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万立骏

写好一部科普科幻作品绝非易事,写好一本科学通识读本也见功力!因而,我们有对《十万个为什么》的怀念和感恩,有对“雨果奖”和“安万特奖”的崇拜,呼唤和期待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今天呈现在诸君面前的《分子》由英国著名科学作家菲利普·鲍尔原著,为“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也是科普作品中的上品。作者菲利普·鲍尔是科普作品大家,多年担任著名学术杂志 Nature (《自然》)编辑,兼任 Chemistry World (《化学世界》)、 Nature Materials (《自然材料》)、 BBC Future (英国广播公司《未来》节目)等专栏作家。2005年他所著 Critical Mass: How 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 (中译本为《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一书获“安万特奖”。

众所周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世界多姿多彩,活力无限!“分子”不仅是“化学”的代名词,也是材料、生命等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和诸多功能的执行单元。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对分子的理解、认识和研究角度或许不同,正是这种多层次和多角度的理解使得人们对自然界和对生命体的认识不断加深、不断发现、不断创造。本书的特点,也是精妙之处,是从不同视角介绍了化学、生命、材料等领域的分子研究特点、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又将分子反应、分子材料和分子体系的功能与生命现象、分子机器、分子内/间的信息传递和存储、分子计算技术融会贯通,呈现给读者一个魅力无穷、前景无限的分子世界。作者以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实例告诉读者什么是分子,分子有什么用途、能做什么,分子科学向什么方向发展等等,写出了一本难得的科学通识作品。

当今时代,新的分析技术不断涌现,“看到”分子已不再是难事;各路科学家攻坚克难,分子层次的科学研究成果精彩纷呈。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易懂,英文版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此书现在中国出版恰逢其时,一定会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对分子科学产生兴趣,激发众多青年才俊的科学创新创造能力,推动分子科学研究的更大发展!我愿意将此书推荐给各位:开卷必有益,或许会获益终身! jF4Bdkky+p8HGrRjTRU0s+kxw0CykNJYxcNhDp2L37qjXNKBLUJ+QKmI8kXkZk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