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40年的西线

1940年5月10日,德国再次高举屠刀,突袭低地国家,西线战役全面打响。隶属于冯·龙德施泰特(Gerd von Rundstedt)大将A集团军群的第16集团军下辖着15个步兵师共20多万人马,不过这些兵员中充斥着预备役人员和刚入伍的新兵,装备是老旧的“万国牌”,且弹药不足,还缺少训练有素的军官和士官。他们展开在阿登山区的南麓,负责掩护克莱斯特(Ewald von Kleist)装甲集群的进攻,需要撕裂的是一段75英里的防线。因为缺乏卡车等交通工具,道路又被装甲部队霸占,作为参谋长,莫德尔需要绞尽脑汁来设计本集团军的行军线路和怎样去按时完成任务,于是进行了兵棋推演:布施指挥“法国步兵”缓慢地推进,莫德尔则扮演“第16集团军司令”,在合成兵种联合作战方面莫德尔是一个专家,至少理论上已经是了。

而莫德尔即将接手的第3装甲师却是另一番际遇,它此时隶属于B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第16摩托化军,人事方面也进行了调整,第3步兵旅旅长施图姆普夫(Horst Stumpff)接任师长,装甲学校的教官弗里德里希·库恩(Friedrich Kü h n)接任第3步兵旅旅长,冯·丰克(Hans Freiherrvon Funck)男爵任第5装甲团团长。

战争开始之后,第3装甲师在亚琛(Aachen)地域越过了边境。5月11日,第3装甲师穿过马斯特里赫(Maastricht)市,随后经由浮桥渡过运河向比利时腹地推进。5月12日黄昏,第3装甲师和第4装甲师在阿尼(Hanut)地区与法军的轻型机械化师交火,第二天战斗就升级为一场大战。2个德军装甲师在13日的坦克大战中击退了法军第3轻型机械化师的阻击,击毁法军105辆坦克(德军损失了164辆坦克),其中就有被称为“最漂亮坦克”的“索玛”S-35“重型”(重20吨,以现在的标准衡量,只能称为中型)坦克(法军每个轻机械化师配备有87辆),这种坦克配备了一门47毫米口径的大炮,既能发射普通炮弹,又能发射高爆炸弹。可法军无法回收那些损失了的坦克,其第2轻型机械化师的侧翼又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法军装甲部队被迫于13日当晚全线后撤。

14日和15日,2个德军装甲师继续在让布卢(Gembloux)地区与法军第1集团军所属的第3军和第4军展开拉锯战。到5月15日日终时,第4装甲师只有137辆坦克可以继续执行任务(包括新型的Ⅳ号坦克),而这个师的编制是331辆坦克,也就意味着有194辆坦克受损了。根据战斗后的维修、回收记录,在阿尼和让布卢的作战后,第4装甲师只剩下55%的兵力,即182辆坦克。相对而言,第3装甲师的状况要好一些,仍有75%的坦克可用,另外的 85辆坦克或被摧毁,或滞留在维修工厂里待修复。修复这些坦克,德军需要花费好几周的时间。

在德军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损失惨重的法军率先崩溃,他们又一次遗弃了那些毁坏在战场上的坦克,撤离了阿尼地区。

装甲部队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布施和不少老资格的德军将领一样,并不看好庞大的装甲集群在阿登地区的突破会取得多么惊人的效果,他们认为最终突破与否取决于步兵部队能不能及时地跟上。布施和古德里安争吵:“好吧,我不相信你能突破所有的障碍。”古德里安也不客气地回道:“你又不是那个实践过的人。”

作为集团军参谋长,莫德尔对装甲集群的信心显然要比长官们充足得多,他的建议有助于防止布施犯那些一贯性的失误。为此,莫德尔实际上负责起了集团军作战计划的制订及具体指挥的双重工作,开战前夜,他在司令部狂躁地踱来踱去,毕竟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锻炼。而最令莫德尔开心的是,第16集团军是被优先补充卡车的部队之一。

