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力开凿骊山陵墓

我国古代的人相信灵魂不灭,以为人死后,灵魂仍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因此对古人而言,墓葬非常重要。在“侍死如奉生”的意识支配下,上自皇帝、诸侯,下至官吏、豪强,对人生仪礼的这最后一幕都极尽奢华之能事。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墓之巨大、规模之惊人自不待言。堪称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之最。

秦始皇即位的时候才13岁,就开始穿凿骊山,为自己营建陵墓。当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他便被胜利烧坏了半边脑袋,经常信神、信鬼,当然更加注重风水。本来古人就愿意把墓地建在庇佑子孙的位置上,更何况是祈求秦帝国千秋万代、永世长存的嬴政。

于是,秦始皇召开了一次关于兴修宫殿和陵墓的会议。参加者有左丞相李斯、右亟相冯去疾、廷尉蒙毅、赵高、程郑、田齐,以及掌管山林、税收的少府。

秦始皇说:“兴建宫殿陵墓有必要,但想到费用巨大,所需人力众多,若导致劳民伤财、危害社稷,则得不偿失,朕也有些下不了决心,希望各位尽量发表看法。”

李斯第一个发言,说:“古人说,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今陛下统一宇内,永息战争之祸,德过三皇五帝,乃是立前人所不能之德;平定海内,放逐蛮夷,建万世之功,是谓立自古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功;陛下改法制,与民便利,更是立前人所未曾立过之言。陛下兼具大德、大功及大言三不朽,宫殿及陵墓也必须与之相配,所以臣认为非兴建不可。”

这时右丞相冯去疾表示反对:“陛下所立的德、功、言既已能永传后世,何必要再劳民伤财,多此一举?古代先贤尧舜屋梁都用原木,连树皮都不刮掉,屋顶盖的茅草都不修剪,百姓到如今还歌颂他们的德行不止。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亲自操作铁杆,将膝盖上的毛都磨光了,直到如今家家户户都仍在感怀他的治水之功。孔丘生前不得意,但他所著的《春秋》,令乱臣贼子闻之胆寒,传诵到如今。可见立德、立功、立言必须有益于世,方可传之不朽。

“陛下之功、德、言都已远超三皇五帝,不必再用华宫高陵来彰显。何况,目前正在修建万里长城,消除千百年来的胡人之祸,修成之后自会保佑陛下江山永传万世,足够表现陛下之功德。”

“不然。”赵高表示异议,“陛下日夜为百姓忧心操劳,兴建宫殿也只不过是表示天下百姓对陛下的一点儿感恩之情。至于陵寝,陛下为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皇帝,当然应该与众不同。以天下之大,大秦国势之盛,兴建一座较大的陵墓,算不得是劳民伤财。”

这时,廷尉蒙毅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担忧地说:“北方筑长城,所需人力甚多,大量劳力被征用。南方要移民戍边,更要有大量的百姓迁移。但中原人一直安土重迁,所以筑长城也好,移民戍边也好,目前全靠流放的人犯。最近地方纷纷上报,流放人口已不足,要是现在修建宫殿和陵墓那就必须分配百姓服役来充数,现在天下初定,百姓尚未安定,恐怕会引发民怨,望陛下三思!”

秦始皇看了看蒙毅,脸上微露不满,本来李斯等人的话已坚定了他兴建的决心,而那些本来想提财政困难的少府等官员,也不敢再表示反对,而蒙毅却否定了这个建议。

这时,程郑说:“小人本来没有资格在朝议中说话,但承蒙陛下恩宠,特别命小人与会,小人不敢不说出肺腑之言。”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察看秦始皇的脸色,只见秦始皇点头微笑,他才又继续说下去:“小人以在商言商的观点来看,兴建这两项大工程不是劳民伤财,而是为百姓创造了更多的生存机会。自从统一战争结束,各国君主贵族逃亡的逃亡,当俘虏的当俘虏,昔日繁华景象不再,而众多的能工巧匠不会耕种,又力不能负重,纷纷失业,变成名邑大都的流民。兴建这两项工程不但能使这些能工巧匠得到工作,无形中减少了作奸犯科的现象,而且间接地促进了经济繁荣。由此可见,这两项工程对社会稳定大有益处。”

“程先生妙论,真是朕前所未闻!可见看事情不能专从一个角度去看!”秦始皇哈哈大笑,大有“深得吾心”的感觉。

最后秦始皇还是决定:阿房宫和骊山的工程同时按田齐的设计立即动工。秦始皇在兴修阿房宫的同时,又令丞相李斯从全国调集了70万的人力,加紧了对陵墓的修建。

秦始皇的帝陵位于陕西西安临潼以东5000米的下河村附近,北靠骊山,南临渭河,又称骊山陵。秦王刚即位的时候便开始营造骊山陵墓,晚年更是加紧修建,陵墓工地施工人数最多时可能有几十万。直到秦始皇去世时,陵墓还没有完工,秦二世又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建成,前后历时29年。

