到寿终正寝。 4auFZQJRERSeL0kB+QGKmoacBcJDuaURsei8q8mXwDEhsDAdssR++rKcskutkva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