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贤内助”马皇后

历史的烙印无处不在,但凡懂点历史的人肯定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她们都是历史上杰出的“贤内助”。有史以来,有着特殊身份的人,身后是否拥有一位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知大局、懂谦让的睿智女子为妻,显得极为重要,验证了那句“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马氏,又名秀英,宿州(今安徽宿县)人。祖上曾是当地的富户,父亲马公,性格刚强,见有为不义者,视之若仇雠。正因为父亲无节制的仗义好施,家业日日穷困起来。母亲郑媪,在生下马氏不久就因病去世了。马公没有儿子,秀英从小又失去了母爱,为了让她加倍得到父爱,马公视她为“掌上明珠”。秀英自幼聪明可爱,擅长作诗和绘画,尤其擅长史书。在性格方面,果然女儿随父,秀英的性格跟她的父亲一样很是倔强。按当时的习俗,妇女到一定年龄都要被缠足。可是,无论人们无论怎么劝说她,她都坚决不缠,这也是人们称她为“马大脚”的缘由。

后来,秀英的父亲马公因为杀人避仇,就带着女儿逃到了定远,投奔了郭子兴,也是在这时候,他们二人结为刎颈之交。郭子兴揭竿起义时,马公回宿州策划起兵响应,回去不久后就死了。短短的时日,郭子兴失去了一个生死之交,为此他十分悲痛,便将秀英收为养女。看到眼前这个孤儿,郭子兴生了怜悯之心,对她更加疼爱,视她如亲生女儿。等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后,郭子兴见他英勇善战,深受器重。没过多久,郭子兴就将这个“善承人意”、“知书精女红”的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从此,秀英就同朱元璋患难与共,尽力当好“贤内助”的角色。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正式册封马氏为皇后,那年她36岁。从此,马氏就以皇后之尊倍加留心政事。她不仅关心黎民百姓的生活,也以国士之礼对待臣下,与朱元璋同一条心,以巩固大明王朝长治久安。当时的她,虽然身居高位,但仍然保持着节俭朴实的好作风。之所以说马皇后是“贤内助”楷模,正是由于她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直忧勤相济,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马皇后不仅是家庭生活的“贤内助”,也是辅助事业的“贤内助”。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使得他很快在濠州红巾军中崭露头角。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自然会招风”。他的大作为自然免不了遭人侧目,就连赏识他多年的郭子兴也对他有了疑忌。诸将出征,掳获的物品都会贡奉郭子兴。而朱元璋却从不猎取私财,自然无从贡奉,这便引起了郭子兴的不悦。马皇后看到此情形,就把自家财产送给养父郭子兴的妾室张夫人,聊天之余,请她在养父面前给干女婿说点好话,以弥补他们之间的裂痕。

还有一次,朱元璋犯了军规,郭子兴便毫不留情地将他关了禁闭,并下令不许给他水喝,也不许给饭吃。马皇后心疼丈夫,就在家烙好了饼,放怀中偷偷给朱元璋送去,回到家后才发现胸前的皮肤都烫焦了,这样深厚的夫妻感情怎能不让人感动?在平日里,马皇后对朱元璋的生活关照更是不必多说了。当时因为战乱,缺乏食粮,马皇后就在家省吃俭用,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给丈夫,只希望丈夫不要因为这个分了心。而她自己呢?只能偷偷饿肚子,有时候半夜都会被饿醒,这些事朱元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朱橚,是朱元璋的第5个儿子,性格放荡不羁,老惹是生非。长大后,朱元璋把他封到开封做了周王。尽管如此,马皇后还是对他不放心,周王临走时,她便派江贵妃前往监督并照顾周王。此外,她还把自己身上的旧布衣脱下来交给江贵妃,并赐她一杆木杖,一再嘱咐:“到了开封,如果周王有任何过错,就可以披衣杖责;如果他不肯遵命,胆敢违抗,就驰报朝廷。”从那以后,每当周王看到慈母的那件布衣,便心生出敬畏之情,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对待子女,马皇后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严为爱”。对宁国公主、安庆公主等人,马皇后从不遵循“女儿富养”这一说法,而是一再要求她们勤劳俭朴,不能无功受禄。对待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李文忠等人,马皇后也不顾忌“儿子穷养”的说法,而是细心照顾,视为己出。马皇后的种种举止,让朱元璋只有感动。

