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病死于沙丘宫

秦始皇在完成了他的江山一统的大业之后,他便头昏脑涨地想要享有万世尊贵,于是,求仙问药,探问长生。然而,就在他执迷于对长生的追求时,谣言四起,怪象环生。这让他寝食难安。

为了祈求安宁、保住他所构想的万世江山,他便踏上了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巡游。始皇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他的一条不归路。第一帝在遗憾与担忧中,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对天文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天在人们眼里是神秘而强大的。人们把天象看成天意,哪一颗星星陨落,哪一颗星星角度发生了变化都要讨论个半天。非要找个符合想象、顺乎天意的解释才算显示了自己的聪明,完成了上天交给的任务。

而古代的帝王,绝大多数都对天象之说信以为真,在天象之说里有两极。一极极好,而另一极极坏。极好的是五星连珠,即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连成直线。

如果这五颗星连在一起就说明国家出现了圣主,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这位圣主就会被万人传诵。帝王们眼巴巴地盼望着这样的景象产生,可是没有几个帝王能得此厚爱,但治世之士也不见少。还有最坏的一极,就是荧惑守心。

所谓荧惑守心就是,如果火星靠近最亮的皇帝星,那么皇帝要失位或死亡;如果火星靠近太子星,太子将遭遇不测;如果火星靠近侧室之子星,侧室之子就将遭殃。总之,是对皇室不利的。帝王们对此很是忌讳,千方百计地避免星象所指的事情发生。

星象之说,不知何时开始兴起,先古就有人神互通的占卜之术。自周以来,《周易》就开始盛行。春秋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周易》的占卜之术,被君王们广为接受。

《周易》之后,占卜之术更为流行。荧惑守心的天象是帝王们最为忌讳的事情,谁也不愿意赶上。始皇这样骄傲自大又贪世恋荣,更是极度反感这件事情的发生。

不幸的是,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谁也逃不脱自然的规律。公元前211年,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三件让始皇吃不消的天象。这三个天象直接促成了始皇的第五次巡游。

一件就是我们提到的“荧惑守心”。据说,荧惑守心可不是容易出现的现象。只有那些无道的昏君要接受上天惩罚之时才会出现。始皇听到这个消息时,十分担心。没过多久,天上便出现了一颗流星又从东郡坠落了。

东郡是始皇掌权之时打下来的,这是不是意味着秦国要开始衰落呢?当时人们议论纷纷。陨石落了就落了,更可气的是上面居然还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字样。

秦始皇担心极了,因为在当时他正在祈求着长生!而现在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谶言。这不但是预示着他将会死,还预言他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要崩溃!

秦始皇定了定神,沉思了良久。最后终于做了一个决定:派人逐家逐户查找刻字的人,找不到就杀了所有居住在陨石旁边的人,接着把这块陨石给毁了。

始皇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方面,他并不完全相信这是人为的,如果不是人为的,就预示着这个预言可能会实现,天下就会人心惶惶,这样对自己的统治十分不利。派人查是谁刻的字就会掩天下人的耳目,让人们相信这是人为不是天意。其实始皇这是自欺欺人。另一方面,倘若真是人为的,这样做就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所以说,始皇尽管气惧交加,也没有完全丧失理性,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是出色的。

官员们按照始皇的吩咐,杀了陨石周围的人,并把陨石捣毁了。但这样也没有平息始皇内心的恐惧。秦帝国以及自己会亡的预言还是时时刻刻笼罩着这位期盼长生的信徒。接下来的沉璧事件让始皇彻底坐不住了。

《史记》记载,一位使者在夜里走过华阴时,前面有一个人突然拦住了他的去路,这个人手里拿着一块玉。他对使者说:“请把这块玉交给滈池君,今年祖龙会死。”说完就走了,使者追问不及只好带着这块玉来到京城咸阳。使者向始皇报告了这件事。

秦始皇一听,顿时便哑口无言了。他知道使者所说的祖龙应该就是自己。他沉吟了良久后,对满朝文武说:“山鬼知道这件事也不过一年罢了!”

