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国君是学古圣人之道学得最彻底的一位。他宁愿将王位让于他人,也不愿丢掉贤圣让位的美名。事实上,燕国国君几乎是没什么大的作为的,安于现状,不参加大的纷争,对其他国家也不构成大的威胁。但是,既然秦国想统一六国,燕国自然也是逃脱不了的。燕国的灭亡是必然的,但这必然也是昏聩、无能的燕国君主造成的。
燕王哙继位以后,子之做了燕国的国相。子之是个有着强烈政治企图的人,他在燕王哙身边一直在寻找机会称王或“挟天子以令诸侯”把燕王变成个傀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运用了各种手段。
有一次,齐使苏代来访。子之用重金收买苏代为自己说好话。当然不能明说,子之是个会借力的人,明说显得太拙劣了。苏代来见燕王哙,燕王哙问苏代:“齐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苏代回答道:“我们齐王是不能称霸的人。”
燕王哙便问苏代原因。苏代说:“我们齐王不愿意相信手下的人,不重用自己的臣子。”
燕王哙听了就开始反思自己,觉得自己也不够信任子之,要是这样是成就不了自己的事业的。于是,对子之开始放权。
子之还派自己的亲信鹿毛寿蛊惑燕王哙说:“您是贤明的君主,不如把国家禅让给相国子之,像尧舜那样得到个美好的名声。如果把燕让位给子之,子之定是不敢接受的。这样您既得了美好的声誉,又没有失去天下。”
奇怪的是,昏庸的燕王哙竟然听信了这一并不完美的言论,真的将王位禅让给了子之。燕王哙让子之掌握实权后,子之还不满足,企图排除异己。他决定先向太子开刀,于是派人对燕王哙说:“大王您把国家交托给子之,但官员们都听太子吩咐。子之并没有真正的实权。”
燕王哙听后竟然将大小官员的官印全部交给了子之,随便由子之调遣。子之坐北向南,行驶燕王哙的权力。
燕王哙让出政权,便遭到削权的太子平联合手下将军攻打子之。燕国开始了太子与子之的内战。内战死了几万人,百姓人心惶惶,官员无心理政,士兵无心战事。
齐国趁着燕国内乱攻打燕国,燕国城门大开。齐军进入了燕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不但如此,齐军还随意杀人,大肆掠夺燕国的财产。这使得燕国百姓忍无可忍,终于发动了大规模的暴乱。
齐军被迫退出占领了两年的燕国。燕国人拥立太子平为燕王。燕国又回到了燕国人手里。但回到燕国人手里的燕国就此太平了吗?燕国在经历了内战消耗和齐军的掠夺之后,本就不强的国力进一步雪上加霜。燕国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燕国人将希望寄予太子平身上。
太子平在驱逐出齐军之后,继承了燕国的君位,也就是燕昭王。燕昭王深感国家羸弱无法自救,于是希望广招贤才振兴燕国。
燕昭王询问手下的大臣郭隗该怎么办?郭隗就跟燕昭王说:“大王,你就用我吧!”燕昭王看着郭隗不说话。郭隗笑笑对燕昭王说: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寻找千里马的国君,他派人踏遍了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后来有个打扫卫生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便花了身上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匹死了的千里马的头,拿给这位君王。
君王勃然大怒,质问这人为什么给他一头死马的头,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大王您别着急,我有好办法才来找您的。您如果收了我这匹死了的千里马的头,天下人知道了就会想,君王连千里马的头都这样珍惜,那么,拥有千里马的人就会亲自送自己的马匹来。果真,不出一年这位君王就得到了千里马。您看这一招就叫引蛇出洞。钓鱼是要用鱼饵的,如果大王您不嫌弃我,就把我当作鱼饵吧!