既然要修陵墓那就一定要找个风水极好的地方修,最好这个地方可以取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于是秦始皇把陵墓的地理位置选择在了骊山脚下。

骊山又叫蓝田,山南边产玉,山北面产金,是典型的富贵地方。而且渭河以南的山脉,就像是一条巨龙,而骊山是龙头,华山是龙身,龙尾蜿蜒数百里,直至陕西潼关一带。骊山陵建在龙头上,因此成为巨龙之首。

东侧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水本来是从骊山的东北方向流过来的,因为始皇帝的坟墓修在山的北面,所以水流过时被阻截,又向北转去一部分,因为始皇帝建造陵墓需要取大量的土,土被挖了很深,于是,水在这里成了池,称为鱼池。始皇帝陵南面还有座尖峰,叫做望峰,建造陵墓的人看着这座山峰的走向来筑造陵寝。

骊山陵是一个口向下的方形巨斗,原高50多丈,约116米,陵基东西长485米,南北宽约515米。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至今还保存有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30米的夯土堆。

秦始皇陵园和随葬的范围,总面积约56平方千米。陵园筑有两道城墙,象征着皇城和都城。内城为正方形,周长3890米;外城为长方形,周长6294米。

秦始皇陵寝的风水特点:南面背山,其他三面环水。十分符合传统国人心中风水宝地的标准。嬴政选这个地方作为身后的帝国确实是经过一番考究的。

然而再考究的风水宝地也无法阻挡秦帝国覆亡的脚步,骊山陵墓的修建进一步激起了秦国国民的愤怒。如果说,长城是为了抵御胡人的侵略才修建的,尚能说得过去的话,那么,骊山陵墓的修建就完全是满足始皇帝那没完没了的私欲而建造的了。这样不为民着想的帝王怎会得到人们的拥护呢?

这种依山傍水的造陵观念一直影响着后世帝王的选陵标准。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后世君王的陵寝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袭了始皇帝的风水思想将陵墓依山傍水而建。

始皇帝陵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朝向。秦始皇陵的朝向是坐西朝东。这可是个古今少有的朝向。在古代一般尊贵的位置是坐北朝南。帝王的宝座是南向的,有群臣共敬的意味。帝王的陵寝也多是南向的,似乎这样的方位,可以表示威严犹在。

只有始皇帝陵墓的方向非常特别,选择东西走向的墓葬结构。这样的陵墓走向为始皇帝陵又增添了一股神秘的气氛。关于始皇帝陵墓坐西向东的原因的猜想层出不穷。其中有几个很具代表性的说法。

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说嬴政悟道,秦始皇一直想寻求长生不老药,于是,他派徐福东向渡过黄海,寻找蓬莱、瀛洲等仙岛,并多次出巡探访仙人所在。向东到达碣石,向南到达会稽。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他寻仙的足迹。

谁知徐福一去不复返,杳无音讯,始皇帝的美梦终成了黄粱一梦。然而始皇帝求仙的愿望没有因此而削减,又奈何命不由己,只好坐西向东一偿夙愿。

传说,秦始皇在50岁生日的时候,李斯曾向他报告说,他带了72万人修建骊山陵墓,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深度了,火都点不着,只能听到空空的凿壁声,简直像到了地底一样。错开这个地方,再凿了300尺才停止。

在《史记》和《旧汉书》中都记载了皇陵之深,《吕氏春秋》也说深到泉水。这样形容起来,人们确实会认为,始皇帝的陵墓已经挖到了地表的最里层,和他所向往的仙境可以同日而语。

《史记》上还有记载说,地宫里到处布满了机关,里面有各种金银铜器,绘制了大量的天文地理画面,还有一样是很难做到的,那就是用“人皮膏”做灯,这种灯可以长期地点着,甚至永远都不会熄灭。地下宫殿中最让人感到好奇的是,用水银做成的江河湖海,这些景象还是流动的。

对于天文地理的画面,有人想象是像画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壁画,也有人想象是地宫画二十八星宿的图像,下面的江河湖海用水银代替了。这样地宫就成了帝王死后的又一个王国。按照古人的生死观念,他又可以做他的千秋帝王了。

一些写始皇帝陵用水银造成江河大海景象的记载被收录到《史记》《汉书》中。但人们一直认为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并没有太多人真正相信这一传说,谁也无法想象在这座始皇帝陵里,水银灌注的湖海会是怎样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