退朝后,他说:“祖龙是自己的先人。祖龙死指的不是自己。”于是,始皇把这块玉交给御府查验。结果竟然是始皇10年前巡游,祭祀鬼神时投入江中的玉。这玉被不明来历的人送回是什么意思呢?始皇此时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这三件事,样样桩桩都预示着始皇的死亡,秦帝国的崩溃。这是始皇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为此,始皇找来占卜的人询问解救的方法。

占卜的人说:“陛下您要迁徙百姓,同时外出巡游才可幸免于难。”始皇一听,这个简单,那就迁吧!

于是,3000户百姓迁徙到北河、榆中。这次始皇还算可以,将迁徙的3000户人家封了一级爵位。不是始皇仁慈了,是始皇太敬畏鬼神了。在命人迁徙的同时,始皇开始了浩浩荡荡地大巡游。

这次巡游的目的并不为做什么,只是为自己避除灾难而已。始皇带上了自己最为宠爱的儿子胡亥,以及自己的宠臣李斯,最要命的是他还带上了大秦帝国的一个灾星,这便是赵高。重臣不能全部带走,怎么着也得留个看家护院的。于是右丞相冯去疾负责守卫咸阳。

这次巡游始皇从十月出发,经过了浙江钱塘,在会稽祭奠了大禹,并刻了石碑宣传自己的丰功伟业。接着北上到了琅玡。琅玡,这个寄托始皇无限梦想的地方,给了始皇太多希望和失望,始皇对它爱恨交加。就是在这里,始皇遇见了九年前失踪的徐福。于是就发生了徐福再次求仙一去不复返的故事。

就在始皇走到平原津的时候,突发了重病。这一病可不轻,坐也坐不下,吃也吃不下,始皇一天天消瘦下去。随着病情的加重,始皇越来越相信先前的三个预言。

于是急急忙忙地让赵高给扶苏写诏书说:“把军队交给蒙恬大将军吧!你回来主持丧事,将我埋在咸阳。”并把传国玉玺给赵高,让赵高转交扶苏。写完诏书没几天,始皇便垂下了他那双没有看够江山的眼睛,撒手人寰了。知道始皇死的只有胡亥、赵高、李斯和几个宦官,其他人都不知道。

胡亥嚎啕大哭,一下子失去了最宠爱自己的人,像处在茫茫大海的孤岛上,没有依靠,没有指望。胡亥此时只顾着伤心,并没有顾及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这时,赵高这个披着羊皮的狼出现了。他用花言巧语劝动了胡亥,胁迫了李斯,让他们参与谋朝篡位。

始皇在病危之时,将诏书和玉玺交给赵高保管是最大的错误。始皇写完诏书后并没有立即将诏书发出去,而是由赵高代为保管,这就为赵高谋朝篡位创造了机会。这赵高真是绝天下之绝,竟然将始皇的尸体生生地放在豪华车上,放了近两个月。直到公元前210年四月才将始皇的尸体入土为安。

在回京的途中,凡是始皇车子经过的地方,都能闻到刺鼻的臭味。这些车里满载着腐烂的鲍鱼,连同始皇身体发出的腐臭一起,弥漫了整个车队。随行人员中只有几个人知道车上装满鲍鱼的原因,其他人都在默默地埋怨赵高的馊主意。

叱咤风云的一代帝王,在死后两个月里都不能入土为安,在他死后的两个月里竟然与臭鱼为伴,是不是一种悲哀?大家都不知道始皇已经死了,更不知道始皇已经腐烂了。始皇所奢望的死后的荣华富贵,竟然是由腐烂的鲍鱼开始的。

始皇死于荒野,这样突然地离世给人们带来了种种猜想。一个50岁的男人在正值壮年的时候突然谢世,必然引起人们的怀疑,更何况始皇的死竟然在两个月以后才被人们知道。这就更为这种死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史记》中关于始皇的死记录得很简单。始皇病重之后,随行的大臣们预料到始皇会死,但因为始皇一向忌讳别人说他会死,所以,群臣们都不敢言语。就算是知道始皇死亡将近的时候,人们也没有对这即将到来的死做准备。