燕昭王一听有道理,就给郭隗安排了一个重要的职位。燕昭王求贤若渴的事被天下的人广为流传。其中有个叫乐毅的魏国人听说了跑来见燕昭王,希望在燕国施展自己的抱负。
乐毅热爱军事,熟读兵法。经过一番谈话后,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乐毅是优秀的人才,将燕军治理得井井有条。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燕国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燕昭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开始了他时时刻刻都在挂记的复仇大计。齐国国力强盛,仅凭燕国之力是无法打败齐国的。这时,有个机会摆在了燕昭王面前。
齐国在公元前287年,韩、赵、魏、齐、楚联合攻打秦国之时,抽空灭掉了宋国。这一下引起了包括秦国在内的其他五国的不安和不满。于是,各国寻求合作机会共同攻打齐国。
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联手攻打齐国。燕昭王举全国的财力,来攻打齐国。五国拜乐毅为上将,带领五国联军一起向齐国进发。在济水时,五国联军大败齐军,齐军伤亡惨重,一直退回到自己的国都。
燕昭王拍手称快,特地赶到济水犒赏将士。在济水战败齐国之时,其他五国已经停止了攻打齐国。燕昭王痛恨齐国已久,不愿意就此罢手,命令乐毅继续追赶齐军。一直追到齐国的国都临淄。一番激战,乐毅拿下了临淄。
齐国所有的宝物被燕昭王掠夺一空,就像当初齐国洗劫燕国一样。燕昭王高高兴兴地带着战利品凯旋归朝。留下乐毅继续攻打齐国。经过五年的战争,乐毅攻下了齐国70多个城池,全部设为燕国的郡。
燕国终于扬眉吐气了,齐国国势一落千丈。扬眉吐气的燕国真的就此强大了吗?当然没有,燕昭王和他先前的祖辈一样短视,他没有想到齐国在防止秦国吞并燕国道路上的战略意义。
齐国原是战国七雄中一个可以和秦国叫板的国家,有齐国在秦国不敢对韩、赵、魏大动干戈。而韩、赵、魏的存在恰恰保护了燕国不受秦国威逼。
齐国的败落,一下子使韩、赵、魏没有了遮蔽,三家遭到强秦的毒手,逐渐衰落下去,这样燕国就再没有可依傍的屏风,秦国来袭,燕国没有力量与之抗衡,灭国就成了必然。
燕昭王复仇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燕昭王却没有看到齐国对自己的作用,对齐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毁灭性战争。这样齐国没能保存下实力,无力再与秦国抗衡。
实际上,齐国的削弱是对秦国最大的帮助,秦国可以不费太大力气就能灭掉齐国,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秦国灭燕的力量。燕昭王也就罢了,做出这样没有战略性的举动可以理解为恨令智昏。但是,燕国的臣子竟然也没有一人提出过异议,这就是燕国人才匮乏、平庸的表现。庸庸碌碌的燕国就这样在短暂的辉煌过后,渐渐走向了末路。
燕昭王时期燕国进入了短暂的辉煌时期。在占领齐国之后,又打起了赵国的主意。公元前251年,燕王喜趁赵国长平之战损兵45万的时候,攻打了赵国。
他万万没有想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虽然长平战败,但还是能应付燕国这样的弱国的。燕王们总是没有君王该有的眼光和头脑,燕王喜同样也是不自量力,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乐毅大败,相国被杀。
接着赵国又两次攻燕。直打得燕国无力应战。齐国在经过五国攻齐后,元气大伤,希望休养生息,所以采用了明哲保身的做法,对待各国的纷争不闻不问。
这样在东方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就只剩下了赵国。这下可好,燕国让赵国疲惫不堪,又被赵国打得落花流水、损兵折将。
秦王政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28年,秦军俘虏赵王之后,迅速北上,在追逐赵公子嘉时,大军接近燕国的西南边境,燕国面临灭亡的威胁。王翦屯军中山故地,准备下一步攻打燕国。燕国一片恐慌,危亡之际,燕太子丹亲自筹划了荆轲刺杀秦王的计划,他想以暗杀秦王政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
燕太子丹是燕王喜之子,燕国的太子。当时秦国已经相继攻灭韩、赵等国,次将及燕。因此,在秦王政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32年,太子丹被送到了秦国当人质。
太子丹少年时曾在赵国做人质,嬴政也出生在赵国。因此,两个人小的时候关系很好。而如今已经成为秦王的嬴政对这个太子丹表现得并不友好,没有好好款待他,而且还对他冷嘲热讽。这激起了本来就心理失衡的太子丹的愤恨。于是,他决心杀死嬴政。杀嬴政并非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好好谋划才行。
太子丹在秦国一住就是10多年,心怀愤懑,希望回国。他向秦王请求,秦王说:“如果乌鸦的头变成白色,马长出角来,就准许你回国。”
传说,燕太子丹满怀悲愤,仰天长叹。就在此时,乌鸦果然白了头,马头居然生了角。秦王不得已,只得放燕太子丹回国。但又在途中的桥上设了机关,想让太子丹经过时,因桥面倒塌而死。
可是,太子丹经过的时候,有蛟龙载着他飞过了桥面,设计的机关没能够启动。到了函谷关,关隘的大门还没有打开,太子丹就学鸡叫,于是所有的鸡都打鸣,大门开启,太子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逃出秦国回到燕国。
太子丹回到燕国后,发誓报仇。一直寻求报复秦王政的办法,但因燕国弱小,力不能及。燕太子丹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唯恐灾祸来临,心里十分忧虑,于是请教他的老师鞠武。