A集团军群发起进攻后不久,仅有30万人口的卢森堡就宣布投降了。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推进非常顺利,赫尔曼·霍特(Hermann Hoth)的第41摩托化军和古德里安的第19摩托化军穿越了崎岖的阿登山区,以闪击突进、摧枯拉朽的气势一路冲到了马斯河畔。法军的主力堆积在前沿,防线几乎没有纵深,一旦某个地方被突破,则会全盘崩溃。伴随着漫天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尖锐的啸叫,守卫在马斯河防线的法军第9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的大批部队还没有及时展开,就被突进的德军装甲集群打得溃不成军。

但龙德施泰特的进攻因为布施、莫德尔的进攻而取消,因为太多的道路被第16集团军所占据,龙德施泰特原本是要扑向法国的海岸线的;冯·李布(Ritter Wilhelm von Leeb)的C集团军群的进攻甚至也受到了影响。哈尔德在日记中暗示,第16集团军是在故意超区域行动,想在战争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这些不必要的攻击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官司甚至打到了希特勒面前。这一插曲的出现,还是布施木讷、愚蠢的传统理念在作祟。

当德军在色当(Sedan)地区完成决定性突破之后,法兰西战役的结局已经毫无悬念了。德军装甲部队狂飙突进地朝着大海狂奔,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西方联军正在被逐渐装入到口袋中,第16集团军下阶段的任务是配合友军围歼正被装入包围圈的几十万联军,而法军还可以孤注一掷,对军团的侧翼发起反扑,因此,这段时间莫德尔像是个拿着一副好牌的赌徒。

就在德军将大批联军装入口袋,行将围歼之际,希特勒发出了二战史上很著名的“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一场对德军来说原本可成就的“大捷”就此留下了一个充满遗憾的大缺口。于是,截至6月4日,30多万联军主力从敦刻尔克(Dunkirk)渡海撤回了英国。德军虽然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但消灭西方联军主力的设想落空,对德军来说,其贻害是无穷的。

德军重整旗鼓开始了新的进攻,6月1日—2日,莫德尔和布施参加了希特勒在沙勒维尔(Senior)召开的军事会议。随后,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还专门视察了第16集团军,莫德尔热情地接待了自己的“大恩人”。

6月5日,德军发起了代号“红色方案”(Rot Fall)的法国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在这新一轮攻势中,莫德尔和布施争取到了比其他军团早48小时行动的特权。不过让莫德尔最为恼火的是集团军的编制始终在变化,一会调过来几个师,一会又调走几个师,最后连集团军直属的14个重炮营都有6个被调走。早先制订的作战计划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有空中支援,火炮掩护的时间也很短……莫德尔在发了通牢骚之后,因陋就简地修改了新的作战计划,寄望于稳住科布伦茨(Koblenz),然后全力主动出击。

第16集团军选择了马其诺防线比较薄弱的阿尔萨斯与洛林筑垒地域的结合部展开了攻势。果然,当面的法军部队士气低落,即便拥有不错的防御条件,但战斗力基本没有发挥出来,只打了2天法军就全线崩溃了,第16集团军突破了马其诺防线。

不过,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德军遇到了一些麻烦,部分法军官兵表现出了誓死的勇气,进行了不屈的战斗。莫德尔曾一个晚上都在电话旁呼叫友军索登斯坦恩(von Sodenstern)将军,他们的进攻不被重视,龙德施泰特否决了莫德尔的计划,进攻迟滞不前,实则间接地导致了古德里安兵团陷入苦战。曼施泰因将此归咎于莫德尔是有失公允的。当然,此时莫德尔的指挥及其“天才理论”还不成熟。在6月9日—10日两天里,第16集团军的第36步兵师和第299步兵师在埃纳(Aisne)河流域与法国第6步兵师的作战中,损失了约 2500人,其中包括580人失踪。法军第14步兵师也曾一度给第23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法国人不但漂亮地打了场反击战,还俘虏了1000名德国士兵,并占领了艾纳河上的几个桥头堡,第23军军长阿布雷契·舒伯特(Albrecht Schubert)中将在回忆录里对法军第14师的表现极尽溢美之词。

