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小时候,他十分乖巧。因为性格较为随性、柔弱,所以颇得始皇怜爱,经常在出游时,将他带在身边。后来胡亥从师赵高。
胡亥小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身为父亲的始皇对他格外宠爱。在始皇的宠爱下,胡亥同样过着幸福的生活。只是生母不在人世,多多少少让少年有孤苦无依之感。否则,也不至于如此信任赵高。赵高几乎与年少的胡亥形影不离,赵高又极会逢迎,胡亥怎会对他不信任呢?
胡亥的继位可以说是赵高一手策划的。在嬴政的儿子中,胡亥可能是最顽劣的一个。也或许就是因为他率性而为,才赢得了嬴政的欢心。
有一次,始皇大摆筵席,款待群臣,按照规定,大臣们进殿之前都要将鞋子脱在殿门之外,摆放整齐。大臣们脱掉了鞋子,整整齐齐地摆好后,进殿饮酒。胡亥坐了一会儿就坐不住了。他不愿意一板一眼地进行宫廷礼仪,吃饱后,便跑到殿前去踢大臣们的鞋子。
大臣们的鞋子被他踢得东倒西歪。大臣们见了直摇头,而始皇却哈哈大笑。始皇对胡亥的溺爱,放任了胡亥任性的性格。
自从赵高当上胡亥的老师之后,在赵高花言巧语的唆使下,胡亥变得越来越胆大妄为了。在始皇第五次出巡时,胡亥也一同出行了。就在返回途中,始皇病重。始皇临死之前,下令召回扶苏主持葬礼。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变故发生了。
赵高狠狠地钻了一下政治的空子。赵高异常积极地说服胡亥篡改遗诏,杀死皇兄。开始时,胡亥并不同意。他认为:明智的君王能够识别他的臣子;同样地,明智的父亲可以了解自己的儿子。始皇走了,他不封儿子是王,没有什么可说的。听父亲的安排也是天经地义的。
虽然赵高弄了一鼻子灰,但他不甘心,他继续游说,现在天下就掌握在你、我、李斯之手,只要你一道命令,天下可就是你的了!做皇帝还是做臣子就在你一念之间了。
胡亥有些动心了,但又想到违抗父命、废兄捣乱社稷的事,还是摇头拒绝了。这个时候不得不佩服赵高的死皮赖脸了。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将胡亥说动,这样的乱臣贼子还真不好找,算是老天赐给嬴政的礼物了。
赵高接着蛊惑胡亥说:“这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商汤不是杀了夏桀吗?周武王不是灭了商纣吗?卫君不是也杀了他的父亲吗?没见人骂,倒见人人称颂呢!”
这一招还真是奏效,胡亥就这么被拿下了。当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要不是胡亥真的想当什么九五至尊的皇帝,赵高也没办法扶一把烂泥上墙。胡亥多多少少都是有称王做帝的野心的。
在摆平了胡亥之后,赵高又积极奔走说服李斯协助完成遗诏的篡改。像前文所讲,李斯也抵不住赵高的诱惑,终于松口同意将始皇的遗诏修改。
于是,就发生了后来的扶苏自杀,蒙恬冤死的悲剧。本以为一场血雨腥风就此告一段落,谁知好戏刚刚上演。胡亥为铲除异己,将自己的兄弟姐妹纷纷处死,胡亥这个时候已经杀红了眼,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做了就做彻底点儿,赵高这个名师真教出了高徒。
胡亥将能找出罪名的都杀了,没找出罪名的也没有放过。将闾等三人行事比较沉稳,胡亥找不出借口,但还是逼着他们自尽了。将闾曾经问过胡亥派来的人:“宫廷中的礼节,我们哪一点儿没有遵守呢?朝廷规定的礼制,我们哪一点儿违背了呢?听命应对,我们更没有过失,凭什么说我们不是忠良,要我们自裁?”
派来的人却说:“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定罪处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兄弟们没有办法只好仰天长啸,拔剑自刎。
在始皇的儿子中,死的好看一点儿的就是公子高了。公子高看着自己的兄弟一个个地被胡亥杀死,并一个个地冠上了恶名,料定自己也难逃厄运。他怕逃跑累及家人,于是决心一死保全家人的性命。
他上书胡亥说,愿意到骊山为父亲陪葬。胡亥一听好么!正愁找不到理由杀你呢!可巧你自己送上门来了。那就送你个人情吧!于是,就埋了他。说他孝顺,赐予他家人10万钱。
手足都不肯放过的胡亥,对待臣子就更不在乎了。先前提到的蒙家兄弟刚死,他在赵高的唆使下又设法逼死了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同时赵高的人也一批批地安插到朝廷中来。
赵高的党羽遍布朝廷。昏庸的胡亥竟对此不闻不问,只管自己享乐。赵高并不满足朝中是自己的人,他还借机向胡亥进谗言,杀死了不少地方官。
公元前209年,胡亥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巡游天下。在巡游的途中,赵高向胡亥进言说:“陛下您应该趁巡游天下的机会,树立自己的威望,杀几个不听话的官吏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胡亥便找了几个看不顺眼的官吏,杀鸡儆猴了。这下弄得大臣们更加诚惶诚恐了。
对于李斯,当然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弓箭藏了。当然这个做法不能太低下了。赵高对陷害人的事一向拿手得很。
赵高先是告诉李斯说:“李丞相,现在全国各地农民暴乱,形势十分危急,皇上还在修建阿房宫。我地位低微不敢进言,这话由丞相说才合适啊!”
