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靠种田为生的农民家庭。他面貌清癯、颧骨稍高,再加上一米九几的魁伟身材,在当时称得上是风华正茂、风度翩翩。自幼就酷爱武术的他,练得一身好功夫。在他幼年时,曾经和朱元璋一起放牛、玩耍,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亲眼目睹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的“济世之志”立即被点燃。
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的好朋友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回乡招兵,当时的朱元璋是郭子兴起义军中的一名小军官,徐达见朱元璋在短短的时间内混得还不错,于是欣然答应跟他一起参军,从此便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徐达投奔朱元璋之后,一直很敬业地做事,从不怠慢。徐达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时时以王霸之略进”,协助朱元璋收编了定远的好几支地主武装,并攻占了滁州(今安徽滁县)。徐达冲锋陷阵、威勇初露,朱元璋对此十分满意。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滁州粮草不继,朱元璋便邀徐达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攻取和州(今安徽和县)。待成功攻打和州后,不知因为什么,郭子兴与另一首领孙德崖发生了矛盾,一气之下还下令抓走了孙德崖。孙德崖军也不甘示弱,决定以牙还牙,他们也抓走了朱元璋。在关键的时刻,徐达挺身而出,提出要去孙德崖军中去当人质,换回朱元璋,这才化解了这场矛盾。也正因为这件事,朱元璋对徐达十分感激,也更加信任他。
郭子兴病逝那年,朱元璋执掌了全军大权,挥师南渡长江,攻占采石、太平,并进一步图谋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徐达则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朱元璋最看重的一员大将。此后,朱元璋统兵击灭了陈友谅的势力,升任徐达为总兵官、大将军。紧接着,又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消灭了张士诚的势力。最后,徐达被受命为征虏大将军,率领部队北伐,席卷中原,克复大都(今北京),终于如朱元璋所愿,完成了推翻元朝、统一北方的重任。
徐达一向持重有谋、治军严明,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要求自己的部下也要时刻听从号令和指挥,“令出不二”,而且一再警告自己的部下,不许他们骚扰百姓,有违令扰民,必戮以徇。不仅如此,他还提倡部下优待俘虏,以分化瓦解敌人。凡是俘获敌军将士和间谍密探者,他都“结以恩义,俾为己用”。所以,只要是他带兵出征,特别是在率军北伐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大军勘定者犹少,先声归命者更多”的局面。
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徐达不仅严以律己,还能与士卒们同甘共苦。在元末群雄并争之时,那些人一旦被封为将,手握重兵,就开始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但徐达却从来不贪女色,也不贪图钱财。在南京的时候,徐达总是住一所低矮破旧的小屋,朱元璋看在眼里,几次提议给他换一间宽敞舒适的屋子,他都拒绝说:“天下未定,上方宵衣旰食,臣哪里敢以家为计?”对此,朱元璋很是无奈,只好随他去了。
每逢出征之时,但凡遇到军粮不够,士卒们吃不饱饭,徐达就总是委屈自己,好几日不喝水不吃饭,也不进营帐休息,士卒们一再劝他都无果。看到士卒们生病的生病,负伤的负伤,他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还前去探视,并想尽办法给予他们好的医药。这么多年来,徐达就是“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之功。尽管他劳苦功高、地位显赫,但他依然谦虚处世,从不居功自傲,这是让人们最为佩服的。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授他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并以其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然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年来,徐达能够摆脱乡土观念的羁绊,不拉帮结派,也没有卷进“淮西集团”的是非之争。“淮西集团”的骨干是胡惟庸,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见徐达功劳大、威信也高,于是想要和徐达搞好关系。徐达看出他那点小心思,所以根本不理睬他。徐达心思缜密,又不想被朱元璋认为他故意挑唆,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提醒朱元璋,“胡惟庸这样的人,不太适合当丞相”,朱元璋心里也有数,但也没表态。因为他一直本着“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原则,始终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对他有用的人。
后来,胡惟庸因为谋反被杀害,朱元璋再次想起徐达对他的暗示,只说了三个字,“益重达”。尽管徐达对朱元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但仍然未能消除朱元璋对他的疑心和猜忌。当时的给事中陈汶辉,在一个奏疏中曾提到“刘基、徐达之见猜”,说:“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朱元璋在为徐达撰写的神道碑中,也承认自己曾因所谓“太阴数犯上将”的星象而“恶之”。但是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在政治上,徐达总是做到忠诚不二;在经济上,他也能做到不贪不占;在生活上,他也能做到十分检点,不出任何纰漏,不让朱元璋抓住任何把柄,从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运。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修建功臣庙,并亲自确定了各位开国功臣的位次,徐达位居第一,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李善长、汪广洋等人。徐达之所以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仅仅因为他曾经是朱元璋的同乡、少年时代的好玩伴,最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洪武十八年二月,多年的戎马生涯,长期的奔波劳累,使徐达的身体一天天虚弱,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最后病逝于北平(今北京),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念他战功赫赫,便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武宁”,赐葬于南京钟山之阴,还亲自为他撰写了神道碑,并赞扬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