但是,马皇后也不是毫无原则,什么事情都要亲自管。她心思缜密,做任何事情都会把朱元璋放在第一位,不会让大臣戳朱元璋“脊梁骨”,觉得她作为一个女人竟敢公然干政。因此,她从来不出面干预政事,只会处处留心朱元璋治政的得失,并采取“随事几谏”的方式,进行婉转的劝谏。她常常劝朱元璋一定要“亲贤务学”,朱元璋也一直在采纳。马皇后还关心民间疾苦,每逢遭遇灾荒,她便第一个带领宫人蔬食;遇到年成不好的时候,她就带领身边的人设麦饭野羹。朱元璋明白她的一番良苦用心,就告知她已经下令赈灾。马皇后又提出建议:“赈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朱元璋觉得她说得非常道理,于是在各地设立预备仓,选耆民运钞籴米,以备赈济之用。

马皇后还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帮助朱元璋解决不少难题。一个人一旦做了皇帝,就很容易骄横霸道、蛮横刁钻,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朝堂上处理政事,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勃然大怒,严厉指责大臣们。后来,马皇后看到了,当场不语,回到家中,便婉转地劝说朱元璋。因为她了解朱元璋的脾气,他一旦发怒,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斩杀大臣们。为了不酿成严重的后果,马皇后每次都会等朱元璋心情平静了,才会劝说他。经过马皇后的再三劝解,朱元璋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想起马皇后的告诫。为此,马皇后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

当时,有一名封疆大吏名叫郭景祥。在担任和州知州的时候,不知道他得罪了什么人,有人揭发说:“郭景祥有一个儿子,曾经手持长枪要杀自己的父亲,肯定是他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朱元璋听后大怒,当场就下令要处死这样的逆子。这时候马皇后不急不躁地说:“据调查,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如果杀了他的儿子,就等于断了郭景祥的后代了,这样的传言也许并不可靠。”后来,朱元璋派人去调查,发现果然是一些人的谣言,要不是马皇后的劝说,郭家或许就真的家破人亡了。

又有一次,宫中有几位侍者犯了罪,暴躁的朱元璋又动了杀念。每当关键时刻,马皇后就会出现。她命令先将这些犯罪的侍者全部移交司法机关,等候他们的处理结果。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回家就质问妻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马皇后一脸正经地说:“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或不悦,就给予一个人奖赏或惩罚。一个人生气时做的决定是不理智的,恐怕会给予过重的惩罚。为了不冤枉任何人,只有把他们交给司法机关,才能得到公正的判决。”朱元璋听到妻子这番话,心中为之一震,一时间心绪变得复杂起来。

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当朱元璋要杀曾担任大都督的朱文正时,马皇后就劝告朱元璋,“他是你的亲侄子,曾经也立有大功,所以不能杀他”;当朱元璋要杀开国第三功臣李文忠时,她又劝告朱元璋,“他是你的亲外甥,也是你的养子,留他一条性命吧”;当朱元璋要杀大文学家宋濂时,从未向丈夫下跪的马皇后跪下请求朱元璋,“他曾经是太子的老师,一日为师,百日为父,你作为帝王,更不能杀他”。马皇后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直在用她的慈爱去关怀每一个人,把他们一个个从朱元璋的屠刀下解救了出来,因为她比朱元璋更知道生命的可贵。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不知何故,患了重病。朱元璋为此食不知味、寝不能安,派人四处寻访名医。一直身体很好的她,如果能找到高明的医生,对症下药,或许有希望治好她的病。可是,她又担心,万一服药之后无效,朱元璋肯定会在一怒之下诛杀医生。于是,她告诉丈夫一句话:“人的生死自有命运……”就这样,她一直不肯就医,直至病重死亡。马皇后的言行举止,不愧是“贤内助”的楷模和典范,是“母仪天下”中的佼佼者。 iW9GzYGSxQQ5JR3kn6D8Y/5LTgwFMNHnlhdaNbI5KZtxhtxNaoTN+9iQUUsQM6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