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归结为自我知觉和理性的自我引导。儿童的教育也是如此,但它与成年人教育的区别在于儿童还不够成熟,因此,对儿童的引导则显得至关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归结为自我知觉和理性的自我引导。儿童的教育也是如此,但它与成年人教育的区别在于儿童还不够成熟,因此,对儿童的引导则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任由孩子们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按照其自身的节奏发展;如果他们有两万年的时间,且有一个有利的环境,我们可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那么,经过两万年之后他们终究会发展到成年人的文明水平。但这个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成年人必须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给予指导。

缺乏对儿童的了解是最大的困难所在。让成年人了解自我、了解自我情绪变化的原因和个人好恶,即了解自我心理已经够难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基于对自己的认知去理解并引导孩子。

个体心理学不仅仅专门研究儿童心理,但儿童心理是研究的重要部分,这不仅因为其本身的重要性,还因为我们能够借其了解成年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不同于其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个体心理学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紧扣人格的统一性,研究人格发展和表现的动态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知识是实践的知识,因为知识就是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自身,谁要是拥有这些科学知识,谁就会立即懂得运用这些知识指导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独特的研究方法使其研究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受统一人格的激发和引导,且人类行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映射。这一章将从整体上介绍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后面的章节将详细论述这一章所提出的各种相关的问题。

统一人格

关于人类发展的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这种努力和追求与其潜意识中的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努力和追求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不仅主宰了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甚至还决定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不是客观的,而是和我们已经形成的目标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统一人格存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中。每一个个体既代表统一人格,又代表塑造统一人格的个体。他既是一幅画,又是一个艺术家。他是自我人格的艺术家,但作为艺术家,他既不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工匠,也不是一个全面且彻底了解自我的人,他只是一个脆弱、易犯错误的、不尽完美的个体存在。

建构人格的主要问题在于:建构统一人格极其独特的方式和目标不是基于客观现实,而是基于个体对生活的主观认识。一个构想,一个对事实的看法,从来就不是事实本身。正因为如此,尽管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事实世界中,但却塑造了一个个不同的自我。每一个人都基于他对事物的看法规划自己的生活,有些看法是合理的,而有些看法则不太合理。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错误的理解,尤其是儿童早期对生活形成的误解,因为这些误解将决定我们今后的生活。

以下临床案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位52岁的妇人总是贬低比她年长的妇女。她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她从小就觉得自己备受羞辱和轻视,原因是她的姐姐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如果我们用个体心理学的观点“纵向”地来看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她生命的开端和现在(生命已处于后半程),始终是同一个心理机制在发挥作用,即害怕被轻视和对别人获得更多关注的怨恨。即使我们对这位妇人的生活和她的人格统一性一无所知,我们也可以根据以上提到的两个事实来填补我们知识的空缺,从而找到答案。心理学家和小说家一样,致力于在不影响其统一人格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动作、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来建构一个人物。优秀的心理学家还可以预测这位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并能清晰地描述她人格中这条独特“生命主线”所伴随的某些个性特征。

心理补偿机制

一切在建构个体人格中采取的目标驱动活动,都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作为前提,即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改善处境的结果是减轻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心理补偿。

关于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重要的一点是,它增加了人们犯错误的可能性。自卑感可以刺激个体完成目标,也可以导致单纯的心理调适,从而拉大个体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或者,自卑感的程度过于严重,这时克服自卑感唯一的途径就是形成心理补偿特征。尽管心理补偿特征不能帮助儿童克服所有情境下的自卑感,但心理补偿特征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有三类儿童可以清楚地说明心理补偿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一类是生来身体虚弱或存在身体器官缺陷的儿童;一类是从小受到严厉管教,从未得到父母疼爱的儿童;一类是从小被宠溺无度的儿童。

这三类儿童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处境。通过对他们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正常儿童的发展。虽然不是每一个儿童生来就是跛子,但令人吃惊的是许多儿童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些因身体残疾或器官缺陷所引发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将跛足儿童的极端例子作为研究该类儿童心理特征的原型。实际上,几乎所有孩子要么属于被溺爱,要么属于被严厉管教的类别,甚至两者兼而有之。