鞠武回答说:“秦国的土地遍天下,威胁到韩国、魏国、赵国。它北面有甘泉、谷口坚固险要的地势,南面有泾河、渭水流域肥沃的土地,据有富饶的巴郡、汉中地区,右边有陇、蜀崇山峻岭为屏障,左边有崤山、函谷关做要塞,人口众多而士兵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绰绰有余。有意图向外扩张,那么长城以南,易水以北就没有安稳的地方了。为什么您还因为被欺侮的怨恨,要去触动秦王的逆鳞呢?”
太子丹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怎么办呢?”
鞠武回答说:“让我进一步考虑考虑。”
秦王政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之时,秦将樊於期因得罪嬴政而逃亡燕国,请求好友太子丹相助。太子丹顾念好友落难,不能袖手旁观,便收留了樊於期。
鞠武见景便规劝太子丹说:“不行。秦王本来就很凶暴,再积怒到燕国,这就足以叫人担惊害怕了,更何况他听到樊将军住在这里呢?这就叫作‘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啊,祸患一定不可挽救!即使有管仲、晏婴,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了。希望您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消除秦国攻打我们的借口。请您向西与三晋结盟,向南联络齐、楚,向北与单于和好,然后就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了。”
太子丹说:“老师的计划,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我的心里忧闷烦乱,恐怕连片刻也等不及了。况且并非单单因为这个缘故,樊将军在天下已是穷途末路,投奔于我,我总不能因为迫于强暴的秦国而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送到匈奴去这应当是我生命完结的时刻。希望老师另考虑别的办法。”
鞠武又接着说:“选择危险的行动想求得安全,制造祸患而祈请幸福,计谋浅薄而怨恨深重,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就是所说的‘积蓄仇怨而助祸患’了。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炉炭上一下子就烧光了。何况是雕鸷一样凶猛的秦国,对燕国发泄仇恨残暴的怒气,难道用得着说吗?!燕国有位田光先生,他这个人智谋深邃而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
太子丹说:“希望通过老师而得以结交田先生,可以吗?”
鞠武说:“遵命。”说完,他便回去拜见田光,说,“太子希望跟田先生一同谋划国事。”
田光说:“谨领教。”就前去拜访太子丹。
太子丹见到田光本人后,赶紧上前迎接,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跪下来拂拭座位给田光让坐。田光坐稳后,左右没别人,太子丹离开自己的座位向田光请教说:“燕国与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
田光说:“我听说骐骥盛壮的时候,一日可奔驰千里,等到它衰老了,就是劣等马也能跑到它的前边。如今太子光听说我盛壮之年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精力已经衰竭了。如此,我不能冒昧地谋划国事,不过我的好朋友荆卿是可以承担这个使命的。”
荆轲原是齐国人,后行走到燕国,在燕国做杀狗的职业。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节拍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
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过诸侯各国,都能与当地贤士豪杰结交。他到燕国后,结交了隐士田光。田光很欣赏荆轲的胆识,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因此在太子丹向他问计时,他推荐了荆轲。
太子丹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
田光说:“遵命。”于是即刻起身,急忙出去了。
太子丹将田光送到门口,并且告诫他说:“我刚才所讲的,先生刚才所说的,是关乎于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
田光笑着说:“明白。”于是,他便去见荆轲。
田光对荆轲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了,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
荆轲说:“谨领教。”
田光说:“我听说,年长老成的人行事,不能让别人怀疑他。如今太子告诫我说:‘所说的,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太子怀疑我。一个人行事却让别人怀疑他,他就不算是有节操、讲义气的人。”
于是田光要用自杀来激励荆轲,说:“希望您立即去见太子,就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泄露机密。”因此就刎颈自杀了。
后来,荆轲拜见了太子丹,并且转告了田光的话。太子丹拜了两拜跪下去,跪着前进,痛哭流涕,过了一会儿说:“我所以告诫田先生不要讲,是想使大事的谋划得以成功。如今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不会说出去,难道是我的初衷吗?”
