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皋对峙,划鸿沟分庭抗礼

彭城一战被击破后,刘邦手下的力量纷纷投靠项羽。刘邦懊恼之余也开始组织反攻,在荥阳重整军队,依托关中基地和有利地势与项羽开始了长期抗争。公元前205年六月,刘邦派兵攻废丘,迫章邯自杀,解除了后顾之忧;派人说服英布反楚,联络彭越不断骚扰楚军后方,同时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在楚汉之争中,英布对促进汉军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英布,六安县(今安徽省六安)人,因为犯了罪,受秦法被黥(刺面),又称黥布。英布出身平民,少时有人给他算命说他在受刑之后就开始走大运。到壮年,果然犯秦法遭黥刑,英布认为自己出人头地的时机到了,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史记·黥布列传》)。后英布被送往郦山服刑,郦山刑徒有数十万人,英布结交刑徒中豪杰之士,率领一伙人逃到江泽中做了强盗。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后,英布投靠了“番君”吴芮,并做了他的女婿,集聚数千人,举起了反秦大旗。秦将章邯灭掉陈胜,打败吕臣军后,英布率军攻打秦左、右校,在清波(今河南新蔡西南)大获全胜,于是引兵向东。这时英布听说项梁已平定江东、会稽,正渡江向西,队伍不断壮大,众多将领归附项梁,便投靠了他。项梁死后,英布就投靠了项羽,一直是项羽的得力干将。

公元前206年,齐王田荣起兵反楚,项羽出兵镇压,并且向英布征兵,但这时英布找了个借口推脱,只派了几千人前往,后来刘邦在彭城打项羽,英布再次见死不救,这引起了项羽对英布的不满。项羽数次派人去召英布,英布害怕有去无回,不敢前往。项羽因担心北边齐、赵和西边刘邦的军队,而英布此时还有利用价值,所以没有发兵攻打他。

彭城战败后,刘邦问张良:“我愿舍弃函谷关以东的土地作为封赏,谁可以助我一臂之力,跟我一起打天下?”张良便推荐了英布:“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一员猛将,与项王有矛盾。”

刘邦从下邑经魏地来到虞(今河南虞城县),隋何请求出使九江策反英布。到九江后,隋何通过九江王太宰以通关节,可三天也没有见到英布。隋何于是游说太宰说:“英布不见我,定是因为楚国的强大而汉国弱小。这也正是我出使的原因。你先让我见他,假如我说得对,那是大王所想听的;假如我说得不对,那我隋何甘心在九江受死,以表明贵国背汉而亲楚的决心!”太宰把这话转告了英布,英布召见隋何。隋何说:“汉王派我送信给大王,我十分诧异您为何与楚那么亲近?”英布说:“我一向以臣礼服侍项王。”隋何说:“您同项王都是同列的诸侯,而您却以臣礼服侍他,您定认为楚国强盛,可以依靠。但是项王伐齐,他可以亲负墙版筑杵,为士卒先锋,您就该来率九江军队,去做楚国的先锋。而现今您却只发兵四千去帮助楚王,一个面北而侍奉人家的臣子,难道应当这样做吗?汉王攻打楚国彭城,您就该悉发九江之兵渡淮援助楚王,与汉王日夜作战,决一雌雄。而您虽拥有万人之军,却袖手旁观,不肯派一兵一卒。这是一个依赖他人立国者应当做的吗?您名义上虽然是归附楚国的,但实际上却不肯为楚国出一分力,我认为您这样做没好处。”

隋何接着说:“您之所以不肯背叛楚国,无非是因为汉弱楚强,可是楚兵力虽强,但因项羽违背盟约,杀害义帝,天下人都以不义之名责备他。他还自恃百战百胜,兵强国盛呢。至于汉王,在收降诸侯之后,回守成皋、荥阳,从蜀汉运来粟谷,辟深沟建营垒,守边地。楚人调回部队,中间隔着梁国,深入敌国八九百里,这时欲战不能,攻城乏力,老弱残兵要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楚军到达荥阳、成皋时,汉军只要坚守不出,这样,楚军进不能攻,退不能脱身。所以说楚军是靠不住的。假若楚胜汉,诸侯必定自危而相互救援。可见一旦楚国强盛起来,定会招致天下兵力的对抗。所以楚不如汉,这形势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您不归附万无一失的汉,却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岌岌可危的楚国,我对大王的做法感到不解。如果单凭九江的军队想要灭楚是不可能的,但大王若发兵背叛楚国,必定能牵制住项羽,这样一来汉军夺得胜利就是十拿九稳了。我恳请大王您归附汉王,汉王定会划地分封您为王,何只现在区区的九江之地!”