这三种主要的处境都会使儿童产生一种欠缺感和自卑感,为了应对欠缺感和自卑感,他们会产生一种超越自己潜力的野心。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生同一个基本事实的两面,二者不可分割。在病理学上,很难说是过度自卑更有害,还是过分追求优越感更有害。两者会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出现。过度的自卑感毒害儿童的心灵,我们发现那些因过度自卑感引发野心膨胀的儿童永远得不到满足。这种不满足感使得儿童一事无成,因为它源于不相称的野心。这种野心永久地根植于儿童的性格特征和言谈举止中,使他们变得格外敏感,时刻提防自己不受他人的伤害或践踏。

具有这种个性的儿童即使长大成人后(《个体心理学杂志》中有大量的记载),其能力仍然会停滞不前,变成“神经兮兮”或性格怪异的人。因为他们只为自己着想,从不考虑他人,所以这一类人如果发展到极致,注定会变成不负责任的人或沦为罪犯。无论在道德层面还是在心理层面,他们都是绝对的自我主义者。我们发现他们回避现实和客观事实,建构一个全新的自我世界。他们通过做白日梦或拥抱看似是现实的幻想世界,成功地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他们通过想象建构一个现实世界,从而达成现实与心灵之间的和解。

社会情感

判断儿童或个体成长的标准是看他们是否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情感,这个标准应该引起心理学家和家长的重视。社会情感是决定一个人正常发展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任何削弱儿童社会情感的事情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正常化的晴雨表。

正是围绕社会情感这一原则,个体心理学形成了儿童教育的方法。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

一个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好方法,就是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刚入学时,孩子初次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学校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他是否做好与他人(尤其是陌生人)接触的准备都将暴露无遗。

人们普遍缺乏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这就是许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学校生活犹如一场噩梦、不堪回首的原因。当然,如果学校教育得当,可以弥补儿童早期教养中存在的不足。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连接家庭和广阔现实世界的桥梁,理想的学校不仅应该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教授生活知识和艺术的园地。在我们等待理想学校的出现以弥补父母教育的不足时,我们也应该明确指出父母在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错误。

学校可以暴露出家庭教养中存在的错误,因为学校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环境。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他们因此被视为怪异的孩子,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厉害。这些孩子的正常发展受到阻碍,最终变成问题儿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一味地指责学校,然而学校只不过暴露了家庭教育中的潜在问题。

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这在个体心理学中尚未形成定论。当孩子在学校遭遇失败时,我们能够证明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与其说这是孩子在学业上的失败,不如说是他心理上的失败。因为孩子在学校遭遇失败意味着他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气馁起来,开始回避有益的途径和任务,并时刻寻求另外的途径,寻求一条通往自由的快捷之路。他不选择社会认可的康庄大道,反而选择能够补偿其自卑感,并获得优越感的个人小径。他选择的途径对失去信心的人来说极具吸引力,能够快速地获得心理成功。与遵守社会规范相比,抛开社会和道德义务,违反法律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且有王者风范要容易得多。尽管他表现得十分大胆和勇敢,但是选择捷径、快速获得优越感的实质却是由于胆怯与懦弱。这种人总是做一些自己笃定会成功的事情,并以此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尽管罪犯表面上胆大妄为,内心深处却懦弱无比。同样,在有些并不是太危险的情境下,一些细微的迹象就能将孩子的软弱暴露无遗。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孩子(许多成年人也是如此)站立时不是挺直腰杆,而是习惯于倚靠在某样东西上。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理解这种现象并对孩子进行训练,人们通常会说:“站直了!别东倒西歪的!”但这种方法显然治标不治本。事实上,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人们可以通过惩罚或奖励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但孩子需要获得支持的强烈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个毛病会继续存在。好的教师才能读懂这些迹象,才能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某一个单一迹象推断出孩子的素质和性格特征。如果孩子喜欢倚靠在某样东西上,我们立刻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具有焦虑和依赖性等特质。把他与我们熟知的类似儿童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重构这个类型的孩子的人格,即被溺爱孩子的人格。

我们现在来探讨另一类没有得到疼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通过研究那些“人类公敌”的传记,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具有这类孩子的性格特征。在这些人的生平故事中,最突出的事实是他们在孩提时遭受过虐待。这种情况造成了他们冷酷的性格,使他们心生嫉妒和恨意,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其实,这种类型的嫉妒者不仅会出现在地地道道的流氓地痞中,还会出现在正常人群体中。当这些人管教孩子时,他们会认为孩子的童年不应该比自己的童年更幸福。我们发现有些父母和监护人也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和想法并非出于恶意,只是反映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严厉对待的人的心态。这些人可以想出许多理由和格言,例如,“不打不成器”。他们还列举无数的证据和例子,但这并不能说服我们。因为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

