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神怪共居的日常

狸猫 京都 by浣熊先生

刘栌檬

TEXT

历史文化控的书虫一枚,重度日迷,偏爱倒腾日本色彩学和鬼神观,追起祭典就浑然忘我找不到回家的路,码过两万家日本酒店数据,脑中自备日本最佳旅行路线数据库。

在日本这片土地上,就算你仅做了短短数日的旅人,也会惊奇地发现,自己那么频繁地被提醒或被暗示着,“举头三尺有神明”。是的,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是和神怪共居的。在日本,你很容易寻觅到禅宗的踪迹,但与我国中原佛教那种肃穆感相比,日本的神道教和佛教并盛,衍生出一种和神怪相处的可爱自在。

吃饭前,从孩童到老人,都乐此不疲地对着餐食毕恭毕敬地来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然后动筷进食。这种颇让人纳闷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在表达谢意,一是对料理人辛苦准备的感谢,另一个感恩的对象就是食物了:谢谢你以己命续我命。食物也有意志?食物上还有神明寄居呢,日本人最常吃的米饭里,就藏着88位神明呢(“米”字上中下拆解开,为八十八)。受万物皆有神灵寄宿的神道观影响,屋子里伸手可触的笤帚、盆钵、屏风乃至灯台,历经百年吸收了天地灵气也成了“付丧神”,夜间就恶作剧地游荡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百鬼夜行”,倘若夜归人不小心遇到,就得悄悄地屏住呼吸等它们散去。如今,每当盛夏七八月份,京都高台寺就张挂起百鬼的长灯笼,上面绘制着吐着舌头的独脚伞,冒着鬼火的幽灵,活蹦乱跳的独目小僧,还有本色出演的灯笼怪。

神怪故事,似乎总有种让人津津乐道的魔力,座敷童子、河童、雪女依旧活跃在孩子们睡前的小剧场里。假如看到菜单上颇为奇怪惊悚的吃食,如“绿河童”和“河童细卷寿司”,你可别惊慌失措,以为盘子上会陈列着河童本尊,连日本的小孩子都知道,这只是用河童爱吃的黄瓜做的“腌黄瓜”和“黄瓜寿司”。东兴锦糸堀公园里还保留着一尊河童雕像,作为“本所七大不可思议”的遗迹之一,剃着圆盘头、鸟嘴、背着龟壳的小家伙,正是恶作剧的主角。夜晚返途的渔夫们途经这里,听到“放下筐子,放下筐子”的呼喊声后落荒而逃,等到折返回来,肥鱼早已不翼而飞。不禁遐想,假如小妖兽真的出现在这里,怕是也像《河童之夏》里的河童小咕,看着面目全非的现代社会便惊慌失措、逃之夭夭,一口气溜到人烟稀少的冲绳森林。

但是,在京都,也可能有那么几只大胆的狸猫,混进了人类社会!京都街角巷落的店铺旁,有尊信乐烧狸猫,活灵活现的,好像下一秒就要拍起肚皮唱起歌。狸猫变茶壶报恩的故事,让小家伙成了商人们喜爱的“财神爷”。看得多了,就开始想,这些也都是精于变身术的狸猫们玩的小把戏吧,不然为什么每个形态都不一样呢?在八坂神社对面的店铺下,那个子高高、体型魁梧的小家伙,该是曾经叱咤战场和狐军作战的“八百八狸”的后裔;清水道那只小小的还挂着属相绘马,憨憨地咧嘴笑,让人忍不住想摸摸它的头。说不准道行尚浅的,盯一会儿,就“啾”的一声,升起袅袅白烟,障目的树叶飘落,现出了原形本身。道行深的,该是变成了人形,恰如《平成狸合战》里的狸猫们所说,浓浓的下黑眼圈,是他们同族在人群中互相辨认的标记。

而在京都横行的神怪,可不止狸猫们。“人类居于城,狸猫行于地,天狗翔于空,人类、狸猫、天狗三足鼎立”,这并非《有顶天家族》里狸猫的妄言。逛京都的寺庙,好像哪里都有乌鸦的身影。乌鸦便是鞍马山红脸长鼻子天狗们的信使。某次起早逛到了建仁寺,森森的鸦声一片。和着耳边忽忽的风声,叶声沙沙如海浪般起伏涨落,时而在乌鸦高调鸣叫处戛然而止,听得我怔忪惊惧,不敢妄动。旁边的屋子藏着俵屋宗达绘制的《风雷神图》,闪闪的金光屏风上,风雷神腾云驾雾,怒目炯炯,雄姿灵跃,仙带乱舞。多次回想起来,我都暗暗思虑,是不是惊扰到了神灵的密会。有时候,却也笑自己的自作多情,所谓妖灵,不过是恐惧自然而编造出来的臆想吧,就像“岛国”频繁的地震,并不是鲶鱼怪在地下躁动,分明是板块间的碰撞。

