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儿童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也许最奇妙的事情莫过于展开儿童生活的整个画卷以了解他们某一个特定的行为。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他的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蔽的背景知识,就无从理解他的行为。我们将这种现象叫作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把人的行动和表达协调为一个单一模式的过程,这种发展从幼年时期就开始了。生活要求孩子以统一的方式对外部环境做出回应,这种统一的方式不仅构建了孩子的性格,还使他的行为具有个性化,区别于其他孩子的行为。

如果说人格统一性这一事实没有完全被心理学流派所忽视,那它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于是我们经常发现在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学实践中,人们孤立地研究某一个手势或某一种表达,似乎它们是一个个独立的存在。有时,这种手势或表达被称为一种情结,人们认为可以将它与个体的其他行为分割开来。但是这个过程就像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挑出一个音符,然后试图脱离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很不合适,但不幸的是这种做法却很普遍。

个体心理学认为我们应该站出来反对这种普遍存在的错误做法,因为一旦这种做法被运用到儿童教育中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种后果主要体现在惩罚理论中。当一个孩子做了需要惩罚的事情,通常会发生什么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们会注重这个孩子的人格给大家留下的总体印象,但是这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因为当一个孩子屡次犯错时,老师或父母就会带着偏见来对他进行处理,认为他屡教不改。相反,如果这个孩子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得很好,那么,人们基于总体印象,就不会过于严厉地处理他。然而,这两个例子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就像脱离了整个旋律背景来理解单个的音符一样。我们应该在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误。

当我们问一个孩子为什么偷懒时,我们不能指望他明白我们想知道什么。我们也不能指望他告诉我们撒谎的原因。几千年来,洞察人性的苏格拉底说的一句话一直在我们耳边回荡:“认识自己是多么困难啊!”既然这样,我们有什么权利要求一个孩子回答如此复杂的问题呢?回答这些问题对心理学家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掌握了解整体人格的方法是理解单个表达意义的前提,这并不是要描述孩子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而是要了解他面对任务时的态度。

以下案例说明我们了解一个孩子全部的生活背景多么重要。案例中13岁的男孩有一个妹妹。5岁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并且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他的妹妹出生了。之前,他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乐于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毫无疑问,他母亲非常娇惯他。他的父亲是一个安静、性情温和的人,喜欢儿子依赖自己。由于父亲是军官,经常不在家,儿子自然而然地与母亲更亲近一些。母亲是一个聪明、善良的人,尽量满足儿子每一个心血来潮的要求。不过,她经常对儿子的无礼或具有威胁性的举动感到生气。母子之间出现了紧张状态,主要表现为儿子专横地对待母亲,对她发号施令并经常作弄她。总之,他随时随地以令人讨厌的方式引起母亲的注意。

虽然这个孩子给他的母亲带来不少麻烦,但他的本质并不坏,因此他的母亲还是处处迁就他,帮他整理衣服,辅导功课。这个孩子相信他母亲会帮助他解决遇到的任何困难。他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整个小学期间学业非常优秀。直到8岁那年,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令人难以忍受。他自暴自弃、无所用心,他母亲对此抓狂不已。当母亲没有满足他的愿望时,他就扯她的头发。他一刻也不消停,不是揪她的耳朵,就是抓她的手。他拒绝放弃自己的小伎俩,随着妹妹的长大,他越发变本加厉。他的小妹妹很快就变成他作弄的对象。虽然他还不至于对妹妹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但是他明显地嫉妒她。他的恶劣行为始于妹妹的诞生,因为从那时起,妹妹成为家里人关注的焦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一个孩子变坏,或者当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现象出现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这种情况出现的时间,还要注意它产生的原因。“原因”这个词在这里用得很勉强,因为人们实在无法理解妹妹的出生是哥哥变成问题儿童的原因。然而,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事实上哥哥对待妹妹出生的态度有问题。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物理学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不能说由于一个新生儿出生,大孩子就会变坏。我们只能断言,当一块石头落到地面上时,它必然以一定的方向和一定的速度下落。个体心理学调查的结果表明: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不会导致心理“落差”,造成心理“落差”的是那些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这些错误将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 e1qMyN3ZSseY/bvTgb+vjYD3xOjd+SstrRKFDA59zB7RrZLOc6BhqmeGXjNcnt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