在佩罗讷(Peronne)西南郊区作战的第3装甲师所在的第16摩托化军又是另一番局面。进攻开始后,德军就遭遇了法军的顽强抵抗。法军依托村落构筑了棋盘式据点群(“刺猬”防御体系),成功分割了德军装甲部队和步兵之间的联系,在那些被摧毁的村庄里,法国士兵顽强地拼杀到了最后一个人。德军装甲集群前进的步伐被拖住了,仅第6装甲团当天就损失了约30辆坦克。

但德军更善于捕捉法军防线中的漏洞,战至7日,第3步兵旅超越装甲部队,成功地形成了突破。法军统帅部悲观失望,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命令一线部队放弃索姆河防线后撤。这给了克莱斯特装甲集群更多的活动空间,于是一度被牢牢缠住的钢铁怪兽再次发威了。在高温和无云的天空下,第3装甲师奋起向南追击。起初法军还能依托地形和一些预先构筑的工事群迟滞德军的前进速度,到后来,节节抵抗逐渐演变成了大溃退,德军则演绎了横扫法国的大进军。

在凡尔登、南希和埃皮纳勒等地区作战,德军也都多多少少遇到了一些抵抗,当然,法军这类个别单位的英勇战斗难以扭转整体战局中的颓败之势。在莫德尔所在的第16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所构成的包围圈里有40~60万法军被围,含2个集团军司令和4名将军,这些法军最终除极少数逃往瑞士之外,大都向德军打出了白旗。在莫德尔的遗物中有一个没有任何标识、题为“摩泽尔(Mosel)的军队”的打印文稿,介绍了1940年5月10日—6月22日第16集团军在摩泽尔的活动。据幸存者回忆,这应该是当时的参谋长莫德尔中将的行政报告,即使不是他本人所写,也是他批阅过的。整个集团军最终俘虏法军军官7498人,军士和士兵180598人,其中大约11000人是经过激烈战斗后被俘。

1940年6月23日法国投降,法兰西战役落幕。这次战役对莫德尔的触动应该是比较大的。在战役中唱主角的是德国空军和装甲部队,莫德尔所在的第16集团军虽然是德军最大的1个步兵集团军,但只起到辅助作用,莫德尔不愿意接受一个被冷落的角色,所以没少和曼施泰因等人争吵。格尔利茨在书中坦言:“可能是莫德尔直率的性格,让他的敌人越来越多。”因此,应有的晋升并没有很快到来,希特勒封了12位元帅,一大批的军长、师长得到嘉奖,参谋长们却大都没有提拔,莫德尔的表现虽然可圈可点,但是他的颐指气使和粗鄙被人诟病,也就没有什么特殊化,他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法国战事结束以后,第16集团军被调到法国北部,司令部设在南希(Nancy),它们将作为登陆的主力部队准备入侵英伦三岛。重组后的集团军兵力病态性地膨胀到6个军,其中只有2个装甲师。因为龙德施泰特等陆军高层将领对入侵英国没有信心和兴趣,所以登陆战计划—“海狮行动”(Operation Sealion)的制订工作被推给了第16集团军,于是,作为集团军参谋长,莫德尔主导了这项工作。

按照大纲,登陆由龙德施泰特的A集团军群负责,攻击将在1940年9月展开。莫德尔计划首先出动突击队、摩托艇和“第五纵队”抢占英国的战略要点,防止英军破坏港口,随后第16集团军担任主攻,渡过多佛尔海峡抢滩登陆。集团军所属的6个军分成3个波次:第一波次由第13军和第7军的3个步兵师以及1个山地师来承担,第二个波次由第5军和第41军的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个独立团组成,第三个波次由第4军和第37军的4个步兵师跟进。与此同时,阿道夫·施特劳斯(Adolf Strauss)上将指挥的第9集团军的4个军将在另一处地点登陆,德国空军和海军也将全力参战……整个“海狮行动”计划大气磅礴,有主攻有佯攻,分工明确而细致,至少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莫德尔与很多人都很看好这次登陆。

