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千万别让自信从身边溜走。
——李开复
我们都知道自信的重要性,明白这是一种竞争力,更是一种力量,但对于如何获得这种重要的力量,却往往不甚了了。在这方面,李开复有很多的经验,他曾在演讲中说,想要自信很难,但也很简单。难在很多人心中的自卑已根深蒂固,差不多成为一种潜意识了,很难改变;简单在于无须别人帮助,只要有决心、有定力,自己就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李开复曾经提出一种方法,他认为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去做,一个人就可以变得更加自信,这种方法就是自我激励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不要跟自己说“我很差”“我不行”“我做不到某事”等,应该经常跟自己说一些鼓劲的话,比如“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我只要……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等等。
这种做法看似简单,甚至看起来有些无聊,但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李开复曾在他的书中举过一个例子,说的就是自我激励的作用。他说,有一位著名的足球教练,经常训练自己的球员,让他们学会自我激励。教练要求每个球员在大赛之前都要回忆自己做过的最得意的事情,比如,某次比赛的某个进球,或者某次比赛中自己曾做出的一个非常漂亮、非常有杀伤力的动作。那位教练认为,在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球员们很容易进入曾经的情境当中,找回那时候的心理状态。那种状态可以让一个人的大脑产生兴奋,让人的神经更加亢奋,自信满满,从而提高自身的竞技状态。教练正是通过这种非常简单的做法,让自己的球员们在每次比赛前都能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充满自信,也让他们的球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这位足球教练可谓掌握了自我激励的精髓,他明白人的思维方式,并积极利用这种思维方式,用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帮自己的球员调整自己、找回自信。他的做法和李开复教给大家的自我激励法可以说是异曲同工的。
人往往就是这样,很容易被一个环境所感染,从而产生与那个环境相适应的情绪来。就像我们在听一个人讲述他经历的痛苦的时候,总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而一个人与我们分享其成功的喜悦的时候,我们也会异常激动。这是人的正常反应,而如何看待或者说运用这种反应就成了判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准了。聪明者如李开复那样,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氛围,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他们经常对自己说一些激励的话语,让自己的情绪高昂起来,然后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事业当中,这份热情是他们的动力。
这就是自我激励法的精髓。它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是自己欺骗自己,它是调动情绪,让自己达到更好的状态,状态好了,自信有了,那么做事的成功率自然就更高了。由此也可看出,很多时候,自信并不难,我们无法获得自信,不过是自己的内心对自信缺乏一种强烈的渴望,因而容易随波逐流,结果错过了很多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失去,又会让我们的情绪变得低落,从而更加不自信。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但并非死循环。我们要做的就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打破这种循环,将自己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把情绪调动起来了,自信自然就有了,事情就更容易做成了。
我们没有李开复的成就,但我们可以拥有和他一样的思维,掌握了这种思维,未必能够超越李开复,但至少会比现在的自己更成功,这是榜样的力量。我们要学习的不是李开复曾走过的路,而是他选择道路的方式。如果真正能够像李开复一样思考,做出跟他近似的选择,那么,即使不能够取得特别辉煌的成绩,至少也会获得身边人的认可。想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有的就是自信,而自信并不难,常常运用自我激励的方法,我们就能逐渐拥有自信。