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解民国大人物,
关键在于十个字

这些年来,我写了六本《段子》系列的书,其他还有十多本书也是大致的风格,包括《民国大人物》。

2016年春天,我和儿子滕达应邀去中国传媒大学给文艺理论研究生作一次写作课讲座,外界视此为父子同台的一段佳话。其间,年轻人明显对滕达所讲的《神探蒲松龄》更感兴趣,探讨用福尔摩斯的手法破解《聊斋》的种种奇妙之处。当我被问起文艺理论相关问题来时,我表示不懂有什么文艺理论,我的写作是很随性的。当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要用“段子体”写作民国时,我严肃了起来。

现在写民国的书汗牛充栋,扛鼎之作当属岳南老师的《南渡北归》,还有余世存老师的《非常道》。前者资料严谨,值得肯定。不过,这种大部头很难从头到尾地读完。据说某位大人物在狱中曾经读过,拍案叫绝,问题是谁有他那么多的时间呢?后者段段精伦,但读完了还是不解渴,因为此书仿的是世说体,过于零散。

一般人能不能在上床后或如厕等空闲时间,尤其是候机、等车时悄然读一篇好文章?比如民国人物的小传。我觉得可以,用精彩的段子把一个人从生到死讲一遍,就像某些画家专门擅长的那种肖像画。

《蒙娜丽莎》为什么会永垂不朽?一是因为她的永恒微笑,二是因为她身后隐约的山水背景。那抹微笑代表了她的精气神。联想到民国,每个人物各擅胜场,怎么才能写得推陈出新?这完全需要靠个人的独特理解。比如对汪精卫这个人,我的评价是:大汉奸,但是否卖国值得探究。这是文眼,在写作中,整篇文章注入了精卫填海般的自作多情。

至于隐约的背景,我告诉同学们,那是有逻辑的。什么是逻辑呢?好比穿衣服,一定得先穿内裤,后穿长裤;如果穿反了,那就不合逻辑,不是正常人了,而是超人。在笑声中,我请他们记住理解民国大人物的十个字:文明、制度、主义、圈子、经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的是中华文明有三个大的冲突时期: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土生土长的文化冲突造就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经过几百年的磨合,扎根东土,达成了儒释道三大主流文化;三是晚清至中华民国时期,西方文明携枪夹炮,强势东进,标志物就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

文明落地是靠制度的,中华民国不仅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制度国家,而且是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建立的。所以,要客观看待北洋军阀、清王室、革命党三者之间的各种博弈。

制度的背后是各种思想主义,鸡一嘴鸭一嘴都说自己才是治国的良药良方,但其实莫衷一是。本册为民国大人物文人卷,这些思想主义加上原有的儒释道思想,是理解民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缘起。

“国家”这个词,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像中文那样完全对应的单词,原因在于中国是由家族组成的,一个个家庭构成了家族。作为家的一分子,每个人一出生就背负着相应的权、责、利。此外,还有学校、帮会、组织等人际汇集处,可以称之为圈子。这些圈子表面上宣扬改造社会的主张与措施,实则是不同的利益集团,比如奉系、桂系、川帮等军政集团。

佛家以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果,各种偶然的结果都蕴含着必然的原因,而个人的选择往往成为各自命运的上帝之手。本书是我写作最困难的一部,写到梁思成家族数代人积攒下来的字画堆在院子里烧了几个小时,写到林徽因为北京城呕血呐喊,我一时间觉得气都喘不上来,眼眶潮湿。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这样的“眼眶潮湿”呢?

是为序。

滕征辉
2016年秋 于望京圣馨大地 BfPCHvibV3PScmz/CgoN/8CpnudAfCjeQZoLUEkt6mHw7Jk82bBpWcDyLpOF4fY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