栉田神社 福冈 by蚂蚁

但是看看奈良街头,最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会相信,神灵真的来过,并且在现代社会,也过得大摇大摆,逍遥自在!三三两两的鹿,伏在公交站东张西望,趴在店面门口浅眠。东大寺的鹿群尤其活泼,最爱调戏身穿浴衣的少女、亲近顽童。明明是人类的城市,可似乎鹿才是这里的主人。奈良人深信,春日大社的仙人是骑着白鹿而来,对鹿们也就格外宽容爱护。游人亲昵地摸摸它们,喂喂鹿仙贝。鹿饼干被举得高高的,它们也会一跃而上蹦起来!精明的鹿,就算围着鹿仙贝摊点偷吃两口,老大爷也不敢怎样,怕冒犯神明。就在我发呆愣神的时候,有只小鹿偷溜到我的背后,灵巧地用鼻子拱开背包,拽走了观光地图大快朵颐。想来,万城目学那个《鹿男与美丽的奈良》的故事,也不是毫无依据。在闲散的鹿群里,指不定就有一只精通谋虑的老鹿仙,忽然就开口说起话来,指点你如何躲过大阪老鼠精的眼线,给京都稻荷神的狐狸送信呢。

在日本,果然各种动植物都可能是神祇精怪呢,思量到这里,眼前的风景也就可爱了起来。

从车水马龙的城市到静谧鲜有人至的村落,散布着日本人自己都统计不过来的神社、神宫。神宫比之神社,供奉的是特殊神祇或日本天皇宗室。恭敬地跨进鸟居,也就跨过了神界与凡间的“天门”,跟着老婆婆,在清水丰盈的手水舍,拿起一柄木勺漱口洗手,在殿落摇铃、敲钟、祈愿,怕是你我这些旅游外来者,都忍不住模仿。吐露心中的烦恼忧思,自是要找专门管辖的神祇才灵验。求学业要去天满宫找菅原道真,这位天神是平安时代满腹经纶的大学士。地主神社因为供奉着姻缘之神,每天都热闹有人气。有结缘的就还有拆婚的,安井金比罗宫的大神就帮人断烂桃花或求离婚顺利。假如想要避邪求平安,那一定要去晴明神社求一枚五芒星符咒。而倘若想要神祇知道自己的心意,那不得不找个绘马画上一番。而神灵各有各的脾气,河合神社的绘马就是镜子形状的,据说少女们用自己的化妆品在上面画出自己想要的容貌,日本第一美丽神就会帮她们实现呢!看着绘马上各异的表情妆容,仿佛是打开了美少女的表情包。而人们也不忘酬谢帮忙实现愿望的神祇们,负责姻缘的神灵们,只爱5元硬币(在日本,“5元”和“缘分”同音)。帮忙发财丰收的稻荷神就需要人们捐一个鸟居来还愿,伏见稻荷大社上绵延着一望无际的万座鸟居,这条红色的隧道走完需要3个多小时。

年年岁岁里,为了得到神明的庇佑,从出生命名、成人礼到毕业典礼,都会在神社、神宫举行。就算高楼鳞次栉比如东京,拐进神木葱葱的明治神宫,也能看到,身穿白无垢的新娘头顶红伞,挽着黑和服的新郎,进行一场最传统的和式婚礼。神明庇护着日本人,日本人也不忘时常关心一下神明的日常起居,供奉着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至今延续着“式年迁宫”仪式,每隔20年,神宫都要拆了在另一处重新修建,内部的宝物也要重新制作。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让神社保持常新。日本人已经替天照大神搬了20次家,这个传统也延续了1000多年。而且,倘若有幸,我们还能再亲临一场祭典狂欢!

祭祀本是凡人和鬼神交流、驱除厄运的仪式。日本的祭典集中在夏季,因此时气候炎热,疾病多发,驱逐邪祟的行事也集中于此时了。

一日,在人群熙攘、西装革履的大阪地铁,看到身穿浴衣的少女,腰后别着“天神祭”的团扇,等到回过神来,自己早就跟着她到了“天满桥”,像是走了一遭时光隧道,身边的人全都换上了浴衣装束。耳边传来轰隆隆的竞渡声,天满桥下的河川里,船渡手白衣湛湛,百艘彩船浩浩荡荡,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呼喊,锣鼓弦乐声混着船桨击水声,交织出令人心神振奋的狂欢舞乐!待天色稍暗,花火冲上天际,绚烂绽放,桥旁依旧人声鼎沸,神舆上的少年古服翩翩,旋转着古伞的舞者踩着激昂的鼓点,舞动起黑夜的另一个高潮。游行的人群渐渐前行,而彩色的屋台前依旧不散场。

夏日祭祀,捞金鱼的少女 by卡洪莎

每当遇到盛大的祭祀,吃货们都少不了在屋台前饱饱地吃上一顿,混着鸡蛋撒着青青的葱花的大阪烧,红彤彤的苹果糖躺在雪花般铺满白糖的长碟里,泛着金黄色光的烤鱼围了炭炉一整圈!你总会怀疑,自己是否误入了动漫场景,屏气捞水气球的小正太,捞金鱼起劲的少女,穿行在身边的戴着可爱面具的少年。会不会有神灵也趁机逛得忘了回家呢?犹记得某次跟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问路,她兴奋地说,前面有御手洗祭哦,“就算老太太我,也会去那里的神水池里,泡脚洗手,驱除病邪,讨个吉利哦!”边说边指手画脚地提醒我,裙子太长要记得提起来。御手洗祭本来是用神水洗手祈求身体安康的,但现在人人都赤脚从桥下过,光着屁股的小朋友更是玩得不亦乐乎,谁还记得这是为什么从洗手变成手脚并用的狂欢呢?恐怕是日本人和神明相处久了,于是自然随意得如同老朋友了。

◎更多神社、祭祀推荐见附后攻略 7C/J0KaiD7FcWB13duaI2Vn02cjHnyAl5YomRZSOLkpnGDwnsnfa6+paKzWcnk7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