荆轲坐稳后,太子丹离开座位以头叩地说:“田先生不知道我不上进,使我能到您面前,不揣冒昧地有所陈述,这是上天哀怜燕国啊。如今秦王有贪利的野心,而他的欲望是不会满足的。如今秦国已俘虏了韩王,占领了他的全部领土。
“他又出动军队向南攻打楚国,向北逼近赵国;王翦率领几十万大军抵达漳水、邺县一带,而李信出兵太原、云中。赵国抵挡不住秦军,一定会向秦国臣服;赵国臣服,那么灾祸就降临到燕国。燕国弱小,多次为战争所困扰,如今估计,调动全国的力量也不能够抵挡秦军。
“诸侯畏惧秦国,没有谁敢提倡合纵政策,我私下有个不成熟的计策,认为果真能得到天下的勇士,派往秦国,用重利诱惑秦王,秦王贪婪,其情势一定能达到我们的愿望。
“果真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就太好了;如不行,就趁势杀死他。他们秦国的大将在国外独揽兵权,而国内出了乱子,那么君臣彼此猜疑,趁此机会,东方各国得以联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打败秦国。这是我最高的愿望,却不知道把这使命委托给谁,希望荆卿仔细地考虑这件事。”
过了好一会儿,荆轲说道:“这是国家的大事,我的才能低劣,恐怕不能胜任。”
太子丹上前以头叩地,坚决请求不要推托,而后荆轲答应了。当时太子就尊奉荆轲为上卿,住进上等的馆舍。太子丹每天前去问候。供给他丰盛的宴席,备办奇珍异宝,不时进献车马和美女任荆轲随心所欲,以便满足他的心意。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已经攻破赵国的都城,俘虏了赵王,把赵国的领土全部纳入秦国的版图。大军挺进,向北夺取土地,直到燕国南部边界。
太子丹害怕了,于是请求荆轲说:“秦国军队早晚要横渡易水,那时即使我想要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办得到呢?”
荆轲说:“太子就是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了。现在到秦国去,没有让秦王相信我的东西,那么秦王就不可以接近。那樊将军,秦王悬赏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购买他的脑袋。果真得到樊将军的脑袋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接见我,这样我才能够有机会来报效您啊。”
太子丹说:“樊将军到了穷途末路才来投奔我,我不忍心为自己私利而伤害这位忠厚老实之人的心,希望您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明白太子丹不忍心,于是就私下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狠毒了,父母、家族都被杀尽。如今听说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购买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呢?”
樊於期仰望苍天,叹息流泪说:“我每每想到这些,就痛入骨髓,却想不出办法来。”
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办法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洗雪将军的仇恨,怎么样?”
樊於期凑向前说:“怎么办?”