考察不同的症状并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经过实践后,心理学家可以建构出个体的人格系统。借助这个人格系统,个体隐蔽的心理过程就可以得到解释。借助这个人格系统,我们考察的每一个点都反映了个体人格的某些方面,但只有当我们考察的每一点都显示出同样的特征,我们才会感到满意。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考察个体心理时,一定不能机械地运用理论框架和概念系统。个体才是研究的重点,我们不能仅凭一个人的一两种表达方式就得出具有深远影响的结论,我们必须寻找所有可能的证据加以支撑。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证实了自己的假设,例如,在某个人行为的其他方面发现了同样的固执和气馁等特征时,我们才能确定地说:这个人的整体人格具有固执和气馁的特征。

我们要记住,研究对象并不了解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因此,他无法隐藏真正的自我。我们不能只通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来了解他的人格,而是要通过他在具体情境中的行为来解释他的人格。这并不是说他有意向我们撒谎,而是一个人有意识的思想与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这个鸿沟最好由公正的、有同情心的局外人来填补。这个局外人,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还是教师,都应该学会基于客观事实来解释人格。这种客观事实表现为个体有目的但却无意识的追求。

三个问题

事实上,人们对待三个关于个人和社会生活基本问题的态度最能反映其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这在对比现实的主客观看法时讨论过。但是社会关系还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任务,即结识朋友、与他人相处。个体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什么?当一个人认为有无朋友、社会关系如何对他来说无所谓,并以此回避社会关系的问题,那么“无所谓”就是他的答案。我们可以从这个态度总结出他的人格走向和组织结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对社会关系的回答也反映出对以上问题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关于个体如何运用自己人生,即他在劳动分工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说社会问题是由超出一个自我的你—我关系决定,那么,第二个问题则由人与地球的基本关系决定。如果将全人类减少至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与地球相互关联。他希望从地球上得到什么?和第一个问题一样,职业问题也不是单方面或私人的问题,而是人与地球之间的事情。这种双边关系不是个人能掌控的。成功并不是由个人意愿所决定的,而是与客观现实相关联的。正因为如此,个体对职业问题的回答以及回答方式都反映了他的人格和他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个基本问题是基于人类分为两性的事实。解决这个问题同样不是个人和主观方面的事情,它必须与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保持一致。我应该如何与异性相处?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典型的个人问题同样也是错误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方法是仔细考虑围绕两性关系的所有相关问题。很显然,任何偏离正确解决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方法都是错误的,都意味着人格的缺陷。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产生的许多有害后果,都可以用人格缺陷来解释。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发现他总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目标。一个人的目标是无所不能的。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人类的同胞,即指向有意义的生活目标,那么,这个人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会留下这一目标的印记,都反映出积极有益的一面,他也会在积极、有益的活动中产生幸福感、价值感和力量感。如果目标指向另一面,指向个人的、无意义的生活,那么这个人会发现自己并不能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从而缺乏妥善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中,由基本问题派生出来的特定任务必须在社会或公共情境下,即基于社会情感,才能妥善地完成,这反过来又强化了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这些任务在童年早期就已经出现了,我们的感知器官随着社会生活的刺激,如看、听、说得到发展,我们与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伙伴、朋友和老师的关系也得到发展。这些任务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一生,任何人脱离了与同伴的社会关系,就注定要失败。

因此,个体心理学坚定地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才是“正确”的事情。任何偏离社会标准的事情都是对“正确”的冒犯,都会与客观规律和现实客观必然性相冲突。这种冲突首先使冒犯他人的人产生一种无价值感,同时也会引发一种更强的力量,即受害人的反击和报复。可以说,偏离社会标准的行为违背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怀抱着这种理想。

个体心理学特别强调将社会公德心看作是检验儿童发展的标准,因此,个体心理学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和评价儿童的生活方式。因为一旦儿童在生活中遭遇问题,他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如同被测试时)暴露出他是否已为该情境做好准备。也就是说,他的表现会反映出他是否有社会情感,是否有勇气,是否能够理解有益的目标。接下来我们会发现他努力追求优秀的方式和节奏、自卑感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强度。所有这一切都紧密相关,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牢不可破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牢不可破,直到发现错误并得到重构为止。 SJa0tdyB1e7Aa2FM1MPvpPZUuX15KjX9LnQqWqZ/S5DZzXEab+CupNSuw5BrKfx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