考虑到率先登陆的第一攻击波将独立面对敌人的围攻至少18个小时以上,每个师又分为前后两个攻击波,其中第一攻击波的战斗群由2个突击团组成,总兵力6762人,装备机枪372挺、迫击炮226门、反坦克炮27门、榴弹炮22门、高射炮12门、装甲战车58辆、卡车127辆、摩托车181辆及自行车1908辆。“突击团”实质上已改组成“十八般兵器样样齐备,能高接低挡”的综合战斗群。第二攻击波则以火炮、支援单位为主,特设了一个增强的运输队。纽顿在他的作品中不客气地批评道:“说到开着装甲车去海滩登陆的现代战术,莫德尔一直是一个彻底的学生。”

因为对第16集团军获得的100艘登陆驳船性能不满意,莫德尔还曾设立了一个3000马克的悬赏,来奖励那些能提出重大改进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增援和补给,莫德尔不断地向最高统帅部提出要求,与布舍奇斯(Ulrich von Busekist,两兄弟,是知名的军火商,还曾与蒋介石交易军火)交流对话。显然,如果希特勒真的考虑实施登陆计划的话,那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争夺将会异常复杂和艰辛。莫德尔有一些战略思想,但对物流、后勤似乎知之甚少。

在1940年的英伦空战中,英国皇家空军表现英勇,不畏强敌,敢打善拼,加之希特勒及戈林的错误指挥,导致德国空军遭受惨重损失。平心而论,作为一支战术空军力量,1940年的德国空军无论是机种设计、航空兵编制,还是战术运用方面都不适合去争夺战略制空权。为实施“海狮行动”,空军勉为其难地投入战斗,基本上没有占便宜的可能。在蒙受了几次大空战的重创之后,希特勒和戈林不得不接受德国空军不可能获得英伦制空权的这一事实。而弱小的德国海军根本无力去面对英国皇家海军的大舰巨炮,更别说把如此众多的陆军部队通过航运的方式送到不列颠岛上去。

希特勒身边的参谋总长哈尔德在日记中记录了“入侵英国似乎已经没有可能了”,由莫德尔主导、参与制订的“海狮计划”胎死腹中。希特勒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哈尔德在日记里很露骨地写道:“这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我们必须忘掉战士间的友谊这样的理念。在战斗结束前后,共产主义者都是没有战友的。这是一场灭绝战争......我们不发动战争,就是保护敌人。”

莫德尔在德累斯顿的家庭生活已经在适应战争的标准了,家里不再开车,冷清的大别墅也换成了温馨的小户型。节日里,莫德尔会把自己“关闭”起来,消费很节约。看场电影,看出戏剧,或者和好朋友聚个餐,“最奢侈”的消费,莫德尔首选的是去德累斯顿的左派葡萄酒吧喝酒。

11月上旬,在老朋友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的关照下,莫德尔终于获得了新的任命,他将接替霍斯特·施图姆普夫(Horst Stumpff)中将任第3装甲师师长,而施图姆普夫则被调去指挥新组建的第20装甲师。

施图姆普夫的仕途之路实则因为这次调动而走到了尽头,他曾先后3次担任第3装甲师师长的职务,与该师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比较有趣的一幕出现了:第20装甲师的师徽和第3装甲师的师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倒置的字母“E”,直到“巴巴罗萨”行动前,第3装甲师才启用新的师徽以避免这种尴尬。

第3装甲师历经波兰、法国作战的淬炼,奠定了在德军中主力装甲师的地位,获誉为国防军中的“尖刀”部队,在最新拟定的各种计划里,这支部队全都“榜上有名”。莫德尔能担任这个师的师长,体现了高层对他的充分信任。战后,第3装甲师的老兵撰写师史时,提到莫德尔担任师长时,风趣地写道:“官兵们开始说,第3装甲师已经被重塑了!”莫德尔被委任为第3装甲师师长一事在当时很轰动,人们都很惊讶,“装甲师长”是要求相当高的岗位,连隆美尔也曾被认为不够资格,莫德尔以前没有过实战经验,对装甲战术所知也很有限,他唯一的经验来源于总参第8处对装备的改进。但是对被这么大一块蛋糕砸中,莫德尔本人却很坦然,欣然前往柏林郊外的拉特诺(Rathenow)上任,他的职业生涯自此开始飞黄腾达。