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地召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直刺他的胸膛,那么将军的仇恨可以洗雪,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可以涤除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樊於期听完荆轲的话之后,便毫不犹豫地脱掉一边衣袖,露出臂膀,一只手紧紧握住另一只手腕,走近荆轲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切齿碎心的仇恨,今天才听到您的教诲!”于是便自刎了。
太子丹听到这个消息,驾车奔驰前往,趴在樊於期尸体上痛哭,极其悲哀。已经没法挽回,于是就把樊於期的首级装到匣子里密封起来。
当时太子丹已预先寻找天下最锋利的匕首,找到赵国人徐夫人的匕首,花了百金买下它,让工匠用毒水淬它,用人试验,只要见一丝儿血,没有不立刻死的。于是就准备行装,送荆轲出发。
燕国有位勇士叫秦舞阳,很小的时候就会杀人,别人都不敢正面对着看他。于是燕王就派秦舞阳做助手。荆轲等待一个人,打算一道出发;那个人住得很远,还没赶到,而荆轲已替那个人准备好了行装。
又过了些日子,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丹认为他拖延时间,怀疑他反悔,就再次催请说:“日子不多了,荆卿有动身的打算吗?请允许我派遣秦舞阳先行。”
荆轲发怒,斥责太子丹说:“太子这样派遣是什么意思?只顾去而不顾完成使命回来,那是没出息的小子!我之所以暂留的原因,是等待另一位朋友同去。眼下太子认为我拖延了时间,那就告辞诀别吧!”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丹及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为荆轲送行。到了易水岸边饯行之后,荆轲便上了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了苍凉凄婉的声调,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荆轲一边向前走一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又发出慷慨激昂的声调,送行的人们怒目圆睁,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了起来。于是荆轲就上车走了,始终连头也不回。
荆轲一到秦国,便将携带的价值千金的礼物,厚赠秦王宠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荆轲先在秦王面前说:“燕王确实因大王的威严震慑得心惊胆战,不敢出动军队抗拒大王的将士,情愿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子,比照其他诸侯国排列其中,纳税尽如同直属郡县职分,使得以奉守先王的宗庙。因为慌恐畏惧不敢亲自前来陈述。谨此砍下樊於期的首级并献上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装匣密封。燕王还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派出使臣把这种情况禀明大王,敬请大王指示。”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就穿上了礼服,安排了外交上极为隆重的九宾仪式,在咸阳宫召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进,走到殿前台阶下秦舞阳脸色突变,害怕得发抖,大臣们都感到奇怪。荆轲回头朝秦舞阳笑笑,上前谢罪说:“北方藩属蛮夷之地的粗野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心惊胆战。希望大王稍微宽容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秦王对荆轲说:“递上舞阳拿的地图。”
荆轲取过地图献上,秦王把地图展开到尽头,匕首露出来。荆轲趁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未近身秦王大惊,自己抽身跳起,衣袖挣断。秦王慌忙抽剑,剑长,只是抓住剑鞘。一时惊慌急迫,剑又套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刻拔出。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柱奔跑。大臣们吓得发呆,突然发生意外事变,大家都失去常态。
而秦国的法律规定,殿上侍从大臣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各位侍卫武官也只能拿着武器依序守卫在殿外,没有大王的命令,不准进殿。
正当危急时刻,来不及传唤下边的侍卫官兵,因此荆轲能够追赶秦王。仓促之间,秦王惊慌急迫,没有用来攻击荆轲的武器,只能赤手空拳和荆轲搏击。
这时,侍从医官夏无且用他所捧的药袋投击荆轲。正当秦王围着柱子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侍从们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后!”
