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始皇的后宫

立后和立太子是我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始,立后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

但是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这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没人知道他的正宫娘娘是谁,甚至有一些人推断他本就没有立皇后。历朝历代的皇后都会连同她的丈夫一起被载入史册,就算没有一点儿功绩或罪行,按照制度规定也是要浓墨重彩的。

但是,秦始皇的皇后却完全没有影踪。更奇怪的是,始皇的后宫竟然集体失踪了,茫茫史海难以找到始皇女人们的半点儿足迹。这种不正常的历史现象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关注。常理讲不通的事情,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人类社会的群体心理特征。

秦始皇没有后宫是不可能的,因为从他成群的儿女就会知道,他的后宫充盈。没有后宫记录的史书为人们推测始皇的后宫提供了广阔的想象、推理空间。人们借着历史留下的痕迹,努力地探寻着始皇后宫的蛛丝马迹。

在始皇陵的坟墓中,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和干祖母华阳太后,父亲异人和母亲赵姬都是合葬在一起的,龙凤和鸣,阴阳相配,这完全合乎法理人情。

另外的太后和夫人墓,因为不是正室,所以葬在其他的地方。一切安排都很妥当、完美,没有丝毫有偏于礼教的地方。我们来看看始皇的坟墓,孤零零地横卧在地下,没有皇后相伴。始皇一生风流死后却无一人相伴,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了。

也正是这座没有皇后相伴的寡人墓地,使得人们做出了种种猜想。这些猜想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它们的不合理性,那么,它们还将持续地进行下去。

秦始皇身边不可能没有女人,但是死后没有皇后在身边的最大可能性就是他没有册立皇后。也就说,皇后的位置一直是个空缺。关于始皇为什么不册立皇后的事,人们又有不同的解释。

初时,人们猜想他是后宫佳丽太多,始皇又是见一个爱一个的风流人物,看着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便无从抉择了。不过,这个说法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秦代以及以后的历朝历代,后宫佳丽的多少与否,与是否立后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况且,后宫佳丽再多总要有主事之人,这个人很可能成为以后的皇后,也不至于因为夫人多便不立皇后了。

册立皇后又与王位的继承顺序有直接关系,始皇是个有决断力的人,就算再怎么风流也不会糊涂到因为看花眼而不立后的地步。所以说始皇因为挑花眼拿不定主意立谁为皇后的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

人们也猜想始皇自从统一了六国之后,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因为总是想着能够长生不老,所以预料不到自己英年早逝,因此也就迟迟不立后。这种说法也存在疑点,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已经近40岁了。

他22岁亲政,按照秦王室的传统应该是亲政不久即立后。就算始皇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立后,中间有近20年的时间,这20年里始皇是没有热衷于求仙问药的,他应该有时间和想法去立后的,但他并没有立后。这说明立不立后与追求长生也没有什么关系。

还有这样的传说:始皇因为爱上一个女子,而这女子不愿做皇后,所以始皇终生未立皇后,这个女子就是黎姜。黎姜是赵国工匠的女儿,从小和嬴政一起长大,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后来嬴政被接回秦国,两人的联系就此中断了。但是,秦始皇始终没有忘记黎姜。后来,黎姜一家到秦国修兵马俑,她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六国公主的婢女,伴随公主参加选妃。

结果始皇偏偏选中了黎姜做妃。她是嬴政的最爱,但因为出身和政治原因,黎姜不能被封为王后。始皇多次想册封她为后,她都拒绝了。

后来,她为救扶苏,缓和始皇与扶苏的矛盾,自杀了。因此,始皇就不再立后。这只是个传说,没有任何历史根据。况且立后是关系王位承袭的大事,不会因为谁愿不愿意就搁置的。黎姜确有其人,但不能因此就说始皇不立后是因为黎姜的关系。这种说法存在不科学性,但也没办法完全否定这个传说的真实性。

被更多人所接受的说法是秦始皇不立后与他的经历有关。始皇母亲生活不检点给他的心理蒙上了很深的阴影。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母亲还和那个叫嫪毐的男人生下了两个孩子,要篡夺他的江山。