秦始皇陵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建筑群,这就是兵马俑。秦始皇在生前不是一点儿没想过死后的事,就算他对长生不老药的寻找从未停止过,但自己也并不完全相信,结果也印证了他的担心。不但徐福没有回来,就连卢生、侯生也消失了。秦始皇就是在半信半疑、寻药不果的情况下,坚持建造了他死后的地下兵团,那就是兵马俑。

尽管人们对始皇帝陵里的物体存在种种猜想与疑惑,但是人们对始皇帝陵墓里存在一支誓死效忠嬴政的兵马俑兵团深信不疑。

相传,每当夜幕降临,骊山陵墓就会出现一盏神灯。灯光暗黄,在山里时隐时现、游移不定。人们说,这是黄巢老先生从秦陵里给带出来的,它是死去的始皇帝派出来巡山的兵俑所持,以防像黄巢一样的人再次踏入皇陵。

传说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的: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在长安他们挖掘了传说中宝物丰饶的始皇帝陵。黄巢出身寒微,加之秦末统治的黑暗与腐败,他恨透了帝王将相。

进入长安后他便对手下的将士说:“历代的王侯将相存活在世上时,都搜刮民脂民膏,死后还要用我们创造出来的财宝陪葬。这是不公平的,我们要取回这些宝物。”

将士们一听也有道理,反正都占领了,抢一些死人的东西也没什么大错吧!于是都听从黄巢的安排,开始挖掘始皇帝的坟墓。这一挖就是七七四十九天,可什么也没挖到。这把黄巢给急坏了,都这么多天了也没个动静,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黄巢也憋不住气,他抡起他那丈二宽的大铁锨,绕着秦始皇陵土堆铲了几锨,第一锨,扬到了渭河,第二锨,抡到了蓝田,最后,黄巢实在没劲了,就顺势甩到了陵南。

黄巢心一想,现在都做到这样了,如果就此停止岂不被人耻笑。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挖下去。正要挖时,手下的人突然喊起来:“皇陵开了!皇陵开了!”

黄巢定睛一看,果真,在皇陵上露出了一个黑黑的窟窿,走近一看有一盏大铜灯笼,灯笼上还刻着字,大意是说,谁要是能把灯油填满,陵墓不用挖自然会开的。于是黄巢便命人四处找灯油。

说也奇怪,这个油灯见油就亮了,可是就是怎么填也填不满,都填进去几大车了,没有一点儿平的迹象。黄巢琢磨着这灯肯定有蹊跷,便用铁锹用力一挑,结果铜灯就被挑到了骊山北坡。

这样,灯没了,原来灯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石斗,斗里面都是金银财宝。黄巢一看高兴了,用力去搬,可是任凭他使出吃奶的劲,石斗就是纹丝不动。

没办法,黄巢只好吩咐士兵们捞斗里的财宝。说来也怪了,刚好分完斗里的财宝,石斗一闪光,又是满满一斗财宝。黄巢以为找到了聚宝盆,高兴得不得了。谁知最后一个士兵领完金银后,斗就不再闪光了,空空的。

黄巢把石斗挪了一挪,结果没费半点儿力气就将石斗挪走了。黄巢将石斗翻过来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见好就收。他心里实在是招架不住这样的奇怪之事。

本来干的就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再接连发生这样的怪事,他怎能不犯嘀咕。莫非有人给始皇帝报信?这金银的数量刚好够我分给士兵,他怎么知道我带多少兵?这墓是不能进去了,始皇帝的兵马一定比我多啊!于是就带兵回到了长安。

黄巢军经过临潼红荆塬时,天突然间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黄巢拖起铁锨就跑,铁锨在地上拉出一道沟,当地人就把它称作“铁锨沟”。

秦陵以南一里开外有两个大土堆,据说是黄巢铲下的最后两锨土。住在秦陵附近的人说,灯油扔到骊山后,并没有摔坏,每年秋收的时节,都能够看见灯光在游弋,就算是在渭河北岸的人都能看见,他是始皇帝派来巡山的兵俑。

有很多和尚、喇嘛想得到这盏灯,可是都没有得逞,因为它行踪飘忽不定,今天在东山,明天在西山;有时在山顶,有时在山脚。这是始皇帝不放心自己的陵墓,派俑兵巡逻的结果。

传说毕竟是传说,死去的始皇帝不可能派出陶人来巡山。但这样的传说至少说明一点,那就是人们相信地下有始皇帝的士兵和军队。经过考古发现,人们所传说的秦陵兵马俑真的存在。

