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工作中,人不可避免的要犯错误,管理者也如此。可是对很多管理者来说,承认错误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们总是用各种方式去掩饰自己的错误,给自己找托词,或者在掩盖不住自己的错误、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被迫承认错误,这些都是非常可悲、毫无意义、还会让人看扁的行为。
任何人都可能会犯错,是否能够正视错误、改正错误,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只有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赖。管理者在工作中难免会有失误。有了失误不可怕,只要敢于负责,及时解决失误就是了。实践证明,只要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管理者的威信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更有威信。若在失误面前躲躲闪闪,推三推四,甚至埋怨他人,那么,他的威信就要扫地了。
作为一个高度受人关注的公众人物。马云从来不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辩解,他承认做企业犯错误不可避免,但这些错误不是垃圾,不能把它们扔掉,而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如当别人问到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决策失误时,马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错误多了,在各个领域我都做过愚蠢的事情。其中包括用人、资本、管理与进入某个领域时用什么产品……也许 10 年、8 年以后能写一本书,说说阿里巴巴犯过的错误。提起当初的错误,大家都相视而笑,说声‘惭愧,惭愧’。”
在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就曾有过一次重大决策失误。即过分追求国际化和过早实施海外扩张。
2000 年,此时的阿里巴巴成立还不到两年时间.但却被马云当做是阿里巴巴扩展海外市场的关键年。2 月份,马云率领着一队人马杀到了欧洲。并放出了豪言壮语:“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杀过去。然后再杀到南美。再杀到非洲,9 月份再把旗插到纽约,插到华尔街上去:嘿!我们来了!”然而到了 9 月份时,人们没有看到阿里巴巴在高空中飘扬的旗帜,反而听到马云宣布:阿里巴巴进入高度危机状态。
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正是因为国际化的定位,因此阿里巴巴同步也推出了英文网站,使其在国外迅速收获了很多认可的声音和荣誉,并得到了诸多海外媒体的关注,这对初期的阿里巴巴来说十分关键。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阿里巴巴都享受着国际化为它带来的优势。
为了适应国际化的要求,马云一开始就把总部放在香港、上海等大都市.在香港的时候公司总部阵容很快就发展到了几十个人,召集了世界各地的高级人才。其中有来自跨国公司的管理人才,也有毕业于海外名牌大学的国际化人才,他们的年薪都高达 6 位 数(美元)。同时,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网站.马云又把阿里巴巴的服务器和技术大本营都放在了美国硅谷。美国技术型人才的开销,自然又是一笔庞大的支出。此外,马云又相继在英国和韩国设立办事处,而台湾、日本和澳洲的网站也正在筹备当中,此时的他似乎被眼前胜利的假象冲昏了头脑。就这样,阿里巴巴拉开了向全世界进军的阵势。马云也说出了震惊四座的话:“在公司的管理、资本的运用、全球的操作上,要毫不含糊地全盘西化……阿里巴巴要的是放眼世界,挑战世界,真正做到打进全球市场。”
然而众所周知,国际化不是一个随意为之的战略,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对企业造成伤害.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想走国际化路线,就必须先打开本土市场,要有金钱和实力做后盾和铺垫,而阿里巴巴过分过早地追求国际化显然违背了市场规律。当时的阿里巴巴还不具备走向世界的实力,它的扩张速度整整提前了 5 年时间。这一决策失误不仅使阿里巴巴浪费了许多宝贵资金,也使阿里巴巴一度陷入了绝境。
在阿里巴巴急于对外扩张的这段时间里.所有网站每月的花销都是天文数字,几乎每个月都要支出大约 100 万美元。到 2000 年底互联网泡沫破裂时,阿里巴巴的账上只剩下700 万美元了,按照当时花钱的速度,这个数字只够维持公司半年的运转。当互联网冬天来临时,所有风险投资商答应的新投资都全部中断,阿里巴巴近乎疯狂的海外扩张不得不停了下来。后来,当马云回忆起这个错误的决策时,说道:“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
好在阿里巴巴的海外扩张及时停了下来,好在马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更好在他承认并且改正了错误,这才能看到今天强大的阿里巴巴网站,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网站。
勇于认错是优秀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品德和修养。有了错误,及时纠错,能够将错误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反之,一味地掩饰和执拗,越抹越黑,越走越错,结果只能是失败。作为一名管理者,知错就改的自我纠错精神在工作中相当重要。当你一旦认识到自己错了,是坚持错误,将错就错,还是及时地改弦易辙,纠正错误,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坚持错误,肯定会失败;而及时纠错,可能就挽回了损失。
勇于认错不仅是一个管理者应有的素质,也是一种难得的品德。许多开明的管理者都坚持认为,承认错误是勇敢的表现、诚实的表现,不但能融洽人际关系、创造平和氛围,而且能提高领导的威望、增进员工的信任。
松下幸之助是一位勇于认错的管理者。有一次,一位员工因经验欠缺而使一笔货款难以收回。松下幸之助勃然大怒,在大会上狠狠地批评了这位员工。气消之后,他为自己的过激行为深感不安。因为那笔货款发放单上自己也签了字,该员工只是没把好审核关而已既然自己也应负一定的责任,那么,就不应该这么严厉地批评该员工了。想通之后,他马上打电话给那位员工,诚恳地道歉。恰巧那天这位员工乔迁新居,松下幸之助便登门祝贺还亲自为该员工搬家具,忙得满头大汗,令员工深受感动。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一年后的这一天,这位员工又收到了松下幸之助的一张明信片,并在上面留下了一行亲笔字让我们忘掉这可恶的一天吧,重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看了松下幸之助的亲笔信,该员工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以后,他再也未犯过错,对公司也忠心耿耿。松下幸之助向员工真诚认错成为整个日本企业界的一段佳话,确实难能可贵。
可见,管理者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是树立良好形象,与员工建立良好关系的捷径。管理者不是神,是人,而且管理工作本来就避免不了有失误或错误。现实中,很多问题和矛盾恰恰就是管理者的一句得体的、正面的承认错误,温暖了大家的心,得到了人们的谅解进而使问题得到化解。不但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形象,还与员工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事实上,任何人都会犯错,从失败中记取教训,才是成功的垫脚石。面对错误的态度,会决定你是否适合担任管理者,也攸关整个企业文化的形塑以及竞争力的建立。
“人非圣贤,孰能无 过?”敢于认错,这是一种工作作风,也是一种心态。如果管理者只是顾全面子,不敢承担责任的话,那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想要当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现在就该养成认错的勇气,愈快认错,愈能让你成长,也会赢得尊敬,无形中会增加领导格局与气度,是一项看不到却很重要的领导资产。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你的员工就会信任你,并时时刻刻追随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