所以,始皇在死之前都没来得及安排身后事,所以,大臣们对始皇的死即使怀疑也不敢做声。待到真正得到始皇死亡消息的时候,赵高已经掌握了局面,于是,就更不敢做声了。没人提及,当然就很少人知道。始皇的病史书上没有提及,只是寥寥几笔地说病重。种种原因使得始皇的死扑朔迷离,难以参透。始皇的死给后世人们留下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始皇离开世界之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就没有中断过,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富争议性的帝王。历代对他褒贬不一。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骂他是“一代暴君”。

人们知道始皇所做的事,却对始皇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始皇本就是有着帝王之术的人,他生前叫人摸不着头脑,死后也让人对他难以盖棺定论。这是法家的成功还是始皇的成功?这是为人的失败还是为人的荣耀?对始皇所做的大事人们是怎么看待的呢?我们又该怎样认识呢?

这就需要我们回头看一看他来时的路,嬴政,13岁即帝位,22岁主掌秦国大权,他挥令平天下,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平定六国,完成了“四海归一”的历史使命。

接着他派人到南方开灵渠,攻打南方的越族,吞了八荒之地。完成后又派兵攻打匈奴,修建长城以便阻拦匈奴的侵犯,这样初步稳定了大秦的江山。

江山一统之后,始皇开始组建中央集权的配套设施。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制定大秦律,焚书坑儒。他在位期间,秦国人民生活是苦难的。但是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却给后世带来了极为深远地影响。

始皇做过的事,很容易让人肯定或否定。这与始皇的作事风格有关系。始皇只做他认为对的事,而且很有原则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迅速地解决问题。所以,事情的结果一般也不会模糊不清。

只是人们占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对始皇的评判也就不同起来。赞扬始皇的人,多数都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而谴责始皇的人多站在人道的角度去说。

事实上,不光是帝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有好坏两方面,他所做的事也可能有不同的影响,我们很难将其泾渭分明地划分开来。始皇成为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也就在于此。他征战10年,建立了赫赫战功,却死伤了无数将士。

秦帝国的统一是靠着这些士兵的鲜血建立起来的。统一推动了历史进程,但是要站在人道上来讲,他破坏了无数家庭的幸福、和乐。而“焚书坑儒”也对文化造成了难以言说的打击,但始皇也是出于统一国家的愿望。

所以,传统的道德评判标准很难界定一个人的功与过。两者相较,取其利。当我们把始皇做过的事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去检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我们平时不曾注意的问题。

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在他的统治下,中国成为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人们习惯于把这个功劳记在始皇的功劳簿上。认为这是始皇雄才大略的结果。没错,秦国统一六国确实与始皇决胜千里的雄才伟略密不可分。

但是,说到底,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历史发展到统一阶段是必然的,但是历史选择嬴政来完成这个使命却是偶然的。换句话说,就算嬴政不统一六国,也会有后来人统一六国。

战国末年,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铁制农具开始使用,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土地在当时还是割裂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扩大土地的种植面积,释放部分奴隶作为农民劳作。

但是诸侯割据的局面阻碍了历史发展的势头。就像人长大了,衣服却是两三岁的一样,我们必须重新裁制自己的衣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经济已经长大了,那么,作为上层建筑的衣服就该有所改动。打破诸侯割据的局面就成为历史赋予战国英杰的历史使命。秦国适应了历史的潮流,进行了“商鞅变法”。

因此秦国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力量去战胜其他国家,成为历史选中的国家。当然,秦国能完成这个使命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如果秦国之前的王稍有什么差池始皇可能就与这个使命失之交臂。

幸运的是,秦国没有出现阻碍始皇担任这个使命的王。始皇应时而生,他抓住了历史赋予他的时机,努力地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当然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个使命是历史赋予他的,他只知道他要六国在自己的脚下臣服,他要完成秦王们未完成的志愿。

如果说,统一六国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那么,先秦的王们已经为嬴政做好了铺垫,嬴政需要的就是振臂、横扫。嬴政不辱使命,10年里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为巩固国家集权的统治,嬴政对统一后的秦国进行了一次大开刀。他首先改名号,前无古人的名号“皇帝”一出,后世趋之若鹜。后来者没人再称自己为“王”。

