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滋养过少年胡适的《时报》

“近代中国报纸的历史与外人的治外法权的特权之享受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特权保护下,与这种自治的外侨居住地内,中国的报纸才能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要素”。这虽然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历史悖论,却无法否认。外国人在上海租界创办的中文报纸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首推1872年面世的《申报》,其次就是20多年后出现的《新闻报》,这份1893年由英国人创办的商业报纸是最早经济独立的中国报纸,1899年由美国人福开森出资购买,聘汪汉溪为总理,他主持报馆20多年(直到1924年11月积劳成疾病故),事必躬亲,经济独立是他抱定的办报宗旨。由于经营得法,声誉和《申报》不相上下,物资设备也能与其并驾齐驱,发行量最高达20万份。

在近代报业中心的上海值得一说的还有1904年6月狄楚青创办的《时报》,他聘陈冷、雷奋等为编辑,悉心研究新闻报纸的改进,以独创的体裁横空出世,以“对开四版、两面印刷”的崭新形态在中国报业中心——上海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使报纸与刊物在形式上分了家,说是革命性的创造并不过分,为其他报纸所纷纷仿效。在它的示范下,其他一切报纸都无法再墨守成规,只能力求改进。

虽然得到康有为、梁启超的鼎力支持(康先后出了7万捐款,梁亲自筹划创刊),但《时报》挂的是日商的牌子,由梁启超手订的“发刊例”第一条即主张论说“以公为主,不偏徇一党之意见”,主张“有闻必录,知错必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近百年前,在中国报业史的少年时代,他们就懂得了这些早为西方报史所反复证实的原则——不局限于一党的喉舌,而是着眼于公正、客观、真实。陈景韩署名一个“冷”字的社评,是有锋芒的,有一次狄平子给他看一封康有为的来信,责备他的文章,竟像是革命党写的。《时报》做出这一选择,康有为的保皇会少了一个喉舌,暗淡的晚清中国则多了一份真正有品质的新闻报纸。1907年9月,康门弟子徐勤写给康有为的报告,满纸都是对狄平子的批评,以及对梁启超的抱怨。我们不得不感谢梁启超当年的远大眼光,正是他确立了《时报》的路向,狄平子则忠实地守护了这些准则。

没有一张报纸像《时报》那样长留在少年胡适的心中,他从故乡安徽到上海求学2个月后,《时报》就诞生了,17年后他还深情地自称“我这个同《时报》一块长大的小时朋友”,他回忆起当年读到《时报》时的激动和美好:“我在上海住了六年,几乎没有一天不看《时报》的……我当时把《时报》上的许多小说诗话笔记长篇的专著都剪下来分粘成小册子,若有一天遗失了,我心里便不快乐,总想设法把它补起来。”从14岁到19岁,那6年正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容易感化的时期”。我们完全可以说,《时报》对少年胡适的震撼、启迪、熏陶和滋养,是他成为精神巨人的重要源头之一。

《时报》浸透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鲜血,凝结着无数海外华侨对祖国的热忱,正是他们哺育了这份具有近代气息的日报。它提倡教育,注重文艺,首创“时事短评”,“替中国报界开了许多先路”,它不仅以其短小犀利的时评和精彩的通讯革新了文体,赢得了读者(黄远庸为《时报》写的“特约通信”脍炙人口,这一形式也是《时报》开创的),而且“如专电及要闻,分别轻重,参用大小字,如专电的加多等等,在当日都是日报界的革新事业,在今日也都成为习惯,不觉得新鲜了。”

毫无疑问,《时报》“打开了报界的新机”。狄楚青自称“吾之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乃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耳。”这是他努力的主要目标。这张报纸出现在世纪的地平线上,“能打破上海报界的许多老习惯,能够开辟许多新法门,能够引起许多新兴趣”,为当时的青年所欢迎,迅速成了“中国知识阶级的一个宠儿”,到底是什么原因,还是胡适的《十七年的回顾》说得好:

“第一、《时报》的短评,在当日是一种创体;做的人也聚精会神的大胆说话,故能引起许多人的注意,故能在读者脑筋里发生有力的影响。”

“第二、《时报》在当日确能引起一般少年人的文学兴趣……那时的几个大报,大概都是很干燥枯寂的,他们至多不过能做一两篇合于古文文法的长篇论说罢了。《时报》出世以后,每日登载‘冷’或‘笑’译著的小说……《时报》当日还有平等阁诗话一栏,对于现代诗人的介绍,选择很精。诗话虽不如小说之风行,也很能引起许多人的文学兴趣。” cFdRFnNt0MYBK6RfPKanmAyNWA9it+zvTcNOpYVmwydsHbJ3Dx7qKp+Tg/ty2o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