西线战事结束之后,第3装甲师隶属于第11集团军第46军,驻扎在德国本土休整。莫德尔上任伊始,就在全师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训练,他是个优秀的步兵将军,却承诺要给装甲部队“最先进”的战术;技术层面,他的生疏众所周知,但他有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和鼓动士气的一面,言语不多却简明扼要,常常会笑着指出:“你是相当不错的,但你必须这么去做……”莫德尔的记忆力相当好,目光毒辣能洞悉人心,这使得他能够得心应手地支配麾下的那些参谋人员,尤其是专业领域的负责人,譬如火炮、交通、后勤运输和通讯等部门。

不过,莫德尔的坏脾气依然没有收敛,那些有关系的军官纷纷请求调离。一个叫海因茨·泊莫托维(Heinz Pomtow)的少校到该师来担任首席参谋官(在主官不在时,将接替指挥),可能是迟到了一点,莫德尔的欢迎词就充满了挖苦:“原来你就是新任的Ia(参谋官),你为什么现在才到啊?你应该在很久之前就到位的啊!”莫德尔的粗鲁其实是不必要的。不过,后来当泊莫托维调动到另一个师去任职时,在告别晚宴上,莫德尔却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回顾所有说过的和做过的,他确实是一个优秀的装甲参谋官!” 1943年,泊莫托维上校晋升为第5装甲集团军的参谋长。

莫德尔的上级盖尔·冯·施韦彭堡(Geyr von Schweppenburg) 曾担任过第3装甲师两任师长,他在战后这样写道:“莫德尔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军人。尽管我们的观点完全不同。他的勇敢堪称典范。有时,他也很粗心。我在伦敦担任武官期间,就经常与莫德尔往来。我很欣赏他对军事新技术的发展的开明态度。他已经死了,我尊重他,因此对我们的意见分歧我保持沉默。”

为了将第3装甲师的战斗力尽快提升一个台阶,莫德尔忽视手续和陈规旧制,无视正式的编制和指挥系统,创造性地打乱了各单位间的隶属关系和日常的战斗序列,随机组建多兵种(装甲兵、步兵、炮兵和工兵)混编的战斗群,细化到营、连和排级单位,还把他的助手安插到各个战斗群担任指挥。这一系列改革打乱了整个装甲师的内部管理秩序,麾下的军官们不理解他的做法,难免有诸多的抱怨,当时的支持者只有装甲旅长布赖特少将。但最重要的是,陆军总司令是支持莫德尔的,所以其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布劳希奇在报告中就这样批示:“你要给我拿出最先进的分工来。”

于是,即使恶化与军官们的关系,莫德尔亦坚持己见,不断地变更着武器的组合,测试战术效果,他会亲自检查每一个单位,不仅仅是士兵,还有军官。当这些来自不同兵种的部队进行拉练和混合训练后,各部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相互配合,直至发展出新的战术战法,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认同了新任师长的做法,于是怀疑和抱怨渐消,剩下的是理解和赞赏。第一个认同莫德尔做法的是维廷霍夫将军(Heinrich Gottfried von Vietinghoff),1941年2月14日,他在报告中指出,莫德尔的做法是符合指挥部的要求的;第11军军长冯·舒伯特(Eugen Ritter von Schobert)将军则在报告中补充说莫德尔是“一个优秀的师长”,这样的评价出现在对苏作战之前,当时莫德尔没有装甲作战的实战经验,也没担任过师级主官,能给上司们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实属不易。不过,更多的人当时并不能彻底了解莫德尔进行这类训练的真正意图,即便这种战斗群模式日后将成为德军在东线战场上很重要的一种战时编制。在1940年时,确实没有几个将军能有莫德尔这般的远见卓识。