他颁布了较为完备的封建制大法典,后世不敢望其项背。虽然法典太过残酷,但它确立的法律框架却是较为系统、完备的。后世法典基本上是在这个框架上搭建、丰富起来的。

他在全国推行封建制度,使封建制度广为人们所熟悉。实际上大秦帝国的江山没有持续几年,在当时始皇的统一制度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它强大的作用。

但他的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统治机器却被后世帝王所运用和丰富。始皇为后世封建君王的治世提供了最明确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封建制度蓬勃发展。各民族经济、文化进入同一进程。

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色的政治家,敢吃螃蟹的人并不少,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没有几个,始皇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统一的大背景下,中华民族以日新月异的姿态走上了另一个发展轨迹。在大秦帝国以后的2000多年里,偶尔会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但统一却成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倾向。中国封建文化走向了灿烂和辉煌。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状态始终处于世界的前沿,这与秦王朝的统一是密不可分的。

始皇作为封建统治的杰出领袖,不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更因为他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排头兵。他废除了中国封建领主制,使中央集权被后世所效仿和发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绝对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走向了封建专制的历史时代。

中国封建专制的确立,可以说是社会生产力长期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人来为它鸣锣开道。始皇很幸运地被历史选中,成为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的先锋。

始皇瓦解了中国封建领主经济,土地所有权由封建贵族世袭所有,转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有。土地关系的改变,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原来从属于土地的半农奴式的农民,可以获得小片土地的所有权,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始皇撼动了封建领主制的统治基础,瓦解了封建领主的统治基础,为后世封建集权专制奠定了统治基础。秦国统一,是时代的要求,嬴政是将时代的需求变成了现实。一个巴掌拍不响,时机不到,嬴政难以改变历史;相反地,时机成熟若没有像嬴政这样的人出现,也会将这一进程拖延。

历史需要继续寻找合适它的鞋。如果说时代呼唤一个专职的统治者,那么,嬴政也算是适应这个时代的枭雄了。他在历史需要变革的时候,应时而生,有着他缺一不可的积极作用。

封建专制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令人鄙夷和唾弃的统治方式。秦始皇肆无忌惮地将一切大权紧握在自己手中,天下是以他为首的一个集权的天下。后世的封建帝王也学他养成了独裁的习惯。始皇集权,代表着整个新兴地主阶级的独裁,它是封建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形式。

不管什么阶级想要掌权,都要经过权力集中的阶段,这似乎成了历史的必然。新兴地主阶级也不例外。战国末年旧有的世袭贵族,走到了穷途末路。

在生命垂危时刻,他们依然拼命地做最后的挣扎。他们用手中的政权大搞政治、军事活动,甚至动用了不见光的暗杀手段。目的就是维护已经濒于破产的腐朽统治。

在这种境况之下,如果新兴的地主阶级不集中权力,统一组织、指挥自己的武装去击垮封建贵族的抵抗,那么,旧有的贵族就会继续占据原有的位置,作威作福。有谁愿意自动走下历史舞台呢?就连昏庸的燕王哙也是被忽悠下台的,旧有贵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统治集团。这个庞大的统治集团也不会有几个像燕王哙一样的人物,他们必定与新兴的地主阶级展开殊死搏斗。

新兴地主阶级只有集中权力推翻旧贵族的政权才能走上历史舞台。始皇努力地完成了这个使命,大秦王国的马蹄卷起的尘土将六国贵族一扫而光。旧贵族在夕阳下倒地而亡。

但是城郭依在,始皇害怕六国余孽卷土重来,便来了一个一不做,二不休。将六国城墙捣毁,河流连通,开交通要道。彻底摧毁封建割据的物质基础。

始皇挥舞着他那把青铜剑,所向披靡地指点江山。将大江南北的封建领主制彻底送往西天。在旧贵族曾经统治的废墟上,嬴政建立起了他梦想中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的国家。

但是,嬴政扫平六国后,突然失去了方向。他开始迷茫了,一段新的历史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面对这样一个大换血的国家,该怎样去操作这个国家机器,成为嬴政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始皇没有任何蓝本可以借鉴。

既然是首创的国家制度,就要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来运行这个国家机器。因为经济直接决定到政治,摆在秦始皇面前的首先是经济问题。

