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仙霞古道

处于大山重围之中的廿八都,竟然成为一个繁华的商贸重镇,与仙霞古道是分不开的,这条车辆和驼队难以逾越的石级古道,而今早已人迹罕至,年年月月,飞鸟空鸣,云霞舒卷无知己。但在近代交通发展之前,它曾是浙、闽之间不可替代的商旅要道。正是穿越仙霞天险的这一陆上通道,将钱塘江和闽江两大水系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仙霞古道到底始于何时?最通常的说法是唐末黄巢开辟的,因为这个说法未能在正史中得到确证,迄今仍有不少争议。《旧唐书》只是说,黄巢之众“自宣州渡江,由浙东欲趋福建,以无舟船,乃开山洞五百里,由陆趋建州,遂陷闽中诸州”。《新唐书》则说,黄巢“破虔、吉、饶、信等州,因刊山开道七百里,直趋建州”。里程不一,据说一是从衢州算起,一是从江山算起,但其中都未提及任何与仙霞岭相关的地名。将黄巢与古道连在一起的最早说法来自南宋,祝穆的《新编方舆胜览》(1239年成书)中明确说:“仙霞岭,在江山县。《黄巢传》云:‘巢破饶、信、衢等州,刊山开道,即此。”这个说法之所以在后世流行,乃是因为明末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的传世之作《读史方舆纪要》中也有相同的看法:“唐乾符五年,黄巢破饶、信、歙等州,转略浙东,因刊山开道七百余里,直趋建州,即此岭也。”

顾祖禹(1631—1692),江苏人,素怀反清复明之志,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发生“三藩之乱”,他赶到福建参与,曾往返于仙霞古道,沿途考察山川、关隘、城郭,在他的著作中给了“重险仙霞”一个章节的篇幅。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称:“黄巢……所开的山道,据说就在衢州之南的仙霞岭上。仙霞岭上的道路,后来一直通行,当是南北的大道。应该指出,黄巢所开的山路,只是对道路的修整,原来还是有路的。”其中用了“据说”。

研究隋唐史的沈起炜也在《隋唐史话》中说:“这条路以浙江江山县境的仙霞岭路为关键。……黄巢义军在进军途中,凿山平险;筑成一条道路。事实上必然是在当地群众指点之下,就原来的山径,扩大修整,使大队人马能够通过。”他们的说法大概都是从《读史方舆纪要》来的。

现在可以确证的是南宋时史浩修仙霞路一说。史浩(1106—1194)是浙江鄞县人,宋乾道八年(1172年),这位本来驻扎婺州的浙东保宁军节度使调往福州,才在仙霞岭铺了石头路,此前只有土路。根据朱熹《朱子语类》的记载和今人的考证,最初是在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高宗赵构降旨开路,因为皇位更迭,这条路过了十年也没修好。现在仙霞关前有一块南宋时留下的石碑,有些字迹因历经岁月磨损,已无法辨认,经徐江都的考证,大致上是:“福建路建宁府都运判府检详侍郎姚口谨捐俸资结砌此路”。也就是等到史浩任职福州后,福建官员捐出“俸资”,才修好此路。

因为南宋建都临安,处于钱塘江上游的清湖逐渐成为水陆码头,打通仙霞古道变得尤为迫切。“仙霞路”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的《入闽录》中。现存的另一块石碑,清代陈元机撰写的《重修仙霞岭记》中说,北宋庆元年间,“仙霞未辟”,出入都是由浙江龙泉翻越柘岭。直到南宋,仙霞古道才成为便于通行的浙、闽要冲。

陆游、朱熹、黄公度等名载史册的诗人、学者都曾往返于仙霞道上,留下了不少诗篇,有人因此将这条古道称为“宋诗之路”。1178年,年过半百的陆游由这条路前往福建任职时,留下了《宿仙霞岭下》一诗:

吾生真是一枯蓬,行遍人间路未穷。

暂听朝鸡双阙下,又骑羸马万山中。

重裘不敌晨霜力,老木争号夜谷风。

切勿重寻散关梦,朱颜改尽壮图空。

一代大儒朱熹自故乡福建北上,曾多次往返于这条道上,山连山,行路难,这位离乡的哲人也禁不住感叹“道出夷山乡思生”。

但是,直到清代之前的漫长岁月里,浙、闽之间还有一条通过江西的陆上通道,通常称为“铅山路”,由明末徽州人黄汴编纂的《天下水陆路程》可知,这条路的路线大致上是从常山经铅山到崇安,沟通闽江水系和长江水系,路程比仙霞古道要长,但路要好走些。《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也说:“(汉代)由浙入闽,除海路以外只有沿海的陆路和山阴、诸暨、太末由赣境入闽的这条古道。从汉代起一直到明代都是如此。”

翻越仙霞岭的山道实在太艰难险峻了,其中有一段山道被挑夫们称为“十八肩”,十八个拐弯处,每过一弯都要换一次肩。自南宋以来,一代代诗人从此经过,他们留下的大量诗篇无不强化了对此路难行的记忆,几乎不亚于李白的《蜀道难》。

仙霞古道的好时光是从清初开始的。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将原来驻常山的广济渡水马驿移到江山,乾隆二十年(1760年)移到清湖。不要小看驿路的这一小小变动,这个变动意味着“铅山路”的地位将被“仙霞路”取代。从江山到浦城的驿道上只有一个驿站,康熙十二年(1673年)原来在福建汀州府长汀县三洲驿移设廿八都,更名为小关驿。即使以后迁走了,廿八都也仍设有驿铺。当地的老人说,驿站的遗址在大北门(北堡门)附近,我曾去看过一处残垣断壁,院子里种着菜,多数房屋因年久失修,早已倒塌无存,只有进门处还有一些板壁,是否是清初旧物,也难以认定。

此外,仙霞古道商旅上的兴盛,与清朝延续明朝的海禁国策有关,在乾隆之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再次颁布“永禁”令,茶叶只能“由内河、过岭行走”,由陆路运到广州,“永禁出海贩运”。既然浙、闽之间海路有禁,陆上通道的地位由此凸显。作为连接钱塘江和闽江两大水系最短的陆路,从清湖码头出发,穿越仙霞岭,抵达福建浦城的南浦码头,不过120公里的路程,人员往来、物资流通使古道从此变得热闹起来。

在铁路、公路修通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出没在绿树高山之间,蛇腹般蜿蜒的仙霞古道,穿过了宋时的云,明时的雾,留下了朱熹、陆游、刘伯温、徐文长、徐霞客……的足迹和诗句。当然,更值得记忆的是古道上的挑夫和他们肩头的扁担。 sMeFIStcIzuKnILlPxRjQo7URcXWhkD5eyXO+NZ38uEWVNlV7LgWk9wCZEtmflg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