英布考虑了一下就说:“我听从你的意见。”但只是暗中答应叛楚归汉,不敢走漏风声。正好这时项羽派人催英布发兵救楚,隋何直接跟楚使者说:“九江王已归附汉王,凭什么让他发兵?”英布愕然。楚使者大吃一惊,想赶紧回去给项羽汇报。隋何趁势劝说英布:“大王归汉已成事实,应当立即杀掉楚使者,不让他回楚,同时尽快与汉联结。”英布听从了隋何的话,杀死了楚使者,起兵攻楚。英布带着汉王刘邦增拨的一些士兵,与一些原部下一路上征兵到成皋,从此便逐渐成为汉王属下反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主力部队。

刘邦牵制项羽的目的实现,利用这段时间进了荥阳城,开始修筑防御。公元前205年三月,楚汉在荥阳对峙已长达十个月之久,由于运送粮食的通道被楚军切断,汉军士兵的口粮告急。这时陈平上场了,他给刘邦出主意,用了一招“反间计”,让范增和项羽反目,刘邦又派纪信装扮成自己去楚军诈降,乘机逃出荥阳。

陈平,刘邦身边重要的一个谋士。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并立魏咎为魏王。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后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他卿一级的爵位。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欣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此后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听取。陈平感觉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就投奔刘邦了。陈平经汉将人推荐,面见刘邦。由于两人聊得比较投机,刘邦一高兴就把他留在身边做参乘(陪他出行,为他驾驭马车的官员)。

公元前203年,刘邦被项羽逼急了,提出求和,项羽拒绝,刘邦十分忧虑,这时,陈平让刘邦拿出四万两黄金,买通楚军的人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增和钟离昧的功劳最大,但却不能裂土称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国土。”这些话传到项羽那儿之后,项羽果然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以后有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钟离昧商量了。他甚至怀疑范增私通汉王,对他很不客气。

一天,项羽派使者到刘邦营中,陈平让侍者准备好十分精致的餐具,端进使者房间。使者刚一进屋,就被请到上座,陈平再三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并附耳低声问:“亚父范增有什么吩咐?”使者不解地问道:“我们是霸王派来的,不是亚父派来的。”陈平一听,故作吃惊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派来的人呢!”便叫几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随后把使者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则满脸不高兴,拂袖而去。使者没想到会受此羞辱,大为气愤,回到楚营后,把情形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项羽,霸王更加确信范增私通汉王了。这时,范增向项羽建议应该加紧攻城,但是项羽却表示“这事不用你管”。范增这时也听到了自己私通汉王的谣言,顿时火冒三丈,一气之下不干了,要回老家养老去。项羽爽快地答应了范增的要求,还安排了两个人一路护送他。结果范增年纪太大,又一路折腾,还没走到老家就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

公元前203年五月,项羽猛攻荥阳,陈平又给刘邦出主意:“请大王速写一封诈降信给霸王,约他在东门相见。霸王一定会把他的大军布置在东门外,我们再想办法把他在西、北、南各门的卫士引到东门口来,大王就可以从西门冲出去了。”汉王同意了。不一会儿,陈平领着一个貌似汉王的将军纪信来见汉王,说把他化装成汉王的样子出去诈降,吸引敌人把兵力集中围住东门,然后汉王就可以从西门突围了。项羽果然上当,派人加紧围攻荥阳,并夺取成皋。

就在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接到韩信的一封信:“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

刘邦在彭城战败后,自己退回荥阳据守,刘邦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给韩信增兵三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韩信领兵出征后,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进展十分顺利。于是他有点膨胀了,就有了上面一封信。

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刘邦的脚,凑近他的耳朵说:“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就此机会立他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则可能发生变乱。”刘邦经提醒也明白过来,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公元前203年六月,项羽以凌厉攻势拔荥阳,再夺成皋。但此时的项羽已经是强弩之末,远离根据地长期作战,士卒疲惫,粮食告绝,况且后方还被韩信、彭越威胁。尤其是彭越,号称游击战的祖师爷,深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真谛,抢走项羽的无数粮草,史称“彭越挠楚”。

刘邦却成功地利用荥阳、成皋阻击战,吸引住了项羽和楚军主力,乘机夺取了赵、魏、齐、燕、楚等大片国土。成皋、巩县两道防线坚守两年零四个月,可谓固若金汤。背后是广大的关内根据地,士卒气盛,粮草充足。于是在公元前203年八月,楚汉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其西属汉,其东属楚,划分天下。

项羽由于急于求和,摆脱被动危险的局面,因此做出加大的退让,交还刘邦家眷,让出荥阳,这样才取得了刘邦的同意,以换取安全撤退的时间和承诺。

这显然是一个不符合当时双方实力对比的协议,是一个根本无法执行的协议,说它是子虚乌有最为合理。一定要死认书本的话,我们只能说,那是刘邦为了换回家人的性命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况且协议刚刚签订,张良、陈平就已经劝刘邦赶紧毁约。 yUG5FNgDxynIlR/JGA2ktDbggLpIxjxi9zj/gDoyTk3/xW2xM2HNUrnHD2+sxX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