他由怨恨自己的生母变成了不信任任何女人。他不立后,就是因为害怕像赵姬一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这一点心理因素一定是存在的,但始皇不立后的原因不能就这么简单。

毕竟,立后不仅是关系后宫由谁做主问题,而且还是关系到王位继承的大问题。始皇的父亲也是因为认了华阳夫人这个干娘才得以顺利继位的。

所以,单是因为始皇的心理因素也不足以成为他不立后的原因。几十年的时间,秦始皇不至于一个女人都不入眼。秦始皇是个精明的政治人物,有着政治人物统筹全局的思维,不可能单单在立后的问题上短了见识。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始皇在位37年的时候,始皇第五次出巡,回来经过沙丘宫的时候,始皇的病情急剧恶化,去世了。胡亥、赵高大做文章,伪造诏书,谋杀了公子扶苏。

秦始皇死后葬在了骊山,之后,胡亥迫害皇室。下令说:“先帝的后宫没有子女的不能释放出宫。”于是全部处死,因为这一道命令后宫死了很多人。

因此,秦始皇的后宫一定有很多人,从秦以及秦以后的制度上来看,首先,始皇应该有一个主事的准皇后。这个人未必有皇后的名分,但是一定行使着皇后的权力。她或许是始皇第一个妻子或是他所信赖的人。这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始皇的侧室有很多,秦时有一整套的后宫管理制度,侧室称夫人。夫人的名号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数种。她们身份的高低,俸禄的多少都有明文规定。如果每个名分有一个人对应,那么始皇的后宫就要有十来个人。

胡亥将这些后宫们又分为有子女的和没子女的来处理。没子女的被杀,杀了很多人。这就说明始皇的后宫充盈得很,能立为皇后的人也不少。始皇不立后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始皇知道自己的父亲得干祖母的势力登上王位,又在多种势力的角逐中岿然不动地守住了自己的地位,且有足够的力量左右朝中政务。尽管吕不韦几乎独揽大权,但华阳夫人的意见也不可小觑。另外,自己娘亲所宠爱的嫪毐,没什么能力竟也能在朝中形成一种气候。

可见,后宫力量的强大。始皇如果立后,就要平衡后宫在朝中所渗透的势力。这个势力平衡不好,就要出乱子。也因此在立后之前,大臣们一定会紧锣密鼓地展开势力之争。这是嬴政不希望看到的。

嬴政是个深谙法家帝王之术的人,而法家的帝王之术是不到决策时刻,一般人猜不出帝王的想法。嬴政不立后,大臣们的势力均衡就不会被打破;我不立后,你外戚就不会借助后宫的力量一枝独秀。

秦始皇的政治算盘一向打得是叮当响的。另外,王后的册立是关系到后续继承人的问题,在没有确定继承人之前,始皇就不会轻易地去立他的后的。

实际上,秦始皇不立后,不是单纯的心理因素所能解释的。他同时也要受到现实状况的制约和羁绊。秦始皇无皇后也是奇中无奇的事。也有人猜想,秦始皇是立过王后的,或许后来因为什么不光彩的原因被废掉了。始皇不准史书有记载,于是就没流传下来。

嬴政的祖父秦惠王19岁即位,22岁行成人礼,23岁娶魏夫人为王后成婚。嬴政沿袭秦王室的做法,在22岁行成人礼。如果他能依照传统成婚,那么,他可能在23岁时娶妻。

嬴政娶妻之前,嬴政的祖母夏太后已经过世,华阳夫人占据后宫的统治地位,嫪毐叛变后,赵姬被赶出咸阳。所以,能决定嬴政婚姻的只剩下华阳夫人一个人。

华阳夫人是楚国人,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华阳夫人会从楚国的亲戚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作为始皇的王后。当然,始皇未必答应。但出于面子和权谋的考虑是要娶回来的。所以,也不封为“后”。但这位娶回来的楚夫人是不能太怠慢的,可以跟从华阳夫人管理后宫大小事务,就是准王后。