全国性经济制度的建立,是统治江山的重中之重。于是,始皇一声令下“全国百姓自己开垦自己的土地”这一招很是奏效,土地私有制立即盛行。原来只在秦国实行的制度,一下子遍布天下。

这一措施为新兴地主阶级展开全国规模的阶级统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接下来便是政治的改革。政治改革也同样是大动干戈的,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从上到下开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政治体制改革。

但凡改革,革命就不用说了,这必然带来阵痛。始皇极端的政治手段又加重了这种痛楚,于是人们开始反感。不管人们怎样灾难深重或是反感,以始皇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就是横下一条心,将统一与中央集权贯彻到底。

终于,始皇建立起了西至临洮、羌中,东到辽东,南到南海,北到长城的统一的封建制国家。除此之外,始皇又在云南、贵州开了五尺道方便交通,开凿灵渠把湘江之源分开。从此,岭南和西南到达中原地区有了通道。一般来讲,不管哪一个朝代,修桥铺路都能够给老百姓带来方便,便于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始皇修路开道同样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南方各民族渐渐接触到了中原的文化,加快了后世的统一进程。边疆文化也很快被中原大文化所吸收,纳入了中华文化体系。

始皇为了阻止匈奴的南犯,在一句谶言的影响下,大规模修建长城。主观上讲,他是为保住江山万世得传,永享富贵荣华。客观上讲,他使中原百姓免受匈奴侵扰之苦,但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长城的修建,加重了人们的负担。人们被赋税和徭役压得喘不过气来。况且长城作为军事防御的工具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反而阻碍了匈奴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

匈奴的一部分后裔,也就是蒙古族的一支,长期没有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文化上颇为落后。作为统治者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样也是不可原谅的。

如果说修建长城是为了确保大秦的江山不被篡夺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始皇所修建的宫殿与陵墓就难以让人理解了,这纯属他个人贪世恋荣的做法。

他在关中修建的宫殿就有300多所,在关外也有400多所,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我们提到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外界传说,骊山陵墓珠光宝气,阿房宫里美女如云。就是这些浩大的工程让人们对始皇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情绪。阿房宫没有盖好,始皇不可能日日笙歌。

他巡游天下五次,也说明了阿房宫没有盖完的事实。但是,阿房宫等一系列工程的建造却在当时百姓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所以,有的人出于对当时百姓的深切同情才会在道义上支持对始皇的批判。

封建领主制在向封建专制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始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推动了封建制向更高一层迈进。伴随着秦国以及后世改革的深入,农民对土地所有者的隶属关系开始松弛。

而这种农奴制的废除,也是建立在农民尸横遍野的基础之上的。灭六国,血雨腥风,古来征战几人还?土木徭役累人千万,农民用自己的尸体为始皇的工程添砖加瓦。

新的剥削制度建立了,最底层的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自由,但是被剥削的地位却没有改变。王朝的更迭与制度的更改都是食肉者谋之,农民只有为鱼肉的份儿。但是,实实在在推动历史的却是这些劳苦大众。

王侯将相在民间的名声一向不太好,有很多都是反面人物的代表。像夏桀、商纣、周幽王等都不被人们当作好人来看。尤其是商纣王因为一部《封神榜》更是臭名昭著。

民间流传的始皇的故事并不多,这与他的“焚书坑儒”有一定关系。读书人所记载的有关始皇的故事很可能已经在这次大劫难中当作诽谤朝廷的材料给毁掉了。民间流传下来的孟姜女以及“焚书坑儒”的故事作为始皇暴政的典型流传了下来。以此证明统治者的残暴、无人道。历代批判嬴政的人多是基于这一点来阐述的。的确,始皇出于气愤所做出的决定,枉死了不少读书人。

即使是坑术士,也有很多人是罪不至死的。“焚书坑儒”本身是对读书人的戕害,而它对当时文化发展的阻碍作用也显现出来。后世人们找不到战国末年六国的资料,也找不到分裂割据时期的大混乱局面。只剩下秦帝国的一家之言。