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才拔出宝剑攻击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荆轲残废,就举起他的匕首直接投刺秦王,没有击中,却击中了铜柱。秦王接连攻击荆轲,荆轲被刺伤八处。
荆轲知道大事不妙,便倚在柱子上大笑,张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骂道:“大事之所以没能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回报太子。”这时侍卫们冲上前来杀死荆轲,而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死了,留下了被千秋万代传颂的离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死得简单,但他的死所带来的后果却并不那么简单,他直接导致嬴政派大军攻打燕国,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荆轲刺秦所引起的争论也从未停歇过。人们或以为这是侠义之举,或以为这是一种愚蠢的自投罗网的行为,也有人认为这算不上什么侠义或愚蠢行为,就是一种被雇用而杀人的职业行为。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反动,他的刺杀是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阻挠。
荆轲刺秦是在公元前227年,也就是秦国平定燕国之际。此时,各诸侯国相继被吞并。诸侯国的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没有一刻感到安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自然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嬴政头上,他们以为这一切都是嬴政的所作所为,是嬴政给他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事实也是如此,百姓不管你的国策是什么,他们只是想要安定的生活,要是连这一点基本的生存权利都不给他们,他们必定会起来反抗。荆轲也是受了这种动荡局面影响的人,他在燕国杀狗还只是饥一顿饱一顿。倘使燕国被秦所灭,那么荆轲就要继续他的流浪生涯。秦国在所灭的国家里并没有实行较为仁慈的政策,人们的生活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反而因为秦国严酷的徭役、兵役的制度使得人们生活更加艰难。
也就是说不管荆轲走到哪里,都难以有立身的地方。人们在这个时候多数都想改变现状,但是很多人会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的身上。而荆轲没有,这就是田光为什么选荆轲做朋友,为什么把他推荐给太子丹的原因。
荆轲有着自觉改变命运的想法与诉求,这样的愿望不是每个人都会有,都敢有的。这一点是他刺杀嬴政的内在动机,也是最根本的动机。说白了是“官逼民反”,否则就算是太子丹花再多的钱,也无法买到凶手去刺杀嬴政。
谁愿意去做拿命换钱的买卖?荆轲不是也曾推辞过太子丹的要求吗?不是也经过了再三的思虑才去的咸阳吗?说他被雇去刺杀秦王,那只是一个外因,是不起决定作用的。
所以说,荆轲刺秦是嬴政暴行间接造成的结果。即使不是荆轲,也会有人出来反抗秦国的统治。高渐离是继荆轲之后,又一位刺杀嬴政的人。他的行为有为好友荆轲报仇的因素,同时也兼具了前面所提到的反抗秦王严酷统治的因素。
嬴政在荆轲刺杀他之后,曾捉拿过荆轲的同党,高渐离也在此列。高渐离改名换姓在一位富贵人家做杂役。在做杂役期间,他曾为这家的乐师做指导。主人家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叫他来演奏。
高渐离击筑一曲之后立刻曲惊四座,声名大噪。此后,高渐离的名气越来越大,传到了嬴政的耳朵里,嬴政也是个寻欢作乐的能手,自然免不了欣赏歌舞取乐。这样,高渐离得到了接近嬴政的机会。
高渐离在进入秦宫不久,便被人识穿了身份。秦始皇因为十分喜爱高渐离的音乐,所以保住了高渐离的命,熏瞎了他的双眼,让他继续为自己演奏。
始皇帝对自己所钟情的东西向来是舍不得轻易毁掉的。就算是可能谋杀自己的人,只要他认为采取一些措施能防止这样事件的发生,就不会赶尽杀绝。对待吕不韦是这样,对待高渐离同样是这样。
高渐离跟随嬴政的时间越久,嬴政的警惕心理越低。就这样高渐离渐渐地让嬴政安了心。就在嬴政日益放松对高渐离警惕的时候,高渐离动起手来。他将藏着铅的筑砸向嬴政。嬴政听得聚精会神,忽然觉察到什么东西向自己飞来,急忙躲开了。高渐离的刺杀再次失败了。嬴政这下可吓坏了,再也不敢接近原秦国以外的六国之人了。
高渐离的刺杀只是荆轲刺秦的续曲,但同样也是嬴政暴行所导致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嬴政也不会放弃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暴政还将继续下去。荆轲刺秦虽然失败了,但他也就此成了英雄。而这一次刺杀彻底激怒了嬴政。
秦王政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26年,秦王以此为借口,下令在边境的军队增置岗哨,加强防卫,并派王翦率兵去征服燕国。燕国领土大片被吞并,燕太子丹和他的父亲将军队布置到了远远的东北角,几乎接近现在的辽东,在那里他们又坚持了几年。
这个时候,绝望中的燕王以为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取悦入侵者,于是,他命令剩余的随臣找到他的儿子太子丹,并把他的人头带来。太子丹被迫东躲西藏,但因被敌人和他的父亲追捕,最终,他做了一件尽孝的事——自刎了。
燕王喜又担心秦国出兵攻打燕国,因此便将太子丹的头颅献给秦军以求和。但嬴政终究不肯放过燕国,在嬴政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攻灭燕赵残余势力,俘获赵代王嘉。同年秦将王贲进军辽东,歼灭燕军,俘虏燕王,燕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