准王后应该是华阳夫人一派的人物。与同是华阳一派的昌平君可能有血缘关系。昌平君是战国末年楚国大王的儿子,实际上也是楚国的王子。从华阳一派选出的夫人必定与昌平君站在同一战线上。

华阳夫人死后,华阳一派的势力便开始衰败下来,昌平君被赶出咸阳之后,就迁徙到了郢陈。准王后楚夫人的地位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本就不被嬴政看重的楚夫人因为失了华阳夫人这个保护伞,渐渐地地位被动摇了。

直到后来,昌平君上演了一场反秦复楚的大戏后,秦国将其定为叛臣,楚夫人受到诛连,退出始皇后宫的舞台。关于楚夫人的生平事迹也被消档了。

如果说楚夫人是嬴政的第一个夫人,那扶苏就该是楚夫人的儿子。始皇在死之前没有明确自己的继承人,直接给了赵高篡改遗诏的机会。他最看重的是长子扶苏,却没有立楚夫人为王后,想必一方面受到华阳系势力衰落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了昌平君叛乱的刺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一系列暴政激起了六国人民的不满,书写人们气愤心情的书籍也不在少数。始皇在统一文字、焚六国之书的时候,想必也将这些不满的书籍和六国历史一起毁灭了。

战国时期,经常是王室与王室之间相互通婚,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嬴政统一六国。交往是双方面的,六国历史同样记载了各自国与他国通婚的情况。

六国之书已经毁灭,如果对自己国家关于彼此交往的记录作适当修改,那么人们就会对秦国的历史产生怀疑或疑惑。所以,秦国也会对王室交往的历史作些修改,楚夫人的历史也将作适当的调整。

到始皇死后,赵高、李斯、胡亥篡改了诏书,逼死了长子扶苏。楚夫人是准王后的历史怎么能让天下人知道呢?这样不代表着扶苏是皇帝的继承人吗?他们大逆不道的罪行不就公诸于世了吗?所以,就将楚夫人的历史都删除算了。反正,六国之书已经毁了,死无对证。

于是,始皇非但没有皇后,就连准皇后都没有了。而在古代,年纪较小的孩子受宠,一般是因为年纪大的父亲偏爱年纪小的母亲。前文传说,胡亥是嬴政的第十八个孩子。

那么胡亥应该是始皇中年时期得到的儿子,胡亥的母亲必定还很年轻。老夫少妻,爱屋及乌。始皇疼爱这个孩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秦以前的王后行事都是比较低调的。很少干预政治,丈夫死了,儿子继位,自己当上可以摄政的太后,才积极地参与政治。

秦国有宣太后主政41年,华阳太后摄政的历史,这些都是在她们丈夫死后,儿子年幼继位的情况下发生的。胡亥继位时,并没有太后摄政的记载。别说是摄政,就连听都没听说过,这是非常怪异的现象,就算自己母亲再出身寒微或做出了有失自己颜面的事,做了皇帝的儿子也不该一字不提的。

胡亥对自己的老师赵高是非常信任的,李斯一批老臣曾上书请求胡亥清除赵高,但是,胡亥却回复说:“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

也就是说,你们这些老臣要能容人,不要怀疑、加害自己的老师,你们现在老了,不能教我怎样管理国家。我身边能指望的也就只有我的老师赵高了。

可见,胡亥给了赵高怎样的信任,可是到最后,就是这位被他当作父亲来相信的人竟然逼死了他。胡亥说“少失先人”。“少失先人”,不可能指失去的是始皇,始皇刚刚去世。

那么,这个先人就是指少儿时代自己的母亲了。另外,如果他的母亲还活着,那么必定也会有自己的一方势力来作为胡亥的外援。怎么就只有自己的老师赵高可以依靠呢?所以可以认为,胡亥的母亲早亡,所以史书鲜有涉及。也正是基于此,始皇才对他格外疼爱吧! VpfaDTjWoScPNa0axE3hmKcZMCwAD9MImBPj3DaBE0OWb2uqM3WtvTZ1n1ZHpIo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