近年来,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趋于中庸化,能够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全面地看待问题。人们在大节上权衡事情的轻重,主要看他对历史发展有无推动作用,对人民有无贡献。如果站在这个立场上来讲,始皇确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始皇所做的事,基本上都是利不在当世,功却在后世的大事。

首先是秦国的统一,秦国的统一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先秦时期,中国的领土几乎都分散在各个部落和诸侯国,国家完全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

夏、商、周三代虽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但是区域并不大。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根本没有实权,权力落在诸侯国的君主手里。结果国家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始皇灭掉六国为止。真正的统一帝国是从秦开始的。

因为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借助先进的生产工具,加快了对土地的开垦力度。但是,封建割据的现象和贵族专有土地的制度使得人民得不到大片的土地。

生产力遭到阻碍,人们依然被严格地束缚在土地所有者——封建领主那里。随着农业的发展,商业、手工业也发展起来,各地的经济、文化需要密切地联系。

然而,又是这种分裂的局面使得这些联系无法畅通。在这种情形之下,亟待统一局面的形成。始皇的大一统局面打破了割据势力对生产力的阻碍,给经济和历史松了绑。

所以,始皇的统一事业符合了历史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渴望安定和希望得到属于自己土地的要求,是历史的进步。所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公元前3世纪,大秦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统一的封建国家。要管理这个史无前例的大国是十分不易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王权得到加强,为适应这些封建王国所建立起来的官僚制度和郡县制度也初步形成,逐渐取代了世袭的贵族制和封邑制。

但当时的郡县制并没有大规模推行,只有少数诸侯国在少数地方使用。秦统一以后,将郡县制推到了全国,郡县制被全国百姓所熟悉,为后世沿用和完善这一制度做了很好的铺垫。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战国末年,战乱纷纷。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们希望得到和平、安定的生活。天下什么时候能安定啊!这是战国末年人们最大的呼声。

一些有识之士已经预料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孟子就说:“天下定于一。”只有以暴制暴后的统一,才能使人们得到长久的安定。统一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志愿。只有统一了,人们的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只有统一了,农业、手工业才能发展,城市才能扩大。

嬴政之所以这么自大、傲慢,与他统一中国符合人们愿望的事实不无关系。在琅玡、之罘和碣石上,反反复复地出现始皇的“功”与“德”:“禽灭六王,阐并天下,菑害绝息,永偃戎兵”;“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男乐其畴,女修其事。事各有序……莫不安所”。大秦帝国的统一,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人们的根本愿望。

先秦,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住着很多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习惯、自己的服装样式。春秋、战国是这些民族大融合、大发展时期。经过一段时期的融合、发展,各民族渐渐地接受了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为秦统一后形成统一的大民族奠定了基础。秦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人们渐渐拥有了同样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情感,这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始皇的功。

从历史发展、人民利益和民族统一的角度上来看,秦国的统一具有绝对的积极作用。始皇在统一方面的功绩也是不可否认的。他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都有积极的影响。

当然,秦统一也不是嬴政一个人能完成的。他只是沧海里引浪的大风,推动着统一的历史向我们走来。正如前面所说的真正创造历史的人,是人民大众。是人民大众发明了铁器,是人民大众开垦了土地,进行买卖交换,也是人民大众修建了城市、开辟了道路。这些无名的英雄才是最值得赞扬的。始皇的功绩并不能抹杀他们的光辉。

秦国的统一是始皇一生最大的功绩。统一中当然也包含了统一战争和统一措施。那么,对始皇的暴政我们该怎样看待。

首先是嬴政所制定的大秦律。制定法律是没有错的,但是法律的制定标准和量刑是要把握尺度的。始皇的赋税、徭役制度以及严酷的刑罚体系,就像一把越勒越紧的绳索,把人们捆绑得喘不过气来。

随着这种捆绑越来越难以让人忍受,人们的愤怒终于在大泽乡爆发了。苛政猛于虎,人们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与“虎”作斗争。可以说,大泽乡起义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始皇的苛刻法律制度。