李斯一听,觉得这是自己早想说的话,只是没有机会。这时,赵高像是吃了摇头丸一样兴奋地说:“若丞相真想进言,我帮丞相安排。”接下来,赵高安排的机会都刚巧赶上胡亥寻欢作乐的时候。李斯坏了胡亥三次好事,胡亥对李斯不厌其烦。
赵高看出胡亥对李斯的反感之后,便向胡亥告了李斯的三条罪状:一是李斯是胡亥取得天下的功臣,却得不到重用,他想与胡亥同分天下。胡亥一听这还得了,怪不得他老是看自己不顺眼。另外一条是,李斯包庇陈胜。李斯的儿子是三川郡守,陈胜在三川郡作乱时,李斯的儿子没有镇压,听说是李斯告的密。胡亥这一听就更信以为真了。赵高接着对胡亥说李斯的第三条罪状:李斯的权力太大了,甚至超过了胡亥。胡亥本来就害怕大臣们对自己的统治不满,一听这个就更坐不住了,于是想办法要铲除李斯。
李斯听说这件事后便上书胡亥揭发赵高的罪行。胡亥这个昏君竟然拿给赵高看,赵高与李斯的战争爆发了。赵高进一步陷害李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斯终于在严刑逼供之下,屈打成招。赵高拿着李斯的供词上报胡亥。胡亥将李斯“具五行”,李斯一家也连坐被杀。一代名相惨死在奸臣之手。
胡亥是个贪图享乐的人,根本没有治国的抱负。他对赵高说:“人生就像飞奔的马过墙的缝隙一样快,做了皇帝,我想尽情享乐,爱卿你看如何呢?”
赵高听后,心里高兴极了,这可不正合他企图专权的心思嘛,于是他千方百计地向胡亥推荐享乐的方法。胡亥不满足这些,他希望能长久地享受安乐。
胡亥不愿意听天下大乱的话,只喜欢粉饰太平的语言。在一次讨论是否发兵平定农民暴乱的时候,胡亥不愿意接受有农民反叛的事情,认为发兵没有必要。
近臣叔孙通太了解胡亥了,他对胡亥说:“事实上天下并没有反叛,始皇已经拆了城墙,收缴了天下的武器,谁还反叛呢?有像您这样圣明的君主在,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怎么会有反叛的事情发生呢?陈胜几个贼子不过只是一些盗贼罢了,地方官正在追捕,就请陛下安心好了。”
这话说得胡亥那叫一个舒心,直赞叔孙通说得好。然后他就问其他人,有的说陈胜是贼人,有的说是造反,结果说造反的被治了罪。这样堵民之口,还是开帝王统治之先河呢。别的赶不上他父亲,唯有愿意听好话,有过之而无不及。
胡亥对赵高没有丝毫怀疑,对他说的话也言听计从。公元前207年,赵高为了试探朝中还有谁敢不听从他的意见。于是,就找来一只鹿,偏说是马。
胡亥看看大殿上的鹿,就说这明明是鹿,怎么能说是马呢?丞相你是在开玩笑吗?大臣们因为忌惮赵高,都不敢说是鹿。有的不知道赵高玩什么把戏,便说这是鹿,结果被杀了。此后朝中再没有反对赵高的声音,赵高成了独揽大权的人物,自然二世也就成了傀儡。
这件事让赵高彻底铲除了异己,也让二世彻底混乱了头脑。他以为自己已经邪病入体了,于是便叫人卜卦、算命,忙得不亦乐乎。胡亥开始在上林苑斋戒,开始还能坚持着做下去,渐渐地耐不住寂寞又开始享乐起来。
胡亥在上林苑中误杀了人,赵高便对胡亥说:“皇帝是天子,杀了没有罪的人是要受到惩罚的。”胡亥听了更加害怕,于是就将自己的行宫改在了别处。宫中只剩下能发号施令的赵高了,二世糊里糊涂地将政权让于他人。
这时,胡亥还不知道他的天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等知道陈胜、吴广快打到咸阳城下时,他才着急地听从了章邯的建议,释放了骊山的刑徒们,平息了暴乱。
刑徒们因为长期劳作,很有力气,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项羽破釜沉舟与章邯决战,章邯失利。于是向二世搬救兵。这时,又是该死的赵高出面阻挠,二世不发兵。走投无路的章邯只好投降了项羽,大秦江山就此岌岌可危。
此时的胡亥才猛然惊醒,哦!原来赵高说了天下第一的大谎言。天下大乱得不可收拾了。胡亥对赵高颇为不满,赵高看在眼里,也不放在心上。因为到现在,有没有二世已经不重要了。于是,他便顺势将胡亥解决掉了。赵高命令自己的女婿领着上千人,假说抓捕盗寇,却逼迫胡亥自杀。
胡亥死时只有23岁,他并没有子嗣。胡亥的一生是忙碌而迷失的一生。如果没有赵高他不会当上皇帝,如果没有赵高他也不会死。他会是个逍遥自在的秦国公子,或许还会是个辅佐扶苏治理国家的臣子。然而,不巧的是他碰上了赵高,努力地实现了“亡秦必胡”的谶言。胡亥,这个毁掉了大秦基业的无能公子,至死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历史终究成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