秦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始皇帝陵东大约3里的地方,是秦始皇的从葬坑。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兵马俑是由一位农民在1974年,下井工作时,无意中发现的。接着又相继发现了后两个俑坑。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

秦兵马俑是个陪葬坑,它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科学,结构特别,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着的方洞中。

秦陵内共发现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达到了14260平方米,兵马俑坑的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

人、车、军队完全运用写实手法再现秦帝国兵团的威仪。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所有的铜器都经过防腐处理,深埋地下2000年,依然光泽、锋利,在目前所挖掘的3座兵马俑坑里,二号坑很引人注目。

二号坑里出土的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的青铜剑,极为对称均衡。他们历经千年却无蚀无锈,崭新如初。这些都是当时秦国将士的行头。

嬴政统一六国后,秦国军队实行全国征兵制。参与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因为地域、民族的不同,他们脸型、表情、年龄、佩饰、肤色等各方面都有差异。

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国工匠的匠心之细。整体看起来,兵马俑气势宏大,威武庄严,从个体看上去又不失逼真、生气。迄今为止,对秦陵兵马俑的争议还在持续。有时候人们看到物件越多,人们的试听越容易发生混淆,需要慢慢地梳理才能找出头绪。

在秦陵兵马俑中最令人费解的是没有统帅俑,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没有一个统帅实在说不过去,秦俑却为何单单缺少这个统帅呢?一种猜测是,这个兵俑的统帅就是始皇帝,为了维护始皇帝的权威与神圣,人们才没有把这位最高军事统帅给雕塑出来。

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开始接手秦国的统治大权。他13岁继承王位时,年纪尚小,大权由赵太后和吕不韦控制着。加冕礼以后,年轻的嬴政才拥有了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

嫪毐叛乱并没有取得军队的支持,嫪毐企图用国王和太后的印章来策反军队,但是这印章却没有派上用场。结果参与叛乱的只有亲信几百人,被吕不韦一举剿灭了。

嫪毐在当时秦国的权力仅次于嬴政,与吕不韦并驾齐驱,是十二级爵位的顶峰。那么连这么高权威的人都没能调动军队,那么还有谁能调动军队呢?

能调动军队的东西叫虎符,秦国的法律规定:除了战争时期,调动50人以上的军队,必须持有虎符。虎符被分成两半,左边的归统兵之将,右边的由国君掌管,两半合拢才能征调一支军队。

于是,虎符就成为军队指挥权的标志物,没有虎符谁也指挥不了军队。是它使秦国的军队只掌握在国君之手。所以,嫪毐的失败不是应当的,是必然的。

死后的始皇帝作为地下宫殿的统治者,当然也该享有这样的权力。所以秦俑的最高统帅就是始皇帝。如果不是发生意外,始皇帝的尸体就能统领这些兵俑。这是其中的一种猜想,也或许是因为始皇帝怕在九泉之下他的王国再次发生类似嫪毐的事件,才不设最高统帅。他比谁都知道军队的厉害,没有统帅,自己就是绝对的统帅。

还有另外一种猜想是,秦国的制度是每次出征前才由秦王指定一名将帅做统帅。这个将帅是不确定的,视战争的情形和将帅的能力而定。所以,在没发生战争的时候,统帅是不能确定的。这就是兵俑没有统帅的另一种原因。

这种观点更能契合秦国当时的军事管理情况,更为可信一些。在考古工作中人们发现,秦俑一号、二号坑的木质结构几乎都被烧成了碳或灰烬。俑坑经火烧后全部坍塌,坑里的秦俑和陶马被砸得东倒西歪、身首异处,完整保存下来的很少。

有人推测是秦人自己点了火,就像现在人们扎了纸车、纸马、纸楼……烧给去世的人一样。秦人将祭墓物和墓周围的某些建筑烧掉,来供阴间的人享用。

这个说法存在疑点,一号、二号坑被烧,三号坑却基本完好。莫非古人烧祭只烧一部分,还要留一部分?道理上说不通。就算是烧祭,也不至于做这么多难烧的陶人、陶马。

关于烧祭的猜想多半是站不住脚的。还有人说,这是因为坑内的陪葬物中有些含有有机成分,这些成分腐烂产生了沼气,引起了自燃。所以才造成了眼前的景象。

这些兵马俑是按照真人大小制作的,这些武士俑身穿战袍,神态各异,服饰装束各不相同,栩栩如生。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

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全都是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栩栩如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

数以千计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得活灵活现。

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个体整体间均有差异,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使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 uUs6NMBXVZ0G4/0KtqfAV13GXA374Bl0XE995H8cka3iRDs9gWSNRj0O/lPWkA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