人民不是用来鱼肉的,你这样不把人当人来看,人又怎么能把你当神来供养?官逼民反,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就算你在统一之初为稳定国家局面制定了这样的政策,也不能因此就磨灭你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凡事又都有两面性,始皇制定的法律虽然在当世有激烈的反抗,但也形成了后世法典的框架,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只是这个量刑的标准太过残酷了。

回过头来看“焚书坑儒”事件。因为淳于越在酒宴上的一些话,促使了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一把火烧了六国的书,这次焚书不管哪一学派的书都加以毁灭,只留下了医书、农业书和占卜书。这给中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始皇因为惧怕人们的评议和诽谤而将天下之书尽毁的行为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虽然是一场顺应历史的人与阻碍历史的人的一场斗争,但,这种斗争根本用不着以焚书的方式来解决。始皇的残暴、易怒的性格使他犯下了这个无法弥补的错误。

因为要坚持统一而铲除异己有很多方法,而秦始皇偏偏选中了最抓不到根基的方式。“事不师古就不能长久”是历史的反动,但是,秦始皇烧掉了书就能够烧掉人们的思想吗?事实上是不会的。人们做事不怕争议,怕的是用极端的、无厘头的方法来解决争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高压手段只能引起人们更强烈的反对。民间的腹诽并没有因此断绝,始皇也没有高枕无忧。他虽有进步思想,却没用进步的手段。我们不能因为他误杀了人就说他没杀人。最多我们给他一些道义的同情,但是我们不能完全肯定他的进步性而忽略他的错误。

“坑儒”是焚书的续曲。“坑儒”的原因是因为方士对始皇的欺骗和诽谤。秦始皇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报复方士,让天下人知道欺君是怎样的后果,以此杀一儆百。另一个目的是跟焚书一样,防止人们继续议论,以古非今。

虽然始皇也留了一个渠道给人们识字、走仕途。但是,寻常百姓有几人能走进这样的官府学堂?的确,说始皇“坑儒”也是言过其实了。他杀的主要是方士,但方士也是读书人。

况且有的方士只是简单地评议了你几句,你就大开杀戒,这也不是一个理智的帝王该干的事。不管怎么说,不是战争、不是叛乱,一次性杀死这么多人总归是难以向世人交代的。

秦始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工程皇帝”。他在位期间,除了战争、改革、求仙,就是修建工程。而在他修建的工程中,最有名的就是那座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阻碍了匈奴的侵扰,符合当时人们的愿望,可以说还具有一些意义;因为长城的长度和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特殊意义使得它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标记在世界的东方。人们因此也就给了它一个较为正面的评定。

实际上,长城的作用并没有我们所传诵的那样伟大。在秦国,匈奴一个劲儿地讨打,始皇因为刚刚平定六国以及热衷于求仙活动,还没来得及搭理他们,便暂时将他们搁置在哪儿,没管。就凭卢生一句“亡秦者必胡”让始皇拍案而起。大力打击匈奴。

赶跑匈奴后,为了保险起见,又修筑了长城作为防范。始皇的不聪明之处是,他只知道用强大的工具来守着他的江山,他不知道国富兵强才是抵抗外辱的最大武器。

长城修好了,如果没有蒙恬30万大军的镇守,匈奴恐怕早就跨过了长城向南进军了。后来,汉朝屡次遭到匈奴的骚扰也说明了这一点。长城只是抵御外敌的辅助手段,不能把它作为根本手段来使用。

长城作为中华文明的符号是有它的意义的。但是,作为军事的手段似乎还欠缺一些。长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蒙古族融入中华文化的步伐。长城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值得引以为傲。

长城同样也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修建长城大大加深了人民对秦王朝统治的不满,长城也是人民血泪的控诉。

秦帝国对人民的过分奴役,使得陈胜、吴广的起义一呼百应。“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小民“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董仲舒的一番话,道出了大秦统治的最深层矛盾。秦帝国在这种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走上了末路。

始皇的一生是轰轰烈烈、辉煌璀璨的一生。他所做的事不管是对是错,都发出了巨大的声响。我们在评论始皇的一生时,怎样做到尽量客观是我们最该把握的度。 5qiVZ/c4LtYKtf+ePxxOtVIMyxZF/qjIBtf0Qc7MYYT4Yx/0O8SfNZqiM1BNqU0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