莫德尔刻苦练兵的另一层重要原因是,他已经私底下通过总参谋部的那一班朋友了解到了希特勒进攻苏联的计划,因而才未雨绸缪。

1941年2月12日,德国最高统帅部决定派遣非洲远征军前往利比亚,支援盟友意大利抵抗英军愈演愈烈的进攻,争夺非洲,特别是北非的控制权。德国远征军由艾尔温·隆美尔少将任指挥官,新组建的非洲军第一支部队就是从莫德尔的第3装甲师抽调的,被选中的是第3“柏林”装甲旅第5装甲团,以该团为班底扩建为第5轻装甲师,这支劲旅成了非洲军的主力王牌第21装甲师的基干力量。因此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有不少的将领都是来自于第3装甲师,譬如第90师师长乌尔里希·克利曼(Ulrich Kleemann)、第21装甲师师长维斯特·埃文(Franz Westhoven)等人。

3月,莫德尔向哈尔德抱怨,说没有了装甲部队,第3装甲师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了。于是,第5装甲团调往非洲后不久,陆军总部给第3装甲师调来了第5装甲旅,这个旅成立于1938年,建军地是德国第13军区的班贝格。第6装甲团划归第5装甲旅后,并没有保留原先1个旅2个装甲团的编制,而是拆散了第5装甲旅的原部队,并入到第6装甲团。于是,第6装甲团有了3个装甲营,每个营的兵力在改编过程中都得到了增强。

1941年4月7日,第3装甲师划归第24摩托化军,军长即施韦彭堡将军 。当时纳粹德国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秘密策划对苏联的战争,大批部队源源不断地在波兰境内进行着秘密集结。希特勒宣布第三帝国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一条从伏尔加河一直延伸到阿尔汉格尔斯克的防御阵地,以此来对抗来自亚洲的斯拉夫蛮族”,德国恶毒的计划是仅在乌拉尔山脉以西,为被征服后的俄国保留一块工业基地。

根据作战的需要,第24摩托化军先后隶属第11集团军、第4集团军。直到开战前夕,该军才调拨到中央集团军群第2装甲集群。第2装甲集群司令官古德里安大将的指挥部就设立在华沙城外,突袭苏联的“巴巴罗萨”已经是如箭在弦了。跟其他师长相比,莫德尔要求的可能并不多,但一切都是为了部队。

“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土耳其?波斯?非洲?”第12装甲师侦察营一个叫雷格(GotzHrt-Reger)的士兵坐在去东普鲁士的军列上一头雾水,他说,“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战争)开始……”

5月31日,师一级的指挥官莫德尔得到命令,他的第3装甲师奉命往东移动。经过4天3夜的行军,第3装甲师抵达了波兰的拉曾(Radzyn)地区。此时,其主力第6装甲团拥有209辆坦克,但其中只有140辆先进坦克(Ⅲ号和Ⅳ号),另外的是58辆Ⅱ型及11辆没有作战能力的指挥坦克,集结区距离苏德边境仍有约100千米那么远。

因为莫德尔很沉默,也没留下信件,所以很难确定莫德尔对德国背信弃义与苏联开战是什么态度。在1941年6月的一些记录中,莫德尔曾建议把军政分开,他对后方发生的及他视线以外的事不关心,认为那不是他该管的事。

◎ 莫德尔与布施

◎战斗间隙

◎ 1940年

◎ 1940年

◎ 1940年6月,第16集团军参谋长莫德尔中将在法国的图勒。

◎ 1940年6月

◎ 1940年春

◎ 为“海狮行动”

◎ 1940年6月6日

◎ 莫德尔在规划“海狮”计划时

◎ 1940年

◎ 从左到右:

◎ 德军为了“海狮”行动

◎ 第3装甲师的师徽。

◎ 霍斯特·施图姆普夫

◎ 莫德尔在第3装甲师进行军事改革。

◎ 莫德尔少将在摆弄相机,享受着最后的和平时光。

◎ 莫德尔的第3装甲师是德军入侵苏联4300辆坦克群的组成部分。 65YyyhStkj25d9HikHZxruFUM4Jk3WQQ6bnoQqJzJ6tF7ewEdWYAsM/omqpPT0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