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更加强调团队精神,建立群体共识,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特别是有遇到大型项目时,管理者想凭借一己之力去取得卓越的成果,可能非常困难。在马云看来,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取而代之的真是团队合作。管理者虽然位高权重,拥有领导统御的大权,但是如果缺少了一批心手相连、智勇双全的跟随者,还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对于团队建设,马云非常重视,对此,马云多次谈到团队竞争的重要性。媒体记者问马云什么样的团队才是你理想的团队?
马云回答说:我非常欣赏《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唐僧团队是一个高效,凝聚力较强的团队,我曾在媒体多次谈过,没有人能挖走我阿里巴巴的团队。事实上,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靠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靠团队。团队力量不是若干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体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力量。只有优秀的集体,才有优秀的个人。没有优秀的集体,就没有优秀的个人。一个团队的业绩取决于最薄弱环节的改善程度与改善速度。企业的业绩是所有各部门工作结果的累积,一个部门的业绩为零,相乘之后的结果仍为零,不要让你或你的部门成为公司的 0 因子。
阿里巴巴不是马云一个人创办起来的,而是马云和他的团队一同经历了苦难,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程,才迎来了今天的曙光。每当提起创业初期的事,马云依然很感动:“阿里巴巴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这个团队。多年来,各种各样的压力很多很多,但是每次团队都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很多鼓励。”
马云在很多场合下都对人讲过“十八罗汉”随他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的经过。那时,每个人没有高额的工资,有的只是大额的工作量。做客服的女孩子们经常要讨论、交流工作,而工程师则需要安静的环境。为了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这些工程师们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屋里,与世隔绝,并尽量和客服部的女孩子们错开工作时间,选择每天晚上十点到凌晨四点工作。加班加得晚了,这群人索性在会议室里打地铺,第二天起来继续干。其他同事早上到公司时,常会看到一大堆男人们倒在地板上鼾声如雷的景象。
“虽然你是创办人、是股东,但公司也可以不聘请你。如果你业绩不佳,也不一定能在管理岗位上做下去。当然你可以享受投资回报。”虽然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初,马云对团队成员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想要被聘用才努力工作的。这些人奋斗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和马云一样,要在一家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做事。
马云感叹:“阿里巴巴创业的时候,1 8 个人,在杭州湖畔花园,尽量地吵,尽量地闹。有时候吵架也是一种缘分,闹更是一种缘分。我们是一个团队,大家互相交流、沟通这是很大的缘分。”
马云深感团队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阿里巴巴的团队,就没有阿里巴巴的成功。不管在什么时候,马云都坚持这样的观点:“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阿里巴巴而没有我的话,还会有另一个阿里巴巴。我们一定能成功。就算阿里巴巴失败了,只要这帮人还在,想做什么就一定能成功!我们可以输掉一支产品、一个项目,但不会输掉一支团队。”
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团结协作。毕竟,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当今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合作越来越显示出了重要的意义。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和管理日益复杂化,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十分微不足道,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他人的协助。
比尔·盖茨曾说:“团队合作是一家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组织(团队)的目的,在于促使平凡的人,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团队概念强调整体的利益和目标,强调组织的凝聚力。
日本秩父水泥公司原来只是一家家庭小厂,利润不高,知名度较低。员工也没有积极性,工作随随便便,拖拖拉拉,公司的生产率极低。新任总经理决心振兴企业,让秩父水泥公司来个天翻地覆的大变化。新任总经理认为,企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员工积极肯干。由于人才一般不愿到这家利润不高、吸引力不大的公司工作,所以,总经理决心设法让现有员工卯足干劲,与他们齐心协力,让秩父水泥公司以崭新的面貌引起世人的关注。
总经理和员工一起共同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和现在的整顿措施。对新到员工采取了特殊办法,让他们住上 4~5 天的集体宿舍,并让指导员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共同就餐。这有利于新员了解公司的各种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新员工坚定了信心,决心和老员工一道为振兴公司而共同音斗。
总经理的做法使普通员工产生了伙伴感和团结感,大家开始有了共同目标:为振兴秩父而奋斗。秩父水泥公司也依靠自己员工的力量走上了振兴之路。两年之后,该公司就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占领了市场。现在,它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深受用户欢迎。
一个企业的荣辱成败,绝大部分取决于团队合作的程度。通过团队合作,能提高下属在企业中的地位,因为下属参与决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也越来越强。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团队工作,自觉地分担压力和困难,工作效率与效益才会大大提高。
在企业内部,离不开团队精神。它强调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为了团队的共同利益而紧密协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最终实现团队的目标。
诺基亚可以说是把个人的能力和团队的优势结合的最完美的成功企业之一。为了适应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快速的特点,诺基亚在中国的 5000 多名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 29 岁。诺基亚希望他们能跟上快节奏的变化,采取“投资于人”的发展战略,让公司获得成功的同时,个人也可以得到成长的机会。在诺基亚,一个经理就是一个教练,他要知道怎样培训员工来帮助他们做得更好,不是“叫”他们做事情,而是“教”他们做事情。经理人在建立团队并教他的队员做事情时,要力求设计合理的团队结构,让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发挥。
唯有建立健全的团队,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诺基亚是移动电话市场的旗舰厂商,在移动通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诺基亚的移动电话增长率持续高于市场增长率,从 1998 年起它就位居全球手机销售龙头,目前占有全球 1/3 的市场份额,几乎是位居第二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两倍。诺基亚在中国的投资超过 17 亿美元,建立 8 个合资企业、20 多家办事处和 2 个研发中心,拥有员工超过 5500 人。诺基亚公司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的团队精神。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成功,需要克难攻坚的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团队精神能使企业将潜能发挥至极处,所以它对企业的作用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正如西南航空公司的总裁赫伯·凯勒赫所说的那样:“无形资产是竞争对手最难剽窃的东西,因此我最关心的就是员工的团队精神、企业的文化与价值,因为一旦丧失了这些无形资产,也就断送了可贵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